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7497发布日期:2021-08-31 13:4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代步工具,目前,两轮电动车已成为我国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的大众化交通工具。随着电动车车速和载重量的提高,对整车机械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动车整车的承重主要作用在前轮、后轮与车架的连接处,现有电动车车架的前叉架与前轮之间大都是通过一轮轴进行连接,而在前叉架端部设置有连接轮轴的前连接板,在连接前轮时用固定螺母将轮轴与前叉架上的前连接板形成固定的,而前轮安装在轮轴上;

上述现有的电动车前轮与前叉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勋在以下缺陷:一、电动车的前轮与轮轴之间大都设置有轴承,但是现有的安装方式中轴承的两端是直接裸露在外部的,这样在长期的使用后,轴承的润滑性及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而降低;二、上述这样安装连接方式中前轮的承重力主要作用在轮轴与前连接板的固定连接处,为了在便于拆装,在安装前轮轴、轴承和前轮大都为一体式拆装,因此大都是在前叉架的前连接板上设置有开口式轮轴卡槽,然后通过固定螺母使轮轴与前连接板之间形成固定;由于轮轴卡槽时开口式的、也没有其他任何加固结构,因此在电动车承载较重同时面对颠簸路况时,前轮的轮轴与前叉架的前连接板之间的固定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前叉架、轮毂,前叉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轮轴卡槽,轮毂通过轮轴与连接板上的轮轴卡槽之间用螺母进行固定、从而与前叉架形成相对固定,轮毂与轮轴之间安装有轴承;所述轮轴上设置有轮毂连接加固装置,轮毂连接加固装置包括左连接加固件、右连接加固件,左连接加固件、右连接加固件分别处于轮毂两侧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所述左连接加固件、右连接加固件两者与连接板对应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加固柱,所述前叉架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可与加固柱对应匹配的若干加固孔。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左连接加固件、右连接加固件两者的两端分别与所对应的连接板、轴承之间贴合抵靠,所述左连接加固件包括连接板抵靠部、中间定位部和轴承抵靠部,加固柱设置在连接板抵靠部上。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右连接加固件、及左连接加固件的连接板抵靠部的圆周侧面分别与前叉架的端部侧面形成贴合抵靠。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右连接加固件、及左连接加固件的轴承抵靠部与轴承对应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密封槽,所述轴承包括外轴承圈、滚珠和内轴承圈,外轴承圈两端侧面设置有与定位密封槽对应匹配的定位密封凸块。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左连接加固件的中间定位部内设置有加油通道,加油通道一端对应通至外轴承圈与内轴承圈之间、另一端上设置有注油嘴,注油嘴上拧接有油嘴帽。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右连接加固件、及左连接加固件的轴承抵靠部的外径大于轴承的外径。

采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轮毂连接的轮轴上设置有轮毂连接加固装置,轮毂连接加固装置由左连接加固件和右连接加固件组成,左连接加固件、右连接加固件的与所对应的连接板之间通过加固柱和加固孔形成相对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左连接加固件、右连接加固件将轮轴与前叉架上连接板之间形成更可靠的固定,从而提高在电动车承载较重、面对颠簸路况时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轮毂连接加固装置中的左连接加固件、右连接加固件分别贴合抵靠在轴承的两端部,避免外界的水、腐蚀性液体以及其他杂物等进入轴承中,从而提高对轴承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左连接加固件内设置有加油通道、并安装有注油嘴,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不拆卸的前提下、用注油工具通过注油嘴和加油通道即可将润滑油加入至轴承中;由于现有结构的限制、在后期使用几乎不添加润滑油,与现有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非常便于对轴承加注润滑油,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叉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的阐述。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前叉架1、轮毂2,前叉架1上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上设有轮轴卡槽4,轮毂2通过轮轴5与连接板3上的轮轴卡槽4之间用螺母6进行固定、从而与前叉架1形成相对固定,轮毂2与轮轴5之间安装有轴承7;所述轮轴5上设置有轮毂连接加固装置,轮毂连接加固装置包括左连接加固件8、右连接加固件9,左连接加固件8、右连接加固件9分别处于轮毂2两侧与连接板3之间的位置,所述左连接加固件8、右连接加固件9两者与连接板3对应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加固柱10,所述前叉架1的连接板3上设置有可与加固柱10对应匹配的若干加固孔11。

左连接加固件8、右连接加固件9所对应的连接板3之间通过加固柱10和加固孔11形成相对固定连接,从而将轮轴5与前叉架1上连接板3之间形成固定,不再单单仅靠螺母6使轮轴5与前叉架1上连接板3进行固定,进而进一步提高轮轴5连接固定的可靠,保障电动车在承载较重、面对颠簸路况时行驶的安全性。

所述左连接加固件8、右连接加固件9两者的两端分别与所对应的连接板3、轴承7之间贴合抵靠,所述左连接加固件8包括连接板抵靠部12、中间定位部13和轴承抵靠部14,加固柱10设置在连接板抵靠部12上,进一步,右连接加固件9、及左连接加固件8的轴承抵靠部14的外径大于轴承7的外径;从而对轴承7的两端部地道贴合密封的作用,有效避免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外界的水、腐蚀性液体、颗粒型杂物等进入至轴承中,从而提高对轴承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右连接加固件9、及左连接加固件8的连接板抵靠部12的圆周侧面分别与前叉架1的端部侧面形成贴合抵靠;这样右连接加固件9、左连接加固件8与前叉架1之间形成抵靠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轮轴5、以及轮毂2固定的牢固性,进而提高电动车在载重较大时行驶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右连接加固件9、及左连接加固件8的轴承抵靠部14与轴承7对应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密封槽15,所述轴承7包括外轴承圈16、滚珠17和内轴承圈18,外轴承圈16两端侧面设置有与定位密封槽15对应匹配的定位密封凸块19;在不影响轴承连接轮轴与轮毂转动行驶的功能下,进一步提高对轴承两端的贴合密封。

进一步,所述左连接加固件8的中间定位部13内设置有加油通道20,加油通道20一端对应通至外轴承圈16与内轴承圈18之间、另一端上设置有注油嘴21;在后期的使用维护时,在不拆卸的前提下、用注油工具通过注油嘴21和加油通道20即可将润滑油加入至轴承中,从而使轴承保持足够的润滑性、提高其使用寿命;注油嘴21上拧接有油嘴帽22,从而避免其他杂物进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前叉架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