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8025发布日期:2021-10-09 11:5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蛙式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2.蛙式运动车因骑乘时模样酷似青蛙游泳,所以叫蛙式车。蛙式车驱动力主要来源与两个后轮,其两个后轮设置为万向轮结构,运动时两脚分别站在两个踏板上,两腿重复做一开一合运动,两后轮交替呈现“内八”、“外八”形状,推动力便由此产生。运用左右滑动原理,利用双腿向外推力及内向内联合方式产生推力,可自然的运动到平时极少活动的缝匠肌。
3.蛙式运动车的踏板的底部固定设有一连接轴,两连接轴的前端通过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蛙式车的后轮转动设置在罩设在后轮上方的安装座上,该安装座转动设置在连接轴的后端,蛙式运动车靠后轮摆动生产摩擦力向前滑行,蛙式车的刹车大多是作用在后轮上的,刹车线会随着后轮的摆动而摆动,容易产生干涉,增加了滑行助力,导致刹车线磨损大,降低了刹车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蛙式运动车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避免刹车线与车轮干涉、提高刹车线使用寿命的刹车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刹车片、刹车拨片、刹车座和刹车线,刹车座固定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刹车拨片转动设置在刹车座上,刹车线的一端与刹车拨片连接,另一端与蛙式车的刹车把手连接,所述刹车片的上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其下端向远离后轮的方向延伸至刹车拨片的下方,所述刹车拨片在刹车线的牵引作用下转动,用于推动刹车片向靠近后轮的方向转动并抵靠在后轮的外轮面上。
7.在上述的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中,所述连接轴的靠近后轮的一端固定设有一u型座,该u型座的开口方向朝向后轮,所述u型座上固定设有一竖直的中心轴,上述安装座的上端卡设在该u型座内并以中心轴为轴心转动。
8.在上述的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中,所述的刹车座固定设置在u型座的底部,刹车座的上端面上开有一安装卡槽,所述u型座固定嵌设在该安装卡槽内,刹车座的底部开有一u型卡槽,上述刹车拨片卡设在该u型卡槽内。
9.在上述的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中,所述的刹车拨片为“l”型,刹车拨片包括连接段和拨动段,所述连接段和拨动段的转角处通过一销轴转动设置在上述u型卡槽内,连接端的上端开有一安装孔,连接端上还开有与安装孔连通的过线槽,上述刹车线穿过该过线槽后,刹车线的头部卡设在该安装孔内。
10.在上述的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中,所述的刹车片为“l”型,刹车片包括竖直的转动部和水平的摩擦部,所述转动部的上端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摩擦部向
远离后轮的方向延伸至上述拨动段的下方。
11.在上述的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中,所述的安装座与转动部之间还设有一扭簧,转动部朝向后轮的一侧面上开有一安装槽,所述扭簧的其中一端部卡设在该安装槽内,另一端部抵靠在安装座上。
12.在上述的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中,所述的扭簧驱动刹车片向远离后轮的方向偏摆,当刹车片摆动至最大角度时,上述摩擦部的上端面与拨动段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工作时,通过刹车线带动刹车拨片转动,以使拨动段向下偏摆,直至波动段的下端面与摩擦部的上端面相触,并继续带动刹车片向靠近后轮的方向转动,直至刹车片与转动的后轮接触,通过刹车片与后轮的摩擦力进行刹车;通过将刹车结构进行分体设计,不刹车时,由于摩擦部的上端面与波动段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因此刹车片和刹车拨片是相互不干涉的,刹车线相对静止,提高了刹车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装在后轮上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装在后轮上的正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放大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去一侧安装座后的刹车装置的正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9.图中,1、连接轴;2、后轮;3、刹车片;4、刹车拨片;5、刹车座;6、刹车线;7、u型座;8、中心轴;9、安装卡槽;10、连接段;11、拨动段;12、销轴;13、过线槽;14、转动部;15、摩擦部;16、转轴;17、扭簧;18、安装座;19、u型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蛙式运动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片3、刹车拨片4、刹车座5和刹车线6,刹车座5固定设置在连接轴1上,所述刹车拨片4转动设置在刹车座5上,刹车线6的一端与刹车拨片4连接,另一端与蛙式车的刹车把手连接,所述刹车片3的上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8上,其下端向远离后轮2的方向延伸至刹车拨片4的下方,所述刹车拨片4在刹车线6的牵引作用下转动,用于推动刹车片3向靠近后轮2的方向转动并抵靠在后轮2的外轮面上。
22.如图3所示,连接轴1的靠近后轮2的一端固定设有一u型座7,该u型座7的开口方向朝向后轮2,所述u型座7上固定设有一竖直的中心轴8,上述安装座18的上端卡设在该u型座7内并以中心轴8为轴心转动。
23.如图4所示,刹车拨片4为“l”型,刹车拨片4包括连接段10和拨动段11,所述连接段10和拨动段11的转角处通过一销轴12转动设置在上述u型卡槽19内,连接段10的上端开有一安装孔,连接段10上还开有与安装孔连通的过线槽13,上述刹车线6穿过该过线槽13后,刹车线6的头部卡设在该安装孔内。所述的刹车片3为“l”型,刹车片3包括竖直的转动部14
和水平的摩擦部15,所述转动部14的上端通过一转轴16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8上,摩擦部15向远离后轮2的方向延伸至上述拨动段11的下方。
24.如图5所示,刹车座5固定设置在u型座7的底部,刹车座5的上端面上开有一安装卡槽9,所述u型座7固定嵌设在该安装卡槽9内,刹车座5的底部开有一u型卡槽19,上述刹车拨片4卡设在该u型卡槽19内。所述的安装座18与转动部14之间还设有一扭簧17,转动部14朝向后轮2的一侧面上开有一安装槽,所述扭簧17的其中一端部卡设在该安装槽内,另一端部抵靠在安装座18上。所述的扭簧17驱动刹车片3向远离后轮2的方向偏摆,当刹车片3摆动至最大角度时,上述摩擦部15的上端面与拨动段11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26.刹车不工作时:刹车线6、刹车拨片4和刹车座5相对踏板是固定不动的,后轮2、安装座18和刹车拨片4绕中心轴8转动,由于摩擦部15的上端面与波动段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因此刹车片3和刹车拨片4是相互不干涉的;
27.刹车工作时,拉动蛙式车的刹车把手,通过刹车线6的牵引力带动刹车拨片4绕销轴12转动,以使拨动段11向下偏摆,直至波动段的下端面与摩擦部15的上端面相触,并继续带动刹车片3绕转轴16向靠近后轮2的方向转动,直至刹车片3与转动的后轮2接触,通过刹车片3与后轮2的摩擦力进行刹车;
28.松开刹车把手后,刹车线6拉动刹车拨片4退回原位,扭簧17驱动刹车片3向远离后轮2的方向转动后退回原位。
29.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
……”
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
……”
,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

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