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1021发布日期:2021-10-09 16:4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2.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道路下原有管线复杂,沟槽开挖无法进行放坡开挖,同时开挖沟槽后,狭小细长,并需满堂钢管架支撑,导致后期钢带波纹管无法直接运输至安装位置,必须从沟槽底面终点位置运输至安装位置,并且材料重量大,人工运输难度大,距离远,拆除钢管架支撑安全隐患增加。所以在施工场地中将钢带波纹管运输到安装地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管道运输工具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包括若干节依次首尾连接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底盘架体,底盘架体上安装有一组轮对,轮对的两个轮体均向内倾斜设置;头位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的头端设置有伸缩把手、尾端的两侧固定有u型挂耳,其余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的头、尾端的两侧均固定有u型挂耳;相邻的前、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钩挂在前、后移动平台上的u型挂耳内。
6.进一步的,伸缩把手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向下延设固定有第一套管,底盘架体的头端两侧向上延设固定有第二套管,两个第一套管与两个第二套管相互套接连接。
7.进一步的,轮对的两个轮体向内倾斜的角度为30
°

8.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在沟槽外以及沟槽内均能使用,适用范围广泛,可重复利用。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管道运输,使管道运输变的方便简洁,解决了在沟槽内狭窄运输造成的不便,同时也减少了搬运管道所消耗的时间、人工费用,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9.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

底盘架体、2

轮对、3

连接铁片、4

u型挂耳5

横梁、6

第一套管盘、7

第二套管、8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3.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包括四节依次首尾连接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底盘架体1,底盘架体1是采用四根600mm长的方钢焊接而成的正方形架体,正方形架体的中线位置再加焊一根600mm长的加强方钢,所使用的方钢的壁厚为2mm;底盘架体1上安装有一组轮对2,轮对2的两个轮体均向内倾斜设置,具体是在底盘架体1的中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连接铁片3,两个连接铁片3均向内倾斜设置,连接铁片3的倾斜角度为30
°
,也就是说连接铁片3与底盘架体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60
°
,然后在连接铁片3的底端安装有同样倾斜设置的轮体,轮体的倾斜角度也为30
°
,其中,连接铁片3的宽度为30mm,轮体的直径为150mm。
14.头位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1的头端设置有伸缩把手、尾端的两侧固定有u型挂耳4;伸缩把手包括横梁5,横梁5采用管径为28mm的圆管制作而成,在横梁5的两端向下延设固定有第一套管6,第一套管6采用直径为28mm、长度为400mm的圆管制作而成,底盘架体1的头端两侧向上延设固定有第二套管7,第二套管7采用直径为20mm、长度为400mm的圆管制作而成,两个第一套管6与两个第二套管7进行承插连接,承插口行打磨处理,将第一套管6内壁和第二套管7的外壁进行处理,便于在操作过程中抽拉,在沟槽路面上运输时抽出以便于施工人员运输操作,下入沟槽后将第二套管7缩回,便于在坑内移动。
15.其余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1的头、尾端的两侧均固定有u型挂耳4;相邻的前、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8连接,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钩挂在前、后移动平台上的u型挂耳4内。
16.上述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的使用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使用方法是用于沟槽外地面上的使用,轮对2朝下并行走在地面上,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1上放置运输物,施工人员拉出把手,拉动移动平台移动即可。第二种使用方法是用于沟槽内,在进入沟槽内运输时,将四节移动平台均翻转过来,使得轮对2朝上放置,并把头位移动平台的把手缩回,将波纹管支撑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轮对2上,并与轮轴2相接触,推动波纹管,利用轮对滚动使波纹管向前移动,随着波纹管的向前移动,当后方空出一个移动平台后,就将空出的移动平台卸下,并移至前方重新去支撑波纹管,以此类推,直至将波纹管运输到指定位置。
17.上面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节依次首尾连接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底盘架体,底盘架体上安装有一组轮对,轮对的两个轮体均向内倾斜设置;头位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的头端设置有伸缩把手、尾端的两侧固定有u型挂耳,其余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的头、尾端的两侧均固定有u型挂耳;相邻的前、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钩挂在前、后移动平台上的u型挂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伸缩把手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向下延设固定有第一套管,底盘架体的头端两侧向上延设固定有第二套管,两个第一套管与两个第二套管相互套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轮对的两个轮体向内倾斜的角度为3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管道运输工具,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节依次首尾连接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底盘架体,底盘架体上安装有一组轮对,轮对的两个轮体均向内倾斜设置;头位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的头端设置有伸缩把手、尾端的两侧固定有U型挂耳,其余移动平台的底盘架体的头、尾端的两侧均固定有U型挂耳;相邻的前、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钩挂在前、后移动平台上的U型挂耳内。本实用新型在沟槽外以及沟槽内均能使用,使管道运输变的方便简洁,解决了在沟槽内狭窄运输造成的不便,同时也减少了搬运管道所消耗的时间、人工费用,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珏 刘慧 许永 李学峰 韩磊 王振洲 卜倩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