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童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156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双座童婴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车,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婴儿和儿童同乘的双座童婴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婴儿车在车架上设置有一个坐兜,可供婴儿坐、卧,可以通过增大宽度或长度用以同时容纳两个婴儿;传统的童车包括带有脚踏板的三轮童车,可以供3至5岁的儿童骑乘行驶,同时在童车后部可以设置能够控制方向的推手杆,家长通过控制推手杆辅助儿童骑乘。由于目前国家二胎政策逐渐放开,使已经拥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生婴儿,而两个孩子的年龄差距多数在2-5之间,在现有的婴儿车和童车只能单独容纳相应年龄段的孩子使用,不能同时供两年龄段的大、小孩子共同使用,因此在出行时只能分别乘坐两种不同类型的婴儿车或童车,需要两个家长各自推行,不便控制,而且两个车体重量大,体积大,不易携带给家长带来极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座童婴车,解决了现有童车和婴儿车只能单独乘坐一个相应年龄段孩子、家长不易操控、车体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其能够使大、小两孩子同时共乘,方便控制,可折叠收纳,结构简单。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座童婴车包括:前车轮架、后车轮架及支撑横梁,前车轮架通过车前叉设置带有脚踏板的前车轮,后车轮架设置有左、右后轮,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设置有用于骑行的前座椅,支撑横梁后部设置有婴儿坐兜,所述后车轮架上端连接在前座椅与婴儿坐兜之间的支撑横梁段,后车轮架上端部设置有限位槽孔,支撑横梁穿过所述限位槽孔并通过横向铰轴和限位销固定,后车轮架还设置有车体后推杆。
[0005]所述婴儿坐兜底部通过转盘与支撑横梁上的转盘底座连接,转盘底座带有中心孔,中心孔外侧圆周设置多个定位孔,转盘转轴转动插在所述中心孔内,转盘通过定位销卡接定位孔。
[0006]所述车体后推杆转动连接后车轮架,并通过连杆机构与车前叉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儿童三轮车结构,在横梁中部设置前座椅,在横梁后部设置婴儿坐兜,形成前座椅用于儿童骑行,婴儿坐兜用于婴儿坐臣卜,使车体能够具有同时容纳两个不同年龄孩子的功能;而且后车轮架与车横梁采用铰轴和限位销固定,通过拔插限位销,使车体能够折叠,极大的减小占用空间,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尤其能使两孩共乘,方便家长出行,消除两孩之间的隔阂,培养大孩的责任感和爱护心理,增进了两个孩子的亲密情感。
【附图说明】
[000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横梁与后车轮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梁铰接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坐兜底部的转盘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收拢状态结构图。
[0015]图中序号说明:1车体后推杆、2婴儿坐兜、3转盘、4支撑横梁、5前座椅、6前车把、7前车轮架、8车前叉、9前车轮、10连杆机构、11铰轴、12后车轮架、13后车轮、14限位销、15限位槽孔、16限位孔、17转盘座、18中心孔、19环形浅沟槽、20定位孔、21定位销、22转盘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易于理解,根据实施例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双座童婴车,采用三轮车形式,它包括:前车轮架7、后车轮架12及支撑横梁4,前车轮架7设置有前车把6、车前叉8和前车轮9,前车轮架7通过车前叉装配能够骑行的带有脚踏板的前车轮7,后车轮架12为“人”字形,后车轮架设置有左、右后车轮13,支撑横梁4中部铆接有用于骑行的前座椅5,支撑横梁后部设置有婴儿坐兜2,婴儿坐兜2的水平位置高于前座椅5,婴儿坐兜上可以设置遮阳伞和安全带,后车轮架12上端部连接在前座椅与婴儿坐兜之间的支撑横梁段,如图3和4所示,后车轮架上端部设置有限位槽孔15,支撑横梁4穿过限位槽孔15并通过横向铰轴11和限位销14固定,在支撑横梁连接部及后车轮架的对应位置都设置有限位孔16,通过插入限位销14固定,在后车轮架还设置有车体后推杆I。
[0017]如图5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婴儿坐兜2底部通过转盘3与支撑横梁上的转盘座17连接,婴儿坐兜底部与转盘3焊接固定,转盘底座带有中心孔18,中心孔外侧圆周设置多个定位孔20,转盘转轴22转动插在所述中心孔内,转盘通过定位销21卡接定位孔20,各个定位孔沿圆周方向连接有环形浅沟槽19,该结构能够使婴儿坐兜绕转盘转轴做360度转动,转动时将婴儿坐兜向上轻轻提起,定位销与定位孔分离,旋转至定位角度,将婴儿坐兜放下,使定位销卡接定位孔,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固定。
[0018]如图1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车体后推杆I转动连接后车轮架12,并通过连杆机构10与车前叉8连接,该结构使后推杆辅助控制前车把的方向,另外在后车轮外侧还可以设置刹车结构。
[0019]如图6所示,在对车体进行收纳时,将后车体后推杆及连杆机构拆卸下来,然后将后车轮架绕铰轴向内旋转收拢,将限位销插入限位孔16固定,折叠收拢后明细减小了体积及占用空间。
【主权项】
1.一种双座童婴车,它包括:前车轮架、后车轮架及支撑横梁,前车轮架通过车前叉设置带有脚踏板的前车轮,后车轮架设置有左、右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设置有用于骑行的前座椅,支撑横梁后部设置有婴儿坐兜,所述后车轮架上端连接在前座椅与婴儿坐兜之间的支撑横梁段,后车轮架上端部设置有限位槽孔,支撑横梁穿过所述限位槽孔并通过横向铰轴和限位销固定,后车轮架还设置有车体后推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座童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坐兜底部通过转盘与支撑横梁上的转盘底座连接,转盘底座带有中心孔,中心孔外侧圆周设置多个定位孔,转盘转轴转动插在所述中心孔内,转盘通过定位销卡接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座童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后推杆转动连接后车轮架,并通过连杆机构与车前叉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座童婴车,解决了现有童车和婴儿车只能单独乘坐一个相应年龄段孩子、车体携带不便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设置有用于骑行的前座椅,支撑横梁后部设置有婴儿坐兜,所述后车轮架上端连接在前座椅与婴儿坐兜之间的支撑横梁段,后车轮架上端部设置有限位槽孔,支撑横梁穿过所述限位槽孔并通过横向铰轴和限位销固定,后车轮架还设置有车体后推杆。其能够使大、小两孩子同时共乘,方便控制,可折叠收纳,结构简单,方便家长出行,增进了两个孩子的亲密情感。
【IPC分类】B62B7/06, B62B7/04
【公开号】CN204871136
【申请号】CN201520649229
【发明人】孟飞, 李振戬, 李小亮, 刘梦丽, 李蕊
【申请人】孟飞, 李振戬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