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可调风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8282发布日期:2022-02-12 10:3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可调风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可调风挡结构。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摩托车基本都配备有挡风玻璃,目前,摩托车的挡风玻璃的高度通常不可调节,出厂时基本固定在一定高度,使用者无法对其进行调节。
3.通常,挡风玻璃的高度都设置在人的视线一下,骑车时不能有效阻挡吹向身体和面部的风,特别是在寒风或大风或雨雪天气,无法有效遮挡,使用者的骑行感受不佳。
4.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自动升降的风挡结构,其采用电机驱动,因此造成摩托车风挡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且成本高,电器元件裸露在外长时间容易损坏,进而造成升降失效。此外现有的手动升降风挡结构,大都采用滑槽配合螺栓松紧调节,且需要左右分别调节,在调节时操作不方便,容易造成风挡歪斜,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风挡调节结构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可调风挡结构,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成本低。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摩托车可调风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托车风挡、风挡调节机构,所述摩托车风挡通过所述风挡调节机构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所述风挡调节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左风挡支架和右风挡支架,所述左风挡支架包括第一左摆臂、第二左摆臂、左连接臂,其中所述第一左摆臂、第二左摆臂下端铰接在摩托车车架上,且所述第一左摆臂与第二左摆臂相互平行,所述左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左摆臂、第二左摆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右风挡支架包括第一右摆臂、第二右摆臂、右链接臂,所述第一右摆臂与第二右摆臂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右摆臂的下端具有第一内花键结构,摩托车车架上固定设置有花键固定座,所述花键固定座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花键结构匹配的第二内花键结构,所述第一右摆臂的外侧设置有花键调节手柄,所述花键调节手柄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花键结构、第二内花键结构配合的外花键结构,所述花键固定座上具有中芯轴,所述中芯轴上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光轴段、螺纹段、第二光轴段,所述花键调节手柄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光轴段配合的中心孔,且所述花键调节手柄可沿所述第一光轴段轴向滑动,使得所述外花键结构完全脱离所述第二内花键结构,所述花键调节手柄的外侧设置有锁紧帽,所述锁紧帽与所述螺纹段配合,用以限定所述花键调节手柄在所述第一光轴段轴向滑动,所述中芯轴的端部设置有限制所述锁紧帽脱离所述第二光轴段的轴端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右摆臂下端与摩托车车架铰接,所述右连接臂分别与所述第一右摆臂、第二右摆臂上端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轴段、螺纹段、第二光轴段的外径依次减小。
9.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臂、右连接臂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风挡安装孔,所述风挡外
侧设置有装饰罩,所述装饰罩上设置有与所述风挡安装孔配合的螺钉。
10.进一步地,所述右连接臂上均具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右摆臂和第二右摆臂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接触限位的限位胶垫。
11.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为互为对称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帽上具有方便扭动的手柄,所述花键调节手柄的外侧端具有凸缘。
13.进一步地,所述轴端限位装置为轴端挡圈或设置在所述中芯轴端部的盘头螺钉。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够实现摩托风挡根据驾驶员身高及使用习惯自由手动调节风挡高度,该风挡调节结构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是未来摩托车风挡结构的大趋势。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的风挡调节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右摆臂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18.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右摆臂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20.一种如图1-4所示的摩托车可调风挡结构,包括摩托车风挡10、风挡调节机构。摩托车风挡10通过风挡调节机构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风挡调节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左风挡支架1和右风挡支架2。左风挡支架1包括第一左摆臂3、第二左摆臂4、左连接臂5,其中第一左摆臂3、第二左摆臂4下端铰接在摩托车车架上,且第一左摆臂3与第二左摆臂4相互平行,左连接臂5与第一左摆臂3、第二左摆臂4的上端铰接连接。
21.右风挡支架2包括第一右摆臂6、第二右摆臂7、右链接臂8,第一右摆臂6与第二右摆臂7相互平行,第一右摆臂6的下端具有第一内花键结构61。摩托车车架上固定设置有花键固定座9,花键固定座9上具有与第一内花键结构61匹配的第二内花键结构91。第一右摆臂6的外侧设置有花键调节手柄11,花键调节手柄11上具有与第一内花键结构61、第二内花键结构91配合的外花键结构111。花键固定座9上具有中芯轴,中芯轴上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光轴段92、螺纹段93、第二光轴段94,第一光轴段92、螺纹段93、第二光轴段94的外径依次减小。花键调节手柄11上具有与第一光轴段92配合的中心孔,且花键调节手柄11可沿第一光轴段92轴向滑动,使得外花键结构111完全脱离第二内花键结构91,进而第一右摆臂6可以相对于花键固定座9转动。同时花键调节手柄11的外侧设置有锁紧帽12,锁紧帽12与螺纹段93配合,用以限定花键调节手柄11在第一光轴段92轴向滑动,在锁紧帽12紧固状态下,花键调节手柄11、第一右摆臂6、花键固定座9并紧,从而避免第一右摆臂6在不需要调节时因为间隙产生摆动。中芯轴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装置13,从而限制锁紧帽12脱离第二光轴段94的轴端,进而可以限制花键调节手柄11的外花键结构111脱离第一内花键结构61,这里的限位装置可以轴端卡圈或设置在中芯轴端部的盘头螺钉。第二右摆臂7下端与摩托车车架通
过台阶螺栓铰接,右连接臂8分别与第一右摆臂6、第二右摆臂7上端铰接。
22.如图1所示左连接臂5、右连接臂8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风挡安装孔14,风挡10外侧设置有装饰罩15,装饰罩15上设置有与风挡安装孔14配合的螺钉。
23.本发明的风挡调节结构为了防止风挡上下调节极限状态下发生刚性碰撞,右连接臂8上均具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81和第二限位部82;同时第一右摆臂6和第二右摆臂7上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限位部81和第二限位部82接触限位的限位胶垫16。左连接臂5和右连接臂8为互为对称结构,因此结构完全相同。
24.为方便风挡升降调节操作,锁紧帽12上具有方便扭动的手柄,花键调节手柄11的外侧端具有凸缘。在风挡调节操作时,拧动锁紧帽12向外抽出花键调节手柄11可滑动使其外花键结构111完全脱离第二内花键结构91,进而第一右摆臂6可转动,通过手动调节风挡到合适高度后,向内推动花键调节手柄11使其与第二内花键结构91配合从而限制第一右摆臂6的转动,进而拧紧锁紧帽12限制轴向摆动,使风挡结构稳定性好。
25.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