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1517发布日期:2022-07-23 06:0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儿童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玩具车。


背景技术:

2.诸如扭扭车、滑板车、儿童健身车等玩具车通常包括车架、组装于所述车架前端的方向控制部件、组装于所述车架前端底部的前轮组件以及组装于所述车架后端底部的后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包括顶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的支撑架以及枢接于所述支撑架底端的滚轮,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方向控制部件相对固定连接以控制车辆行驶方向,所述后轮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后端以支撑车架以及骑坐于车辆上的使用者并跟随前轮组件滚动行进。由于在骑行玩具车过程中,玩具车受力较大,因此为保障后轮组件与车架之间的连接强度,行业内通常采用螺丝对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架进行锁固。然而,后轮组件同时也是玩具车中损耗最严重的部件之一,常常需要更换和维修,螺丝锁固的拆装过程相对复杂且费时,无法实现方便快捷地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玩具车,能够快捷拆装玩具车的后轮组件。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具车,包括车架以及组装于所述车架后端底部的后轮组件,所述后轮组件包括顶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的支撑架以及枢接于所述支撑架底端的滚轮,所述支撑架顶端面中部设有向上凸伸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末端外侧壁上形成有外凸的止退环,所述车架后端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顶端孔口处还延伸形成有若干片围绕卡接孔的中轴线分布且自根部向末端逐渐靠近所述中轴线的弹片,所述插接柱对应插入所述卡接孔内时,所述弹片在所述止退环的挤推下弹性张开并在所述止退环完全越过所述弹片时弹性复位而与所述止退环对应卡扣配合。
5.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柱外侧面为锥台面,且所述插接柱靠近所述止退环的一端直径小而远离所述止退环的一端直径大。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相对两侧槽壁分别开设有枢接孔,所述滚轮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孔内而组装至所述安装槽内。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枢接孔分别贯通所述安装槽对应侧的槽壁,所述滚轮中心对应开设有穿孔,另有螺栓自所述安装槽一侧外部穿入对应侧的所述枢接孔而贯穿所述穿孔并自相对另一侧的所述枢接孔穿出,所述螺栓末端由相应的螺母锁固。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引导插口,所述引导插口自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边缘延伸至所述枢接孔的外围,所述枢接孔位于所述引导插口内,且所述引导插口的开口自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边缘向所述枢接孔的外围逐渐减小。
9.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插口的底面相对所述安装槽槽壁凹陷,所述引导插口与所述
安装槽槽壁台阶过渡。
10.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轮毂两侧分别固定有完全罩盖住所述轮毂的防夹盖板,所述防夹盖板内侧面设有与所述轮毂镂空处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块,且所述防夹盖板中的一个内侧面还凸出有空心连接柱而另一个设有铆压固定于所述连接柱内的插销。
11.进一步地,所述防夹盖板上对应每个所述枢接孔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枢接孔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用于引导所述螺栓穿插的衬套。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增强凸筋,另有装饰盖板罩盖于所述增强凸筋外部。
13.进一步地,所述车架顶面靠后端部还组装有座垫,所述座垫的周缘朝向车架方向凸伸出若干个弹性卡钩,所述车架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座垫形状相适配的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周缘还设有与所述弹性卡钩一一对应的卡孔,所述座垫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以所述弹性卡钩对应卡扣于所述卡孔内而固定。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后轮组件中的支撑架的顶端面中部设置向上凸伸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末端外侧壁上形成一圈外凸的止退环,而所述车架后端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顶端孔口处还延伸形成有若干片围绕卡接孔的中轴线分布的弹片,所述后轮组件通过所述插接柱对应插入所述卡接孔内而固定于所述车架后端,所述弹片在所述止退环的挤推下弹性张开并在所述止退环完全越过所述弹片时弹性复位而与所述止退环对应卡扣配合,采用插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后轮组件的快捷拆装;另外将每片所述弹片设置为从根部到末端逐渐向所述卡接孔的中轴线靠近,保证所述止退环与所述弹片末端卡扣连接的紧密性,不需要额外的零件就能实现所述后轮组件与所述车架之间的相对锁固,确保二者不会相对转动,节省制造成本。而且,插接到位时,所述止退环与所述弹片分别以端面相互贴合抵接,定位精准,减少因安装而产生的尺寸误差,使玩具车行驶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一个可选实施例过一个插接柱上的两个弹片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后轮组件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后轮组件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后轮组件沿所述螺栓中轴线横截剖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沿所述坐垫的两个弹性卡钩横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23.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玩具车,包括车架1以及组装于所述车架1后端底部的后轮组件2,所述后轮组件2包括顶端固定于所述车架1上的支撑架21以及枢接于所述支撑架21底端的滚轮23,所述支撑架21顶端面中部设有向上凸伸的插接柱25,所述插接柱25的末端外侧壁上形成有外凸的止退环250,所述车架1后端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卡接孔10,所述卡接孔10顶端孔口处还延伸形成有若干片围绕卡接孔10的中轴线分布且自根部向末端逐渐靠近所述中轴线的弹片12,所述插接柱25对应插入所述卡接孔10内时,所述弹片12在所述止退环250的挤推下弹性张开并在所述止退环250完全越过所述弹片12时弹性复位而与所述止退环250对应卡扣配合。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所述后轮组件2中的支撑架21的顶端面中部设置向上凸伸的插接柱25,所述插接柱25的末端外侧壁上形成一圈外凸的止退环250,而所述车架1后端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卡接孔10,所述卡接孔10顶端孔口处还延伸形成有若干片围绕卡接孔10的中轴线分布的弹片12,所述后轮组件2通过所述插接柱25对应插入所述卡接孔10内而固定于所述车架1后端,所述弹片12在所述止退环250的挤推下弹性张开并在所述止退环250完全越过所述弹片12时弹性复位而与所述止退环250对应卡扣配合,采用插接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后轮组件2的快捷拆装;另外将每片所述弹片250设置为从根部到末端逐渐向所述卡接孔的中轴线靠近,保证所述止退环250与所述弹片12末端卡扣连接的紧密性,不需要额外的零件就能实现所述后轮组件2与所述车架1之间的相对锁固,确保二者不会相对转动,节省制造成本。而且,插接到位时,所述止退环250与所述弹片12分别以端面相互贴合抵接,定位精准,减少因安装而产生的尺寸误差,使玩具车行驶更加平稳。
25.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插接柱25外侧面为锥台面,且所述插接柱25靠近所述止退环250的一端直径小而远离所述止退环250的一端直径大。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插接柱25外侧面设置为锥台面,且所述插接柱25靠近所述止退环250的一端直径小而远离所述止退环250的一端直径大,在插接过程中,需要在所述插接柱25的远离所述止退环250的一端施加推力,锥台面结构稳定性更强,插接柱25外侧面不易变形;且所述插接柱25上与所述止退环250衔接处的外侧面对应直径小,便于止退环250形成较宽的端面,方便后续与弹片12的卡扣抵接。
26.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支撑架21底端开设有安装槽210,所述安装槽210相对两侧槽壁分别开设有枢接孔212,所述滚轮23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孔212内而组装至所述安装槽210内。本实施例通过在支撑架21底端开设安装槽210,所述安装槽210相对两侧槽壁分别开设有枢接孔212,所述滚轮23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孔212内而组装于所述安装槽210内,结构简单,所述滚轮23安装起来很方便。
27.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两个所述枢接孔212分别贯通所述安装槽210对应侧的槽壁,所述滚轮23中心对应开设有穿孔230,另有螺栓27自所述安装槽210一侧外部穿入对应侧的所述枢接孔212而贯穿所述穿孔230并自相对另一侧的所述枢接孔212穿出,所述螺栓27末端由相应的螺母270锁固。本实施例通过将两个所述枢接孔212设为贯穿所述安装槽210槽壁,并在所述滚轮23中心开设穿孔230,并通过螺栓27自所述安装槽210外侧穿入对应侧的所述枢接孔212而贯穿所述穿孔230并自相对一侧的所述枢接孔212穿出,且末端由相应螺母270锁固,采用螺栓27和螺母270配合锁固的方式,滚轮23与安装槽210连接稳定性好,以一根螺栓27作为枢轴贯通枢接整个后轮组件2,拆装更加方
便快捷。
28.在本实用新型还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安装槽210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引导插口214,所述引导插口214自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壁边缘延伸至所述枢接孔212的外围,所述枢接孔212位于所述引导插口214内,且所述引导插口214的开口自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壁边缘向所述枢接孔212的外围逐渐减小。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安装槽210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引导插口214,且所述引导插口214自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壁边缘延伸至所述枢接孔212的外围,所述枢接孔212位于所述引导插口214内,预防因注塑工艺造成的尺寸缩水而导致安装槽210的槽口宽度变小,方便引导所述滚轮2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10内;同时,所述引导插口214的开口自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壁边缘向所述枢接孔212的外围逐渐减小,适当设置引导插口214的开口大小,方便滚轮23自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壁边缘插入所述引导插口214,同时限制滚轮23的轴心在所述引导插口214内的行进方向,并最终成功引导滚轮23的轴心进入所述枢接孔212内,实现滚轮23与支撑架21的枢接。
29.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引导插口214的底面相对所述安装槽210槽壁凹陷,所述引导插口214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210槽壁台阶过渡。本实施例通过将引导插口214的底面设置为相对所述安装槽210槽壁凹陷,且所述引导插口214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210槽壁之间设置台阶过渡,台阶处可对滚轮23的安装起到一定限位作用,便于在安装所述滚轮23时定位对准所述穿孔230与所述枢接孔212,提高组装效率。
30.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滚轮23的轮毂232两侧分别固定有完全罩盖住所述轮毂232的防夹盖板29,所述防夹盖板29内侧面设有与所述轮毂232镂空处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块290,且所述防夹盖板29中的一个内侧面还凸出有空心连接柱292而另一个设有铆压固定于所述连接柱292内的插销294。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滚轮23两侧分别固定有完全罩盖住轮毂232的防夹盖板29,防止在玩具车行驶过程中滚轮23的轮毂232内卷入异物,造成安全事故;所述防夹盖板29内侧面设有与所述轮毂232镂空处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块290,方便定位组装所述防夹盖板29,且所述防夹盖板29中的一个内侧面还凸出有空心连接柱292而另一个设有插销294,所述两个防夹盖板29以所述插销29铆压固定于所述连接柱292内而相互扣合固定,结构简单,拆装便捷。
31.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防夹盖板29上对应每个所述枢接孔212开设有通孔296,所述通孔296与所述枢接孔212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用于引导所述螺栓27穿插的衬套20。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防夹盖板29上对应每个所述枢接孔212开设通孔296,并且在所述通孔296与所述枢接孔212之间设置衬套20导通,方便定位引导所述螺栓27穿插而过,提高组装效率。
32.在本实用新型还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架21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增强凸筋216,另有装饰盖板22罩盖于所述增强凸筋216外部。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支撑架21外表面设置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增强凸筋216,增大支撑架21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弯折,保障玩具车的安全性能,另有装饰盖板22罩盖于所述增强凸筋216外部,避免所述增强凸筋216尖锐部位造成磕碰伤害还能使支撑架21的外观更加美观。
33.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车架1顶面靠后端部还组装有座垫3,所述座垫3的周缘朝向车架1方向凸伸出若干个弹性卡钩30,所述车架1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座垫3形状相适配的容纳槽14,且容纳槽14的周缘还设有与所述弹性卡
钩30一一对应的卡孔16,所述座垫3容置于所述容纳槽14内且以所述弹性卡钩30对应卡扣于所述卡孔16内而固定。本实施例通过在车架1顶面设置容纳槽14用于组装座垫3,所述座垫3的周缘朝向车架1方向凸伸出若干个弹性卡钩30,所述容纳槽14周缘设有与所述弹性卡钩30一一对应的卡孔16,所述座垫3且以所述弹性卡钩30对应卡扣于所述卡孔16内而固定于所述容纳槽14内,方便座垫3的安装与拆卸。
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