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0748发布日期:2022-01-07 22:5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


背景技术:

2.智能驾驶载客车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客舱以及移动机构,底盘与客舱集成为一体,在客舱内坐人,移动机构移动带动底盘和客舱移动。客舱和底盘集成为一体,不便于客舱或者底盘的分开应用、清洗或者维修。而且客舱和底盘一体设置,一个底盘只能和一个客舱配置,底盘的长度和宽度不能调节,客舱结构单一且不能更换。另外,现有的智能无人驾驶车大部分是小型轿车,客舱空间小,载客数量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便于分离客舱和底盘,底盘能够适配不同结构的模块化客舱。
4.提高无人驾驶车的载客数量。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包括:
7.底盘,所述底盘为u形结构,所述底盘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底盘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可调,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可调,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
8.客舱,所述客舱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分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客舱内设置有座椅;
9.连接组件,包括滑轨和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一个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客舱的外壁上;
10.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下方并连接于所述底盘。
11.作为优选,所述客舱包括:
12.第一舱体,所述第一舱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座椅,所述第一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所述滑轨;
13.第二舱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舱体,且与所述第一舱体连通,所述第二舱体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上方。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滑块。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上设置有车门,所述车门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二容纳腔。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扶手。
18.作为优选,所述客舱上设置有卡凸,所述底盘对应所述卡凸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凸
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
19.作为优选,所述底盘包括车架机构和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车架机构外部的并连接于所述车架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车架机构,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车架机构上。
20.作为优选,所述车架机构包括:
21.两个相对设置的竖向车架,所述竖向车架包括第一竖车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竖车架的第二竖车架;
22.横向车架,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车架的一侧,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车架,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横向车架,所述横向车架包括第一横车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横车架的第二横车架。
23.作为优选,智能驾驶载客车还包括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件和连接块,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和所述连接块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横车架,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横车架上,所述调节件能够转动并调节所述调节件和所述连接块之间的间距,以调节所述第一横车架和所述第二横车架之间的间距。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驾驶载客车,在底盘和客舱上分别设置有滑块和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从而实现客舱和底盘的连接,当需要更换不同功能或者不同结构的客舱时,也便于分离客舱。底盘为u形结构,客舱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底盘对客舱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客舱的稳定性,防止客舱晃动。客舱内设置有座椅,乘客可以站在座椅上,将移动机构设置在底盘的下方并连接于底盘,移动机构移动带动底盘和底盘上的客舱移动。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底盘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可以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底盘和不同型号、不同功能、不同结构的客舱的适配性。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驾驶载客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客舱的内部空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乘客。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智能驾驶载客车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智能驾驶载客车实施例提供的客舱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智能驾驶载客车实施例提供的客舱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发明智能驾驶载客车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发明智能驾驶载客车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发明智能驾驶载客车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机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智能驾驶载客车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机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3.图中:
34.1、底盘;11、车架机构;111、竖向车架;1111、第一竖车架;1112、第二竖车架;112、横向车架;1121、第一横车架;1122、第二横车架;12、外壳;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23、第三凹槽;
35.2、客舱;21、第一舱体;211、座椅;212、容纳槽;213、车门;214、滑轮;215、扶手;216、充电插头;217、usb插头;22、第二舱体;
36.3、滑轨;
37.4、滑块;
38.5、移动机构;
39.6、卡凸;
40.7、卡槽;
41.8、宽度调节机构;81、调节件;82、连接块;83、驱动源;
42.9、高度调节机构;91、连杆组件;911、第一连杆;912、第二连杆;92、液压油缸;
43.10、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5.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7.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8.现有的智能驾驶载客车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客舱以及移动机构,底盘与客舱集成为一体,在客舱内坐人,移动机构移动带动底盘和客舱移动。客舱和底盘集成为一体,不便于客舱或者底盘的分开应用、清洗或者维修。而且客舱和底盘一体设置,一个底盘只能和一个客舱配置,客舱结构单一且不能更换。另外,现有的智能无人驾驶车大部分是小型轿车,客舱空间小,载客数量有限。
4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如图1至图7所示,智能驾驶载客车包括底盘1、客舱2、连接组件以及移动机构5,底盘1为u形结构,底盘1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底盘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可调,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可调,沿第三方向的高度可调,从而调节了底盘1的长宽高。具体地,第三方向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客舱2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部分设置在底盘1上,客舱2内设置有座椅211,乘客可以坐在座椅211上;连接组件包括滑轨3和与滑轨3滑动配合的滑块4,一个设置在底盘1上,另一个设置在客舱2的外壁上;移动机构5
设置在底盘1的下方并连接于底盘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x向,第二方向为y向,第三方向为z向,x向、y向以及z向互相垂直。
50.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驾驶载客车,在底盘1和客舱2上分别设置有滑块4和滑轨3,滑块4与滑轨3滑动配合,从而实现客舱2和底盘1的连接,当需要更换不同型号、不同功能或者不同结构的客舱2时,也便于分离客舱2。底盘1为u形结构,客舱2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底盘1对客舱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客舱2的稳定性,防止客舱2晃动。客舱2内设置有座椅211,乘客可以坐在座椅211上,将移动机构5设置在底盘1的下方并连接于底盘1,移动机构5移动带动底盘1和底盘1上的客舱2移动。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底盘1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可以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底盘1和不同型号、不同功能、不同结构的客舱2的适配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驾驶载客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51.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客舱2包括第一舱体21和第二舱体22,第一舱体21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舱体21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座椅211,第二容纳腔沿第三方向(即z向)的高度为2m,乘客可以站立在第二容纳腔内。在第一舱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块4,在底盘1上对应设置有滑轨3,滑轨3和滑块4滑动配合,实现第一舱体21和底盘1的连接;第二舱体22连接于第一舱体21且与第一舱体21连通,增大了客舱2的使用面积,且第二舱体22能够设置在底盘1的上方,底盘1对第二舱体2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52.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舱体21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212,滑块4设置于容纳槽212的底壁,设置容纳槽212用于容纳滑块4,防止外部作用力直接作用在滑块4上,造成滑块4损坏的情况发生。
53.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舱体21上设置有车门213,车门213用于封闭或者打开第二容纳腔。设置车门213打开第二容纳腔,乘客可以进入到第二容纳腔内或者出去到第二容纳腔外;车门213封闭第二容纳腔,限制乘客的出入。在智能驾驶载客车行驶过程中,车门213封闭第二容纳腔,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
54.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舱体2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214,将外力作用在第一舱体21的外壁上,推动第一舱体21,设置滑轮214便于移动第一舱体21。
55.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舱体21的内壁上设置有扶手215,当乘客站立在第二容纳腔内,乘客可以手握扶手215,防止乘客摔倒。
56.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舱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充电插头216,充电插头216能够电连接于充电母座,为客舱2供电。在第一舱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usb插头217,usb插头217能够插接于usb母座,实现信息交流。
57.进一步地,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智能驾驶载客车还包括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卡凸6和卡槽7,客舱2设置有卡凸6,在底盘1上对应卡凸6开设有卡槽7,卡凸6能够卡接于卡槽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卡接结构,其中一组的卡凸6设置在第二舱体22的下底面,在底盘1的上顶面对应开设有卡槽7,卡槽7能够卡接于卡凸6,保证底盘1和客舱2的连接稳定性。另一组的卡凸6设置在滑块4的上方,对应卡槽7开设在底盘1的侧壁上。客舱2的外壁上的滑块4沿滑轨3滑动,能够带动客舱2向靠近底盘1的方向移动,第二舱体22能够部分设置在底盘1的上方,且第一组的卡凸6和卡槽7对应卡接,第二组的卡凸6和卡槽7对应卡接,最终完成客舱2和底盘1的连接工作。
58.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7所示,底盘1包括车架机构11和外壳12,外壳12套设在车架机构11外部的并连接于车架机构11,移动机构5连接于车架机构11,移动结构5移动带动底盘1和客舱2移动,将滑轨3设置在车架机构11上,保证滑轨3的安装强度要求。设置外壳12保护车架机构11,防止外部作用力损坏车架机构11的结构。
59.具体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外壳12开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用于露出滑轨3,便于连接客舱2。在外壳1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用于露出与usb插头217插接的usb母座。外壳12上还开设有第三凹槽123,第三凹槽123用于露出与充电插头216电连接的充电母座。
60.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驾驶载客车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底盘1和移动机构5,控制器能够驱动移动机构5移动至换舱处,自动更换客舱2。智能驾驶载客车能够自动更换不同型号、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结构的客舱2。
61.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车架机构1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可调,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可调,沿第三方向的高度可调,从而调节了底盘1的长宽高。具体地,车架机构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竖向车架111和一个横向车架112,一个竖向车架111包括第一竖车架1111和连接于第一竖车架1111的第二竖车架1112;横向车架112设置在两个竖向车架111的一侧,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竖向车架111。具体地,车架机构11呈u型结构,横向车架112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竖向车架111,两个竖向车架111和横向车架112围设成第一容纳腔。移动机构5通过悬架机构连接于横向车架112,便于带动车架机构11移动。横向车架112包括第一横车架1121和连接于第一横车架1121的第二横车架112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横车架1121连接于其中一个竖向车架111的第一竖车架1111,第二横车架1122连接于另一个竖向车架111的第一竖车架1111。
62.更具体地,第一竖车架1111和第二竖车架1112通过伸缩件10连接,当第一竖车架1111和第二竖车架1112相互远离时,伸缩件10伸长,第一竖车架1111和第二竖车架1112相互靠近时,伸缩件10收缩,保证竖向车架111的整体稳定性。第一横车架1121和第二横车架1122也是通过伸缩件10连接,保证横向车架112的整体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两个竖向车架111上均设置有滑轨3,便于实现底盘1和客舱2的滑动配合。
63.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底盘1还包括宽度调节机构8,宽度调节机构8用于车架机构1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宽度调节机构8包括调节件81和连接块82,调节件81与连接块82通过螺纹连接,调节件81和连接块82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横车架1121,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横车架1122上,调节件81能够转动并调节调节件81和连接块82之间的间距,以调节第一横车架1121和第二横车架1122之间的间距。于本实施例中,宽度调节机构8还包括驱动源83,驱动源83设置在第二横车架1122上,驱动源83的输出端连接于调节件81,连接块82设置在第一横车架1121上,调节件81包括螺杆,将调节件81和连接块82螺纹连接,驱动源83驱动调节件81转动,从而调节调节件81和连接块82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了第一横车架1121和第二横车架1122之间的间距,达到了调节底盘1的宽度的目的。更具体地,驱动源83包括电机。
64.于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81可以选用液压缸,将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连接块82,通过活塞杆的伸缩从而调节调节件81和连接块82之间的间距。
65.于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竖向车架111上均设置有长度调节机构,从而调节竖向车架
111的第一竖车架1111和第二竖车架111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了底盘1的长度。长度调节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宽度调节机构8的具体结构相同,长度调节方法与宽度调节方法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6.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底盘1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9,高度调节机构9用于调节车架机构11沿第三方向与移动机构5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9,调节沿z向车架机构11与移动机构5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了沿z向底盘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67.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高度调节机构9包括连杆组件91和液压油缸92,连杆组件9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车架机构11和移动机构5,液压油缸92设置在车架机构11上,且液压油缸92的活塞杆连接于连杆组件91。连杆组件91包括第一连杆911和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911的第二连杆912。移动机构5包括两组车轮组件,一组车轮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车轮。在此以第一竖车架1111的连接举例,将第一连杆911转动连接于第一竖车架1111,第二连杆912转动连接于移动机构5中靠近第一竖车架1111的一个车轮组件,再将液压油缸92设置在第一竖车架1111上,将液压油缸92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911和第二连杆912的连接处,其中活塞杆、第一连杆911以及第二连杆912通过铰接实现转动连接。活塞杆能够进行伸缩运动,活塞杆、第一连杆911以及第二连杆912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第一竖车架1111沿z向的高度调节。
68.更具体地,液压油缸92的活塞杆伸长,第一竖车架1111距离地面越远,液压油缸92的活塞杆收缩,第一竖车架1111距离地面近。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竖车架1112上也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9,且第一竖车架1111上的高度调节机构9和第二竖车架1112上的高度调节机构9同步运动,保证竖向车架111的第一竖车架1111和第二竖车架1112能够在同一水平面。于本实施例中,一个竖向车架111上设置有两个。
69.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