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558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救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火灾或水灾等突发性灾害 的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当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尤其是火灾或水灾等灾害发生时,还很 少有针对性的救生装置来实施自救,且目前的一些装置都过于传统,实施效果 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 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自救舱、手动降落滑轮和气囊组成,所述的自救舱由舱外 壁、舱盖和工具箱构成,其中弧形外壁、透视窗、外壁构成整个舱体外壁;所 述的手动降落滑轮由降落绳索、手拉链条、锁轮阀、主动盘和从动盘构成,其 中主动盘上设有外齿轮和内齿轮,而从动盘上则设有外齿轮和内绕线盘,主动 盘和从动盘中心处分别设有中轴、中轴;而在气囊的组构中,弧形气囊壁和变 形气囊壁构成整个气囊的外壁,而三角形气囊壁、封口粘边和拉链则构成气囊 入口,当有人为需要时,将三角形气囊壁划破后,则有变形气囊壁、封口粘边 和弧形气囊壁构成整个气囊的外壁,气囊内装有适量氧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的混 合气体以供呼吸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火灾或水灾等突发性灾害设计,效果好、操 作使用简便,成本低,适合家庭配备。以下结合
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角形气囊壁划破前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角形气囊壁划破后的生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盖及顶部外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盖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盖卡口处外壁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入口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入口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动降落滑轮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手动降落滑轮铅垂剖视图
图IO是本实用新型手动降落滑轮水平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手动降落滑轮主动盘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手动降落滑轮从动盘侧视图
其中l-降落绳索、2-舱盖、3-透视玻窗、4-手动降落滑轮、5-挂系绳索、6-变形气囊壁、7-三角形气囊壁、8-弧形气囊壁、9-弧形外壁、10-外壁、11-封 口粘边、12-拉链、13-舱盖隔挡、14-舱盖卡胶、15-外壁口、 16-外齿轮、17-内 绕线盘、18-中轴、19-外齿轮、20-手拉链条、21-内齿轮、22-中轴、23-锁轮阀、 24-外壳、25-工具箱、26-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ll、 图1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自救舱、 手动降落滑轮和气囊组成,所述的自救舱由舱外壁、舱盖2和工具箱25构成, 其中弧形外壁9、透视玻窗3、外壁10互相粘合连接构成整个舱体外壁,三者 紧密粘合在一起,构成一定形状的外壁,其材质应具有抗高温,富弹性,耐撞 击的特性,而挂系绳索5则系在舱外壁的内腔,舱盖2—端通过活页和外壁口 15连接起来,当合上舱盖2时,舱盖卡胶14发生形变,使舱盖2落于舱盖卡 胶14和舱盖隔挡13之间,如此舱盖便被固定在外壁口 15而将自救舱封闭起来, 工具箱25中装有小刀和呼吸面罩,其中呼吸面罩通过导气管26和气囊导通; 所述的手动降落滑轮由降落绳索1、手拉链条20、锁轮阀23、外壳24主动盘和从动盘构成,其中主动盘'上设有外齿丰—19科内齿轮21,而从动盘上则设有 外齿轮16和内绕线盘17,主动盘和从动盘中心处分别设有中轴22、 18,降落 绳索1绕在从动盘内绕线盘17上,手拉链条20咬合在主动盘外齿轮19上,主 动盘内齿轮21和从动盘外齿轮16咬合在一起,而主动盘则是通过咬合的齿轮 来带动从动盘旋转,主动盘和从动盘分别被其中心处中轴18、中轴22所固定 并可绕其旋转,中轴18、中轴22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壳24上,而整个降落滑轮 则被外壳24包裹,外壳24下端系有挂系绳索5;而在气囊的组构中,弧形气 囊壁8和变形气囊壁6互相粘合连接构成整个气囊的外壁,而三角形气囊壁7、 封口粘边11和拉链12则互相粘合连接构成气囊入口,其中变形气囊壁6紧贴 三角形气囊壁7并置于其外层,弧形气囊壁8和三角形气囊壁7及变形气囊壁 6端点粘合在同一位置处,封口粘边11 一长边和拉链12 —边的变形气囊壁6 粘合在一起,在另一长边平行边沿涂有粘胶,当有人为需要钻入气囊入口,并 将三角形气囊壁7划破后,气体喷出,变形气囊壁6变成球形,强大的气压迫 使封口粘边11通过粘胶和变形气囊壁6紧紧粘合在一起,此时气囊入口被密封, 同时则有变形气囊壁6、封口粘边11和弧形气囊壁8构成整个气囊的外壁,气 囊内装有适量氧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以供呼吸用,工具箱中装有划刻 用具和呼吸面罩,其中呼吸面罩通过导气管和气囊导通,当人未进入气囊内时, 以便气囊中的气体通过呼吸面罩供人呼吸。
在图l、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 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发生紧急情况后,将整套装置通过降落绳索1挂在所居楼层的阳台位置, 逃生者打开舱盖2 ,蹲在变形气囊壁6上,用力合上舱盖2 ,然后拉动手拉链 条20,通过手动降落滑轮控制自救舱缓缓降落,若要停止降落,则可通过锁轮 阀23锁住降落滑轮,以免其降落,若舱内缺氧,可打开工具箱25,取出呼吸 面罩并正确佩戴上。当火灾中烟雾过大或发生水灾后,有密封需要时,逃牛者 可拉开拉链12,并将变形气囊壁6支起,钻入其中,拉上拉链,然后划破三角 形气囊壁7,并将封口粘边11通过粘胶和变形气囊壁6均匀地粘合在一起,
5躲在气囊腔中,气囊腔中的氧气可供应呼吸甩,以免因烟雾过大而使人窒息死 亡。或是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若遇水灾时,可将滑轮卸下,灵活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自救舱、手动降落滑轮和气囊组成,所述的自救舱由舱外壁、舱盖(2)和工具箱(25)构成,其中弧形外壁(9)、透视玻窗(3)、外壁(10)互相粘合连接;所述的手动降落滑轮由降落绳索(1)、手拉链条(20)、锁轮阀(23)、主动盘和从动盘构成,其中主动盘上设有外齿轮(19)和内齿轮(21),而从动盘上则设有外齿轮(16)和内绕线盘(17),主动盘和从动盘中心处分别设有中轴(22)、中轴(18);而在气囊的组构中,弧形气囊壁(8)和变形气囊壁(6)互相粘合连接,而三角形气囊壁(7)、封口粘边(11)和拉链(12)则互相粘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自救舱、手动降落滑轮和气囊组成,所述的自救舱由舱外壁、舱盖(2)和工具箱(25)构成,其中弧形外壁(9)、透视玻窗(3)互相粘合连接,手动降落滑轮由降落绳索(1)、手拉链条(20)、锁轮阀(23)、主动盘和从动盘构成,主动盘上设有外齿轮(19)和内齿轮(21),而从动盘上则设有外齿轮(16)和内绕线盘(17),弧形气囊壁(8)和变形气囊壁(6)互相粘合连接,三角形气囊壁(7)、封口粘边(11)和拉链(12)则互相粘合连接,气囊内装有适量氧气和少量其他气体,本实用新型针对火灾或水灾等突发性灾害设计,效果好、操作使用简便,成本低,适合家庭配备。
文档编号B63C9/08GK201404602SQ2009200838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李俊蓉 申请人:李俊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