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8412发布日期:2022-06-22 13:1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车辆设有作为用于将操作者(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传递给车轮的装置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有时具备用于调节方向盘的位置的调节机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能够调节转向构件(方向盘)的上下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位置的转向装置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的转向装置中,紧固杆贯穿夹着转向柱的支架。通过对与紧固杆一体地旋转的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方向盘的位置被固定的锁定状态变成能够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整的锁定解除状态。为了抑制锁定解除状态的操作杆的晃动,利用弹性变形的连结构件将紧固杆和操作杆连结起来。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498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在专利文献1中,用于固定紧固杆的螺母隔着支架配置于与操作杆相反的一侧。在锁定状态下支架紧固转向柱的力通过螺母相对于紧固杆的拧入量来调节。因此,紧固杆从螺母突出的长度(突出长度)根据转向装置的个体而不同。在螺母相对于支架配置于与操作杆相同的一侧的情况下,有时从操作杆至紧固杆的顶端的距离变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使用专利文献1的连结构件将紧固杆和操作杆连结起来。
8.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螺母相对于支架配置于与操作杆相同的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操作杆的晃动的转向装置。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该转向柱支承与方向盘相连结的转向轴;支架,该支架具备夹着所述转向柱的第1支承板和第2支承板;紧固杆,该紧固杆贯穿所述第1支承板和所述第2支承板,在所述第2支承板侧的端部具备外螺纹;螺母,该螺母安装于所述外螺纹;操作杆,该操作杆配置于所述螺母与所述第2支承板之间且所述紧固杆贯穿该操作杆;壳体,该壳体具备面向所述紧固杆的端面的底面且安装于所述操作杆;以及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与所述底面以及所述紧固杆相接触。
11.由此,操作杆被拉向螺母侧。因此,能够抑制操作杆的晃动。另外,螺旋弹簧容易减小弹簧常数。因此,即使在从操作杆至紧固杆的顶端的距离变大的情况下,也容易借助螺旋弹簧将紧固杆和操作杆连结起来。因此,本公开的转向装置即使在螺母相对于支架配置于与操作杆相同的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操作杆的晃动。
12.作为上述的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具备沿着所述螺旋弹簧的外周
的圆筒状的第1小径部。由此,螺旋弹簧不易倾倒。保持螺旋弹簧沿着紧固杆的轴线方向笔直地按压紧固杆和壳体的状态。由于螺旋弹簧以适当的力按压紧固杆和壳体,因此,本公开的转向装置能够进一步抑制操作杆的晃动。
13.作为上述的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具备第2小径部,该第2小径部具有比所述第1小径部的内径大的内径且相对于所述第1小径部配置于所述操作杆侧的位置,所述紧固杆的端面配置于所述第2小径部的内侧。由此,紧固杆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大。本公开的转向装置能够抑制因紧固杆与壳体接触而产生异响。
14.作为上述的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固杆具备配置于端面与外周面之间的倾斜面,所述螺旋弹簧的内径为所述紧固杆的端面的直径以上。由此,通过螺旋弹簧与倾斜面相接触,从而螺旋弹簧不易倾倒。保持螺旋弹簧沿着紧固杆的轴线方向笔直地按压紧固杆和壳体的状态。由于螺旋弹簧以适当的力按压紧固杆和壳体,因此,本公开的转向装置能够进一步抑制操作杆的晃动。
15.作为上述的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该转向装置具备涂布于所述螺旋弹簧的表面的润滑剂。由此,能够抑制螺旋弹簧与壳体之间的摩擦、以及螺旋弹簧与紧固杆之间的摩擦。本公开的转向装置能够抑制因螺旋弹簧的摩擦而产生异响。
16.作为上述的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该转向装置具备配置于所述螺母与所述操作杆之间的推力轴承。由此,在能够调节转向柱的位置的状态(解除锁定状态)下,推力轴承被螺旋弹簧拉向螺母侧。本公开的转向装置能够抑制解除锁定状态下的推力轴承的晃动所引起的异响。
17.发明的效果
18.在本公开的转向装置中,即使在螺母相对于支架配置于与操作杆相同的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操作杆的晃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21.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22.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俯视图。
23.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
24.图6是图4中的b-b剖视图。
25.图7是图5中的c-c剖视图。
26.图8是图7的操作杆的周边的放大图。
27.图9是图7的螺旋弹簧的周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另外,本发明不被下述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下面称为实施方式)所限定。而且,下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内容及与之实质上相同的内容,即所谓的等同的范围的内容。而且,下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
2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b-b剖视图。图7是图5中的c-c剖视图。图8是图7的操作杆的周边的放大图。图9是图7的螺旋弹簧的周边的放大图。
30.(实施方式)
31.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100具有方向盘101、转向轴20、万向节103、中间轴105和万向节107。转向装置100与小齿轮轴109相接合。
32.如图1所示,转向轴20具有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支承于转向柱50。输入轴21的一端与方向盘101相连结。输入轴21的另一端与输出轴22相连结。输入轴21以能够向输出轴22传递扭矩且能够相对于输出轴22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与该输出轴22相连结。输出轴22与万向节103相连结。中间轴105的一端与万向节103相连结。中间轴105的另一端与万向节107相连结。万向节107与小齿轮轴109相连结。
33.下面的说明中使用xyz正交坐标系。x轴与搭载有转向装置100的车辆的车宽方向平行。z轴与转向轴20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旋转轴线z平行)。y轴与x轴和z轴这两者垂直。沿着x轴的方向被描述为x方向,沿着y轴的方向被描述为y方向,沿着z轴的方向被描述为z方向。将z方向中朝向车辆的前方的方向视为+z方向。将操作者面朝+z方向的情况下的右方向视为+x方向。将y方向中朝向上方的方向视为+y方向。
34.如图2所示,转向装置100具有转向柱50、顶板10、第1支架40、第2支架80和紧固机构30。
35.转向柱50是支承转向轴20的构件。转向轴20的输入轴21和输出轴22能够以旋转轴线z为中心旋转。旋转轴线z是经过利用与输入轴2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切输入轴21的情况下的各剖面的重心的直线。
36.转向柱50具有上柱51和下柱54。上柱51是大致圆筒状的构件。上柱51配置在下柱54的后方。上柱51借助轴承支承输入轴21。下柱54是大致圆筒状的构件。下柱54的局部嵌在上柱51的内侧。下柱54的局部与上柱51的内壁相接触。在上柱51和下柱54之间产生摩擦。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利用上柱51和下柱54之间的摩擦限制上柱51和下柱54的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对上柱51作用了较大的负荷时(二次碰撞时等),上柱51和下柱54边克服摩擦边相对移动。
37.如图7所示,上柱51具有主体部511、狭缝513、突出部514和突出部515。主体部511是包覆转向轴20的圆筒状构件。狭缝513是设于主体部511的局部的缺口。狭缝513沿着z方向延伸。狭缝513的-z方向端部敞开。突出部514和突出部515从主体部511向-z方向延伸。突出部514配置在相对于狭缝513而言的+x方向侧。突出部514具有沿着z方向延伸的长孔5141。突出部515配置在相对于狭缝513而言的-x方向侧。突出部515具有沿着z方向延伸的长孔5151。
38.顶板10是用于支承转向柱50的构件。顶板10配置在转向柱50的+y方向侧。顶板10固定在设于车辆的转向支承梁。如图1所示,顶板10具有第1固定部11、第2固定部12和连结部15。第1固定部11、第2固定部12和连结部15一体地成形。
39.第1固定部11是板状构件。第1固定部11以从y方向看时与上柱51重叠的方式配置。第1固定部11利用螺栓固定于在车辆设置的转向支承梁。
40.第2固定部12是箱状构件。第2固定部12配置在相对于第1固定部11而言的前方。第2固定部12以从y方向看时与下柱54重叠的方式配置。第2固定部12的x方向宽度小于第1固定部11的x方向宽度。第2固定部12利用螺栓固定于在车辆设置的转向支承梁。
41.连结部15是板状构件。连结部15将第1固定部11和第2固定部12连结起来。连结部15的x方向宽度与第1固定部11的x方向宽度大致相等,且大于第2固定部12的x方向宽度。连结部15具有第1孔151和两个第2孔153。第1孔151配置在连结部15的中央。设于车辆的转向支承梁有时配置至顶板10的附近。第1孔151是用于避免转向支承梁与顶板10之间的干扰的孔。例如,转向支承梁的局部插入第1孔151。第2孔153为沿着z方向的长孔。即,第2孔153为从第1固定部11朝向第2固定部12延伸的长孔。第2孔153配置于第1孔151的两侧。
42.第1支架40和第2支架80是用于支承转向柱50的构件。第1支架40也叫做倾斜支架。第2支架80也叫做枢轴支架。第2支架80配置在相对于第1支架40而言的+z方向侧。第1支架40利用螺栓安装于第1固定部11。将第1支架40和第1固定部11连结起来的螺栓即是将第1固定部11和转向支承梁连结起来的螺栓。第2支架80固定在下柱54的外周面。第2支架80以能够相对于第2固定部12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2固定部12。如图2所示,第2支架80具有轴线方向沿着x方向的枢轴81。枢轴81与第2固定部12相连结。转向柱50能够以枢轴81为中心旋转。
43.如图6和图7所示,第1支架40具有安装板41、脱离胶囊49、导销47、第1支承板44和第2支承板45。安装板42配置于转向柱50的+y方向侧。脱离胶囊49利用螺栓安装于第1固定部11。脱离胶囊49例如由压铸用铝合金(adc材料(aluminum alloy die casting))等轻质合金形成。安装板42例如利用通过树脂注射形成的树脂构件48与脱离胶囊49相连结。在二次碰撞时等情况下,通过对转向柱50作用+z方向的负荷,从而安装板42相对于脱离胶囊49移动,树脂构件48断裂。由此,第1支架40的除了脱离胶囊49之外的部分及上柱51从转向支承梁脱离。如此,第1支架40以在被作用了规定负荷时能够相对于第1固定部11脱离的方式安装于第1固定部11。在第1支架40从第1固定部11脱离之后,能够利用上柱51和下柱54之间的摩擦吸收冲击。
44.如图6所示,导销47安装于安装板41。导销47贯穿连结部15的第2孔153。导销47被第2孔153的内壁所引导。由此,在第1支架40从第1固定部11脱离之后,上柱51容易沿着z方向笔直地移动。
45.如图7所示,第1支承板44和第2支承板45是从安装板41向-y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第1支承板44和第2支承板45在x方向上隔开间隙地配置。第1支承板44和第2支承板45隔着转向柱50。即,在第1支承板44和第2支承板45之间配置转向柱50。第1支承板44具有长孔441。第2支承板45具有长孔451。长孔441和长孔451沿着以图2所示的枢轴81为中心的圆弧延伸(参照图6)。
46.紧固机构30是用于在能够调节转向柱50的位置的状态和转向柱50的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装置。如图7所示,紧固机构30具有紧固杆35、多个摩擦板36、固定凸轮31、可动凸轮32、螺母34、推力轴承33、操作杆39、壳体37和螺旋弹簧38。
47.如图7所示,紧固杆35具有杆部350、头部351和外螺纹352。杆部350是圆柱状构件。杆部350贯穿长孔441、长孔5141、长孔5151和长孔451。头部351配置在杆部350的+x方向的端部。外螺纹352配置在杆部350的-x方向的端部。多个摩擦板36配置在头部351与第1支承板44之间。杆部350贯穿摩擦板36。
48.固定凸轮31是大致圆盘状的构件。固定凸轮31配置在第2支承板45的-x方向侧。紧固杆35贯穿固定凸轮31。固定凸轮31的局部嵌于长孔451。由此,固定凸轮31无法相对于第2支承板45旋转。
49.可动凸轮32是大致圆盘状的构件。可动凸轮32配置在固定凸轮31的-x方向侧。紧固杆35贯穿可动凸轮32。可动凸轮32的局部嵌于操作杆39。由此,可动凸轮32与操作杆39一起旋转。因此,可动凸轮32相对于固定凸轮31旋转。可动凸轮32与其相对于固定凸轮31的角度相应地沿x方向移动。例如,可动凸轮32具有沿着以紧固杆35为中心的周向的倾斜面。固定凸轮31具有供可动凸轮32的倾斜面嵌入的凹部。当可动凸轮32从倾斜面嵌于凹部的状态旋转时,倾斜面就会骑上固定凸轮31,从而可动凸轮32向-x方向移动。
50.操作杆39是用于使可动凸轮32旋转的构件。操作杆39配置在可动凸轮32的-x方向侧。紧固杆35贯穿操作杆39。操作杆39延伸至车厢内,由操作者对其进行操作。
51.螺母34配置在操作杆39的-x方向侧。螺母34安装于紧固杆35的外螺纹352。推力轴承33配置在操作杆39与螺母34之间。由此,即使操作杆39旋转,螺母34也不会旋转。当使操作杆39旋转时,可动凸轮32就会旋转,但紧固杆35和螺母34不旋转。
52.当以可动凸轮32远离固定凸轮31为目的使操作杆39旋转时,紧固杆35的头部351被摩擦板36按压,并且,固定凸轮31被第2支承板45按压。由此,头部351和摩擦板36之间的摩擦、多个摩擦板36之间的摩擦、摩擦板36和第1支承板44之间的摩擦以及固定凸轮31和第2支承板45之间的摩擦变大。因此,紧固杆35变得无法在长孔441和长孔451中移动,转向柱50的y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而且,由于上柱51被紧固,因此狭缝513的宽度变小。上柱51的内周面被下柱54的外周面按压。上柱51和下柱54之间的摩擦变大。因此,紧固杆35变得无法在长孔5141和长孔5151中移动,上柱51的z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53.当以可动凸轮32向固定凸轮31靠近为目的使操作杆39旋转时,头部351和摩擦板36之间的摩擦、多个摩擦板36之间的摩擦、摩擦板36和第1支承板44之间的摩擦以及固定凸轮31和第2支承板45之间的摩擦变小或消失。由此,紧固杆35变得能够在长孔441和长孔451中移动,能够实现对转向柱50在y方向(上下方向)上的调整。而且,由于上柱51的狭缝513的宽度变大,因此,上柱51和下柱54之间的摩擦变小或消失。因此,紧固杆35变得能够在长孔5141和长孔5151中移动,能够调整上柱51的z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54.如图8所示,壳体37安装于操作杆39。壳体37利用固定构件391固定于操作杆39。固定构件391例如是螺栓。壳体37与操作杆39一起旋转。壳体37配置在操作杆39的-x方向侧。壳体37覆盖紧固杆35的顶端和螺母34。壳体具备底部370、第1小径部371、第2小径部373、扩宽部375、大径部377和固定部379。
55.底部370为与x方向正交的圆盘状的构件。底部370在中央具备孔。底部370具备面向紧固杆35的端面355的表面即底面3701。底面3701与端面355平行。底部370相对于操作杆39而言配置于-x方向。从底部370朝向操作杆39(朝向+x方向)依次配置有第1小径部371、第2小径部373、扩宽部375、大径部377和固定部379。
56.第1小径部371为沿着螺旋弹簧38的外周的圆筒状的构件。第1小径部371从底部370的外缘向+x方向延伸。第1小径部371覆盖螺旋弹簧38的外周的局部。第2小径部373为圆筒状的构件。如图9所示,第2小径部373的内径d373比第1小径部371的内径d371大。第2小径部373的内径d373比紧固杆35的外螺纹352的外径大。紧固杆35的端面355配置于第2小径部
373的内侧。
57.如图8所示,扩宽部375为随着朝向+x方向而内径变大的筒状的构件。大径部377为圆筒状的构件。大径部377的内径比第2小径部373的内径大。大径部377的内径比推力轴承33的外径以及螺母34的外径都大。固定部379为与x方向正交的板状的构件。固定部379与操作杆39相接触。固定部379利用固定构件391固定于操作杆39。
58.如图9所示,紧固杆35具备配置于端面355与外周面356之间的倾斜面357。倾斜面357例如通过对紧固杆35的端部的缘进行倒角而形成。通过设有倾斜面357,从而端面355的直径d355比外周面356的直径小。
59.螺旋弹簧38配置于壳体37的内侧。螺旋弹簧38为压缩螺旋弹簧。螺旋弹簧38的外径一定。螺旋弹簧38的外径d1为第1小径部371的内径d371以下。螺旋弹簧38的内径d2为端面355的直径d355以上。螺旋弹簧38的自然长度比图9所示的从底面3701至倾斜面357的最大距离l1大。螺旋弹簧38的一端与底面3701相接触。螺旋弹簧38的另一端与倾斜面357相接触。螺旋弹簧38以与底面3701以及倾斜面357相接触的状态被压缩。另外,在螺旋弹簧38的表面涂布有润滑剂。润滑剂例如为润滑脂。
60.此外,螺旋弹簧38也可以不必与倾斜面357相接触。例如,螺旋弹簧38也可以与端面355相接触。在螺旋弹簧38与端面355相接触的情况下,螺旋弹簧38的自然长度只要比从底面3701至端面355的距离大即可。
61.壳体37也可以不必具备上述的构造。壳体37只要安装于操作杆39并且具备供螺旋弹簧38接触的底面3701即可。壳体37也可以不是通过固定构件391固定于操作杆39。例如,壳体37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于操作杆39。
62.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转向装置100具备转向柱50、支架(第1支架40)、紧固杆35、螺母34、操作杆39、壳体37和螺旋弹簧38。转向柱50支承与方向盘101连结的转向轴20。支架(第1支架40)具备夹着转向柱50的第1支承板44和第2支承板45。紧固杆35贯穿第1支承板44和第2支承板45,在第2支承板45侧的端部具备外螺纹352。螺母34安装于外螺纹352。操作杆39配置于螺母34与第2支承板45之间且紧固杆35贯穿操作杆39。壳体37具备面向紧固杆35的端面355的底面3701且安装于操作杆39。螺旋弹簧38与底面3701以及紧固杆35相接触。
63.在转向柱50的位置固定的状态(锁定状态)下,支架(第1支架40)紧固转向柱50的力通过螺母34相对于紧固杆35的拧入量来调节。因此,紧固杆35从螺母34突出的长度(突出长度)根据转向装置100的个体而不同。根据转向装置100的个体,有时从操作杆39至紧固杆35的顶端的距离变大。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板簧状的连结构件的情况下,由于连结构件的弹簧常数较大,因此,难以将紧固杆35和操作杆39连结起来。
64.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具备安装于操作杆39的壳体37、以及与壳体37的底面3701及紧固杆35相接触的螺旋弹簧38。由此,操作杆39被拉向螺母34侧。因此,能够抑制操作杆39的晃动。另外,螺旋弹簧38容易减小弹簧常数。因此,即使在从操作杆39至紧固杆35的顶端的距离变大的情况下,也容易借助螺旋弹簧38将紧固杆35和操作杆39连结起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即使在螺母34相对于支架(第1支架40)配置于与操作杆39相同的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操作杆39的晃动。
65.另外,由于螺旋弹簧38与壳体37相接触,因此,当壳体37与操作杆39一起旋转时,螺旋弹簧38也有可能旋转。假设在螺旋弹簧38与螺母34相接触而不是与紧固杆35相接触的
情况下,螺旋弹簧38对螺母34施加扭矩,由此螺母34有可能旋转。当螺母34旋转时,紧固杆35从螺母34突出的长度(突出长度)发生变化,螺旋弹簧38的弹性力偏离设计值。与此相对,在转向装置100中,螺旋弹簧38与紧固杆35的外螺纹352相接触,而不是与螺母34相接触。由此,能够抑制与螺旋弹簧38的旋转相伴随的螺母34的旋转。另外,由于外螺纹352的外径比螺母34的外径小,因此,即使从螺旋弹簧38对外螺纹352施加扭矩,该扭矩也比螺旋弹簧38施加于螺母34的扭矩小。因此,能够抑制紧固杆35的旋转。因此,转向装置100能够抑制紧固杆35从螺母34突出的长度(突出长度)的变化,能够保持螺旋弹簧38的适当的弹性力。
66.在转向装置100中,壳体37具备沿着螺旋弹簧38的外周的圆筒状的第1小径部371。由此,螺旋弹簧38不易倾倒。保持螺旋弹簧38沿着紧固杆35的轴线方向笔直地按压紧固杆35和壳体37的状态。由于螺旋弹簧38以适当的力按压紧固杆35和壳体37,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能够进一步抑制操作杆39的晃动。
67.在转向装置100中,壳体37具备第2小径部373,该第2小径部373具有比第1小径部371的内径d371大的内径d373且相对于第1小径部371配置于操作杆39侧的位置。紧固杆35的端面355配置于第2小径部373的内侧。由此,紧固杆35与壳体37之间的间隙变大。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能够抑制因紧固杆35与壳体37接触而产生异响。
68.在转向装置100中,紧固杆35具备配置于端面355与外周面356之间的倾斜面357。螺旋弹簧38的内径d2为紧固杆35的端面355的直径d355以上。由此,通过螺旋弹簧38与倾斜面357相接触,从而螺旋弹簧38不易倾倒。保持螺旋弹簧38沿着紧固杆35的轴线方向笔直地按压紧固杆35和壳体37的状态。由于螺旋弹簧38以适当的力按压紧固杆35和壳体37,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能够进一步抑制操作杆39的晃动。
69.转向装置100具备涂布于螺旋弹簧38的表面的润滑剂。由此,能够抑制螺旋弹簧38与壳体37之间的摩擦、以及螺旋弹簧38与紧固杆35之间的摩擦。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00能够抑制因螺旋弹簧38的摩擦而产生异响。
70.转向装置100具备配置于螺母34与操作杆39之间的推力轴承33。由此,在能够调节转向柱50的位置的状态(解除锁定状态)下,推力轴承33被螺旋弹簧38拉向螺母34侧。转向装置100能够抑制解除锁定状态下的推力轴承33的晃动所引起的异响。
71.附图标记说明
72.10、顶板;11、第1固定部;12、第2固定部;15、连结部;20、转向轴;21、输入轴;22、输出轴;30、紧固机构;31、固定凸轮;32、可动凸轮;33、推力轴承;34、螺母;35、紧固杆;36、摩擦板;37、壳体;38、螺旋弹簧;39、操作杆;40、第1支架(支架);41、安装板;44、第1支承板;45、第2支承板;47、导销;48、树脂构件;49、脱离胶囊(日文:離脱
カプセル
);50、转向柱;51、上柱;54、下柱;80、第2支架;81、枢轴;100、转向装置;101、方向盘;103、万向节;105、中间轴;107、万向节;109、小齿轮轴;350、杆部;351、头部;352、外螺纹;355、端面;356、外周面;357、倾斜面;370、底部;371、第1小径部;373、第2小径部;375、扩宽部;377、大径部;379、固定部;391、固定构件;441、451、长孔;511、主体部;513、狭缝;514、515、突出部;3701、底面;5141、5151、长孔;z、旋转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