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6549发布日期:2021-10-09 12:4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3.目前,为了缩小电动自行车的体积,以及为了便于电动自行车的携带,出现了折叠电动自行车。
4.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存在折叠结构复杂、折叠动作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复杂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后架以及调节件;所述车架包括上接块,所述后架包括下接块,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板和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穿设所述调节板,旋拧所述调节轴驱动所述调节板相对调节轴移动,所述调节板用于卡固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使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呈相对固定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具有固定槽,所述上接块具有上嵌部,所述下接块具有下嵌部,所述上嵌部和所述下嵌部同步嵌入所述固定槽,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呈相对固定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上嵌部和所述下嵌部叠合形成嵌设组,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夹持所述嵌设组。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沿朝向所述嵌设组方向呈扩口状布置;所述上嵌部具有上嵌面,所述上嵌面朝向所述调节板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所述上嵌面用于抵触支撑所述第一夹块;所述下嵌部具有下嵌面,所述下嵌面朝向所述调节板方向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所述下嵌面用于抵触抵压所述第二夹块。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嵌部具有上外端面,所述上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所述下嵌部具有下外端面,所述下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所述上外端面和所述下外端面呈同步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接块具有用于抵触所述下接块的上接面,所述下接块具有用于抵触所述上接块的下接面;所述下接面包括下抵接面和两个缓冲面,所述下抵接面用于抵触所述上接面,所述下抵接面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缓冲面的内端,所述缓冲面的外端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
12.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后竖管,所述后竖管呈纵向布置,所述上接块与所述后竖
管呈连接布置;所述后架包括后臂,所述后臂包括后板和所述下接块,所述后板与所述下接块呈连接布置,所述后板沿背离所述下接块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所述后竖管贯穿所述后板。
13.进一步的,所述后架包括后主架和后减震器,所述后板的外端与所述后主架呈铰接布置,所述后板的内端与所述下接块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接块和所述后主架。
14.进一步的,所述上接块具有镂空腔,所述上接块的两端分别形成侧开口,两个所述侧开口分别与所述镂空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镂空腔具有镂空上壁、两个镂空侧壁、镂空下壁,所述镂空上壁、两个所述镂空侧壁、所述镂空下壁呈首尾围合布置,所述镂空上壁与所述镂空下壁呈对应布置,所述镂空侧壁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镂空上壁和所述镂空下壁,两个所述镂空侧壁呈对应布置且呈倾斜布置。
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轴包括轴体、旋拧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端与所述旋拧部呈连接布置,所述限位部的内端与所述轴体呈连接布置,所述调节板具有调节孔,所述上接块具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形成对接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对接孔呈对应布置,所述轴体通过所述调节孔贯穿所述调节板延伸穿设所述对接孔;所述限位部的径值大于所述调节孔的径值。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使用时,车架和后架通过调节件呈相对固定布置,此时,上接块和下接块分别卡固在调节板上,实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收纳或携带时,旋拧调节轴驱动调节板相对调节轴移动,直至上接块和下接块与调节板呈分离布置,使车架和后架呈活动布置,实现车架和后架之间的折叠;这样,实现折叠,降低电动自行车的占用体积,便于收纳和携带,另外,通过旋拧调节轴即可实现折叠,结构简单、折叠动作简便,同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主视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呈固定状态的a部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呈活动状态的a部放大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分解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上接块的平面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后臂的立体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调节板的平面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上接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8.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

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30.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后架2以及调节件3;车架1包括上接块11,后架2包括下接块21,调节件3包括调节板32和调节轴31,调节轴31穿设调节板32,旋拧调节轴31驱动调节板32相对调节轴31移动,调节板32用于卡固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使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相对固定布置。
31.上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使用时,车架1和后架2通过调节件3呈相对固定布置,此时,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分别卡固在调节板32上,实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收纳或携带时,旋拧调节轴31驱动调节板32相对调节轴31移动,直至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与调节板32呈分离布置,使车架1和后架2呈活动布置,实现车架1和后架2之间的折叠;这样,实现折叠,降低电动自行车的占用体积,便于收纳和携带,另外,通过旋拧调节轴31即可实现折叠,结构简单、折叠动作简便,同时,操作方便。
32.车架1包括前主架、前轮、车座、电瓶、车把,前轮、车座、电瓶、车把分别安设在前支架;实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
33.前主架包括前竖管,前竖管呈纵向布置,前轮安设在前竖管的下部,车把安设在前竖管的上部。
34.前主架包括横管,横管呈横向布置,横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竖管和后竖管;上接块11的上部连接横管,上接块11的侧不连接后竖管,上接块11的下部呈活动布置,通过上接块11的下部与上接块11配合,实现展开或折叠状态的切换。
35.横管、上接块11和后竖管呈一体成型布置,便于生产制造,且便于装配。
36.后架2包括后轮、链条、脚踏板,后轮、链条、脚踏板分别安设在后主架上。
37.调节板32具有固定槽321,上接块11具有上嵌部111,下接块21具有下嵌部211,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同步嵌入固定槽321,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相对固定布置;这样,使用时,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同步嵌入固定槽321,通过调节板32使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相对固定布置,实现电动自行车呈展开状态,折叠时,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同步脱离固定槽321,使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活动布置,实现电动自行车呈折叠状态。
38.调节板32包括第一夹块322和第二夹块323,第一夹块322与第二夹块323之间形成固定槽321;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叠合形成嵌设组,第一夹块322与第二夹块323夹持嵌设组;在第一夹块322与第二夹块323的作用下,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39.固定槽321沿朝向嵌设组方向呈扩口状布置;便于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
40.上嵌部111具有上嵌面,上嵌面朝向调节板32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上嵌面用于抵触支撑第一夹块322;下嵌部211具有下嵌面,下嵌面朝向调节板32方向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下嵌面用于抵触抵压第二夹块323;便于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
41.上嵌部111具有上外端面,上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调节板32,下嵌部211具有下
外端面,下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调节板32;上外端面和下外端面呈同步平铺抵触调节板32;增大上嵌部111与调节板32的接触面积,增大下嵌部211与调节板32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42.再者,使用状态时,沿自上而下方向,上外端面与下外端面沿上下呈平齐布置,实现调节板32同步抵触上外端面与下外端面,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43.调节板32具有调节面,调节面呈平面布置,使用状态时,上外端面与下外端面分别呈平铺抵触调节面,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44.调节面设有多个凸粒,多个凸粒呈平面布置,在各个凸粒的作用下,增强调节面与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摩擦力,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保证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
45.上接块11具有用于抵触下接块21的上接面,下接块21具有用于抵触上接块11的下接面;下接面包括下抵接面和两个缓冲面,下抵接面用于抵触上接面,下抵接面的两端分别对接缓冲面的内端,缓冲面的外端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这样,下抵接面与上接面的配合,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之间的配合固定,保证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在两个缓冲面的作用下,在旋紧调节板32时,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之间具有变形空间,降低对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损伤,提高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46.车架1包括后竖管,后竖管呈纵向布置,上接块11与后竖管呈连接布置;后架2包括后臂,后臂包括后板和下接块21,后板与下接块21呈连接布置,后板沿背离下接块21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后竖管贯穿后板;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47.再者,后架2包括后主架和后减震器,后板的外端与后主架呈铰接布置,后板的内端与下接块21呈一体成型布置,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接块21和后主架;增强后架2的减震效果,提高电动自行车的驾驶舒适性。
48.并且,使用时,后减震器处于下接块21的下方且连接下接块21,且由于后板的外端与后主架呈铰接布置;便于电动自行车的展开和折叠。
49.上接块11具有镂空腔112,上接块11的两端分别形成侧开口,两个侧开口分别与镂空腔112呈连通布置;这样,降低上接块11的重量,同时,提高上接块11的受力程度,降低上接块11的变形。
50.镂空腔112具有镂空上壁、两个镂空侧壁、镂空下壁,镂空上壁、两个镂空侧壁、镂空下壁呈首尾围合布置,镂空上壁与镂空下壁呈对应布置,镂空侧壁的两端分别对接镂空上壁和镂空下壁,两个镂空侧壁呈对应布置且呈倾斜布置;这样,增强上接块11的受力程度,提高上接块11的使用寿命。
51.调节轴31包括轴体、旋拧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的外端与旋拧部呈连接布置,限位部的内端与轴体呈连接布置,调节板32具有调节孔,上接块11具有对接部,对接部形成对接孔,调节孔与对接孔呈对应布置,轴体通过调节孔贯穿调节板32延伸穿设对接孔;限位部的径值大于调节孔的径值;实现调节轴31驱动调节板32相对移动,实现使用状态与折叠状态的切换。
52.上接部113与轴体呈螺纹连接布置。
53.上接部113嵌入下接块21,便于上接块11与下接块21的配合。
54.调节板32具有调节螺纹,通过调节螺纹,实现轴体与调节板32呈螺纹连接,实现控
制调节板32相对移动。
55.或者,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之间形成对接孔,上接块11具有上螺纹,下接块21具有下螺纹,上螺纹与下螺纹呈对应布置;通过上螺纹,轴体与上接块11呈螺纹连接布置,通过下螺纹,轴体与下接块21呈螺纹连接布置。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