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可转换的座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973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童车可转换的座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可转换的座兜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款式新颖、时尚美观的童车,但由于其底座是固定在车架上不可拆卸的,例如一种童车上安装的是提篮,而另一种童车上安装的是靠椅,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婴儿都只能使用同一个座椅而不可替换,因此在婴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孩子身高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每户家庭必须更换不同功能的童车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不仅是对原材料和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利于环保,同时也为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些童车将靠椅和提篮均设计成可与车架插接安装的结构,通过更换靠椅或提篮实现两种功能的转换,这种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还是需要为一个车架配备一个靠椅及一个提篮,成本仍然不低,而且也无法根据需要实时更换,必须在两配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更换,换句话说,如果在童车推行外出时需要将提篮更换成靠椅或者将靠椅更换成提篮,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即使配备了两种配件,但无法随时更换,因此也无法较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童车可转换的座兜机构,其座兜机构可由靠椅状态转换为睡篮状态,转换调节方便,不仅实现了随时切换调整,而且一个车架仅需配备一个座兜机构即可实现座椅和睡篮两种功能,无需同时配备两种配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可转换的座兜机构,包括围框组件和坐垫杆组件,所述围框组件的中部设有围框连接件,围框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车架插接连接的插接件,所述围框连接件与插接件之间设有第一锁定机构及用于解除第一锁定机构锁定的第一解锁机构,该座兜机构处于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对围框连接件与插接件实现锁定,座兜机构在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之间转换时,利用第一解锁机构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使围框连接件与插接件可相对转动,所述坐垫杆组件包括坐垫杆,所述围框连接件与坐垫杆之间销接有连杆,所述坐垫杆与连杆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及用于解除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的第二解锁机构,该座兜机构处于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时,第二锁定机构对坐垫杆与连杆实现锁定,座兜机构在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之间转换时,利用第二解锁机构解除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使坐垫杆与连杆可相对转动。
[0006]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及第一解锁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围框连接件的第一齿槽和插接件的第二齿槽内设有且可相对围框连接件轴向移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围框连接件之间设有压簧,所述第一解锁机构为设置在插接件的外侧且可带动齿轮完全移入第一齿槽的按钮,该座兜机构处于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时,齿轮同时卡设在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围框连接件和插接件实现锁定,座兜机构在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之间转换时,按压按钮,齿轮完全移入第一齿槽,围框连接件和插接件实现解锁,两者可相对转动。
[0007]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及第二解锁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二解锁机构为可相对坐垫杆前后移动的拉杆,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位于拉杆两侧的锁定杆,所述连杆通过底部的锁片与坐垫杆销接,所述锁片的外周设有与锁定杆配合的座椅锁定槽和睡篮锁定槽,该座兜机构处于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时,锁定杆卡设在锁片的座椅锁定槽或睡篮锁定槽内,坐垫杆组件与连杆实现锁定,座兜机构在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之间转换时,后拉拉杆,拉杆的锁定杆退出锁片的座椅锁定槽或睡篮锁定槽,坐垫杆组件与连杆实现解锁,两者可相对转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片,上述坐垫杆通过连接片与锁片销接,所述拉杆设置在坐垫杆内侧且两端伸出坐垫杆侧杆的第一导向槽及连接片的第二导向槽后与座椅锁定槽或睡篮锁定槽卡接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坐垫杆内侧的横向布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侧具有供拉杆两侧搁置的凹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围框组件可以为一体的口字型围框,也可分为上围杆和下围杆,所述下围杆连接在两侧围框连接件下端之间,所述上围杆连接在两侧围框连接件上端之间。
[0011]该坐蔸机构处于座椅状态时,围框组件及靠背杆组件均呈前低、后高的倾斜布置,当围框组件绕其与插座接头之间的连接轴向后下方转动至接近平置状态时,上述靠背杆组件在转动件组件的带动下,绕其与坐垫杆组件之间的转动轴向后下方转动至平置状态,此时转动件组件处于立设状态,坐蔸机构由座椅状态转变为提篮状态。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可由靠椅状态转换为睡篮状态,转换调节方便,不仅实现了随时切换调整,而且一个车架仅需配备一个座兜机构即可实现座椅和睡篮两种功能,无需同时配备两种配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座椅状态时的结构不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睡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锁定机构和第二解锁机构处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一解锁机构处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0018]其中:1围框组件;11围框连接件;111第一齿槽;12上围杆;13下围杆;
[0019]2坐垫杆组件;21坐垫杆;211第一导向槽;22连接片;221第二导向槽;23固定杆;231凹槽;
[0020]3插接件;
[0021]4第一锁定机构;41齿轮;42压簧;
[0022]5第一解锁机构;51按钮;
[0023]6连杆;61锁片;611座椅锁定槽;612睡篮锁定槽;
[0024]7第二锁定机构;71锁定杆;
[0025]8第二解锁机构;8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童车可转换的座兜机构,包括围框组件I和坐垫杆组件2,所述围框组件I的中部设有围框连接件11,围框连接件1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车架插接连接的插接件3,所述围框连接件11与插接件3之间设有第一锁定机构4及用于解除第一锁定机构4锁定的第一解锁机构5,该座兜机构处于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4对围框连接件11与插接件3实现锁定,座兜机构在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之间转换时,利用第一解锁机构5解除第一锁定机构4的锁定,使围框连接件11与插接件3可相对转动,所述坐垫杆组件2包括坐垫杆21,所述围框连接件11与坐垫杆21之间销接有连杆6,所述坐垫杆21与连杆6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7及用于解除第二锁定机构7锁定的第二解锁机构8,该座兜机构处于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时,第二锁定机构7对坐垫杆21与连杆6实现锁定,座兜机构在座椅状态或睡篮状态之间转换时,利用第二解锁机构8解除第二锁定机构7的锁定,使坐垫杆21与连杆6可相对转动。
[0027]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及第一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