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9365发布日期:2022-04-02 04:2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于出行便利的需要,私人所有以及互联网租赁模式的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与此同时,车辆的乱停乱放问题车辆也成为共享车辆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能够实现车辆的有序停放。
4.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第一锁定件;所述车辆本体包括沿本体平面设置的多个车辆构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固定于所述车辆本体,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
5.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脚撑,所述脚撑与所述车辆本体连接,所述脚撑被配置为使所述车辆本体停放时所述本体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相等。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通信接口。
7.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辆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车辆端控制电路电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锁主体,所述第一锁主体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锁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锁销伸缩;或者,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锁孔。
9.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固定于所述车辆本体,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锐角。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相等。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柱;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孔;其中,所述车辆连接孔与所述车辆连接柱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车辆连接柱被配置为能够插入所述车辆连接孔。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
13.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本体还包括车辆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
通信接口分别与所述车辆端控制电路电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延伸方向相同。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锁主体,所述第一锁主体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锁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锁销伸缩,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锁销对应的锁孔;或者,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第一锁主体,所述第一锁主体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锁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锁销伸缩,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锁销对应的锁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主体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辆端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车辆端控制电路电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平面的两侧。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相对设置且延伸方向相反。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平面的同一侧。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斜上方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斜下方延伸;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斜下方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斜上方延伸。
21.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脚撑,所述脚撑与所述车辆本体连接,所述脚撑被配置为使所述车辆本体停放时所述本体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夹角;所述车辆还包括与第一锁定件对应的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固定于所述车辆本体,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与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相对设置并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平面具有相对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平面的左侧,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平面的右侧,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左上方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右下方延伸,所述脚撑被配置为使所述车辆本体停放时所述本体平面向左侧倾斜;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孔,所述车辆连接孔与所述车辆连接柱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车辆连接柱被配置为能够插入所述车辆连接孔;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第一锁主体,所述第一锁主体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锁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锁销伸缩,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锁销对应的锁孔;所述第一锁主体设置在所述车辆连接孔的侧面,所述第一锁销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辆连接孔的侧壁伸缩,所述锁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侧面;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车辆连接柱远离所述本体平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车辆连接孔的底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相平行;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母端,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为公端;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为控制器局域网络通信接口;所述车辆本体还包括车辆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分别与所述车辆端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锁主体还包括驱动电路,所
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车辆端控制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车辆为两轮车,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的车头处。
2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以及停车桩,所述停车桩具有车辆锁定结构,所述车辆锁定结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23.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包括车辆和停车桩;所述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第一锁定件,所述车辆本体包括沿本体平面设置的多个车辆构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固定于所述车辆本体,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通信接口;所述停车桩具有车辆锁定结构和第三通信接口,所述车辆锁定结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三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相匹配。
24.进一步地,所述停车桩还包括车桩端控制电路,所述第三通信接口与所述车桩端控制电路电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脚撑,所述脚撑与所述车辆本体连接,所述脚撑被配置为使所述车辆本体停放时所述本体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夹角;所述车辆锁定结构的位置与所述车辆停放时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高度相匹配;所述车辆还包括与第一锁定件对应的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固定于所述车辆本体,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与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相对设置并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平面具有相对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平面的左侧,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平面的右侧,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左上方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向所述车辆本体的右下方延伸,所述脚撑被配置为使所述车辆本体停放时所述本体平面向左侧倾斜;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孔,所述车辆连接孔与所述车辆连接柱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车辆连接柱被配置为能够插入所述车辆连接孔;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第一锁主体,所述第一锁主体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锁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锁销伸缩,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锁销对应的锁孔;所述第一锁主体设置在所述车辆连接孔的侧面,所述第一锁销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辆连接孔的侧壁伸缩,所述锁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侧面;所述停车桩还具有第二锁主体,所述第二锁主体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锁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锁销伸缩,所述第二锁销与所述锁孔相匹配,述第二锁主体与所述车桩端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车辆锁定结构包括桩端连接孔,所述桩端连接孔与所述车辆连接柱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车辆连接柱被配置为能够插入所述桩端连接孔,所述第三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桩端连接孔的底部,所述第二锁主体设置于所述桩端连接孔的侧面,所述第二锁销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桩端连接孔的侧壁伸缩;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车辆连接柱远离所述本体平面的一
端,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车辆连接孔的底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相平行;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母端,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三通信接口为公端;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和第三通信接口为控制器局域网络通信接口;所述车辆本体还包括车辆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分别与所述车辆端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锁主体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车辆端控制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车辆为两轮车,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的车头处。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第一锁定件,车辆本体包括沿本体平面设置的多个车辆构件,第一锁定件固定于车辆本体,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本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锐角。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车辆的有序停放,并方便用户使用和停放车辆。
附图说明
2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正视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俯视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车辆处于正立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车辆停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车辆处于正立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车辆停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停车桩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辆驻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车辆和停车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车辆和停车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8.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处于正立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停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锁定件沿a方向观察的示意图;
41.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锁定件沿b方向观察的示意图;
42.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驻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驻车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45.p-本体平面;g-地面;
46.c1-第一夹角;c2-第二夹角;c3-第三夹角;
47.1-车辆本体;11-车辆端控制电路;
48.2-第一锁定件;21-第一连接结构;22-第一通信接口;23-锁孔;24
‑ꢀ
第一锁主体;241-第一锁销;
49.3-第二锁定件;31-第二连接结构;32-第一锁主体;321-第一锁销; 33-第二通信
接口;
50.4-脚撑;
51.5-停车桩;51-车辆锁定结构;52-第三通信接口;53-车桩端控制电路;54-第二锁主体;541-第二锁销。
具体实施方式
52.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53.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54.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6.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7.为易于说明,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在此被用于描述图中例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旋转90 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应该被相应地解释。
5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图1的观察视角垂直于本体平面p。
59.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1,车辆本体1包括沿本体平面p设置的多个车辆构件。车辆本体1具有多个车辆构件,车辆构件为车辆本体1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车架、车轮、座椅、车灯,等等。在本技术中,本体平面p为一个用于表征多个车辆构件的布置位置的虚拟的平面,本体平面p与车辆本体之间1的位置相对固定。车辆本体1的多个车辆构件中,至少有一部分车辆构件沿本体平面p进行设置。应理解,并非车辆本体1的所有车辆构件均必须沿本体平面p设置。在本技术中,所述多个车辆构件沿本体平面p设置,是指多个车辆构件基本位于本体平面p,即,多个车辆构件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偏离本体平面p也可以视为沿本体平面p布置,多个车辆构件并非必须完全处于本体平面p上。
60.在本技术中,所述车辆可以是机动车,也可以是非机动车,也可以是既可受人力驱动也可受动力装置驱动的车辆。所述车辆可以是轮式车辆,也可以是非轮式车辆(例如履带式车辆、雪橇式车辆,等等)。
61.以车辆为两轮自行车为例,车辆本体1的车辆构件可以包括车架主体、与车架主体转动连接的前叉、与前叉连接的前轮和车把、与车架主体连接的传动系统和座管、与传动系统连接的后轮、与座管连接的座垫,等等。则相对于两轮自行车来说,车架主体、座管、座垫和后轮基本沿本体平面p设置,本体平面p的法线方向可以对应于车辆的左右方向。两轮自行车向正前方行驶时,本体平面p与地面基本垂直。
62.下面将以车辆为两轮自行车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应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不仅限于两轮自行车,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车辆中。
63.第一实施例:
64.图3-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5-6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图6,车辆包括车辆本体1以及固定于车辆本体1的第一锁定件2,第一锁定件2具有第一连接结构21,第一连接结构21的延伸方向与本体平面p 之间具有第一夹角c1,其中,第一夹角c1为锐角。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结构21基本沿直线方向延伸并与本体平面p相倾斜。第一连接结构 21用于将车辆与其他装置连接,将车辆锁定在其他装置上。
65.第一锁定件2可以设置在车辆本体1的任意适于设置和便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位置,优选地,第一锁定件2设置在不影响用户正常骑乘车辆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车辆头部、后轮轮轴处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2可以设置在车辆本体1的头部。
66.车辆还包括脚撑4,脚撑4与车辆本体1连接,用于在车辆停放时对车辆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车辆倾倒。脚撑4具有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参照图4和图6,在使用状态下,脚撑4的一端与地面g接触,对车辆起到支撑作用;参照图3和图5,在收纳状态下,脚撑4离开地面g并与车辆本体1之间保持一定的姿势,避免用户骑乘车辆时脚撑4与地面 g刮擦而影响正常骑行。脚撑4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上。
67.以本体平面p的法线方向为左右方向为例,则本体平面p具有相对的左侧和右侧。由于两轮自行车的传动系统通常设置在右侧,所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脚撑4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避免与传动系统相互干扰。当然,根据车辆本体1的特定结构特点,例如车辆的传动系统设置在左侧时,也可以将脚撑4设置在车辆的右侧。
68.车辆本体1停放时,脚撑4的一端与地面g接触,使本体平面p与地面g形成第二夹角c2,并使车辆本体1的本体平面p与地面g之间保持该第二夹角c2。第二夹角c2可以为直角,也可以为锐角。可选地,第二夹角c2可以在60
°‑
90
°
之间。第二夹角c2可以为一个定值,例如75
°
、80
°
,等等;第二夹角c2也可以是一个区间,例如,脚撑4 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一侧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车辆本体1停放时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例如80
°±3°
)晃动,由此第二夹角c2为一个区间值。
6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夹角c2为锐角。进一步地,第二夹角c2 与第一夹角c1基本相等。当车辆本体1处于正立姿态(例如车辆向正前方骑行时的姿态)时,本体平面p与地面g基本相垂直,第一连接结构21在本体平面p上的投影与车辆本体1的垂线方向相平行。也即,第一连接结构21的延伸方向既不向前倾斜,也不向后倾斜。由于第一夹角c1与第二夹角c2相等,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21基本与地面 g相平行,可以便于第一连接结构21与外部装置连接,也能防止连接后第一锁定件2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折断、变形等。
70.当然,第一连接结构2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设置为适度向前或向后倾斜,例如向前上方延伸、向后上方延伸,等等。则第一连接结构21 与本体平面p之间的第一夹角c1的大小可以相应地调整,使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21基本沿水平方向延伸。
71.当脚撑4被配置为使本体平面p向其中的一侧倾斜时,第一锁定件 2可以设置在倾斜方向的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倾斜方向的对侧。例如,参照图3-图6,脚撑4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车辆停放时,本体平面p相对于地面g向左侧倾斜并与地面g之间形成第二夹角c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2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当车辆本体1 处于所述正立姿态、本体平面p与地面g垂直时(参照图3和图5),第一连接结构21向车辆的左上方延伸并与本体平面p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c1,由此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21与地面g基本平行(参照图4和图6);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右侧(未图示),当车辆本体处于所述正立姿态、本体平面p与地面g垂直时,第一连接结构向车辆的右下方延伸并与本体平面p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由此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能够与地面g基本平行。
72.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2具有第一通信接口22,第一通信接口22能够与外部装置通过该外部装置上的对应的通信接口实现通信连接。第一通信接口22与外部的通信可以是通过有线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无线的方式。
73.在部分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车辆本体1包括车辆端控制电路11,车辆端控制电路11与车辆本体1上的至少部分其他电子设备、电路、传感器等(例如车灯、电动车锁等)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车辆端控制电路11可以设置在车辆本体1上任意的适于设置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车架主体内部,或者固定在车架主体外,或者固定在车把上,等等。第一通信接口22与车辆端控制电路11电连接,向车辆端控制电路 11发送信号以及/或者从车辆端控制电路11接收信号。
74.第一锁定件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结构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锁定件2整体的形状可以与第一连接结构21基本一致并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又例如,第一锁定件2具有弯折的部分,第一锁定件2的端部具有基本沿直线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21。
75.第一连接结构21的具体结构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计,便于将车辆本体1与外部设备进行锁定,例如可以是钩式、插销式、锁链式,等等。
7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车辆连接柱基本沿直线延伸,车辆连接柱可以与具有对应的连接孔的外部装置连接,具体地,车辆连接柱可以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中。
7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和图6,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孔,车辆连接孔基本沿直线延伸,车辆连接孔可以与具有对应的连接柱的外部装置连接,具体地,对应的连接柱可以插入车辆连接孔中实现连接。
78.第一锁定件2可以具有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锁定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和图6,第一锁定件2具有第一锁主体24,第一锁主体24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未图示)和第一锁销241,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锁销241沿预定的路径伸缩,由此,第一锁定件2可以与具有与第一锁销241相对应的锁孔的外部装置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将车辆与该外部装置进行连接和锁定。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任意的适于驱动第一锁销241伸缩的动力装置以及相应的传动机构的组合,例如电机和蜗轮蜗杆组,等等。进一步地,第一锁主体24还包括驱动电路(未图示),驱动电路与第一驱动机构和车辆端控制电路11电连接,车辆端控制电路 11
可以通过驱动电路向第一驱动机构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锁销241伸缩。进一步地,第一锁销241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21的侧面伸缩。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孔时,第一锁销241可以相对于车辆连接孔的侧壁伸缩,即能够伸出于车辆连接孔的侧壁或缩回至车辆连接孔的侧壁内。
79.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第一锁定件2具有锁孔23,第一锁定件2能够与具有相应的锁销的外部装置连接,从而实现车辆与该外部装置的连接和锁定。进一步地,锁孔23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 21处。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时,锁孔23可以设置在车辆连接柱的侧壁。又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孔时,锁孔可以凹设于车辆连接孔的内壁处。
8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停车桩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辆驻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中的车辆驻车系统与图3-图4中的车辆相对应,图10中的车辆驻车系统与图 5-图6中的车辆相对应。参照图7-图10,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可以应用于车辆驻车系统中。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驻车系统包括停车桩5以及至少一辆如前所述的车辆。停车桩5具有车辆锁定结构51,车辆锁定结构51 与第一连接结构21相匹配,使车辆锁定结构51能够与车辆的第一连接结构21连接,从而将车辆与停车桩5进行连接和锁定。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时,车辆锁定结构51可以包括桩端连接孔,桩端连接孔与车辆连接柱相对应,车辆连接孔可以插入桩端连接孔中。又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孔时,车辆锁定结构51可以包括桩端连接柱(未图示),桩端连接柱与车辆连接孔的形状相对应,桩端连接柱可以插入车辆连接孔中实现车辆和停车桩5的连接。
81.当第一锁定件2具有如前所述的第一锁主体24时,车辆锁定结构 51可以包括与第一锁销241对应的锁孔;当第一锁定件2具有锁孔23 时,车辆锁定结构51可以包括与锁孔23对应的第二锁销541。
82.停车桩5可以包括一个车辆锁定结构51,也可以包括多个车辆锁定结构51。例如,可以将两个车辆锁定结构51分别设置在停车桩5上相对的两侧,可以使一个停车桩5同时与两个车辆连接。
83.车辆锁定结构51在停车桩5上设置位置的高度与车辆停放时第一锁定件2的高度基本一致,便于车辆停放时将第一锁定件2与车辆锁定结构51连接。
84.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2具有第一通信接口22,停车桩5还具有与第一通信接口22相匹配的第三通信接口52。第三通信接口52可以与第一通信接口22连接,实现停车桩5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第三通信接口52可以设置在便于与第一通信接口22进行连接的位置。
85.在部分实施例中,停车桩5还包括车桩端控制电路53,第三通信接口52与车桩端控制电路53电连接,能够向车桩端控制电路53发送信号或从车桩端控制电路53接收信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接口 22和第三通信接口52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三通信接口52分别通过can总线与车辆端控制电路11和车桩端控制电路53电连接。进一步地,车辆的第一锁定件2具有锁孔23,停车桩5还具有第二锁主体54,第二锁主体 54包括第二锁销541,第二锁销541能够与第一锁定件2的锁孔23连接从而将车辆与停车桩5之间实现锁定。第二锁主体54可以是通过钥匙进行关锁和解锁的机械锁,也可以是具有动力装置的锁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锁主体
54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锁销 541沿预定的轨迹伸缩。
86.进一步地,在部分实施例中,车辆的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锁孔23设置在车辆连接柱的侧面,车辆锁定结构51包括桩端连接孔,第二锁主体54设置在桩端连接孔的侧面,第二锁销541能够相对于桩端连接孔伸缩。第三通信接口52设置在桩端连接孔的底部,第一通信接口22设置在车辆连接柱远离本体平面p的一端。当车辆连接柱插入桩端连接孔时,第一通信接口22与第三通信接口52连接,车辆的端控制电路通过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三通信接口52向车桩端控制电路53 发送表征车辆连接柱已插入的信号,车桩端控制电路53向第二锁主体 54发送信号,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锁销541伸入车辆连接柱的锁孔23中进行锁定。车桩端控制电路53还可以与云端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通信,向云端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发送车辆已被锁定的信息。
87.进一步地,参照图9和图10,车辆还可以包括车轮锁,车轮锁用于锁定车轮,车轮锁与车辆端控制电路11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22与第三通信接口52连接后,车桩端控制电路53通过第三通信接口52和第一通信接口22向车辆端控制电路11发送表征车辆连接柱已插入的信号。车辆端控制电路11向车轮锁发送信号,控制车轮锁锁定车轮。车辆端控制电路11还可以与云端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通信,向云端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发送车辆已被锁定的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取用车辆时,云端服务器或终端设备向车桩端控制电路53发送开锁信号,车桩端控制电路53控制第二锁主体54解锁,车辆连接柱能够从桩端连接孔中移出。
8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第一锁定件,车辆本体包括沿本体平面设置的多个车辆构件,第一锁定件固定于车辆本体,第一锁定件具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本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锐角。由此,车辆能够通过第一锁定件与停车桩或其他对应的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同时,第一连接结构能够适应车辆停放时本体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便于用户锁定和取用车辆。
89.第二实施例:
90.图11-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 11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辆本体1、固定于车辆本体1的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第一锁定件2具有第一连接结构21,第二锁定件3具有第二连接结构31。车辆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结构21和/或第二连接结构31与具有对应结构的外部装置连接。
91.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可以设置在车辆本体1的任意适于设置和便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位置,优选地,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 3设置在不影响用户正常骑乘车辆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车辆头部、后轮轮轴处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可以设置在车辆本体1的头部。
92.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二锁定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与第一锁定件2 的第一连接结构21相匹配,第二连接结构31能够与第一连接结构21,由此可以通过将一辆车辆的第一锁定件2与另一辆车辆的第二锁定件3 连接,将两个车辆相互锁定。
93.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1的延伸方向与本体平面p之间具有第一夹角c1,第二连接结构31与本体平面p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3,其中,第一夹角c1和第三夹角c3为锐角。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结构 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基本沿直线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均与本
体平面p 相倾斜。当两辆车辆分别以本体平面p与地面g形成特定的夹角倾斜放置时,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能够基本相对,便于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夹角c3与第一夹角c1基本相等。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可以相平行。
94.在部分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脚撑4,脚撑4与车辆本体1连接,用于在车辆停放时对车辆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车辆倾倒。脚撑4具有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在使用状态下,脚撑4的一端与地面g接触,对车辆起到支撑作用(参照图12);在收纳状态下,脚撑4离开地面g并与车辆本体1之间保持一定的姿势,避免用户骑乘车辆时脚撑4与地面g 刮擦而影响正常骑行(参照图11)。脚撑4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上。
95.以本体平面p的法线方向为左右方向为例,则本体平面p具有相对的左侧和右侧。由于两轮自行车的传动系统通常设置在右侧,所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脚撑4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避免与传动系统相互干扰。当然,根据车辆本体1的特定结构特点,例如车辆的传动系统设置在左侧时,也可以将脚撑4设置在车辆的右侧。
96.车辆本体1停放时,脚撑4的一端与地面g接触,使本体平面p与地面g形成第二夹角c2,并使车辆本体1的本体平面p与地面g之间保持该第二夹角c2。第二夹角c2可以为直角,也可以为锐角。可选地,第二夹角c2可以在60
°‑
90
°
之间。第二夹角c2可以为一个定值,例如75
°
、80
°
,等等;第二夹角c2也可以是一个区间,例如,脚撑4 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一侧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车辆本体1停放时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例如80
°±3°
)晃动,由此第二夹角c2为一个区间值。
9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夹角c2为锐角。进一步地,第二夹角c2 与第一夹角c1和第三夹角c3基本相等。当车辆本体1处于正立姿态(例如车辆向正前方骑行时的姿态)时,本体平面p与地面g基本相垂直,第一连接结构21在本体平面p上的投影与车辆本体1的垂线方向相平行。也即,第一连接结构21的延伸方向既不向前倾斜,也不向后倾斜。由于第一夹角c1和第三夹角c3与第二夹角c2相等,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基本与地面g相平行,可以便于第一连接结构21和/或第二连接结构31与外部装置连接,也能防止连接后第一锁定件2和/或第二锁定件3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折断、变形等。
98.当然,第一连接结构21和/或第二连接结构3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设置为适度向前或向后倾斜,例如向前上方延伸、向后上方延伸,等等。则第一夹角c1以及第二夹角c2的大小可以相应地调整,使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21和/或第二连接结构31基本沿水平方向延伸。
99.当脚撑4被配置为使本体平面p向其中的一侧倾斜时,第一锁定件 2可以设置在倾斜方向的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倾斜方向的对侧。例如,脚撑4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车辆停放时,本体相对于地面g向左侧倾斜并与地面g之间形成第二夹角c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2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当车辆本体1处于所述正立姿态、本体平面p与地面g垂直时,第一连接结构21向车辆的左上方延伸并与本体平面p之间形成第一夹角c1,由此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21与地面g基本平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2设置在本体平面 p的右侧,当车辆本体1处于所述正立姿态、本体平面p与地面g垂直时,第一连接结构21向车辆的右下方延伸并与本体平面p之间形成第一夹角c1,由此车辆停放时第一连接结构21能够与地面g基本平行。
100.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不同侧面。
10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设置在本体平面 p的同一侧。两个车辆相互锁定时,使两个车辆的同一侧(例如左侧) 相对,并使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对齐,即可将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由此,当两个车辆停放时,两个车辆的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基本相平行,可以便于两个车辆进行相互连接。
10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分别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不同侧面。两个车辆相互锁定时,使两个车辆的本体平面p 的不同侧面相对(例如第一个车辆的左侧与第二个车辆的右侧相对),并将第一连接结构21与第二连接结构31对齐,即可将第一连接结构21 与第二连接结构31相连接。
103.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可以具有相反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两者之中,可以一个向斜上方倾斜,另一个向斜下方倾斜。例如,第一连接结构21 向斜上方倾斜,第二连接结构31向斜下方倾斜;或者,第一连接结构 21向斜下方倾斜,第二连接结构31向斜上方倾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可以相对设置,即第一连接结构21 和第二连接结构31可以沿着同一直线延伸。
104.第一锁定件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结构21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锁定件2整体的形状可以与第一连接结构21 基本一致并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又例如,第一锁定件2具有弯折的部分,第一锁定件2的端部具有基本沿直线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21。与第一锁定件2相类似,第二锁定件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二连接结构31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05.在部分实施例中,本体平面p具有相对的左侧和右侧,第一锁定件2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第二锁定件3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右侧。脚撑4可以设置在本体平面p的左侧,并使车辆本体1停放时本体平面 p向左侧倾斜并与地面g形成第二夹角c2。第一锁定件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结构21相同,第二锁定件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31相同。当车辆本体1处于正立姿态(本体平面p与地面g垂直)时,第一锁定件2向车辆本体1的左上方延伸,第二锁定件3向车辆本体1的右下方延伸,且第一锁定件2与第二锁定件3沿同一直线相对设置并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一夹角c1、第二夹角c2和第三夹角c3相等。由此,当车辆停放时,车辆本体1向左侧倾斜,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基本与地面g平行且基本处于同一高度,便于对车辆进行连接。
106.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的具体结构和形式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便于将车辆本体1与外部设备进行锁定,例如可以是钩式、插销式、锁链式,等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1 和图12,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第二连接结构31包括车辆连接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孔,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车辆连接柱(未图示)。车辆连接柱和车辆连接孔基本沿直线延伸,车辆连接孔的形状和尺寸与车辆连接柱相匹配,车辆连接柱可以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中,从而实现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的连接。
107.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锁定件沿图12中的a方向观察的示意图,图
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锁定件沿图12中的 b方向观察的示意图。参照图11-图14,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2 具有第一通信接口22,第二锁定件3具有第二通信接口33,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能够与对应的通信接口实现通信连接。第一通信接口22、第二通信接口33与外部的通信可以是通过有线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无线的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通过can总线与车辆端控制电路11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设置在便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位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为有线通信接口或近距离通信接口时,第一通信接口22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21上或第一连接结构21附近,第二通信接口33设置在第二连接结构31上或第二连接结构31附近,由此,当第一连接结构21 和/或第二连接结构31与外部装置连接时,相应的通信接口可以便于与外部装置建立通信。
108.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接口33与第一通信接口22相对应,第二通信接口33能够与第一通信接口22连接,一个车辆的第一通信接口22与另一个车辆的第二通信接口33连接后,可以实现两个车辆之间的通信。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相平行,且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与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两个车辆停放时,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基本平行于地面g,从而便于进行通信连接。
109.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的结构进行相应的选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第二连接结构31包括车辆连接孔,第一通信接口22为母端,第二通信接口33为公端,第一通信接口22设置在车辆连接柱远离本体平面p的一端,第二通信接口33设置在车辆连接孔的底部。车辆连接柱插入车辆连接孔时,第一通信接口22与第二通信接口33相对并能够相连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通信接口被损坏。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与前一种实施方式相类似,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孔,第二连接结构31包括车辆连接柱,则第一通信接口22为公端,第二通信接口33为母端。
110.在部分实施例中,车辆本体1还包括车辆端控制电路11,车辆端控制电路11与车辆本体1上的至少部分其他电子设备、电路、传感器等(例如车灯、电动车锁等)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车辆端控制电路11 可以设置在车辆本体1上任意的适于设置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车架主体内部,或者固定在车架主体外,或者固定在车把上,等等。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二通信接口33与车辆端控制电路11 电连接,能够向车辆端控制电路11发送信号以及/或者从车辆端控制电路11接收信号。
111.第一锁定件2以及/或者第二锁定件3可以具有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锁定的结构,从而将车辆与外部装置进行锁定。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的结构相对应,使一个车辆的第一锁定件2能够与另一个车辆的第二锁定件3进行锁定。
1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2具有第一锁主体,第一锁主体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未图示)和第一锁销321,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锁销321沿预定的路径伸缩,第二锁定件3具有与第一锁销321对应的锁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定件3具有第一锁主体32,第一锁主体32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锁销321,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锁销321 沿预定的路径伸缩,第一锁定件2具有与第一锁销321对应的锁孔23。由此,一个车辆的第一锁销可以
伸入另一个车辆的锁孔,实现两个车辆之间的锁定。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任意的适于驱动第一锁销321伸缩的动力装置以及相应的传动机构的组合,例如电机和蜗轮蜗杆组,等等。当然,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第一锁主体也可以为通过钥匙等工具实现开锁和解锁的机械锁具。
113.第一锁主体和锁孔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 上对应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的其他位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孔23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21处,第一锁主体32设置在第二连接结构31处。进一步地,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第二连接结构31包括车辆连接孔时,锁孔23可以设置在车辆连接柱的侧壁,第一锁主体32可以设置在车辆连接孔的侧面,且第一锁销321能够相对于车辆连接孔的侧壁伸缩。当车辆连接柱插入车辆连接孔中时,第一锁销321可以伸至锁孔23中将第一锁定件2与第二锁定件3进行锁定,实现两个车辆的相互锁定。
114.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锁主体32还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第一驱动机构和车辆端控制电路11电连接,车辆端控制电路11可以通过驱动电路向第一驱动机构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锁销321伸缩,进行上锁和解锁。进一步地,第一锁销321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21的侧面伸缩。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孔时,第一锁销321可以相对于车辆连接孔的侧壁伸缩,即能够伸出于车辆连接孔的侧壁和缩回至车辆连接孔的侧壁内侧。
115.图15和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驻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和图15-图16,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可以应用于车辆驻车系统中。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驻车系统包括停车桩5以及多个如前所述的车辆。停车桩5具有车辆锁定结构51,车辆锁定结构51与第一连接结构 21相匹配,使车辆锁定结构51能够与车辆的第一连接结构21连接,从而将车辆与停车桩5进行连接和锁定。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时,车辆锁定结构51可以包括桩端连接孔,桩端连接孔与车辆连接柱相对应,车辆连接孔可以插入桩端连接孔中。又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孔时,车辆锁定结构51可以包括桩端连接柱,桩端连接柱与车辆连接孔的形状相对应,桩端连接柱可以插入车辆连接孔中实现车辆和停车桩5的连接。
116.当第一锁定件2具有如前所述的第一锁主体时,车辆锁定结构51 可以包括与第一锁销对应的锁孔;当第一锁定件2具有锁孔23时,车辆锁定结构51可以包括与锁孔23对应的第二锁销541。
117.停车桩5可以包括一个车辆锁定结构51,也可以包括多个车辆锁定结构51。例如,可以将两个车辆锁定结构51分别设置在停车桩5上相对的两侧,可以使一个停车桩5同时与两个车辆连接。
118.车辆锁定结构51在停车桩5上设置位置的高度与车辆停放时第一锁定件2的高度基本一致,便于车辆停放时将第一锁定件2与车辆锁定结构51连接。
119.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2具有第一通信接口22,停车桩5还具有与第一通信接口22相匹配的第三通信接口52。第三通信接口52可以与第一通信接口22连接,实现停车桩5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第三通信接口52可以设置在便于与第一通信接口22进行连接的位置。
120.在部分实施例中,停车桩5还包括车桩端控制电路53,第三通信接口52与车桩端控
制电路53电连接,能够向车桩端控制电路53发送信号或从车桩端控制电路53接收信号。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三通信接口52 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52通过can总线与车桩端控制电路53电连接。
121.进一步地,车辆的第一锁定件2具有锁孔23,停车桩5还具有第二锁主体54,第二锁主体54包括第二锁销541,第二锁销541能够与第一锁定件2的锁孔23连接从而将车辆与停车桩5之间实现锁定。第二锁主体54可以是通过钥匙进行关锁和解锁的机械锁,也可以是具有动力装置的锁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锁主体54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锁销541沿预定的轨迹伸缩。
122.进一步地,在部分实施例中,车辆的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车辆连接柱,锁孔23设置在车辆连接柱的侧面,车辆锁定结构51包括桩端连接孔,第二锁主体54设置在桩端连接孔的侧面,第二锁销541能够相对于桩端连接孔的侧壁伸缩。第三通信接口52设置在桩端连接孔的底部,第一通信接口22设置在车辆连接柱远离本体平面p的一端。当车辆连接柱插入桩端连接孔时,第一通信接口22与第三通信接口52连接,车辆的端控制电路通过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三通信接口52向车桩端控制电路53发送表征车辆连接柱已插入的信号,车桩端控制电路53向第二锁主体54发送信号,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锁销541伸入车辆连接柱的锁孔23中进行锁定。车桩端控制电路53还可以与云端服务器和/ 或移动终端通信,向云端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发送车辆已被锁定的信息。
123.进一步地,车辆还可以包括车轮锁,车轮锁用于锁定车轮,车轮锁与车辆端控制电路11电连接。第一通信接口22与第三通信接口52连接后,车桩端控制电路53通过第三通信接口52和第一通信接口22向车辆端控制电路11发送表征车辆连接柱已插入的信号。车辆端控制电路11 向车轮锁发送信号,控制车轮锁锁定车轮。车辆端控制电路11还可以与云端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通信,向云端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发送车辆已被锁定的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取用车辆时,云端服务器或终端设备向车桩端控制电路53发送开锁信号,车桩端控制电路53控制第二锁主体54解锁,车辆连接柱能够从桩端连接孔中移出。
124.参照图15,当第一个车辆与停车桩锁定后,第二个车辆可以停放在第一个车辆的一侧,并将第二个车辆的车辆连接柱插入第一个车辆的车辆连接孔中。第二个车辆的车辆端控制电路11通过第二个车辆的第一通信接口22和第一个车辆的第二通信接口33,向第一个车辆的车辆端控制电路11发送表征两个车辆的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已连接的信号。第一个车辆的车辆端控制电路11向第一个车辆的第一锁主体 32发送关锁信号,控制第一锁销321与第二个车辆的锁孔23连接锁定,由此可以将第二个车辆与第一个车辆之间实现锁定。与前述过程相类似,第三个、第四个以及后续的车辆也可以与前一辆车进行连接和锁定。多个车辆连接后,多个车辆的车辆端控制电路11依次串联。需要取用车辆时,车桩端控制电路53向串联队列中的倒数第二个车辆的车辆端控制电路11发送信号,倒数第二个车辆的车辆端控制电路11控制第一锁主体解锁,使串联队列中的最后一个车辆(即离停车桩5最远的一个车辆) 被解锁。
125.本实施例的车辆和车辆驻车系统可以便于车辆停放,仅需要一个车桩即可对多个车辆进行锁定。多个车辆停放时基本相互平行,能够提升停车秩序。同时,当不具有停车桩时,车辆之间也可以相互锁定,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1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