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637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
【背景技术】
[0002]工程机械领域中,行走装置分为轮式行走装置和履带式行走装置。其中,轮式行走装置相对于履带式行走装置具有损耗低,机动性能强及速度快等特点,但是轮式行走装置通过性能和防护性能较差;履带式行走装置由于接地面积大,压力低,所以其越野性能较为优秀,行走时对路面要求不高。
[0003]目前,履带式行走装置可以通过改变两侧履带的速度实现转向,尤其是改用双流传动系统后更是可以实现中心转向。但是目前履带式行走装置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即履带式行走装置在转向时由于履带接地端面积较大而且要横向刮动地面,特别是在松软地面上以小半径转向时,其所受的横向摩擦阻力也会大大增加,因此使得消耗的功率变大,并且导致履带装置的磨损也相应变大。
[0004]针对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虽然技术人员采取了一些改善措施,譬如改进履带板的材料来增加其耐磨性及减轻装置的重量,或者在履带外挂厚厚的橡胶以避免履带对地面的破坏,使得能够延长履带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些改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履带行走装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上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在转向时受到的横向摩擦力较大,从而使得履带转向所需消耗的功率及所受的磨损变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能够有效减小履带转向时所受摩擦力,从而使得履带转向时所需消耗的功率及履带转向时所受的磨损大大减小,进而有效提高了履带转向装置的机动性及履带的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包括台体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台体两侧的履带本体,所述履带本体由若干排履带板铰接而成,所述履带板外侧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辊子,其中,所述履带板内侧间隔设置有啮合轴,所述啮合轴与设置在所述履带板之间的相互匹配的主动轮及诱导轮啮合,所述履带板接地端间隔设置有负重轮,所述负重轮相对内侧面间隔设置有托带轮,并且,设置于同一排履带板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于相邻排履带板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相互交叉。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辊子的中轴线与所述主动轮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延长线相交形成辊子的偏置角。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辊子的偏置角角度范围为-90° -90°。
[0010]进一步地,所述啮合轴为两排,所述负重轮及所述托带轮设置在所述两排啮合轴中间。
[0011]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台体两侧的履带本体为两条。
[0012]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台体两侧的所述履带本体上的辊子对称分布。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履带板上设置有若干排不同偏置角的辊子,从而使得履带平台在转向时能够有效控制其运动轨迹,同时还能大大简化其运动控制机构和传动机构,进而达到在有效保证所述履带平台能够平稳转向时同时保证其转向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并且有效延长了履带的使用寿命。多排辊子的设置也使得履带的接地面积增大,平台的运动更加平稳,载重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履带板;2、辊子;3、啮合轴;4、安装支架;5、诱导轮;6、主动轮;7、台体;8、履带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包括台体7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台体7两侧的履带本体8,所述履带本体8由若干排履带板I铰接而成,所述履带板I外侧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上固定设置有辊子2,其中,所述履带板I内侧间隔设置有啮合轴3,所述啮合轴3与设置在所述履带板I之间的相互匹配的主动轮6及诱导轮5啮合,所述履带板I接地端间隔设置有负重轮,所述负重轮相对内侧面间隔设置有托带轮,并且,设置于同一排履带板I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于相邻排履带板I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4之间相互交叉。
[0020]此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辊子2的中轴线与所述主动轮6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延长线相交形成辊子2的偏置角。
[0021]此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辊子2的偏置角角度范围为-90° -90°。
[0022]此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啮合轴3为两排,所述负重轮及所述托带轮设置在所述两排啮合轴3中间。
[0023]此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台体7两侧的履带本体8为两条。
[0024]此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台体7两侧的所述履带本体8上的辊子2对称分布。
[0025]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6]在具体使用时,所述主动轮6转动带动所述啮合轴3的交替,由于所述啮合轴3的交替从而使得与所述主动轮6相匹配的诱导轮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履带本体8的运动,所述履带本体8上的所述辊子2因此随着所述履带本体8滚动,由于所述辊子2交叉设置成一定角度,且其转动轴线与所述主动轮6的转动轴线呈一定角度,因此,其在运动时能够有效控制其运动轨迹,并且由于其滚动,有效减小了其余地面的摩擦力,这样使得此装置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也有效减小了所述履带本体8的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摩擦力减小,其所需消耗的功率也显著降低,从而解决了能源,提高了其使用性能。正是基于此,本装置在转向时更加平稳。
[0027]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履带板I上设置有若干排不同偏置角的所述辊子2,从而使得所述台体7在转向时能够有效控制其运动轨迹,同时还能大大简化其运动控制机构和传动机构,进而达到在有效保证所述台体7能够平稳转向时同时保证其转向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并且有效延长了履带的使用寿命。多排辊子的设置也使得履带的接地面积增大,平台的运动更加平稳,载重能力更强。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包括台体(7)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台体(7)两侧的履带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本体(8)由若干排履带板(I)铰接而成,所述履带板(I)外侧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上固定设置有辊子(2),其中,所述履带板(I)内侧间隔设置有啮合轴(3 ),所述啮合轴(3 )与设置在所述履带板(I)之间的相互匹配的主动轮(6)及诱导轮(5)啮合,所述履带板(I)接地端间隔设置有负重轮,所述负重轮相对内侧面间隔设置有托带轮,并且,设置于同一排履带板(I)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于相邻排履带板(I)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4)之间相互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2)的中轴线与所述主动轮(6)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延长线相交形成辊子(2)的偏置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2)的偏置角角度范围为-90° -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轴(3)为两排,所述负重轮及所述托带轮设置在所述两排啮合轴(3)中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台体(7 )两侧的履带本体(8 )为两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台体(7)两侧的所述履带本体(8)上的棍子(2)对称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履带车辆运动模式的高效转向平台,包括台体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台体两侧的履带本体,所述履带本体由若干排履带板铰接而成,所述履带板外侧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辊子,履带板内侧间隔设置有啮合轴,啮合轴与设置在所述履带板之间的相互匹配的主动轮及诱导轮啮合,所述履带板接地端间隔设置有负重轮,所述负重轮相对内侧面间隔设置有托带轮,设置于同一排履带板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于相邻排履带板外侧的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相互交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履带板上设置有若干排不同偏置角的辊子,从而让履带平台在转向时能够控制运动轨迹,进而有效保证了履带平台转向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IPC分类】B62D55/18, B62D55/08
【公开号】CN204915881
【申请号】CN201420791055
【发明人】张豫南, 黄涛, 许军, 颜南明, 张健, 尚颖辉, 李年裕, 宋小庆, 刘亚龙, 唐帅, 吴伟胜, 蔡志远, 张舒阳, 王恒, 张 杰, 王志辉, 房远
【申请人】张豫南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