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地形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9004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地形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地形电动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车架前、后轮的位置基本时固定不动的,不能够调节,采用这种结构的电动具有速度快、重量轻、结构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不能在一些环境恶劣条件下行驶,如在淤泥中、沙丘地带、陡坡地带等环境,因此,一些电动车爱好者特别希望能有一种全地形电动车。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地形电动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改变了传统电动车中车架整体结构,使车的前、后轮之间的距离较多均为可调节结构,并且其车整体的稳定性不变,同时在前轮上设有缓冲支撑柱支撑固定,可以实现主动或被动调节缓冲,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的道路上行驶,如可以在淤泥道路、沙丘地带、陡坡地带等环境下行驶。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
[0005]—种多地形电动车,包括车架、前轮和后轮,所述的前、后轮分别设置于车架前后位置,前轮两侧通过缓冲支撑柱与车架连接,后轮两侧通过固定支撑板与车架连接,所述的后轮内置有驱动电机,前、后轮中均设有制动刹车片,所述的后轮的固定支撑板与车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固定支撑板转动设置于调节装置上,调节装置固定于车架后端,车架底面设有气压和液压控制箱及其电池箱,所述的缓冲支撑柱上端向上延伸并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前端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固定于车架上。
[0006]所述的缓冲支撑柱包括活塞缸、活塞和活塞杆构成,活塞杆一端设有活塞,活塞杆含有活塞一端设置活塞缸中,所述的活塞缸中还有弹簧,弹簧设置于活塞与活塞缸之间。
[0007]所述的固定板支撑板与调节装置连接端设有内齿槽,调节装置的调节齿轮与内齿槽啮合进行传动调节。
[0008]所述的把手上所有锁紧固定环。
[0009]所述的前轮设有内置驱动电机。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1 ]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电动车中车架整体结构,使车的前、后轮之间的距离较多均为可调节结构,并且其车整体的稳定性不变,同时在前轮上设有缓冲支撑柱支撑固定,可以实现主动或被动调节缓冲,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的道路上行驶,如可以在淤泥道路、沙丘地带、陡坡地带等环境下行驶,同时也深受电动车爱好者的喜欢。
[0012]【附图说明】书
[00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种多地形电动车,包括车架1、前轮2和后轮3,所述的前、后轮分别设置于车架1前后位置,前轮两侧通过缓冲支撑柱4与车架1连接,后轮两侧通过固定支撑板5与车架1连接,所述的后轮3内置有驱动电机301,前、后轮中均设有制动刹车片,所述的后轮3的固定支撑板5与车架1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6,固定支撑板5转动设置于调节装置5上,调节装置5固定于车架1后端,车架1底面设有气压和液压控制箱及其电池箱101,所述的缓冲支撑柱4上端向上延伸并设有把手7,所述的把手7前端设有防护罩8,防护罩8固定于车架1上,所述的缓冲支撑柱4包括活塞缸401、活塞402和活塞杆403构成,活塞杆403一端设有活塞402,活塞杆403含有活塞一端设置活塞缸401中,所述的活塞缸401中还有弹簧404,弹簧404设置于活塞402与活塞缸401之间,所述的固定板支撑板5与调节装置6连接端设有内齿槽,调节装置的调节齿轮与内齿槽啮合进行传动调节,所述的把手7上所有锁紧固定环701防止在激烈的行驶过程中出现甩把情况安全可靠,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电动车中车架整体结构,使车的前、后轮之间的距离较多均为可调节结构,并且其车整体的稳定性不变,同时在前轮上设有缓冲支撑柱支撑固定,可以实现主动或被动调节缓冲,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的道路上行驶,如可以在淤泥道路、沙丘地带、陡坡地带等环境下行驶,同时也深受电动车爱好者的喜欢。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1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地形电动车,包括车架、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轮分别设置于车架前后位置,前轮两侧通过缓冲支撑柱与车架连接,后轮两侧通过固定支撑板与车架连接,所述的后轮内置有驱动电机,前、后轮中均设有制动刹车片,所述的后轮的固定支撑板与车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固定支撑板转动设置于调节装置上,调节装置固定于车架后端,车架底面设有气压和液压控制箱及其电池箱,所述的缓冲支撑柱上端向上延伸并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前端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固定于车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支撑柱包括活塞缸、活塞和活塞杆构成,活塞杆一端设有活塞,活塞杆含有活塞一端设置活塞缸中,所述的活塞缸中还有弹簧,弹簧设置于活塞与活塞缸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支撑板与调节装置连接端设有内齿槽,调节装置的调节齿轮与内齿槽啮合进行传动调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上所有锁紧固定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设有内置驱动电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多地形电动车,包括车架、前轮和后轮,前、后轮分别设置于车架前后位置,前轮两侧通过缓冲支撑柱与车架连接,后轮两侧通过固定支撑板与车架连接,所述的后轮内置有驱动电机,前、后轮中均设有制动刹车片,后轮的固定支撑板与车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固定支撑板转动设置于调节装置上,调节装置固定于车架后端,车架底面设有气压和液压控制箱及其电池箱,所述的缓冲支撑柱上端向上延伸并设有把手。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电动车中车架整体结构,使车的前、后轮之间的距离较多均为可调节结构,并且其车整体的稳定性不变,同时在前轮上设有缓冲支撑柱支撑固定,可以实现主动或被动调节缓冲,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的道路上行驶。
【IPC分类】B62K25/08, B62K25/20
【公开号】CN105346657
【申请号】CN201510822023
【发明人】吴永玉
【申请人】吴永玉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