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高强度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2329发布日期:2022-08-27 01:4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高强度副车架。


背景技术:

2.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汽车悬挂系统。由于前副车架是关键的受力部件,其受力复杂,因此前副车架自身需要有足够的强度起到承载作用,以及为周边零部件提供足够的安装控件和适当的安装位置,尤其需要满足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支撑效果。
3.现有的前车架结构中,电机或者发动机的其中一个悬置是安装在前副车架上的,电机或者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这种冲击载荷会直接通过悬置传递至前副车架上,由于副车架是冲压成型后的焊接件,板厚较薄,前副车架结构强度和刚度不足时,就会导致副车架的局部变形、开裂,而影响副车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薄壁高强度副车架,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好,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以及抗扭转性能,避免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正常使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高强度副车架,包括:上板、前下板和后下板,所述前下板和所述后下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的底部上,所述前下板的一侧和所述后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上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置安装板,所述悬置安装板的周圈设置有悬置安装板翻边,所述悬置安装板翻边与所述上板的顶部贴合,所述上板上设置有悬置安装凸台,所述悬置安装凸台位于所述悬置安装板的下方,所述上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向安装板,所述上板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位于所述悬置安装板和所述转向安装板之间;所述后下板上设置有后下板前翻边,所述后下板前翻边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前下板上设置有前下板前翻边,所述前下板前翻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后下板的外壁上。
6.优选地,所述上板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凸台和第二转向凸台,所述前下板和所述后下板上均设置有下凹台,所述下凹台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向安装螺母。
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向凸台和所述第二转向凸台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底端与所述后下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管与所述转向安装螺母同轴。
8.优选地,所述前下板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悬置安装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操作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下方。
9.优选地,所述悬置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置安装螺母,所述悬置安装螺母与所述安装孔同轴。
10.优选地,所述转向安装板上设置有转向安装板翻边,所述转向安装板翻边与所述上板的顶部相贴合。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悬置安装板翻边,提高了悬置安装板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悬置安装凸台,提高了上板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纵向加强筋,提高了位于悬置安装板和转向安装板之间位置处的上板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前下板前翻边和后下板前翻边,提高了上板、前下板和后下板焊接后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以及抗扭转性能,避免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正常使用。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好,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以及抗扭转性能,避免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薄壁高强度副车架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薄壁高强度副车架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薄壁高强度副车架爆炸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薄壁高强度副车架爆炸第二视角立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上板;2、前下板;3、后下板;4、悬置安装板;5、转向安装板;6、第一转向凸台;7、第二转向凸台;8、纵向加强筋;9、悬置安装板翻边;10、转向安装板翻边;11、后下板前翻边;12、悬置安装凸台;13、悬置安装螺母;14、操作孔;15、下凹台;16、转向安装螺母;17、内套管;18、前下板前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4所示,一种薄壁高强度副车架,包括:上板1、前下板2和后下板3,前下板2和后下板3均固定连接在上板1的底部上,上板1、前下板2和后下板3均通过钣金冲压而成,并且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接在一起,前下板2的一侧和后下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上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置安装板4,悬置安装板4的周圈设置有悬置安装板翻边9,悬置安装板翻边9与上板1的顶部贴合,上板1上设置有悬置安装凸台12,悬置安装凸台12位于悬置安装板4
的下方,上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向安装板5,上板1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加强筋8,纵向加强筋8位于悬置安装板4和转向安装板5之间,悬置安装凸台12和纵向加强筋8均通过冲压形成;后下板3上设置有后下板前翻边11,后下板前翻边11固定连接在上板1的底部内壁上,前下板2上设置有前下板前翻边18,前下板前翻边18固定连接在后下板3的外壁上,通过设置悬置安装板翻边9,提高了悬置安装板4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悬置安装凸台12,提高了上板1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纵向加强筋8,提高了位于悬置安装板4和转向安装板5之间位置处的上板1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前下板前翻边18和后下板前翻边11,提高了上板1、前下板2和后下板3焊接后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以及抗扭转性能,避免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正常使用。
23.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上板1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凸台6和第二转向凸台7,前下板2和后下板3上均设置有下凹台15,下凹台15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向安装螺母16,通过设置下凹台15、第一转向凸台6和第二转向凸台7,提高该处的结构强度,避免转向机安装后传递的力导致该处发生变形。
24.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转向凸台6和第二转向凸台7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内套管17,内套管17的底端与后下板3固定连接,内套管17与转向安装螺母16同轴,通过设置内套管17,进一步提高该处的的结构强度。
25.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前下板2上开设有操作孔14,悬置安装凸台12上开设有安装孔,操作孔14位于安装孔的下方,悬置安装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置安装螺母13,悬置安装螺母13与安装孔同轴,通过设置操作孔14,便于使用工具安装悬置安装螺栓。
26.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转向安装板5上设置有转向安装板翻边10,转向安装板翻边10与上板1的顶部相贴合,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提高了转向安装板5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27.工作步骤
28.通过设置悬置安装板翻边9,提高了悬置安装板4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悬置安装凸台12,提高了上板1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纵向加强筋8,提高了位于悬置安装板4和转向安装板5之间位置处的上板1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前下板前翻边18和后下板前翻边11,提高了上板1、前下板2和后下板3焊接后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以及抗扭转性能,避免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正常使用。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