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877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自行车已经普及使用,也是一种非常便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结构都在不断的升级与改进。目前市场上的自行车均采用前轮转向来控制前进方向。但是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传统结构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通过踩踏只能对腿部肌肉起到煅炼作用,不能满足希望通过自行车骑行达到减肥、煅练身体人群的需求。另外目前传统结构的自行车均采用链条传动,链条传动的自行车成本较高,维护麻烦,因其表面有大量的润滑油容易造成车身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达到对身体更多部位的健身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立管、车把、前叉、前车轴、前轮、车座立管、后叉、后车轴、车座、后轮传动机构、曲柄、脚踏和后轮;所述车把立管设在所述车架的第一端;所述车把设在所述车把立管的第一端;所述前叉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车把立管的第二端;所述前车轴设在所述前叉的第二端;所述前轮设在所述前车轴上;所述车座立管是在所述车架的第二端;所述车座设在所述车座立管的第一端;所述后叉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车座立管的第二端;所述后车轴设在所述后叉的第二端;所述后轮传动机构设在所述后车轴上;所述后轮设在所述后车轴上;所述曲柄设在所述后轮的两侧;所述脚踏连接所述曲柄。
[0004]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包括横梁、车把立管套筒和车座立管套筒;所述横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车把立管套筒,所述车把立管套筒内装有车把立管;所述横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车座立管套筒,所述车座立管套筒内装有车座立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后轮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后轮花鼓;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后轮花鼓相对安装在所述后车轴的两侧;所述从动齿轮设在所述后叉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车座立管的第二端侧面还设有凹槽;所述车架底部还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插入所述凹槽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件和锁销;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锁销套装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锁销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凹槽中。
[0008]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轮转向机构实现了前、后轮同时转向,在煅炼腿部的同时更多的煅炼腰部肌肉,消耗腰部脂肪,还可以实现更多的骑行技巧,给人们提供更多炫酷的骑行方式;采用齿轮传动,寿命更长,维护简单方便。
[0009]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车的结构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多功能自行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15]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16]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0017]实施例一
[001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多功能自行车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车架1、车把立管2、车把3、前叉4、前车轴5、前轮6、车座立管7、后叉8、后车轴9、车座10、后轮传动机构、曲柄11、脚踏12和后轮13 ;车把立管2设在车架I的第一端;车把3设在车把立管2的第一端;前叉4的第一端连接车把立管2的第二端;前车轴5设在前叉4的第二端;前轮6设在前车轴5上;车座立管7是在车架I的第二端;车座10设在车座立管7的第一端;后叉8的第一端连接车座立管7的第二端;后车轴9设在后叉8的第二端;后轮传动机构设在后车轴9上;后轮13设在后车轴9上;曲柄11设在后轮13的两侧;脚踏12连接曲柄11。
[0019]在优选方案中,车架I包括横梁14、车把立管套筒15和车座立管套筒16 ;横梁14的第一端连接车把立管套筒15,车把立管套筒15内装有车把立管2 ;横梁14的第二端连接车座立管套筒16,车座立管套筒16内装有车座立管7。
[0020]在优选方案中,后轮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17、主动齿轮18和后轮花鼓19 ;主动齿轮18和后轮花鼓19相对安装在后车轴9的两侧;从动齿轮17设在后叉8上,从动齿轮17与主动齿轮18相互啮合。
[0021]在优选方案中,车座立管7的第二端侧面还设有凹槽;车架I底部还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插入凹槽中。
[0022]在优选方案中,锁止机构包括固定件20和锁销21 ;固定件20连接在车架I的底部;锁销21套装在固定件20上;锁销21的第一端插入凹槽中。
[0023]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轮13转向机构实现了前、后轮13同时转向,在煅炼腿部的同时更多的煅炼腰部肌肉,消耗腰部脂肪,还可以实现更多的骑行技巧,给人们提供更多炫酷的骑行方式;采用齿轮传动,寿命更长,维护简单方便。
[0024]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进行过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2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00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架、车把立管、车把、前叉、前车轴、前轮、车座立管、后叉、后车轴、车座、后轮传动机构、曲柄、脚踏和后轮; 所述车把立管设在所述车架的第一端; 所述车把设在所述车把立管的第一端; 所述前叉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车把立管的第二端; 所述前车轴设在所述前叉的第二端; 所述前轮设在所述前车轴上; 所述车座立管是在所述车架的第二端; 所述车座设在所述车座立管的第一端; 所述后叉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车座立管的第二端; 所述后车轴设在所述后叉的第二端; 所述后轮传动机构设在所述后车轴上; 所述后轮设在所述后车轴上; 所述曲柄设在所述后轮的两侧; 所述脚踏连接所述曲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横梁、车把立管套筒和车座立管套筒; 所述横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车把立管套筒,所述车把立管套筒内装有车把立管; 所述横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车座立管套筒,所述车座立管套筒内装有车座立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轮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后轮花鼓; 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后轮花鼓相对安装在所述后车轴的两侧; 所述从动齿轮设在所述后叉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立管的第二端侧面还设有凹槽; 所述车架底部还设有锁止机构; 所述锁止机构插入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件和锁销; 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底部; 所述锁销套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锁销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凹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包括车把立管设在车架的第一端;车把设在车把立管的第一端;前叉的第一端连接车把立管的第二端;前车轴设在前叉的第二端;前轮设在前车轴上;车座立管是在车架的第二端;车座设在车座立管的第一端;后叉的第一端连接车座立管的第二端;后车轴设在后叉的第二端;后轮传动机构设在后车轴上;后轮设在后车轴上;曲柄设在后轮的两侧;脚踏连接曲柄;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轮转向机构实现了前、后轮同时转向,在煅炼腿部的同时更多的煅炼腰部肌肉,消耗腰部脂肪,还可以实现更多的骑行技巧,给人们提供更多炫酷的骑行方式;采用齿轮传动,寿命更长,维护简单方便。
【IPC分类】B62K3-00, B62M1-38, B62K19-00
【公开号】CN204527442
【申请号】CN201520219611
【发明人】程树林
【申请人】程树林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