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共享单车用新能源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6740发布日期:2022-03-09 12:0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共享单车用新能源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电源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共享单车用新能源电源箱。


背景技术:

2.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共享单车用新能源电源箱缺少对电瓶的高温及灰尘的防护装置,无法在共享单车骑行过程中对电源箱内由于电瓶运行产生的高温进行散热,易使电瓶受到损坏,同时,也无法及时对电瓶及电源箱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更进一步的缩短了电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共享单车用新能源电源箱,设置了进风口、出风口和清洁扇,能够使共享单车在骑行过程中形成对流散热的同时对电瓶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使电源箱内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降低了电源箱内的温度,并保持了电瓶的清洁,延长了电瓶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共享单车用新能源电源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板上下贯穿开有出风口,所述箱体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承托电瓶,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所述箱体底板顶面固定连接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腔内滑动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套筒腔内位于所述伸缩杆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缓冲板,所述箱体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电瓶限位板,所述箱体右侧通过箱盖连接件转动连接箱盖,所述箱盖左侧固定安装箱盖锁定装置,所述箱体左右侧内壁卡接照明装置,所述箱体左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扇叶轴承座,所述扇叶轴承座转动连接清洁扇,所述清洁扇包括扇叶转轴,所述扇叶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扇叶,所述箱体贯穿其后侧壁开有进风口。
5.其中,所述扇叶靠近所述电瓶的一侧设置有毛刷;可对电瓶进行清洗。
6.其中,所述清洁扇设置八个;可更大面积的对电瓶进行清理。
7.其中,所述箱体两侧对应所述照明装置的位置开有凹槽,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泡支座,所述灯泡支座卡接在凹槽中,所述灯泡支座腔内安装电源号电池,所述灯泡支座靠近所述电瓶的一侧固定安装灯泡,所述灯泡支座顶面设置有灯泡开关;未掀开箱盖时,箱盖的底面按压灯泡开关,掀开箱盖解除对灯泡开关的按压,从而启动照明装置,灯泡发光进行照明,照明装置电源耗尽后,可将照明装置从凹槽中取出更换号电池。
8.其中,所述箱盖顶面固定安装把手;可拉动把手将箱盖掀开。
9.其中,所述电瓶限位板顶面设置为弧面;电瓶上被清洗下的灰尘从弧面上滑落,防止灰尘堆积在电瓶限位板顶面。
10.其中,所述箱盖锁定装置包括卡钩轴承座,所述卡钩轴承座左端转动连接卡钩,所述箱体左侧对应所述卡钩的位置固定连接卡钩卡块;箱盖合上时,通过卡钩和卡钩卡块的相互配合,可将箱盖和箱体之间固定。
11.其中,所述进风口内侧固定连接滤网;可保证气流进入的同时防止异物进入箱体腔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共享单车骑行过程中,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箱体腔内,进风口内侧的滤网在保证气流进入的同时防止异物进入箱体腔内,气流进入箱体腔内后吹动扇叶带动扇叶转轴在扇叶轴承座上转动,从而使扇叶靠近电瓶一侧上的毛刷对电瓶进行灰尘的清理,随后,气流带动被清理出的灰尘从出风口流出,此过程中,形成对流散热,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箱体腔内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使电瓶产生的热量被空气从出风口带走,降低了箱体腔内的温度,对电瓶进行散热,降低了电源箱内的温度的同时保持了电瓶的清洁,延长了电瓶的使用寿命。
13.本装置拆卸或安装电瓶时,向左掰动卡钩,取消卡钩与卡钩卡块之间的锁紧固定,从而取消箱盖和箱体之间的固定,向上拉动把手,在箱盖连接件的配合下将箱盖掀开,箱盖的底面解除对灯泡开关的按压,从而将照明装置启动,灯泡开始发光进行照明,照明装置电量耗尽时,可将其取出更换5号电池,在安装和拆卸电瓶时,照明装置为箱体腔内提供照明,增加了拆卸电瓶的便利性。
14.本装置安装电瓶时,将电瓶从左右两侧电瓶限位板之间插入,对电瓶进行限位,防止其左右晃动,电瓶底面向下压动缓冲板,带动伸缩杆在伸缩套筒腔内向下滑动至电瓶底面接触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顶面,缓冲板的顶面与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顶面平齐,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缓冲板共同承托电瓶,缓冲板向下移动过程中,伸缩杆的底端压缩弹簧,弹簧产生反作用力向上推动伸缩杆,使缓冲板向上推动电瓶,从而在电瓶下落过程中对其起缓冲作用,防止电瓶下落速度过快,与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撞击导致电瓶受到损坏。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b部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电瓶时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22.图中:1、箱盖;2、箱盖连接件;3、进风口;4、弹簧;5、电瓶限位板;6、扇叶轴承座;7、第一支撑板;8、伸缩杆;9、伸缩套筒;10、出风口;11、扇叶;12、照明装置;13、箱盖锁定装置;14、把手; 15、第二支撑板;16、缓冲板;17、箱体;18、扇叶转轴;19、灯泡;20、灯泡开关;21、电瓶;22、清洁扇;23、卡钩轴承座;24、卡钩;25、卡钩卡块;26、灯泡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共享单车用新能源电源箱,包括箱体17,所述箱体17底板上下贯穿开有出风口10,所述箱体17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二支撑板15顶部承托电瓶21,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5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7,所述箱体17底板顶面固定连接伸缩套筒9,所述伸缩套筒9腔内滑动连接伸缩杆8,所述伸缩套筒9腔内位于所述伸缩杆8下方设置有弹簧4,所述伸缩杆8顶端固定连接缓冲板16,所述箱体17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电瓶限位板5,所述箱体17右侧通过箱盖连接件2转动连接箱盖1,所述箱盖1左侧固定安装箱盖锁定装置13,所述箱体17左右侧内壁卡接照明装置12,所述箱体17左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扇叶轴承座6,所述扇叶轴承座6转动连接清洁扇22,所述清洁扇22包括扇叶转轴18,所述扇叶转轴18外侧固定连接扇叶11,所述箱体17贯穿其后侧壁开有进风口3。
24.本实施方案中:所述扇叶11靠近所述电瓶21的一侧设置有毛刷;可对电瓶21进行清洗。
25.所述清洁扇22设置八个;可更大面积的对电瓶21进行清理。
26.所述箱体17两侧对应所述照明装置的位置开有凹槽,所述照明装置12包括灯泡支座26,所述灯泡支座26卡接在凹槽中,所述灯泡支座26腔内安装电源5号电池,所述灯泡支座26靠近所述电瓶21的一侧固定安装灯泡19,所述灯泡支座26顶面设置有灯泡开关20;未掀开箱盖1时,箱盖1的底面按压灯泡开关20,掀开箱盖1解除对灯泡开关20的按压,从而启动照明装置12,灯泡19发光进行照明,照明装置12电源耗尽后,可将照明装置12从凹槽中取出更换5号电池。
27.所述箱盖1顶面固定安装把手14;可拉动把手14将箱盖1掀开。
28.所述电瓶限位板5顶面设置为弧面;电瓶21上被清洗下的灰尘从弧面上滑落,防止灰尘堆积在电瓶限位板5顶面。
29.所述箱盖锁定装置13包括卡钩轴承座23,所述卡钩轴承座23左端转动连接卡钩24,所述箱体17左侧对应所述卡钩24的位置固定连接卡钩卡块25;箱盖1合上时,通过卡钩24和卡钩卡块25的相互配合,可将箱盖1和箱体17之间固定。
30.所述进风口3内侧固定连接滤网;可保证气流进入的同时防止异物进入箱体17腔内。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共享单车骑行过程中,气流从进风口3进入箱体17腔内,进风口3内侧的滤网在保证气流进入的同时防止异物进入箱体17腔内,气流进入箱体17腔内后吹动扇叶11带动扇叶转轴18在扇叶轴承座6上转动,从而使扇叶11靠近电瓶21一侧上的毛刷对电瓶21进行灰尘的清理,随后,气流带动被清理出的灰尘从出风口10流出,此过程中,形成对流散热,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箱体17腔内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使电瓶21产生的热量被空气从出风口10带走,降低了箱体17腔内的温度,对电瓶21进行散热,防止长时间温度过高导致电瓶21使用寿命的降低,本装置拆卸电瓶21时,向左掰动卡钩24,取消卡钩24与卡钩卡块25之间的锁紧固定,从而取消箱盖1和箱体17之间的固定,向上拉动把手14,在箱盖连接件2的配合下将箱盖1掀开,箱盖1的底面解除对灯泡开关20的按压,从而将照明装置12启动,灯泡19开始发光进行照明,从而在安装和拆卸电瓶21时,为箱体17腔内提供照明,增加了便利性,照明装置12电量耗尽时,可将其取出更换5号电池,本装置安装电瓶
21时,将电瓶21从左右两侧电瓶限位板5之间插入,对电瓶21进行限位,防止其左右晃动,电瓶21底面向下压动缓冲板16,带动伸缩杆8在伸缩套筒9腔内向下滑动至电瓶21底面接触第二支撑板15和第一支撑板7顶面,缓冲板16的顶面与第二支撑板15和第一支撑板7的顶面平齐,使第二支撑板15、第一支撑板7和缓冲板16共同承托电瓶21,缓冲板16向下移动过程中,伸缩杆8的底端压缩弹簧4,弹簧4产生反作用力向上推动伸缩杆8,使缓冲板16向上推动电瓶21,从而在电瓶21下落过程中对其起缓冲作用,防止电瓶21下落速度过快,与第二支撑板15和第一支撑板7撞击导致电瓶21受到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