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841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求生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圈状可变形的充气救生用具,具体为一种求生圈。它是专为解决救生圈 在使用中须手臂攀抚,制约了手的活动能力,人与圈之间无固定关系,易脱落,使用者胸口对 圈内壁的挤压,不舒服,易紧张。遇风浪激流,安全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 新型提供一种求生圈。
技术背景-
水中常用的救生工具就是救生圈。在使用中常感到三个不适。1。手膀子长时间夹住救生 圈,会导致手臂用力而消耗体力。遇到风浪冲击后,人会滑脱救生圈。2。平压救生圈时,胸 前的救生圈离身体太远;前压救生圈时,不仅影响呼吸,身后的救生圈部分离开了水面而使其 浮力失去一半。3。救生圈的腋夹和须手攀抚,直接影响手的滑水动作。学泳者,落水者和携 带者都感到使用救生圈束手束脚。 发明内容
本设计的求生圈就是利用废弃的轮胎1,在半园的两端2收紧收窄而阻断胎内气流,形成 两段独立的半园形气囊,分别安有各自的气嘴4。在气囊的中段系上个有孔的5系带6,系带 套过气嘴4而固定系带孔上扣上条拉绳6,绳端有个安全扣7,可以扣住圈内人9的腰带10。 这样,在救生圈内的人,在前后气囊的包裹和气胎拉绳与腰带的连接,就把人完全固定在救生 圈内,被浮力提在水面上。而对称收紧的气囊连接部分,舒适地夹于人体腋下,留给了手臂活 动的足够空间。救生圈内的人气囊上的安全带与人体腰带连接,就可腾出双手划水或作其他动 作,而不必担心人会滑脱救生圈。同时安全绳可以收短放长,调节气囊压迫胸部的位置,减轻 呼吸困难的外界刺激,舒缓紧张的心情,行动自如地漂流在风浪中。从而一改救生圈的被动等 待救援为主动划水自救。故称之为求生圈。
该求生圈的新颖性在于1。救生圈变成了救生衣,克服了救生衣勒头颈之苦,其浮力效 果增强了多倍。2。气囊上的安全带与腰带连接,防止人体滑脱气囊,解放了双手,留出了手 臂的活动空间,舒适而省力。3。人体腋夹部分收紧收窄,增加了人体腋夹的舒适,而独立气 囊又增加了气囊破损的安全保保障。同时U形气囊,前后包裹人体,不压迫胸部,缓减了紧张 情绪,有利保持头脑清醒,寻求自救办法。4。前后气囊在充足气的圈型状态下,可挤压在长 方形凹箱内平直存放,节约了放置面积,拉出即用,便于携带和使用。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选取一个废旧轮胎l,分为对称两个半园,半园的终端用胶粘合2收紧收窄,阻断胎内气流而 形成形成两段独立的半园形气囊,各段中部外侧分别安有充气气嘴4。经过气嘴与气囊横面绕 上个固定绳套3,套端留个扣环5。环上可扣上条安全绳6。安全绳6另端安个安全活扣7。活 扣7可以扣在水8中人9的腰带10上。这样,相互连接的前后两段气囊l,经安全绳6的安全 活扣7,扣住圈内人体腰带IO,形成了贴身救生衣。
权利要求1. 这是一种救生用具改成的求生圈,它由两段软连接的环状半园柱气囊,与固定在气囊上的安全绳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园环柱状救生圈从中一分为二,分成相互软连接,相对独立的两个半园型气囊,在气囊的中段各系上带扣环的固定系带,固定系带扣环上分别扣上条安全绳,绳端有个安全活扣,再扣住浮囊圈内人身上的腰带,形成网状包裹圈中人体腰带的充气救生衣。
专利摘要这是一种救生用具改成实用新型的求生圈,它是利用废弃的轮胎1,在圆圈的二分之一两端2收紧而阻断胎内气流,形成两段软体连接的,独立半圆形气囊,分别安装上各自的充气气嘴4,在半圆气囊的中段系上个带扣环5的固定绳6,绳套过气嘴4而固定在气囊上,固定系带扣环上扣上条安全绳6,绳端有个安全活扣7,可以扣住圈内人体9的腰带10,让气囊和腰带通过气囊安全绳连接成网状而省力舒适的充气救生衣。
文档编号B63C9/00GK201235919SQ200720104959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俊 董 申请人:俊 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