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卸后座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4532发布日期:2021-12-11 12: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装卸后座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卸后座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2.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坐垫后方通常会设置后座,以便载人载物。
3.但是,现有的自行车后座要么是直接固定连接在自行车的车架上,要么是通过复杂的连接结构与自行车的车架进行连接,两种连接方式都不便于将后座快速从自行车上拆下,当后座破损需要更换时,拆卸费事费力,降低更换的效率,如没有专业的工具,则需要将自行车推到店内再进行维护,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卸后座的自行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接方式都不便于将后座快速从自行车上拆下,当后座破损需要更换时,拆卸费事费力,降低更换的效率,如没有专业的工具,则需要将自行车推到店内再进行维护,十分麻烦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装卸后座的自行车,包括车体支架以及车体支架一侧连接的后座支架,所述后座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通过连接部与车体支架连接,所述坐垫靠近连接部的一端水平设置有圆杆,所述坐垫通过连接杆与圆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含有与车体支架连接的壳体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壳体内腔的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对应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与圆杆相适配的圆筒,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与壳体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所述圆筒的顶部以及底部均通过横杆与两个所述移动块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坐垫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与后座支架转动连接。
7.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壳体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竿,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滑竿相适配的滑槽。
8.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对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壳体的顶部以及底部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与移动杆相适配的通槽,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延伸段的一端均贯穿通槽。
9.优选的,所述圆杆的长度大于圆筒的长度,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板。每个所述保护板均竖直开设有与圆杆相适配的竖槽。
10.优选的,所述圆杆靠近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倾斜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坐垫的底部且远离圆杆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通过转轴与坐垫底部转动连接的轴杆,所述坐垫的一端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连接板相适配的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
贯穿固定板的螺栓杆,每个所述螺栓杆的延伸段的一端均与连接板螺栓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当需要更换坐垫时,只需要将坐垫通过圆杆,将圆杆插接进壳体的圆筒内,接着将坐垫的一端的连接板从后座支架的缝隙处穿过后座支架,转动连接板,使连接板的端部转过后座支架且与固定板相对,拧动螺栓杆将连接板与固定板螺栓固定连接,即可将坐垫连接至车体支架上,当自行车移动时产生颠簸,坐垫与圆杆同步接收到颠簸产生的作用力,此时圆杆与圆筒在壳体内上下移动,由于结构原因,此处的移动幅度较小,移动的同时移动块通过挤压弹簧吸收缓冲作用力,保证坐垫的稳定,滑竿在滑槽内移动,保证移动块移动时的顺滑性,且同时移动杆在通槽在上下移动,保证移动块的稳定性,无需专业工具即可快速拆装坐垫,提高了连接的便捷性,且同时提高了更换的额效率,简单实用。
14.本实用新型还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连接部的设置,当需要更换坐垫时,只需要将坐垫通过圆杆,将圆杆插接进壳体的圆筒内,接着将坐垫的一端与后座支架连接,即可将坐垫连接至车体支架上,当自行车移动时产生颠簸,坐垫与圆杆同步接收到颠簸产生的作用力,此时圆杆与圆筒在壳体内上下移动,由于结构原因,此处的移动幅度较小,移动的同时移动块通过挤压弹簧吸收缓冲作用力,保证坐垫的稳定,无需专业工具即可快速拆装坐垫,提高了连接的便捷性,且同时提高了更换的额效率,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车体支架;2、连接部;3、坐垫;4、后座支架;5、连接板;6、固定板;7、轴杆;8、圆杆;201、挤压弹簧;202、移动块;203、圆筒;204、壳体;205、移动杆;206、滑竿;20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图1

3,一种便于装卸后座的自行车,包括车体支架1以及车体支架1一侧连接的后座支架4,后座支架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坐垫3,坐垫3通过连接部2与车体支架1连接,坐垫3靠近连接部2的一端水平设置有圆杆8,坐垫3通过连接杆与圆杆8转动连接,连接部2包含有与车体支架1连接的壳体204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壳体204内腔的移动块202,两个移动块202相对应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与圆杆8相适配的圆筒203,两个移动块202相对的一侧均通
过若干个挤压弹簧201与壳体204的内侧壁弹性连接,圆筒203的顶部以及底部均通过横杆与两个移动块202连接,两个移动块202的两侧均与壳体20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坐垫3远离连接部2的一端与后座支架4转动连接,具体的,通过连接部2的设置,当需要更换坐垫3时,只需要将坐垫3通过圆杆8,将圆杆8插接进壳体204的圆筒203内,接着将坐垫3的一端与后座支架4连接,即可将坐垫3连接至车体支架1上,当自行车移动时产生颠簸,坐垫3与圆杆8同步接收到颠簸产生的作用力,此时圆杆8与圆筒203在壳体204内上下移动,由于结构原因,此处的移动幅度较小,移动的同时移动块202通过挤压弹簧201吸收缓冲作用力,保证坐垫3的稳定,无需专业工具即可快速拆装坐垫3,提高了连接的便捷性,且同时提高了更换的额效率,简单实用。
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4.当需要更换坐垫3时,只需要将坐垫3通过圆杆8,将圆杆8插接进壳体204的圆筒203内,接着将坐垫3的一端的连接板5从后座支架4的缝隙处穿过后座支架4,转动连接板5,使连接板5的端部转过后座支架4且与固定板6相对,拧动螺栓杆将连接板5与固定板6螺栓固定连接,即可将坐垫3连接至车体支架1上,当自行车移动时产生颠簸,坐垫3与圆杆8同步接收到颠簸产生的作用力,此时圆杆8与圆筒203在壳体204内上下移动,由于结构原因,此处的移动幅度较小,移动的同时移动块202通过挤压弹簧201吸收缓冲作用力,保证坐垫3的稳定,滑竿206在滑槽207内移动,保证移动块202移动时的顺滑性,且同时移动杆205在通槽在上下移动,保证移动块202的稳定性,无需专业工具即可快速拆装坐垫3,提高了连接的便捷性,且同时提高了更换的额效率,简单实用。
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6.通过连接部2的设置,当需要更换坐垫3时,只需要将坐垫3通过圆杆8,将圆杆8插接进壳体204的圆筒203内,接着将坐垫3的一端与后座支架4连接,即可将坐垫3连接至车体支架1上,当自行车移动时产生颠簸,坐垫3与圆杆8同步接收到颠簸产生的作用力,此时圆杆8与圆筒203在壳体204内上下移动,由于结构原因,此处的移动幅度较小,移动的同时移动块202通过挤压弹簧201吸收缓冲作用力,保证坐垫3的稳定,无需专业工具即可快速拆装坐垫3,提高了连接的便捷性,且同时提高了更换的额效率,简单实用。
27.进一步的,两个移动块2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壳体204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竿206,壳体204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滑竿206相适配的滑槽207,具体的,通过滑竿206和滑槽207的设置,保证了移动块202移动时的顺滑性。
28.进一步的,两个移动块202相对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05,壳体204的顶部以及底部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与移动杆205相适配的通槽,两个移动杆205的延伸段的一端均贯穿通槽,具体的,通过通槽和移动杆205的设置,保证了移动块202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圆杆8的长度大于圆筒203的长度,壳体20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板。每个保护板均竖直开设有与圆杆8相适配的竖槽,具体的,通过保护板的设置,对壳体204内部进行保护的同时且可实现圆杆8的移动。
30.进一步的,圆杆8靠近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连接杆倾斜设置,具体的,通过连接杆的设置,便于坐垫3与连接部2连接时可转动,提高连接便捷性。
31.进一步的,坐垫3的底部且远离圆杆8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5,每个连接
板5的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通过转轴与坐垫3底部转动连接的轴杆7,坐垫3的一端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连接板5相适配的固定板6,每个固定板6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贯穿固定板6的螺栓杆,每个螺栓杆的延伸段的一端均与连接板5螺栓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固定板6和连接板5的设置,便于将坐垫3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后座支架4的支杆上。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