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载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6286发布日期:2021-09-18 01:2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的载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载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载物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载物装置(例如:拉杆车、货运车或者购物车等)来转运物品。然而,现有的载物装置功能单一,其容纳空间通常固定,无法根据所需对容纳空间进行调节,适应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移动的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可调节其容纳空间的容量大小,适应范围大。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移动的载物装置,包括:侧板组件,其底部安装有移动轮组;底板组件,与所述侧板组件相连接,所述底板组件位于所述侧板组件的下部,所述底板组件与所述侧板组件配合以围成可用于放置物品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底板组件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底板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可拓展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底板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可收缩所述容纳空间。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移动的载物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当底板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该载物装置的容纳空间可拓展;当底板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载物装置的容纳空间可收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能够调节其容纳空间的容量大小,适应范围大。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板体和多个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交替布置且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底板和多个第一连接底板,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底板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二板体一一配合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移动时,所述第二板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底板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底板、多个第二连接底板和多个第三连接底板,所述第二固定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下方,所述第二连接底板和所述第三连接底板均与对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底板下方,所述第二连接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底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底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底板的转动连接。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板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板体包括相连接的两个侧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个所述侧壁滑动连接。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板体上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部。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二者其一设置为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二者另一设置为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动凸柱,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动凸柱滑动连接。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盖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固定板。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对移动的锁定结构。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轮组包括四个减震轮,所述减震轮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减震轮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相连接。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轮可拆洗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
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物装置的底板组件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物装置的底板组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物装置的底板组件处于第一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物装置的底板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物装置的底板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物装置的底板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轮组的减震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轮组的减震轮的截面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轮组的减震轮的分解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侧板组件10、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侧壁121、第二滑动部122、安装通孔123、第一滑动部111、弹性卡钩112;
28.移动轮组20、减震轮21、轮子211、第一支架212、第一限位部2121、凸起2122、第二支架213、第二限位部2131、定位槽2132、弹性件214、安装柱22、弹性臂221、限位凸台222、轴承23;
29.底板组件30、第一固定底板31、第一连接底板32、第二固定底板33、第二连接底板34、第三连接底板35;
30.容纳空间40、固定板50、卡槽51。
31.具体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5.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移动的载物装置,包括:侧板组件10,其底部安装有移动轮组20;底板组件30,与侧板组件10相连接,底板组件30位于侧板组件10的下部,底板组件30与侧板组件10配合以围成可用于放置物品的容纳空间40;其中,底板组件30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底板组件30处于第一状态时可拓展容纳空间40,底板组件30处于第二状态时可收缩容纳空间40。
3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移动的载物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当底板组件30处于第一状态时,该载物装置的容纳空间40可拓展;当底板组件30处于第二状态时,载物装置的容纳空间40可收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能够调节其容纳空间40的容量大小,适应范围大。
3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侧板组件10包括多个第一板体11和多个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交替布置且可移动地连接;底板组件30包括第一固定底板31和多个第一连接底板32,多个第一连接底板32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底板31转动连接,且多个第一连接底板32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二板体12一一配合且转动连接;第一板体11相对第二板体12移动时,第二板体12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底板32带动第一固定底板31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当底板组件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固定底板31和第一连接底板32相对打开,此时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以容纳空间40的中部为中心相对展开;当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向移动至折叠时,底板组件3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固定底板31和第一连接底板32相向转动,第一连接底板32朝向上转动,第一固定底板31在第一连接底板32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从而容纳空间40减小,占地面积变小;反之,当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背向移动至折叠时,底板组件30有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第一固定底板31和第一连接底板32背向转动,第一连接底板32朝向下转动,第一固定底板31在第一连接底板32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从而容纳空间40增大,可根据所需对容纳空间40进行调节,适应范围大,使用方便。
39.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板组件30还包括第二固定底板33、多个第二连接底板34和多个第三连接底板35,第二固定底板33位于第一固定底板31下方,第二连接底板34和第三连接底板35均与对应位于第一连接底板32下方,第二连接底板34的一端与第二板体1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底板34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底板31转动连接,第三连接底板3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底板34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三连接底板35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底板33的转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当底板组件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连接底板34和第二
连接底板34相对打开;当底板组件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连接底板34和第三连接底板35相向转动且向上倾斜,二者的夹角为锐角,上述第二固定底板33、第二连接底板34和第三连接底板35能够对第一固定底板31和第一连接底板32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结构简单且合理,稳定性较好。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底板32和第二连接底板34均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底板31的远离侧面处,进一步地提高了该底板组件30的支撑稳定性;上述第三连接底板35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位于第二连接底板34的两侧。
4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侧板组件10和底板组件30进行装配,使得零配件模块化,不同型号的产品零件互换率高,大大降低模具费用。
42.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板体11的数量为四个,第二板体12的数量为四个;第二板体12包括相连接的两个侧壁121,相邻两个第一板体11分别与第二板体12的两个侧壁121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侧壁121的夹角为直角,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该容纳空间40呈矩形结构,便于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22相互滑动,操作便捷,且滑动顺畅,结构设计较为新颖,合理计巧妙。
43.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11,第二板体12上设置有与第一滑动部111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部122,通过第一滑动部111和第二滑动部122是配合滑动的,操作便捷,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4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11设置为滑槽,第二滑动部122设置为与滑槽适配的滑动凸柱,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通过滑槽和滑动凸柱滑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滑动凸柱和滑槽为互相导向滑动,在安装或者拆除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时,可以增加其便捷性,提高装配效率。
4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两个第一滑动部111,第二板体12两端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同一水平线的两个第二滑动部122,相邻的两个第一板体11的第一滑动部111分别与二者之间的第二板体12的两个第二滑动部122滑动连接,结构简单,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对移动时稳定性较好。
4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板体12抵接于第一板体11的内侧面,以限制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分离;滑动凸柱的形状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形等形状,滑槽与滑动凸柱相适配;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凸柱为圆柱性,滑动顺畅且稳定。
47.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滑槽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一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滑动凸柱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切换滑动位置时能够避免第一板体1121和第二板体1222相对移动时二者底部相对发生干涉。
48.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11亦可为滑动凸柱,第二滑动部122亦可为滑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49.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可设置有转动件,第二板体12上设置有与转动件配合的滑轨。
50.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的外侧壁121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盖设于第一滑动部111和第二滑动部122的固定板50。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滑动部111为滑槽时,通过固定板50对应第一板体11的第一滑动部111且与第一板体
11可拆卸地连接,能够对第一板体11的滑槽处的侧壁121起到加强稳定的作用,且固定板50盖设于第一滑动部111和第二滑动部122,能够起到隐藏和保护的作用。
5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50上设置有卡槽51,第一板体11上设置有钩接于卡槽51内的弹性卡钩112,拆装便捷。
5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对移动的锁定结构,能够限制第二板体12相向或者背向第一板体11移动,进而使得底板组件30保持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
53.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板体11或者第二板体12上的锁定扣,该锁定扣能够限制第一滑动部111相对第二滑动部122滑动,结构简单,锁定可靠,避免该载物装置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在误操作时发生相对移动,安全可靠。
5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底板组件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对张开,通过物品的重量抵接于第一固定底板31上,从而使得载物装置的容纳空间40保持不变。
55.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轮组20包括四个减震轮21,减震轮21与第二板体12一一对应设置,且减震轮21与第二板体12的底部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其结构合理,当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互移动时,减震轮21仍可正常工作,移动稳定,且设置有减震轮21,使得载物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
56.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轮21可拆洗地连接于第二板体12,便于拆装及维护。
57.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2上设置有安装通孔123,减震轮21上设置有可转动地穿设安装通孔123的安装柱22,安装柱22上设置有可相对靠近的两个弹性臂221,弹性臂22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台222。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弹性臂221伸展时,两个限位凸台222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通孔123的内径安装时,通过弹性臂221相向靠近,以使得弹性臂221和限位凸台222穿过安装通孔123,弹性臂221回弹,从而限位凸台222抵接于第二板体12于安装通孔123处的上表面,定位可靠,且便于拆装及维护。
58.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柱22上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柱22上的轴承23,轴承23的一端面抵接于第二板体12,轴承23的另一端面抵接于减震轮21。采用上述结构,利用轴承23的密封性,使得产品在一些恶劣的路况拥有良好的使用寿命,且减震轮21能够适应不同方向的转动。
59.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轮21包括轮子211、第一支架212、第二支架213和弹性件214,第一支架212的一端与轮子211转动连接,第二支架21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弹性件214设置于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13之间,能够适应不平整路面有更好的通过性,减小轮子211与地面的撞击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轮子211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柱22设置于第一支架212的上部。
6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13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支架213转动角度在0
°
至180
°
之间的限位结构,结构简单,避免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13在非工作状态(即轮子211脱离路面)时而使得二者支架的夹角大于180
°
,稳定可靠。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架212上的第一限位部2121和设置于第二支架213的第二限位部2131,第一限位部2121抵接于第二限位部2131时能够限制第二支架213背离第一支架212转动,结
构简单,易于实现。
6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13二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13二者之间的夹角亦可为钝角,在此不做限定。
62.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13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件214的固定结构,结构简单,定位可靠,限制了弹性件214的安装位置。
63.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214远离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13的转动连接处布置,减震性能较好。
64.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包括凸起2122和定位槽2132,凸起2122设置于第一支架212上,定位槽2132设置于第二支架213上;弹性件214的一端与凸起2122配合,弹性件214的另一端抵接于定位槽2132,定位可靠,便于装配和维护,减震性能较好。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122设置于第二支架213上,定位槽2132设置于第一支架212上,其仍具有上述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6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122为柱体,弹性件214为柱形弹簧,柱形弹簧套设于柱体,结构简单,装配便捷。
66.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7.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