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8656发布日期:2021-06-25 16:3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运料车对建筑材料进行搬运,但是现有的运料车不便于对板状材料进行搬运,同时现有的运料车都是使用人力进行推动,达不到现今使用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架,两个所述上支撑架的内侧活动套接有车斗,所述车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面与底板的表面相贴合,所述车斗的两侧均铰接有翻转门,所述翻转门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车斗的两端均螺纹套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一端螺纹套接至固定螺纹孔的内腔,所述车斗的底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车斗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收纳槽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收纳槽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车斗的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两个所述下支撑架的内侧活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下支撑架的外部且固定套接有驱动轮,所述转轴中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侧面开设有过孔,所述驱动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所述驱动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贯穿过孔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转向主轴,所述转向主轴的一端延伸至底板的底部且固定安装有转向轮,所述转向主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向把手,所述转向把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握手,所述转向主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表面与底板的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延伸至滑动槽的内腔且活动套接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卡接至滑动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铁块的侧面与磁铁的侧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转向把手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驱动电机和电动液压杆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通过车斗、翻转门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当需要用运料车搬运板状材料时,旋转固定螺钉使得固定螺钉的一端从固定螺纹孔的内腔脱离,同时把两侧的支撑板从收纳槽的内腔抽出,翻转翻转门使得翻转门的表面与支撑板的表面相贴合,从而使得翻转门放置水平,把板状材料放置到翻转门以及车斗的内腔进行搬运,避免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用运料车不方便对板状材料进行搬运的问题,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实用性。

2、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通过从动皮带轮、皮带、驱动电机和主动皮带轮的配合使用,利用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驱动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该运料车可以自行移动,避免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用运料车需要人力进行推动的问题,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便利性,同时利用铁块和磁铁的配合使用,在不需要把翻转门放下进行使用时,支撑板收进收纳槽的内腔,通过铁块和磁铁之间的吸力对支撑板进行固定,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斗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上支撑架;3、车斗;4、翻转门;5、固定螺纹孔;6、固定螺钉;7、下支撑架;8、转轴;9、驱动轮;10、从动皮带轮;11、皮带;12、驱动箱;13、蓄电池;14、驱动电机;15、主动皮带轮;16、电动液压杆;17、滑动柱;18、支撑柱;19、滑动槽;20、滑动轮;21、转向主轴;22、转向轮;23、辅助板;24、辅助轮;25、控制面板;26、转向把手;27、转向握手;28、支撑板;29、拉手;30、收纳槽;31、铁块;32、磁铁;33、限位槽;34、限位块;35、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底板1,底板1底面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7,两个下支撑架7的内侧活动套接有转轴8,转轴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下支撑架7的外部且固定套接有驱动轮9,转轴8中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10,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2,驱动箱12的侧面开设有过孔35,驱动箱12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13,驱动箱1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皮带轮15,主动皮带轮15通过皮带11与从动皮带轮10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4的动力通过从动皮带轮10、皮带11和主动皮带轮15传动到转轴8上,从而带动驱动轮9进行旋转,使得该运料车可以自行移动,避免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用运料车需要人力进行推动的问题,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便利性,皮带11贯穿过孔35的内腔,底板1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转向主轴21,转向主轴21的一端延伸至底板1的底部且固定安装有转向轮22,转向主轴21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向把手26,转向把手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握手27,转向主轴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23,辅助板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轮24,辅助轮24的表面与底板1的表面相贴合,利用辅助轮24对转向轮22的转向进行辅助,避免转向轮22受到货物的重压后难以进行转向,底板1表面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架2,两个上支撑架2的内侧活动套接有车斗3,车斗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8,支撑柱18的底面与底板1的表面相贴合,支撑柱18对车斗3进行支撑,避免全部的重力均有上支撑架2承担,车斗3的两侧均铰接有翻转门4,翻转门4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固定螺纹孔5,车斗3的两端均螺纹套接有固定螺钉6,固定螺钉6的一端螺纹套接至固定螺纹孔5的内腔,固定螺纹孔5和固定螺钉6用于对翻转门4进行固定,车斗3的底面开设有滑动槽19,车斗3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30,收纳槽3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33,收纳槽30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铁32,收纳槽30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28,两个支撑板28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车斗3的两侧,当需要用运料车搬运板状材料时,旋转固定螺钉6使得固定螺钉6的一端从固定螺纹孔5的内腔脱离,同时把两侧的支撑板28从收纳槽30的内腔抽出,翻转翻转门4使得翻转门4的表面与支撑板28的表面相贴合,从而使得翻转门4放置水平,把板状材料放置到翻转门4以及车斗3的内腔进行搬运,避免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用运料车不方便对板状材料进行搬运的问题,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实用性,支撑板2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手29,支撑板2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限位块34延伸至限位槽33的内腔,两个支撑板28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铁块31,铁块31的侧面与磁铁32的侧面相接触,铁块31和磁铁32的配合使用,在不需要把翻转门4放下进行使用时,支撑板28收进收纳槽30的内腔,通过铁块31和磁铁32之间的吸力对支撑板28进行固定,避免支撑板28在不使用时从收纳槽30的内腔脱离出,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的实用性,底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16,电动液压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柱17,滑动柱17的一端延伸至滑动槽19的内腔且活动套接有滑动轮20,滑动轮20卡接至滑动槽19的内腔,转向把手2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5,控制面板25分别与驱动电机14和电动液压杆16电性连接。

综上,该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当运输沙石时,把沙石装进车斗3的内腔,启动驱动电机14带动运料车自动前进,通过转向轮22对运料车的方向进行掌控,当到达目的地时,启动电动液压杆16,电动液压杆16的顶端向上伸出,从而带动滑动轮20在滑动槽19的内腔中滑动,从而把车斗3以上支撑架2为中心顶起,从而进行下料,当运输板状材料时,首先旋转固定螺钉6使得固定螺钉6的一端从固定螺纹孔5的内腔脱离,同时把两侧的支撑板28从收纳槽30的内腔抽出,翻转翻转门4使得翻转门4的表面与支撑板28的表面相贴合,从而使得翻转门4放置水平,把板状材料放置到翻转门4以及车斗3的内腔进行搬运,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