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6672发布日期:2022-09-14 07:1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园林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3.目前在对园林树木进行保温时,传统的,是通过员工手提涂料桶和滚刷进行蘸取涂料来对树木进行涂刷,所需工具较多不方便进行拿取,并且工作人员来回取料,十分不方便操作,也容易消耗体力,同时在蘸取涂料时,容易使涂料滴落,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放置机构、支撑机构、踩压机构和限位机构,用于对园林树木保温涂料进行移动运输的所述移动机构的底部顶侧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涂料进行混合放置的所述放置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底侧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所述移动机构进行固定支撑的所述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相对的一端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支撑机构进行支撑和收纳的所述踩压机构;两个所述踩压机构相对的一端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对所述踩压机构进行限位和拆卸的所述限位机构。
6.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架、推手、底座、万向轮和第一弹簧,所述底板的顶侧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底侧连接,所述支撑架为“u”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架的顶侧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推手;两个所述底座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侧两端,两个所述底座的两端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所述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的底侧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底侧外部;所述万向轮的顶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段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座的内部连接。
7.具体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圆桶、提手和通槽,所述放置板设于所述底板的顶侧中心处,且所述放置板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圆桶的底部设于所述放置板的内部,且所述圆桶的底部与所述放置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圆桶的顶侧外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提手,且所述圆桶的一侧底部设有所述通槽。
8.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轴、支撑板、第二弹簧、凸块和橡胶垫,两个所述底座相对的一侧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固定轴,且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顶侧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底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侧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凸块,所述凸块为半球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板的底侧安装有所述橡胶垫。
9.具体的,所述踩压机构包括滑槽、滑杆、第三弹簧、压板和凸板,所述底座的底侧两端对称安装有四组所述滑槽,且所述滑槽的底侧均延伸至所述底板的底侧外部;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与所述滑杆的顶部滑动连接,且每组所述滑杆的底侧分别与所述压板的顶侧两端连接;所述压板的底侧一端分别与所述凸块的顶侧抵触,且所述压板的顶侧均安装有所述凸板;所述压板的顶侧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三弹簧,且所述第三弹簧的内侧壁均与所述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
10.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卡槽、卡销、第四弹簧和拉手,所述固定板的顶侧与所述底板的底侧中心处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两侧内部分别对称滑动安装有所述卡销,且所述卡销的底部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外部;所述压板相对的一端内部分别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分别延伸至所述压板相对的一端外部,且所述卡销的底部一端分别与所述卡槽卡合;所述卡销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连接,所述拉手固定于所述卡销。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通过移动机构可以方便对园林树木的涂料进行运输,同时当运输到每个地点之后,可以通过驱动支撑机构,方便对移动机构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再涂刷过程中移动机构移动,影响对树木进行涂刷;即:在底板和底座的的作用下方便对圆桶进行放置支撑,同时通过支撑架和推手的作用下方便对涂料进行运输,底座底侧的万向轮可以减小底座与地面的摩檫力,方便涂料进行移动运输,同时万向轮顶侧的第一弹簧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通过踩压压板向下抵触凸块,从而有利于使支撑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固定轴发生转动,使支撑板的底侧转动到水平位置并与地面抵触,从而方便将万向轮向上抬起,有利于对底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方便对树木进行涂刷,同时在支撑板底侧的橡胶垫的作用下,可以增大支撑板与地面的摩檫力,防止滑动。
13.(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当移动到指定地点之后,可以通过驱动踩压机构,有利于对支撑机构进行抵触,当踩压机构滑动到一定位置之后,通过限位机构方便对踩压机构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支撑机构对移动机构起到支撑的作用;即:通过向下踩压凸板,使压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且抵触凸块,在压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板顶侧两端的滑杆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在踩压压板时,压板倾斜,不方便抵触凸块,当压板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后抵触卡销,使卡销相对滑动,当压板继续向下滑动,卡销摆脱第四弹簧的作用与卡槽卡合,从而对压板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后续需要对下一颗树进行涂刷时,可以通过驱动拉手使卡销滑动并与卡槽分离,方便压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有利于通过第二弹簧将支撑板向上转动,方便后续移动。
14.(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在放置机构的作用下方便对用于树木涂刷的涂料进行混合放置,方便对树木进行涂刷保温;即:在两个提手的作用下方便将圆桶放置到放置板的内部,方便后续对涂料进行混合涂刷,同时在放置板的作用下方便对圆桶进行放置稳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圆桶滑动,在通过圆桶底侧的通槽的作用下方便与外部软管进行连接,有利于对树木进行涂刷。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机构、放置机构、踩压机构及限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图2所示的b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图2所示的c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移动机构,11、底板,12、支撑架,13、推手,14、底座,15、万向轮,16、第一弹簧、2、放置机构,21、放置板,22、圆桶,23、提手,24、通槽、3、支撑机构,31、固定轴,32、支撑板,33、第二弹簧,34、凸块,35、橡胶垫、4、踩压机构,41、滑槽,42、滑杆,43、第三弹簧,44、压板,45、凸板、5、限位机构,51、固定板,52、卡槽,53、卡销,54、第四弹簧,55、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3.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园林树木保温防护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放置机构2、支撑机构3、踩压机构4和限位机构5,用于对园林树木保温涂料进行移动运输的所述移动机构1的底部顶侧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涂料进行混合放置的所述放置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1的底侧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所述移动机构1进行固定支撑的所述支撑机构3;两个所述支撑机构3相对的一端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支撑机构3进行支撑和收纳的所述踩压机构4;两个所述踩压机构4相对的一端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对所述踩压机构4进行限位和拆卸的所述限位机构5。
24.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底板11、支撑架12、推手13、底座14、万向轮15和第一弹簧16,所述底板11的顶侧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2的底侧连接,所述支撑架12为“u”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架12的顶侧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推手13;两个所述底座14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底板11的底侧两端,两个所述底座14的两端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所述万向轮15,且所述万向轮15的底侧延伸至所述底座14的底侧外部;所述万向轮15的顶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一段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16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座14的内部连接,在所述底板11和所述底座14的的作用下方便对所述圆桶22进行放置支撑,同时通过所述支撑架12和所述推手13的作用下方便对涂料进行运输,所述底座14底侧的所述万向轮15可以减小所述底座14与地面的摩檫力,方便涂料进行移动运输,同时所述万向轮15顶侧的所述第一弹簧16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
25.具体的,所述放置机构2包括放置板21、圆桶22、提手23和通槽24,所述放置板21设于所述底板11的顶侧中心处,且所述放置板21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圆桶22的底部设于所述放置板21的内部,且所述圆桶22的底部与所述放置板2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圆桶22的顶侧外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提手23,且所述圆桶22的一侧底部设有所述通槽24,在两个所述提手23的作用下方便将所述圆桶22放置到所述放置板21的内部,方便后续对涂料进行混合涂刷,同时在所述放置板21的作用下方便对所述圆桶22进行放置稳定,防
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圆桶22滑动,在通过所述圆桶22底侧的所述通槽24的作用下方便与外部软管进行连接,有利于对树木进行涂刷。
26.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固定轴31、支撑板32、第二弹簧33、凸块34和橡胶垫35,两个所述底座14相对的一侧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固定轴31,且所述固定轴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3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2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板32的顶侧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33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11的底侧连接;所述支撑板32的顶侧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凸块34,所述凸块34为半球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板32的底侧安装有所述橡胶垫35,通过踩压所述压板44向下抵触所述凸块34,从而有利于使所述支撑板32在所述第二弹簧33的作用下与所述固定轴31发生转动,使所述支撑板32的底侧转动到水平位置并与地面抵触,从而方便将所述万向轮15向上抬起,有利于对所述底板11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方便对树木进行涂刷,同时在所述支撑板32底侧的所述橡胶垫35的作用下,可以增大所述支撑板32与地面的摩檫力,防止滑动。
27.具体的,所述踩压机构4包括滑槽41、滑杆42、第三弹簧43、压板44和凸板45,所述底座14的底侧两端对称安装有四组所述滑槽41,且所述滑槽41的底侧均延伸至所述底板11的底侧外部;所述滑槽41的内部分别与所述滑杆42的顶部滑动连接,且每组所述滑杆42的底侧分别与所述压板44的顶侧两端连接;所述压板44的底侧一端分别与所述凸块34的顶侧抵触,且所述压板44的顶侧均安装有所述凸板45;所述压板44的顶侧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三弹簧43,且所述第三弹簧43的内侧壁均与所述滑杆4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通过向下踩压所述凸板45,使所述压板44在所述第三弹簧43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且抵触所述凸块34,在所述压板4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压板44顶侧两端的所述滑杆42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在踩压所述压板44时,所述压板44倾斜,不方便抵触所述凸块34。
28.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固定板51、卡槽52、卡销53、第四弹簧54和拉手55,所述固定板51的顶侧与所述底板11的底侧中心处连接,所述固定板51的两端两侧内部分别对称滑动安装有所述卡销53,且所述卡销53的底部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固定板51的外部;所述压板44相对的一端内部分别设有所述卡槽52,所述卡槽52分别延伸至所述压板44相对的一端外部,且所述卡销53的底部一端分别与所述卡槽52卡合;所述卡销5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弹簧54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四弹簧5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51的内部连接,所述拉手55固定于所述卡销53,当所述压板44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后抵触所述卡销53,使所述卡销53相对滑动,当所述压板44继续向下滑动,所述卡销53摆脱所述第四弹簧54的作用与所述卡槽52卡合,从而对所述压板44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后续需要对下一颗树进行涂刷时,可以通过驱动所述拉手55使所述卡销53滑动并与所述卡槽52分离,方便所述压板44在所述第三弹簧43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有利于通过所述所述第二弹簧33将所述支撑板32向上转动,方便后续移动。
29.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在底板11和底座14的的作用下方便对圆桶22进行放置支撑,同时通过支撑架12和推手13的作用下方便对涂料进行运输,底座14底侧的万向轮15可以减小底座14与地面的摩檫力,方便涂料进行移动运输,同时万向轮15顶侧的第一弹簧16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在两个提手23的作用下方便将圆桶22放置到放置板21的内部,方便后续对涂料进行混合涂刷,同时在放置板21的作用下方便对圆桶22进行放置稳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圆桶22滑动,在通过圆桶22底侧的通槽24的作用下方便与外部
软管进行连接,有利于对树木进行涂刷,通过向下踩压凸板45,使压板44在第三弹簧43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且抵触凸块34,在压板4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板44顶侧两端的滑杆42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在踩压压板44时,压板44倾斜,不方便抵触凸块34,当压板44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后抵触卡销53,使卡销53相对滑动,当压板44继续向下滑动,卡销53摆脱第四弹簧54的作用与卡槽52卡合,从而对压板44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后续需要对下一颗树进行涂刷时,可以通过驱动拉手55使卡销53滑动并与卡槽52分离,方便压板44在第三弹簧43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有利于通过第二弹簧33将支撑板32向上转动,方便后续移动,通过踩压压板44向下抵触凸块34,从而有利于使支撑板32在第二弹簧33的作用下与固定轴31发生转动,使支撑板32的底侧转动到水平位置并与地面抵触,从而方便将万向轮15向上抬起,有利于对底板11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方便对树木进行涂刷,同时在支撑板32底侧的橡胶垫35的作用下,可以增大支撑板32与地面的摩檫力,防止滑动。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