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6318发布日期:2022-01-15 10:4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2.自卸式半挂车是一款半挂车,适用于煤炭、矿石、土方、建筑物料等散装零散货物的运输。它的车厢采用侧翻和后翻自卸方式,可有效地装卸机运输散装零散货物的。
3.而为了避免货厢内部的货物在车辆行驶时受车辆震动的影响受损,需要在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底部添加减震底盘,以此来减轻货厢内部货物所收到的晃动影响。
4.现有的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通常只能从竖直方向上来抵消货厢的冲击压力,减震效果较为一般,无法保证货物的运输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可以将竖直方向上的压力转移至水平方向上,并同时从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来抵消货厢的冲击压力,全面确保该减震底盘结构的减震效果,以免货厢内部的货物受车辆震动的影响而受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包括框型底盘和减震机构;
7.框型底盘:其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导向框,导向框的上表面设有货厢,货厢左侧的开口内通过铰链铰接有厢门;
8.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单元和第二减震单元,所述第一减震单元设置于框型底盘与货厢底面之间的中部,第二减震单元设置于框型底盘与货厢底面之间的前后两侧,可以将竖直方向上的压力转移至水平方向上,并同时从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来抵消货厢的冲击压力,全面确保该减震底盘结构的减震效果,以免货厢内部的货物受车辆震动的影响而受损。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单元包括滑杆、移动座、斜撑杆和连接座,所述滑杆前后对称设置于框型底盘的内部,两个滑杆之间横向滑动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移动座,移动座上前后对称设置的缺口内均转动连接有斜撑杆,四个斜撑杆前后间隔设置,框型底盘的底面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座,朝向相同的两个斜撑杆上端均与斜向对应的连接座转动连接,可以将竖直方向上的压力转移至水平方向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单元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前后对称设置于框型底盘的左右内壁,四个第一弹簧的相对内侧端头分别与相邻的移动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滑杆的外部,可以抵消水平方向上的压力。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单元包括套筒、套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筒均匀分布于框
型底盘的内部底面,套筒的内部均竖向滑动连接有套杆,套杆的上端均与货厢的底面固定连接,套杆的底面与套筒的内部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可以从竖直方向上来为货厢提供减震缓冲作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框的左右侧面均设有前后对称的滑杆避让口,两个连接座的底面均设有两个斜撑杆避让口,可以确保减震工作正常开展。
13.进一步的,所述框型底盘的内部底面边缘处设有与导向框竖向对应的柔性垫条,可以为导向框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以免导向框与框型底盘发生直接碰撞而产生二次震动。
14.进一步的,所述框型底盘的四角均设有两个上下为一组的安装卡口,同组的两个安装卡口通过安装孔相连通,可以实现对框型底盘的固定,保证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6.1、使用螺栓通过安装孔将框型底盘安装在半挂车上,实现对框型底盘的固定,保证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在车辆行驶时,货厢受自身重力影响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该压力会通过连接座传递至斜撑杆,使得斜撑杆朝着水平状态发生倾斜,由于斜撑杆的长度一定,移动座受斜撑杆的推动会沿着滑杆发生滑动,进而将竖直方向的压力转移至水平方向上,同时通过第一弹簧的缓冲作用使水平方向上的压力被抵消,实现初步的减震功能。
17.2、货厢所产生竖向压力的剩余部分会传递至均匀分布的套杆上,借由第二弹簧的缓冲作用来对抵消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全面确保该减震底盘结构的减震效果,以免货厢内部的货物受车辆震动的影响而受损,滑杆避让口能够防止滑杆与导向框发生碰撞,斜撑杆避让口能够防止斜撑杆与连接座发生碰撞,确保减震工作正常开展,柔性垫条可以在导向框下移至最低点位时为其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以免导向框与框型底盘发生直接碰撞而产生二次震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剖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平面内剖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框型底盘、2导向框、3货厢、4厢门、5减震机构、51第一减震单元、511滑杆、512移动座、513斜撑杆、514连接座、515第一弹簧、52 第二减震单元、521套筒、522套杆、523第二弹簧、6滑杆避让口、7斜撑杆避让口、8柔性垫条、9安装卡口、1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包括框型底盘1和减震机构5;
24.框型底盘1:其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导向框2,导向框2的上表面设有货厢3,货厢3左侧的开口内通过铰链铰接有厢门4,导向框2可以为货厢3提供导向支撑作用,并为减震机构5预留充足的缓冲空间;
25.减震机构5:包括第一减震单元51和第二减震单元52,第一减震单元51 设置于框型底盘1与货厢3底面之间的中部,第二减震单元52设置于框型底盘1与货厢3底面之间的前后两侧,第一减震单元51包括滑杆511、移动座 512、斜撑杆513和连接座514,滑杆511前后对称设置于框型底盘1的内部,两个滑杆511之间横向滑动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移动座512,移动座512上前后对称设置的缺口内均转动连接有斜撑杆513,四个斜撑杆513前后间隔设置,框型底盘1的底面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座514,朝向相同的两个斜撑杆513上端均与斜向对应的连接座514转动连接,第一减震单元51还包括第一弹簧 515,第一弹簧515前后对称设置于框型底盘1的左右内壁,四个第一弹簧515 的相对内侧端头分别与相邻的移动座512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15套设于滑杆511的外部,第二减震单元52包括套筒521、套杆522和第二弹簧523,套筒521均匀分布于框型底盘1的内部底面,套筒521的内部均竖向滑动连接有套杆522,套杆522的上端均与货厢3的底面固定连接,套杆522的底面与套筒521的内部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523,在车辆行驶时,货厢3受自身重力影响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该压力会通过连接座514传递至斜撑杆513,使得斜撑杆513朝着水平状态发生倾斜,由于斜撑杆513的长度一定,移动座512受斜撑杆513的推动会沿着滑杆511发生滑动,进而将竖直方向的压力转移至水平方向上,同时通过第一弹簧515的缓冲作用使水平方向上的压力被抵消,实现初步的减震功能,另外,货厢3所产生竖向压力的剩余部分会传递至均匀分布的套杆522上,借由第二弹簧523的缓冲作用来对抵消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全面确保该减震底盘结构的减震效果,以免货厢3内部的货物受车辆震动的影响而受损。
26.其中:导向框2的左右侧面均设有前后对称的滑杆避让口6,两个连接座 514的底面均设有两个斜撑杆避让口7,滑杆避让口6能够防止滑杆51与导向框2发生碰撞,斜撑杆避让口7能够防止斜撑杆513与连接座514发生碰撞,确保减震工作正常开展。
27.其中:框型底盘1的内部底面边缘处设有与导向框2竖向对应的柔性垫条8,柔性垫条8可以在导向框2下移至最低点位时为其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以免导向框2与框型底盘1发生直接碰撞而产生二次震动。
28.其中:框型底盘1的四角均设有两个上下为一组的安装卡口9,同组的两个安装卡口9通过安装孔10相连通,使用螺栓通过安装孔10将框型底盘1 安装在半挂车上,实现对框型底盘1的固定,保证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卸半挂车车厢的减震底盘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螺栓通过安装孔10将框型底盘1安装在半挂车上,实现对框型底盘 1的固定,保证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在车辆行驶时,货厢3受自身重力影响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该压力会通过连接座514传递至斜撑杆513,使得斜撑杆513朝着水平状态发生倾斜,由于斜撑杆513的长度一定,移动座512受斜撑杆513的推动会沿着滑杆511发生滑动,进而将竖直方向的压力转移至水平方向上,同时通过第一弹簧515的缓冲作用使水平方向上的压力被抵消,实现初步的减震功能,另外,货厢3所产生竖向压力的剩余部分会传递至均匀分布的套杆522上,借由第二弹簧523的缓冲作用来对抵消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全面确保该减震底盘结构的减震效果,以免货厢3内部的货物受车辆震动的影响而受损,滑杆避让口6能够防止滑杆51与导向框2发
生碰撞,斜撑杆避让口7能够防止斜撑杆513与连接座514发生碰撞,确保减震工作正常开展,柔性垫条8可以在导向框2下移至最低点位时为其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以免导向框2与框型底盘1发生直接碰撞而产生二次震动。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