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7874发布日期:2022-02-24 10:2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电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系与电动轮毂有关。


背景技术:

2.自行车原先盛行于欧洲区域,随着生活型态变化、环保意识抬头、强身健体的观念等因素,亚洲地区的民众于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常使用自行车来代步。随着科技演进,电动自行车已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趋势,尤其于城市中最受欢迎,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源随着配置位置不同,大致可分成轮毂马达、中置马达;其中,轮毂马达的优点在于外型隐蔽,使得自行车整体外观简洁,且价格便宜、车架规格要求低、对炼条负担小,故广受骑乘者喜爱,如中国台湾专利m580517、m580522、i701176所公开的轮毂马达即属此类。
3.然而,上述的轮毂马达共同存在着结构复杂、零组件众多且相互连动,于拆换上相当困难耗时,故骑乘者需要找寻知悉此款型的维修业者才有办法进行维修、更换零组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电动轮毂,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毂,有较为简约的零组件结合关系,并透过主轴可轴向抽离定子组的设计来降低拆卸困难度,使得电动轮毂于拆卸上可如同传统轮毂般以先抽离主轴的方式进行维修,让维修人员有极为熟悉的作业流程。
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轮毂,包括:一壳体、一电机组件及一电池单元。该电机组件包含有一定子组、一转子组及一主轴,该定子组及该转子组容设于该壳体且可相对转动,该转子组连接该壳体而成同转动关系,该主轴定义有一轴向及一周向,该主轴沿该轴向可移动地穿设连接该定子组,该主轴与该定子组于该周向上相互挡止定位;该电池单元容设于该壳体,且电性连接该电机组件。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电池单元包含有一电池匣及复数电池,该复数电池定位于该电池匣而成单一构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电池匣与该壳体的内环壁之间共同界定有至少一插入部,该至少一插入部供物体伸入以带动该电池匣脱离该壳体。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电池匣是套接于该电机组件,该电池匣连结该定子组且未连接该壳体,该复数电池间隔地环绕于该电机组件的外周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另包含有一第一培林及一第二培林,该壳体包含有一基座及一盖体,该盖体可拆卸地盖设于该基座,该盖体贯设有一第一贯孔,该基座贯设有同轴的一第二贯孔,该第一培林容设于该第一贯孔,该第二培林容设于该第二贯孔,该主轴穿设过该第一培林及该第二培林而凸出于该壳体的相对二侧;其中,该主轴另包含有依序相连接的一第一端部、一接合部、一凸垣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穿设过该第一培林与该盖体,该第二端部穿设过该第二培林与该基座,该接合部连接该定子组,该接合部与该第一端部相连接处形成有一阶部,于该轴向上,该第一培林同时抵靠于该盖体及该阶部,
该第二培林夹设于该基座及该凸垣部之间。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主轴另包含有一轴体及复数第一嵌合部,该复数第一嵌合部沿该周向间隔地配置于该轴体,该定子组包含有一穿孔及复数第二嵌合部,该复数第二嵌合部沿该周向间隔地配置于该穿孔的孔缘,该轴体穿设该穿孔,该复数第一嵌合部与该复数第二嵌合部相互嵌合,该第一嵌合部与该第二嵌合部其中之一为第一键槽、另一为第一键体。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主轴另包含有一第三嵌合部,该定子组另包含有一第四嵌合部,该第三嵌合部与该第四嵌合部相互嵌合,该第三嵌合部与该第四嵌合部其中一者为第二键槽、另一者为第二键体;其中,第二键槽与第一键槽不同,第二键体与第一键体不同。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另包含有供分别连结定位于二叉杆的二端盖,该二端盖可拆卸地套接于该主轴的相对二端,该主轴为中空体以供一轮轴穿设通过。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主轴的相对二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二端盖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一定位部相互嵌设定位;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其中之一为凸部、另一为凹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电池单元包含有一电池匣及复数电池,该复数电池定位于该电池匣而成单一构件;该电池匣与该壳体的内环壁之间共同界定有至少一插入部,该至少一插入部供物体伸入以带动该电池匣脱离该壳体;该电池匣系套接于该电机组件,该电池匣连结该定子组且未连接该壳体,该复数电池间隔地环绕于该电机组件的外周侧;该电动轮毂另包含有一第一培林及一第二培林,该壳体包含有一基座及一盖体,该盖体可拆卸地盖设于该基座,该盖体贯设有一第一贯孔,该基座贯设有同轴的一第二贯孔,该第一培林容设于该第一贯孔,该第二培林容设于该第二贯孔,该主轴穿设过该第一培林及该第二培林而凸出于该壳体的相对二侧;其中,该主轴另包含有依序相连接的一第一端部、一接合部、一凸垣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穿设过该第一培林与该盖体,该第二端部穿设过该第二培林与该基座,该接合部连接该定子组,该接合部与该第一端部相连接处形成有一阶部,于该轴向上,该第一培林同时抵靠于该盖体及该阶部,该第二培林夹设于该基座及该凸垣部之间;该电动轮毂另包含有供分别连结定位于二叉杆的二端盖,该二端盖可拆卸地套接于该主轴的相对二端,该主轴为中空体以供一轮轴穿设通过;该主轴的相对二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二端盖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一定位部相互嵌设定位;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其中一者为凸部、另一者为凹部;该电池匣的材料为塑料;该电池匣呈环状,该电机组件插接于该电池匣的中央;该至少一插入部为复数个,该电池匣的外环壁设有复数呈水平状的切口,该复数切口连通该电池匣的内部,该复数电池的部分显露于该切口,该复数切口与该壳体的内环壁所形成之间隙即为复数该插入部;于该基座的外侧设有一电控单元,该电控单元定位于该第二端部且抵靠于该凸垣部;该凸垣部沿该轴向贯设有一穿线孔;该凸垣部于朝向该第二贯孔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环件,该凸垣部于朝向该电控单元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环件;各该第一嵌合部为第一键体,各该第二嵌合部为第一键槽,各该第三嵌合部为第二键体,各该第四嵌合部为第二键槽,于该周向上,第二键体的长度是为第一键体的长度至少2倍以上;该轴体包含有该第一端部、该接合部、该凸垣部及该第二端部,该接合部包含有该复数第一嵌合部;该定子组包含有一定子
架及一线圈组,该线圈组环设于该定子架,该主轴是穿设过该定子架,该定子架设有该穿孔、该复数第二嵌合部及该第四嵌合部,该电池匣连结该定子架。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17.图2为图1的剖面图。
18.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抽离主轴及打开前盖的示意图。
20.图5为图1的分解图。
21.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轴、定子架及二端盖的分解图。
22.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轴与定子架相结合的轴向视角图。
23.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轴与二端盖相结合的局部剖视图。
24.其中,1:壳体;11:盖体;111:第一贯孔;12:基座;121:第二贯孔;2:电机组件;21:定子组;22:穿孔;23:第二嵌合部;24:第四嵌合部;25:定子架;26:线圈组;27:转子组;28:主轴;3:电池单元;31:电池匣;32:电池;33:切口;34:插入部;41:轴向;42:周向;51:第一端部;52:接合部;521:阶部;53:凸垣部;54:穿线孔;55:第二端部;56:第一定位部;57:轴体;58:第一嵌合部;59:第三嵌合部;61:第一环件;62:第二环件;63:第一培林;64:第二培林;7:端盖;71:第二定位部;8:电控单元;91:叉杆;92: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考图1至图8,其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电动轮毂包括:一壳体1、一电机组件2及一电池单元3。
27.该电机组件2包含有一定子组21、一转子组27及一主轴28,该定子组21及该转子组27容设于该壳体1且可相对转动,该转子组27连接该壳体1而成同转动关系,该主轴28定义有一轴向41及一周向42,该主轴28沿该轴向41可移动地穿设连接该定子组21,该主轴28与该定子组21于该周向42上相互挡止定位;该电池单元3容设于该壳体1,且电性连接该电机组件2。其中,该主轴28采用可分离地组接于该定子组21的设计,让维修人员能够在不拆解该电机组件2内部元件的情况下,即可快速地进行花鼓组装与拆卸,大幅降低拆装难易度,使得传统自行车店即可进行处理相关维修或保养。
28.较详细地说,该电动轮毂另包含有一第一培林63及一第二培林64,该壳体1包含有一基座12及一盖体11,该盖体11可拆卸地盖设于该基座12,该盖体11贯设有一第一贯孔
111,该基座12贯设有同轴的一第二贯孔121,该第一培林63容设于该第一贯孔111,该第二培林64容设于该第二贯孔121,该主轴28穿设过该第一培林63及该第二培林64而凸出于该壳体1的相对二侧。同理地,该主轴28采用可分离地组接于该定子组21的设计,当抽离该主轴28后,该第一培林63与该第二培林64可以直接保持于原位置而无须拆解,此可确保该第一培林63与该第二培林64不会遗失,并简化拆除程序;而当欲更换该第一培林63或该第二培林64、或进行上油时,维修人员亦可以立即于该壳体1处进行,而无须拆解该电机组件2,故相当地便利快速。
29.更详细地说,该主轴28另包含有依序相连接的一第一端部51、一接合部52、一凸垣部53及一第二端部55,该第一端部51穿设过该第一培林63与该盖体11,该第二端部55穿设过该第二培林64与该基座12,该接合部52连接该定子组21,该接合部52与该第一端部51相连接处形成有一阶部521,于该轴向41上,该第一培林63同时抵靠于该盖体11及该阶部521,该第二培林64夹设于该基座12及该凸垣部53之间,以提升该第一培林63与该第二培林64的稳定度。
30.以结合角度观之,该主轴28另包含有一轴体57及复数第一嵌合部58,该复数第一嵌合部58沿该周向42间隔地配置于该轴体57,其中,该轴体57包含有该第一端部51、该接合部52、该凸垣部53及该第二端部55,该接合部52包含有该复数第一嵌合部58。该定子组21包含有一穿孔22及复数第二嵌合部23,该复数第二嵌合部23沿该周向42间隔地配置于该穿孔22的孔缘,该轴体57穿设该穿孔22,该复数第一嵌合部58与该复数第二嵌合部23相互嵌合,进而达到该主轴28可分离地组接于该定子组21的目的;其中,该第一嵌合部58与该第二嵌合部23其中一者为第一键槽、另一者为第一键体,举例但不限于,各该第一嵌合部58系为第一键体,各该第二嵌合部23为第一键槽。
31.较佳地,该主轴28另包含有一第三嵌合部59,该定子组21另包含有一第四嵌合部24,该第三嵌合部59与该第四嵌合部24相互嵌合,该第三嵌合部59与该第四嵌合部24其中之一为第二键槽、另一为第二键体,借此可以确保该主轴28及该定子组21有特定且准确地结合关系,并能有防呆防止组装错误的功效;其中,第二键槽异于第一键槽,第二键体异于第一键体。
32.该电池单元3包含有一电池匣31及复数电池32,该复数电池32定位于该电池匣31而成单一构件,一体式的设计便于安装与维护,且有提升稳定度的功效。可以理解的是,于其他使用状态中,该电池单元3亦可以无需包含该电池匣31而仅包括该复数电池32亦无不可。并且,该电池匣31的材料较佳系选自塑料,以期有绝缘提升安全性、抗磁避免干扰等优点,举例但不限于abs-pc塑料。
33.于本实施例中,该电池匣31呈环状,该电池匣31套接于该电机组件2,明确地说,该电机组件2插接于该电池匣31的中央,而该电池匣31连结该定子组21且未连接该壳体1,如此一来,该电池匣31可保持固定不转动以提供该复数电池32稳定的环境供电,其中,该复数电池32间隔地环绕于该电机组件2的外周侧。
34.更明确地说,该定子组21包含有一定子架25及一线圈组26,该线圈组26环设于该定子架25,该主轴28穿设过该定子架25,该定子架25设有该穿孔22、该复数第二嵌合部23及该第四嵌合部24,该电池匣31连结于该定子架25上。因此,欲更换该电池单元3时,维修人员仅需敲取出该主轴28,接着打开该盖体11即可看见并取出该电池单元3,相当地便利且快
速,维修人员能够在不拆解该电机组件2内部元件、及不拆解该第一培林63与该第二培林64的情况下进行。
35.较佳地,该电池匣31与该壳体1的内环壁之间共同界定有至少一插入部34,该至少一插入部34供物体伸入以带动该电池匣31脱离该壳体1。于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插入部34为复数个,该电池匣31的外环壁设有复数呈水平状的切口33,该复数切口33连通该电池匣31的内部,该复数电池32的部分显露于该切口33,该复数切口33与该壳体1的内环壁所形成之间隙即为复数该插入部34;其中,维修人员亦可从该复数切口33观看该复数电池32的外观完整性,如是否膨胀、出液、偏移等,以便于初步迅速判断该复数电池32的健康状况。
36.该电动轮毂另包含有供分别连结定位于二叉杆91的二端盖7,该二端盖7可拆卸地套接于该主轴28的相对二端,该主轴28为中空体以供一轮轴92穿设通过;其中,该主轴28采用中空设计能够有减重及提升该轮轴92兼容性的功效,如配合更换不同的该二端盖7即可兼容不同规格尺寸的该轮轴92,如9mm、12mm、15mm。
37.较佳地,该主轴28的相对二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56,该二端盖7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71,该第二定位部71与该第一定位部56相互嵌设定位,以提升该二端盖7与该主轴28的结合稳定性及确保位置角度的精准度;其中,该第一定位部56与该第二定位部71其中一者为凸部、另一者为凹部。
38.于本实施例中,各该第三嵌合部59为第二键体,各该第四嵌合部24为第二键槽,于该周向42上,该第二键体的长度为该第一键体的长度至少2倍以上,除了有上述功用外更能额外提升结合结构的强度。
39.值得一提的是,于该基座12的外侧设有一电控单元8,该电控单元8定位于该第二端部55且抵靠于该凸垣部53,该电控单元8可随该主轴28沿该轴向41同动,故可单独进行更换维修而无须拆解该壳体1,能有利于维修更换的程序。并且,该凸垣部53沿该轴向41贯设有一穿线孔54,该穿线孔54可供配置线路以连接位于该壳体1外的该电控单元8及位于该壳体1内的该电机组件2。此外,该凸垣部53于朝向该第二贯孔121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环件61,该凸垣部53于朝向该电控单元8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环件62,该第一环件61能够防止外界粉尘、水气进入该壳体1内,该第二环件62则系可提升该电控单元8与该主轴28的结合稳定度,且有缓冲吸震的功效。
4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该电动轮毂的组合结构考量到不同元件的维修频率、难易度,采用此特殊的层层配置方式,能够让维修人员可分别针对所欲作业的元件单独进行维护更换而无须拆解该电机组件,能够大幅简化维护作业的困难度,使得普遍大众的自行车店皆可进行相关作业。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