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2000发布日期:2021-12-01 11:0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婴儿车。


背景技术:

2.为了婴儿出行方便,一般家庭都会购买婴儿车,将婴儿放置在婴儿车内,父母推着婴儿车即可出外,而且能够减少由于父母长时间抱孩子产生的疲劳感;当进入室内,为了减少摆放空间,一般使用折叠婴儿车,目前的折叠婴儿车整体结构复杂,构件数量多,即使是折叠后的体积也较大,不利于携带和存放,给父母带来不少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该婴儿车结构简单,折叠后的整体体积少,从而方便携带和存放。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包括可折叠或展开的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呈对称结构,车架的下方安装有车轮,车架上设有定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前连杆、后连杆和折叠组件,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前后设置,前支架的上部和后支架的上部相互铰接且铰接在所述折叠组件上;所述前连杆和所述后连杆前后相互铰接,前连杆的前部与所述前支架的下部铰接,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后支架铰接,且后连杆的后部与滑动连接在所述折叠组件上的滑动件铰接,前支架、后支架、前连杆和后连杆构成第一四连杆机构并与折叠组件联动,折叠组件围绕前支架或后支架展开或折叠。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如下改进:
7.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和后摆杆,所述上推杆的上部设有把手,上推杆的下部与所述后摆杆的上部铰接,后摆杆的下部铰接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下推杆的下部、所述前支架的上部和所述后支架的上部相互铰接,下推杆的上部铰接在上推杆上,上推杆、下推杆、后摆杆和后支架构成第二四连杆机构,所述滑动件套接在后摆杆上且沿后摆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后连杆的后部铰接在滑动件上,后连杆、后支架、后摆杆和滑动件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8.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一铰接处上,使所述车架的折叠或展开状态锁定。
9.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型结构包括锁定件和解锁件。
10.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推杆的下部、所述前支架的上部和所述后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相互铰接,所述前连杆和所述后连杆通过第二转轴前后相互铰接,前连杆的前部通过第三转轴与前支架的下部铰接,所述后连杆通过第四转轴与后支架铰接,后连杆的后部通过第五转轴铰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上推杆的下部通过第六转轴与后摆杆的上部铰接,后摆杆的下部通过第七转轴铰接在后支架上,下推杆的上部通过第八转轴铰接在上推杆上。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第六轴位于所述第八轴的后方,所述第六轴、所述五轴和第七轴沿所述后摆杆的长度方向由上往下分布。
12.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件为滑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婴儿车,其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前连杆、后连杆和折叠组件,前支架、后支架、前连杆和后连杆形成四连杆机构,能够与折叠组件联动,实现前支架和后支架前后相互叠合或展开,同时,折叠组件能够围绕前支架或后支架折叠或展开,有效减少婴儿车的构件数量,从而简化了婴儿车的结构,折叠后的整体体积少,有利于携带和存放。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车处于半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
19.附图上的标记:1

前支架、2

后支架、3

前连杆、4

后连杆、5

上推杆、6

下推杆、7

后摆杆、8

把手、9

定型结构、10

车轮、11

第一转轴、12

第二转轴、13

第三转轴、14

第四转轴、15

第五转轴、16

第六转轴、17

第七转轴、18

第八转轴、19

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包括可折叠或展开的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车架的左右两侧呈对称结构,车架的下方安装有车轮10,车架上设有定型结构9,车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前连杆3、后连杆4和折叠组件,前支架4和后支架2前后设置,前支架1的上部和后支架2的上部相互铰接且铰接在折叠组件上;前连杆3和后连杆4前后相互铰接,前连杆3的前部与前支架1的下部铰接,后连杆4与后支架2铰接,且后连杆4的后部与滑动连接在折叠组件上的滑动件铰接,本实施例中的滑动件为滑套19;前支架1、后支架2、前连杆3和后连杆4构成第一四连杆机构并与折叠组件联动,实现前支架1和后支架2前后相互叠合或展开,折叠组件围绕前支架1或后支架2展开或折叠;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婴儿车有效减少婴儿车的构件数量,从而简化了婴儿车的结构,折叠后的整体体积少,有利于携带和存放。
21.本实施例中的折叠组件包括上推杆5、下推杆6和后摆杆7,上推杆5的上部设有把手8,上推杆5的下部与后摆杆7的上部铰接,后摆杆7的下部铰接在后支架2上,下推杆6的下部、前支架1的上部和后支架2的上部相互铰接,下推杆6的上部铰接在上推杆5上,上推杆5、下推杆6、后摆杆7和后支架2构成第二四连杆机构,滑套19套接在后摆杆7上且沿后摆杆7的长度方向滑动,后连杆4的后部铰接在滑套19上,后连杆4、后支架2、后摆杆7和滑套19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22.本实施例中的定型结构9设置在下推杆6与上推杆5的铰接处上,根据实际需要,定型结构9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一铰接处上,使车架的折叠或展开状态锁定,该定型结构9包括锁定件和解锁件,锁定件和解锁件均为相互卡扣配合的卡扣件,根据实际
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锁定件和解锁件相互配合以保持车架的折叠或展开状态。
23.本实施例中的下推杆6的下部、前支架1的上部和后支架2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11相互铰接,前连杆3和后连杆4通过第二转轴12前后相互铰接,前连杆3的前部通过第三转轴13与前支架1的下部铰接,后连杆4通过第四转轴14与后支架2铰接,后连杆4的后部通过第五转轴15铰接在滑套19上,上推杆5的下部通过第六转轴16与后摆杆7的上部铰接,后摆杆7的下部通过第七转轴17铰接在后支架2上,下推杆6的上部通过第八转轴18铰接在上推杆5上;其中,第六轴16位于第八轴18的后方,第六轴16、五轴15和第七轴17沿后摆杆7的长度方向由上往下分布。
24.参见图2和图3,折叠车架时,解锁定型结构9,向前翻转上推杆5带动下推杆6和后摆杆7向下翻转与后支架2叠合,滑套19沿后摆杆7向前滑动,后连杆4以第四转轴14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前连杆3朝后连杆4靠拢,使得前支架1和后支架2相互叠合,从而实现车架的完全折叠。
2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