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的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312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配件的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配件的推车,它包括车体,车体上表面对应的两边外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栓,车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个脚轮,车体上表面的一边外侧竖着设置一个推把,车体对应的两边外侧分别挖穿成空区,每个空区内的下侧分别设置一个侧盖,每个侧盖的一面外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片,每个侧盖对应的两头上部分别由一个拉绳连接对应处车体的一侧上部,每个顶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对应处挂杆的下侧居中处,每个顶杆的下端分别焊接对应处车体空腔内的底部。
【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配件的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的推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汽车配件点焊加工后均是由一个小推车拉走,加工后的配件是平着堆放在小推车内,这种小推车:一是车体内部没有专用的挂杆,带大穿孔的配件只能堆放在小推车内;二是堆在一起的配件很容易变形,碰坏。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配件在车间运送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的推车,该推车对应的两侧分别挖穿成空区,且每个空区内分别设有一个活动侧盖,点焊加工后的工件分别从车体两侧的空区内往里挂,并依次排放。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体,车体为长方形,车体上表面对应的两边外侧启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栓,每个挂栓分别是横着设置,车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个脚轮,车体上表面的一边外侧竖着设置一个推把,车体对应的两边外侧分别挖穿成空区,每个空区内的下侧分别设置一个侧盖,注意,每个侧盖的下侧分别是由钮铐连接对应处车体两边空区的下侧,每个侧盖分别是由上往下翻开或关闭,每个侧盖的一面外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片,注意,每个挂片均是由固定页与挂页组成,每个固定页与对应处挂页之间分别由钮铐连接,每个挂片一头的固定页里侧分别是横着固定对应处侧盖表面,每个挂片另一头的挂页表面分别挖穿一个条形口子,每个侧盖对应的两头上部分别由一个拉绳连接对应处车体的一侧上部,每个拉绳均是由牛筋材料构置;两个挂杆分别呈水平状悬置在车体空腔内的上部,每个顶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对应处挂杆的下侧居中处,每个顶杆的下端分别焊接对应处车体空腔内的底部,也就是说,车体空腔内底部的两头居中处分别焊接一个顶杆的下端,两个挂杆呈平行状,两个挂杆的长度小于车体空腔内的宽度。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车体对应的两边外侧分别挖穿成空区,每个空区内的下侧分别设置一个侧盖;二、点焊后的工件分别从车体两侧的空区内往里放,并依次挂在对应处挂杆上;三、车体空腔内的每个挂杆挂满工件后,并由操作人把车体两边的侧盖由下往上合拢,并固定,每个工件表面均有一个大穿孔。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置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空腔内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平面示意图。
[0009]其中:1、车体;2、挂杆;3、侧盖;4、挂片;5、拉绳;6、脚轮;7、推把;8、挂栓;9、顶杆;
1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1]图1中,车体I上表面对应的两边外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栓8,车体I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个脚轮6,车体I上表面的一边外侧竖着设置一个推把7,车体I对应的两边外侧分别挖穿成空区,每个空区内的下侧分别设置一个侧盖3,每个侧盖3对应的两头上部分别由一个拉绳5连接对应处车体I的一侧上部,每个侧盖3的一面外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片4。
[0012]图2包括车体1,每个顶杆9的上端分别焊接对应处挂杆2的下侧居中处,每个顶杆9的下端分别焊接对应处车体I空腔内的底部,点焊加工后的工件10分别从车体I两侧的空区内往里放,并依次挂在对应处挂杆2上。
[0013]图3包括车体I,工件10挂满后,操作人把车体I两边的侧盖3由下往上合拢,接着,操作人再把挂片4 一头挂页上的条形口子扣住对应处的扣栓8。
【主权项】
1.一种汽车配件的推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车体上表面对应的两边外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栓,车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个脚轮,车体上表面的一边外侧竖着设置一个推把,车体对应的两边外侧分别挖穿成空区,每个空区内的下侧分别设置一个侧盖,每个侧盖的一面外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挂片,每个侧盖对应的两头上部分别由一个拉绳连接对应处车体的一侧上部,每个顶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对应处挂杆的下侧居中处,每个顶杆的下端分别焊接对应处车体空腔内的底部。
【文档编号】B62B3/02GK205686437SQ201620544838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9日 公开号201620544838.1, CN 201620544838, CN 205686437 U, CN 205686437U, CN-U-205686437, CN201620544838, CN201620544838.1, CN205686437 U, CN205686437U
【发明人】王浩, 江泳
【申请人】章顺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