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40714阅读:来源:国知局
11的连接部212。每一侧部211上设有两排通孔213,每排包括两个通孔213。
[0031]所述支架800包括一底板806、自底板806向上延伸的两框架807、自底板806向下延伸的一对延伸片804及连接于两框架807上的第一连接部803。两框架807是平行设置,该两框架807与底板806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805,用以容纳电源300。两框架807的上部形成一安装面808,用以放置控制系统600。所述第一连接部803用以连接智能电动车的把手900。每一延伸片804设有与加强连接件21的侧部211对应的通孔801,即每一延伸片804设有两排通孔801,每排包括两个通孔801,每一延伸片804上的通孔801与侧部211上的通孔213——对应。安装时,加强连接件21从U形的开口处组装轮轴200,直到连接部212抵挡于轮轴200上,同时,两侧部211分别放置于轮轴200的两配合面202上定位。加强连接件21定位后固定连接于轮轴200上,优选焊接于轮轴200上。焊接的优点在于两者定位稳定,不晃动。然后使支架800骑设于加强连接件21上,两延伸片804分别位于两侧部211的外侧,同时,每一延伸片804上的四个通孔801分别与贴近的侧部211上的四个通孔213对齐,此时,轮轴200两侧的通孔也分别对齐以便穿过四个螺钉或螺柱或螺栓或铆钉等紧固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800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加强连接件21上从而连接于轮轴200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800的两延伸片804也可以焊接于两侧部211上从而连接于轮轴200上。
[0032]请参阅图3所示,把手900通过一转动连接件902连接于支架800的第一连接部803上。转动连接件902为市场上通用的转动连接件,也称为转轴头,其内轴可相对外部转动。安装时,转动连接件902的外部固定于第一连接部803上,内轴与把手900固定连接,从而把手900可以相对支架800转动。
[0033]所述电源300为锂电池,安装于支架800上的收容空间805内。
[0034]所述控制系统600在功能模块上包括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及信息发送模块;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信息传送给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将信息接收模块的信息运算处理后经信息发送模块传送至电机,从而控制车轮的运行。请参阅图8所示,控制系统600在结构上包括一个主控板601、分别对应两个车轮的两个分控板602及霍尔传感器。请结合图3所示,所述主控板601及两个分控板602组装于一盒子中,从而方便固定于支架800上,盒子对电路板及电子元件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控制系统受到损伤。所述霍尔传感器安装于转动连接件902的下部用于感知把手的转动。
[0035]当把手900左右转动时,霍尔传感器将转动信息传送至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运算处理后经信息发送模块控制轮毂电机700。即当把手900向左转动时,控制系统控制左边车轮速度慢于右边车轮速度,或者右边车轮速度快于左边车轮,从而实现车体左转;当把手900向右转动时,控制系统控制右边车轮速度慢于左边车轮速度,或者左边车轮速度快于右边车轮,从而实现车体右转。具体到本实施方式,当把手900向左转动时,霍尔传感器将该左转动信号传送至主控板601,主控板601接受该信号并运算后传送至左轮分控板,使左轮分控板控制左轮电机速度减慢,或者主控板601接受该左转信号并运算后传送至右轮分控板,使右轮分控板控制右轮电机速度增加,从而实现车体左转。当把手900向右转动时,霍尔传感器将该右转动信号传送至主控板601,主控板601接受该信号并运算后传送至右轮分控板,使右轮分控板控制右轮电机速度减慢,或者主控板601接受该右转信号并运算后传送至左轮分控板,使左轮分控板控制左轮电机速度增加,从而实现车体右转。因此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把手900控制车体的转向。当需要加速直行时,用户向前倾斜,使重心前移即可;当需要减速或停止时,用户向后倾斜,使重心后移即可。
[0036]请参阅图1及图2,把手900的上端设有显示装置901,该显示装置901用于显示智能电动车运行状态,如运行速度、电池剩余电量等。具体地,两分控板602分别接收两车轮的速度信号,并分别传送至主控板601,主控板601运算后传送至显示装置901进行输出显示。主控板601还实时监控电源300的剩余电量,并传送至显示装置901显示。
[0037]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每一踏板组件400包括与轮轴200相固定连接的立柱401及可旋转连接于立柱401上的踏板402。立柱401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外壳500通过螺钉或螺柱旋入所述螺孔实现固定于立柱401上。所述立柱401位于车轮100的外侧,以方便外壳500的拆卸。所述踏板402能够相对立柱401在打开与闭合两状态之间转动。图1显示了踏板402的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用户可以脚踏在踏板上骑行;图2显示了踏板402的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下,踏板402靠近车轮100,减小了因向外突出而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
[0038]所述外壳500的上部设有手提部501。由于本发明的智能电动车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用户可以手提携带,外壳500的手提部501可以满足用户手提的需要。
[0039]当然,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小相同且由一轮轴连接的两个车轮、分别设置于两个车轮上的两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轮轴上且位于两车轮之间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电源、可旋转地连接于支架上的把手、分别安装于轮轴两端且位于车轮外侧的两踏板组件、覆盖于车轮外侧的外壳及控制系统; 所述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加强连接件,所述支架通过该加强连接件固定连接于轮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把手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位于支架下部的两个延伸片,该两延伸片与加强连接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件为具有两侧部的U形件,该两侧部分别位于轮轴两侧且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两延伸片分别设有与两侧部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两侧部位于两延伸片之间,且通过螺钉或螺柱或螺栓或铆钉穿过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件为具有两侧部的U形件,该两侧部分别位于轮轴两侧并且两侧部位于两延伸片之间,且两侧部与两延伸片通过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设有分别与加强连接件的两侧部对应的配合面,所述两侧部分别放置于配合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件焊接于轮轴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及连接于底板上的两框架,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两框架上,所述两延伸片自底板向下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放置于底板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框架的上部设有安装控制系统的安装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上设有容导线穿过的通线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电动车,包括大小相同且由一轮轴连接的两个车轮、分别设置于两个车轮上的两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轮轴上且位于两车轮之间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电源、可旋转地连接于支架上的把手、分别安装于轮轴两端且位于车轮外侧的两踏板组件、覆盖于车轮外侧的外壳及控制系统;所述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加强连接件,所述支架通过该加强连接件固定连接于轮轴上。发明的支架通过一加强连接件固定连接于轮轴上,组装后支架更稳定,便于用户操作。
【IPC分类】B62K11-00
【公开号】CN104554560
【申请号】CN201510054251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