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9773发布日期:2022-02-08 08:5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
3.医学检验技术属于医学技术类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人才,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工作。
4.但现有技术中,血样的运输和储存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血样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碰撞、磨擦、翻滚,都可能造成包装破损,从而影响血样的正常检测及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病人病情,继而达不到预计的保存运输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包括运输箱本体,所述运输箱本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滑动机构,所述运输箱本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所述运输箱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多个分布均匀的导正套筒,多个所述导正套筒的内壁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多个所述减振弹簧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正底板,多个所述导正底板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承重板,多个所述第一承重板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与运输箱本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右侧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滑动槽,所述u形滑动槽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动板共同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滚轮。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u形滑动槽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固定槽,多个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血样储存管。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下表面与运输箱本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壁与运输箱本体的左侧壁底端前侧固定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右侧壁与运输箱本体的左侧壁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与水箱
的后侧壁固定连通。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三承重板,多个所述第三承重板的上表面与第二承重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三承重板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三承重板的下表面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液压杆,多个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运输箱本体的左侧壁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减振弹簧,可以对运输箱本体进行减振,同时通过设置有导正套筒,可以防止减振弹簧减振时发生侧翻,从而避免血样侧漏,接着通过设置有导正底板,可以固定套筒的范围,接着通过设置有固定槽,可以固定血样储存管,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翻滚,从而防止血样受损;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滚轮,可以方便血样运输,接着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可以调节防滑垫,在固定运输箱时起到防滑固定作用,接着通过设置有冷凝管,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箱内温度过高,从而防止血样变质。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的冷凝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运输箱本体;2、限位槽;3、滑动槽;4、滚轮;5、横杆;6、支撑板;7、固定槽;8、血样储存管;9、冷凝管;10、把手;11、抽水泵;12、水箱;13、导正套筒;14、减振弹簧;15、导正底板;16、第一承重板;17、第二承重板;18、第三承重板;19、液压杆;20、防滑垫;21、万向轮;22、推杆;23、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血样转运装置,包括运输箱本体1,运输箱本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滑动机构,运输箱本体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运输箱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多个分布均匀的导正套筒13,多个导正套筒13的内壁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14,多个减振弹簧1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正底板15,多个导正底板15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承重板16,多个第一承重板16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板17,第二承重板17的下表面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可以通过减振弹簧14更好的进行减振。
31.值得一提的是,滑动机构包括多个限位槽2,多个限位槽2分别与运输箱本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右侧限位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滑动槽3,u形滑动槽3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动板共同滑动连接有横杆5,横杆5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滚轮4,可以通过滚轮4更好的拉动支撑板6。
32.需要介绍的是,u形滑动槽3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固定槽7,多个固定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血样储存管8,可以通过固定槽7更好的固定血样储存管8。
33.此外,降温机构包括冷凝管9,冷凝管9的下表面与运输箱本体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冷凝管9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水箱12,水箱12右侧壁与运输箱本体1的左侧壁底端前侧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冷凝管9更好的对运输箱本体1进行降温。
34.请参阅图4,冷凝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11,抽水泵11的右侧壁与运输箱本体1的左侧壁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抽水泵11的输入端与水箱12的后侧壁固定连通,可以通过抽水泵11更好的抽取水箱12中的冷凝水。
35.请参阅图1,移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三承重板18,多个第三承重板18的上表面与第二承重板17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多个第三承重板18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1,可以通过第二承重板17更好的进行支撑。
36.并且,第三承重板18的下表面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9,多个液压杆19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0,可以通过防滑垫20更好的进行防滑。
37.请参阅图5,运输箱本体1的左侧壁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柜门23,柜门23的表面右
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0,第二承重板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2,可以通过把手10更好的拉动柜门23。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9.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推动推杆22将运输箱本体1通过第三承重板18上的万向轮21运送至合适位置,同时启动液压杆19将防滑垫20放置地面进行固定,接着拉动把手10,打开柜门23,接着拉动支撑板6,支撑板6连接的滑动槽3通过横杆5上的滚轮4在限位槽2中转动,接着将血样储存管8放入固定槽7内,接着将支撑板6放回运输箱本体1内,接着启动抽水泵11将水箱12中的冷凝水放入冷凝管9内,接着第二承重板17上的有多个第一承重板16,第一承重板16上有导正底板15,在运输箱本体1遭到碰撞时导正底板15上的减振弹簧14进行减振,导正套筒13可以防止减振弹簧14左右偏移。
4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