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载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6912发布日期:2022-07-13 01:4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多层载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载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人们对工厂货物搬运、超市上货、园区运资等诸多行业的需求随之剧增。与此同时,用户的需求与体验也变的尤为重要,不仅要有庞大的运载能力,安全的运输过程,更要有高效的运输速度。但是传统的运输方式,如采用运输平板车,其运载能力差,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且运输效率非常低,使用效果欠佳。
3.为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运输车辆、增加运输人员、提高运送频次,投入更多的资金保障运输能力。目前,也有投入智能机器人的运输,但智能载物机器人运输仍存在弊端,其运载货物时只能放在平板上方,另外,不同的物品堆积在平板上也存在易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多层载物装置,以能够提高物品的高效便捷运输。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多层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7.包括装置主体和置物板组件及束紧件;
8.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可移动的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上设有钩挂部;
9.所述置物板组件位于所述载物平台上,且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沿所述装置主体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置物单元,位于最低位置的所述置物单元与所述载物平台之间,以及相邻两所述置物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立柱可拆卸连接;
10.所述束紧件绕经所述装置主体上部及最高位置的所述置物单元,且所述束紧件两端部的挂钩分别钩挂在所述钩挂部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置物单元包括置物板,所述连接立柱为设于所述置物板周向上的多个。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立柱通过构造于自身的螺接结构与所述置物板或与所述载物平台相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螺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立柱一端的螺母,以及设于所述连接立柱另一端的螺柱;所述螺母与穿经形成在所述置物板上的通孔中的连接螺栓螺接,所述螺柱穿经形成在所述载物平台上的通孔,并与连接螺母螺接;或者,所述螺柱穿经形成在所述置物板上的通孔,并与另一所述连接立柱上的所述螺母螺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立柱包括管体;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柱分别固连在所述管体的两端。
15.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平台上设有安装座;所述钩挂部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环
体。
16.进一步的,所述环体具有收纳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收纳状态,以及向下翻转呈倾斜状的使用状态;所述环体由所述收纳状态翻转至所述使用状态的最大角度α为80
°

17.进一步的,沿所述置物板周向设置的多个所述连接立柱之间,设有用以防止承载物品脱落的防护件。
1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件具有呈杆状、板状或网格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与相邻两所述支撑立柱或者与相邻两所述连接立柱可拆卸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立柱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主体的端部螺接相连。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通过设置的可移动的载物平台,和设置的多个置物单元及连接立柱,可实现多层载物需求,使得承载物品能够分层存放,而避免因堆积过多受到损坏,从而实现承载物品的装卸及高效运输,进而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2.此外,设置连接立柱为设于置物板周向的多个,可提高承载物品在置物板上的稳定性,而利于提高物品运输的平稳性。通过构造于连接立柱自身上的螺接结构与置物板或载物平台螺接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置物板的安装及更换。
23.另外,通过设置的防护件,能有效防止承载物品的脱落,而能够有效提高承载物品的装载及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部剖视图;
27.图3为图1中b部剖视图;
28.图4为图1中c部剖视图;
29.图5为图1中d部剖视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图8中e部剖视图;
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钩挂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钩挂部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钩挂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载物平台;10、行走轮;11、安装座;12、钩挂部;
40.2、连接立柱;20、管体;21、螺栓固定板;22、端板;23、焊接螺栓;24、焊接螺母;201、连接块;
41.3、防护件;31、第一防护杆;311、堵盖;312、紧固螺母;32、第二防护杆;
42.4、置物板;5、连接螺母;6、连接螺栓;7、防护网;71、连接端;8、束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多层载物装置,在整体构成上,其包括装置主体和置物板组件及束紧件8。其中,装置主体具有可移动的载物平台1,该载物平台1上设有钩挂部12。置物板组件位于载物平台1上,且置物板组件包括沿装置主体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置物单元,位于最低位置的置物单元与载物平台1之间,以及相邻两置物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立柱2可拆卸连接。而束紧件8绕经装置主体上部及最高位置的置物单元,束紧件8两端部的挂钩分别钩挂在钩挂部12上。
48.如上结构中,通过设置可移动的载物平台1,及多个置物单元和连接立柱2,可实现多层载物需求,使得承载物品能够分层存放,而避免因堆积过多受到损坏,并且,置物单元和载物平台1,以及相邻置物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立柱2可拆卸连接,而能够置物单元的安装及更换,同时,设置的束紧件8与钩挂部12,能够有效将放置在最高位置的置物单元上的物品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实现载物物品的装卸及高效运输,同时也能够提高物品运输的安全性,并也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49.基于如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多层载物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且结合图2至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的装置主体优选采用现有技术中智能机器人控制的载物平板装置,其具有可移动的载物平台1,具体的该载物平台1的下表面设于行走轮10,该行走轮10能够随安装的控制程序实现装置主体的自如行走及驻车。并且在载物平台1的其一端面上设有扶手,上述的束紧件8具体绕经扶手的位置,且束紧件8的端部钩挂在钩挂部12上。
50.本实施例的置物组件,其位于载物平台1上,结合图1至图6所示,该置物组件包括沿装置主体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置物单元,在位于最低位置的置物单元与载物平台1之间,以及相邻两置物单元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立柱2。
51.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置物单元包括置物板4,连接立柱2为设于置物板4周向上的多个,具体可设置为图1中所示出的,布置在置物板4周向的四个。如此能够提高承载物品在
置物板4上的稳定性,而利于提高承载物品运输的平稳性。
52.此处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立柱2的布置数量除了上述中所设置的四个外,其也可设置成一个,两个或是其他多个。
5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连接立柱2通过构造于自身的螺接结构与置物板4或与载物平台1相连接。具体的,该螺接结构包括设于连接立柱2一端的螺母,以及设于连接立柱2另一端的螺柱。此时,对应的置物板4或者载物平台1根据与之连接的结构选择螺纹连接件,比如螺柱或螺母等进行连接。
54.本实施例的连接立柱2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6所示,该连接立柱2包括内部中空的管体20,管体20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螺母和螺柱。连接立柱2采用内部中空管体20有利于轻量化设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立柱2,其也可采用实心管体20,而螺母和螺柱则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在实心管体20的两端。
55.为便于连接立柱2与置物板4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置物板4上设有供螺柱穿经的通孔。连接立柱2上的螺柱穿经该通孔,并经螺纹连接件,如连接螺母5等进行紧固连接。
56.需说明的是,本实施的图1中所示的结构中,载物平台1上设置有一个置物板4,此时,连接立柱2一端的螺柱穿经形成在载物平台1上的通孔,并与连接螺母5螺接连接,而连接立柱2另一端的螺母与穿经形成在置物板4上的通孔中的连接螺栓6螺接于一起,从而通过连接立柱2将载物平台1和置物板4可拆卸连接于一起。
57.此处,仍需说明的是,连接立柱2的安装方向也互换,也即是,连接立柱2一端的螺柱也可与置物板4对应连接,此时,另一端的螺母与载物平台1对应连接。
58.当载物平台1上设置间隔布置的多个置物板4时,此时,如图9和图10所示,位于置物板4上方的连接立柱2和位于置物板4下方的连接立柱2可对应螺接于一起,也即是,其一连接立柱2上的螺柱穿经形成在置物板4上的通孔,而通过另一连接立柱2上的螺母与之对应连接,从而将两个连接立柱2和置物板4连接于一起。
59.为利于螺母和螺柱固定在管体20上,本实施例中,参看图2、图3和图6所示的,该管体20的端部分别焊接固连有端板22,螺母焊接固连在其一端板22的位于管体20内的一侧,也即图6中示出的焊接螺母24。而螺柱则可焊接固连在另一端板22上,也可采用焊接固连在螺栓固定板21上的焊接螺栓23,且使得焊接螺栓23穿经另一端板22并外伸至管体20外而形成。本实施例的连接立柱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并且便于与载物平台1或置物板4的连接。
60.为提高最高位置的置物板4上承载物品的固定效果,由图1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载物平台1上固定设有安装座11,上述的钩挂部12具体包括设于该安装座11上的呈三角形的环体,该环体能够相对于安装座11翻转,且具有收纳于安装座11上的收纳状态,以及向下翻转呈倾斜状的使用状态。并且环体由收纳状态翻转至使用状态的最大角度α为80
°
。而束紧件8绕经装置主体上部及最高位置的置物板4,并使得两端部的挂钩分别钩挂在环体上,从而能够对最上层的物品进行较好的固定,进而能够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61.需要说明的是,钩挂部12除了采用上述的环体结构外,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比如形成在载物平台1上的安装孔或是凸柱等,并使得束紧件8端部挂钩钩挂在安装孔中或是凸柱上,如此也能够对束紧件8的端部较好的固定。
62.还需说明的是,束紧件8可优选采用具有弹性的绳索,如此可借助于绳索的弹性力能够较好地对上层物品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上层物品运输的安全性。
63.本实施例中,为防止中间位置或最低位置的置物板4上的承载物品脱落,优选的,在环置物板4周向设置的多个连接立柱2中,相邻两个连接立柱2之间,设有用以防止承载物品脱落的防护件3。具体的,该防护件3具有呈杆状、板状或网格状的主体,主体的两端与相邻两支撑立柱或者与相邻两连接立柱2可拆卸连接,从而利于防护件3的安装及拆卸。
64.本实施例的防护件3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其整体上呈杆状,且结合图4和图5所示,该防护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连接立柱2上。为便于描述,下面定义相邻两个防护件3为第一防护杆31和第二防护杆32,第一防护杆31和第二防护杆32分别与连接块201螺接相连。
65.为便于第一防护杆31和第二防护杆32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在连接立柱2的中部设有连接块201,该连接块201上形成有与第一防护杆31和第二防护杆32分别连接的两个连接柱,第一防护杆31和第二防护杆32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柱螺接连接。
66.具体的,第一防护杆31和第二防护杆32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空心杆体,空心杆体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堵盖311,且空心杆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紧固螺母312,该紧固螺母312可沿空心杆体的轴向移动,并由堵盖311的端部进行轴向限位,以防止脱出。而连接柱则沿连接块201外凸设置,且连接柱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
67.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防护杆31的两端分别和与之对应的连接端71对正,然后通过紧固螺母312外移,使得紧固螺母312与外凸的连接柱螺接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防护杆31与相邻的两个连接立柱2连接于一起。同样的,第二防护杆32的安装同上。
68.另外,本实施例的防护件3还可如图7和图8所示的那样,该防护件3整体上呈网格状,也即防护网7,该防护网7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71,该连接端71可设置成螺柱结构,此时,对应连接块201上需设置供螺柱结构穿经的安装孔,通过螺柱结构安装于安装孔中,并通过连接螺接进行紧固,从而使得防护件3的两端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连接立柱2上,进而能够对放置于承载平台或置物板4的物品进行防护。
69.此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防护件3除了上述的具有杆状或网状的主体结构外,其也可采用板状的主体结构。另外,本实施例的多层载物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可根据使用需求,设置连接立柱2的长度,以及置物板4的数量,以能够调整两相邻置物板4之间的间距,且为保证使用安全,位于最高位置的置物板4,其高度不宜设置过高。
70.本实施例的多层载物装置可实现承载物品的分层存放及多层物品的装卸及运输,且具有高效、便捷、安全运输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