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与车头碗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5819发布日期:2022-08-06 05:2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轴承座与车头碗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座,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自行车的车头碗组的轴承座与车头碗组。


背景技术:

2.一般车头碗组用于特定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在交通运输工具的转向组件与主车架之间连接。以自行车为例,转向组件例如为自行车的前叉,车头碗组连接前叉的立管及头管。一般而言,车头碗组包含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前叉的立管连接,轴承的外圈借由轴承座卡置于头管中。
3.现有的轴承座大部分是以金属加工形成,生产成本高,而少部分以射出成型或模造的塑胶轴承座虽然有着快速量产的特性,但因塑胶本身材料特性,容易因冷却或湿度问题造成不良品的产生,例如轴承座的厚度不均造成冷却速度不均,进而产生裂纹或表面凹凸等不良问题,导致轴承座与轴承匹配不佳而影响车头碗组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座与车头碗组,其中轴承座整体结构均匀,在射出制程可以减少收缩不均所引起的翘曲及变形现象。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轴承座,适于容置一轴承,轴承包含外匹配表面,轴承座包含环状本体、第一外径向凸缘及第二外径向凸缘。环状本体包含有周壁,周壁包含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内匹配表面及外侧表面,周壁具有壁厚,壁厚由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厚度差在30%以内,其中部分内匹配表面适于与轴承的外匹配表面接触且匹配;第一外径向凸缘凸设于环状本体的邻近第一端部的外侧表面,并延伸至第一端部;第二外径向凸缘凸设于环状本体的邻近第二端部的外侧表面,并延伸至第二端部。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匹配表面及外匹配表面为弧形表面,内匹配表面及外匹配表面接触且密合。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外径向凸缘具有一横向的抵顶面。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状本体的横切面呈梯形的轮廓,且邻近第二端部的壁厚大于邻近第一端部的壁厚。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外径向凸缘形成有第一内凹槽,适于供第一防尘盖的第一周缘嵌入,使第一防尘盖位于轴承的一侧。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外径向凸缘形成有第二内凹槽,适于供第二防尘盖的第二周缘嵌入,使第二防尘盖位于轴承的一侧。
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头碗组,适于应用于自行车,自行车包含头管,车头碗组包含轴承座、轴承及迫紧环。轴承座包含环状本体、第一外径向凸缘及第二外径向凸缘。环状本体包含有周壁,周壁包含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内匹配表面及外侧表面,周壁具有壁厚,壁厚由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壁厚的误差在30%以内;第一外径向凸缘凸设于环状本体的邻
近第一端部的外侧表面,环状本体设置在头管内,且第一外径向凸缘抵顶于头管的一端;第二外径向凸缘凸设于环状本体的邻近第二端部的外侧表面,以抵于头管的内壁。轴承包含内圈及外匹配表面,轴承的外匹配表面适于与轴承座的部分内匹配表面接触且匹配。迫紧环抵接于轴承的内圈。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迫紧环包含抵接部及环形部,环形部设置于抵接部上,抵接部设置于远离轴承的一侧,且环形部适抵于轴承的内圈。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车头碗组更包含第一防尘盖,设置于迫紧环的抵接部上,以介于抵接部及轴承之间。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外径向凸缘形成有第一内凹槽,第一防尘盖的第一周缘适于嵌入第一内凹槽。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车头碗组更包含第二防尘盖,设置于环状本体的周壁的第二端部。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外径向凸缘形成有第二内凹槽,第二防尘盖的第二周缘适于嵌入第二内凹槽。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外径向凸缘具有横向的抵顶面,适于抵止头管的边缘。
1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轴承座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制作,其中环状本体的周壁的壁厚由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厚度差在30%以内,壁厚具有大致均厚的特征,使轴承座整体结构均匀,在射出制程可以减少收缩不均所引起的翘曲及变形现象。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轴承座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头碗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头碗组的剖面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头碗组应用于自行车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轴承座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轴承座10包含环状本体12、第一外径向凸缘14及第二外径向凸缘16。环状本体12的横切面大致上呈梯形的轮廓,如图2所示,环状本体12包含有周壁18,周壁18 包含第一端部181、第二端部182、内匹配表面183及外侧表面184,周壁 18具有壁厚t,壁厚t由第一端部181至第二端部182的厚度差在30%以内,于一实施例中,邻近第二端部182的壁厚大于邻近第一端部181的壁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座10适于容置一轴承20(绘示于后续图3至图5),轴承20具有一外匹配表面201,轴承座10的周壁18的内匹配表面183适于与轴承20的外匹配表面201接触且匹配,于一实施例中,轴承20的外匹配表面201及轴承座10的周壁18的内匹配表面183为弧形表面,外匹配表面 201及内匹配表面183接触且密合。
24.接续上述说明,第一外径向凸缘14凸设于环状本体12周壁18的邻近第一端部181的外侧表面184,并延伸至第一端部181,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外径向凸缘14由外侧表面184横向往外延伸后,再纵向往远离第一端部181的方向延伸,其中横向延伸的部分具有一横向的抵顶面 141。第二外径向凸缘16凸设于环状本体12周壁18的邻近第二端部182的外侧表面184,并延伸至第二端部182,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外径向凸缘16 与外侧表面184之间存在一环状凹陷部185。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外径向凸缘14形成有环状的第一内凹槽142,第二外径向凸缘16形成有环状的第二内凹槽161,于后续绘示的图3至图5中,第一内凹槽142适于供第一防尘盖24的第一周缘241嵌入,第二内凹槽161适于供第二防尘盖26的第二周缘261嵌入,使第一防尘盖24及第二防尘盖26分别位于轴承20的两侧。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座10中,轴承座10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制作,其中环状本体12的周壁18的壁厚t由第一端部181至第二端部182的厚度差在30%以内,壁厚t具有大致均厚的特征,使轴承座10整体结构均匀,在射出制程可以减少收缩不均所引起的翘曲及变形现象。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头碗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头碗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车头碗组100包含轴承座10、轴承20及迫紧环22。轴承座10包含环状本体12、第一外径向凸缘14及第二外径向凸缘16,轴承座10的结构已叙述于图1及图2所揭示的实施例中,于此不再赘述。轴承20包含内圈202及外匹配表面201,轴承20的外匹配表面201适于与轴承座10的环状本体12周壁18(标示于图 4)的部分内匹配表面183(标示于图4)接触且匹配。迫紧环22抵接于轴承20 的内圈202。于一实施例中,迫紧环22包含抵接部221及环形部222,环形部222设置于抵接部221上,其中,抵接部221例如呈环状平板,具有一圆形穿孔223,环形部222设置于抵接部221且围绕于圆形穿孔223周边。如图4所示,迫紧环22的抵接部221设置于远离轴承20的一侧,且环形部222 适抵于轴承20的内圈202的邻近迫紧环22的一侧,于一实施例中,迫紧环22亦被轴承座10所围绕。
27.如图3及图4所示,车头碗组100更包含第一防尘盖24及第二防尘盖 26,以分别位于轴承20的两侧。第一防尘盖24及第二防尘盖26例如呈环形板状,第一防尘盖24设置于迫紧环22的抵接部221上,以介于抵接部221 及轴承20之间,又第一防尘盖24的第一周缘241适于嵌入轴承座10的第一外径向凸缘14上形成的环状第一内凹槽142。第二防尘盖26设置于轴承座10的环状本体12周壁18的第二端部182,且第二防尘盖26的第二周缘 261适于嵌入轴承座10的第二外径向凸缘16上形成的环状第二内凹槽161。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头碗组应用于自行车的部分示意图,其中仅绘示了自行车的部分头管30及部分前叉结构32,前叉接构32包含前叉 34及立管36,立管36连接在前叉34的肩部341上,立管36穿设于头管30。具体而言,头管30是自行车车架的一个部分,头管30内所设置的容置有轴承20的轴承座10的个数为两个,分别应用于头管30的两端,亦即邻近前叉34的一端以及邻近头管30的上盖(图中未示)的一端,此实施例中,仅举出靠近前叉34肩部341的一端做为例示。如图5所示,轴承座10的环状本体12设置于头管30内,其中轴承座10的第一外径向凸缘14抵顶于头管30 的一端,轴承座10的第二外径向凸缘16抵于头管30的内壁301。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外径向凸缘14的横向的抵顶面141适于抵止头管30的邻近前叉 34肩部341的一端,使第一外径凸缘14被夹设于头管30及肩部341之间。又轴承座10所容置的轴承20则被牢固夹住于立管36及轴承座10之间,如此借由轴承座10及轴承20的
设置,立管36可旋转地安装在头管30中。轴承20例如为角接触球轴承(acb),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轴承。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头碗组中,借由环状本体的周壁具有大致均厚的特征,使轴承座整体结构均匀,在射出制程可以减少收缩不均所引起的翘曲及变形现象,避免轴承座的翘曲及变形影响立管及头管之间的旋转连接关系。又在轴承座中,第二外径向凸缘与外侧表面之间所形成的环状凹陷部,可确保周壁的壁厚维持在大致均厚的前提下,第二外径向凸缘仍可抵止头管的内壁,确保轴承座的固定稳定性。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