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自动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36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底自动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尤其是一种海底释放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下释放装置按工作原理不同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爆炸式、熔断式、 机械传动式和磁动式。目前常用的水下释放装置只是针对重块进行释放,这些释放方式难 以满足海底定点观测站的四个立柱的重块释放。由于海底定点观测站对空间布局具有较高 的要求,需要设计成本低、连接和释放可靠的释放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海底自动释放器,可以分别安置在观测站的立柱 上,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简单,易于控制和使用,并且控制精度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底自动释放器,包括释放器支座、配 重块和配重连接轴,其中,所述释放器支座底部端面的中心固定设有支座凸起,释放器支座 的顶部端面设有预紧螺钉,预紧螺钉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声学释放器连接,预紧螺钉的下 部穿过释放器支座上的孔,与紧定套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预紧螺钉与释放器支座内的孔 呈间隙配合,紧定套设置在释放器支座的下部,且套在支座凸起的外部,释放器支座和紧定 套之间设有弹簧,支座凸起内设有孔,配重连接轴的上部设置在该孔内,并且与孔壁之间呈 间隙配合,配重连接轴的下部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支座凸起的侧壁内设有钢球孔,钢球孔内 设有紧定钢球,对应的配重连接轴上部外圆周面设置钢球放置沟槽,钢球放置沟槽的深度 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本发明中,所述预紧螺钉与声学释放器之间的连接件可以为绳索,预紧螺钉的上 部与绳索连接,绳索的另一端与声学释放器连接。支座凸起与释放器支座可以呈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构件所述释放器支座的顶部至少设有两个预紧螺钉,预紧螺钉可以为均勻间隔设置, 也可以为不均勻间隔交错设置,对应的紧定套内设有螺纹孔。所述弹簧可以缠绕在预紧螺钉的外部,弹簧与释放器支座上设置预紧螺钉处的相 应孔底部端面固定连接。弹簧也可以单独设置在释放器支座的底部端面,其与预紧螺钉之 间呈间隔设置。弹簧也可以固定在紧定套的顶部端面。所述钢球放置沟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弧形。所述弹簧可以沿释放器支座的底部端面均勻间隔设置,也可以不均勻间隔设置。所述配重块与配重连接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固定连接配重连接轴的下部设 有螺纹,对应的配重块内设有螺纹孔,配重块与配重连接轴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配重连 接轴的下部也可以通过销轴、卡销等部件与配重块固定连接。钢球孔沿支座凸起侧壁的圆周面均勻间隔设置,也可以为不均勻间隔交错设置, 对应的配重连接轴上部设有钢球放置沟槽。
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水下释放装置相比,该释放器为机械式结构,无需 设置任何能量供应部件,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易于控制,且控制精度高,降低了制 造和使用成本。


图1是本发明处于未释放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处于未释放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处于释放状态时的剖视图;图4是释放器支座的仰视图。图中1、绳索;2、预紧螺钉;3、释放器支座;4、紧定套;5、配重块;6、配重连接轴; 7、支座凸起;8、紧定钢球;9、钢球放置沟槽;10、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该释放器包括释放器支座3、 紧定套4和配重连接轴6,其中释放器支座3底部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支座凸起7,该凸起 7与释放器支座3呈一体式结构。释放器支座3的顶部端面均勻间隔设有多个预紧螺钉2, 预紧螺钉2的上部连接有绳索1,绳索1的另一端与声学释放器连接。预紧螺钉2的下部穿 过释放器支座3上的孔,与紧定套4内的螺纹孔呈螺纹连接,预紧螺钉2与释放器支座3内 的孔呈间隙配合。紧定套4设置在释放器支座3的下部,且套在支座凸起7的外部。紧定 套4与释放器支座3之间设有弹簧10,弹簧10缠绕在预紧螺钉2的外部,弹簧10与释放器 支座3上设置预紧螺钉处的相应孔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支座凸起7内设有通孔,配重连接 轴6的上部设置在该通孔内,并且能够在孔内滑动,即配重连接轴6的上部与孔壁之间呈间 隙配合;配重连接轴6的下部设有螺纹,对应的配重块5内设有螺纹孔,配重连接轴6与配 重块5之间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同时,支座凸起7的侧壁上设有钢球孔,钢球孔沿其侧 壁的某一圆周面间隔均勻间隔设置,钢球孔内设有紧定钢球8,对应的配重连接轴6上部设 置钢球放置沟槽9,钢球放置沟槽9的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钢球放置沟槽9 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其也可以为弧形或三角形。当处于未释放状态时,紧定钢球8被紧定 套4固定在钢球放置沟槽9和支座凸起7侧壁的钢球孔内。当处于未释放状态时,绳索1与声学释放器连接,绳索1预紧,使得预紧螺钉2的 下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拉动紧定套4的顶部端面紧靠于释放器支座3的底部端面,紧定套 4与释放器支座3之间且套在预紧螺钉2外部的弹簧10受到挤压,产生较大的弹力。紧定 套4的内表面位于支座凸起7上钢球孔的外侧,将紧定钢球8固定在钢球孔和钢球放置沟 槽9内,且紧定钢球8位于钢球放置沟槽9的最底部,即槽深最大的位置,从而实现配重连 接轴6与支座凸起7的固定连接,此时配重连接轴6上的配重块5与释放器支座3固定连 接。当需要释放配重块时,启动声学释放器,释放绳索1,弹簧10受到的挤压力消失, 其弹力得到释放,弹簧的下端推动紧定套4向下运动,当紧定套4运动至其内表面离开支座凸起7侧壁的钢球孔时,配重块5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同时配重连接轴6外表面的钢 球放置沟槽9的斜面迫使紧定钢球8产生径向移动,并沿支座凸起7侧壁上的钢球孔滑出, 配重连接轴6和释放器支座3分离,实现了配重块5的释放。本发明中,一般需要通过设置多个紧定钢球8实现配重连接轴6和释放器支座3 的固定连接。紧定钢球8可以沿紧定套4的某一圆周面上均勻间隔设置,也可以为不均勻 间隔设置。同时紧定钢球8可以沿紧定套的多个圆周面间隔交错设置,对应的配重连接轴 6上部设置钢球放置沟槽9。本实施例中,在释放器支座的顶部均勻间隔设置三个预紧螺钉,也可以设置其他 数量的预紧螺钉,至少设置两个,对应的紧定套4内设有螺纹孔,从而与预紧螺钉实现螺纹 连接。预紧螺钉之间也可以为不均间隔设置。所述弹簧可以固定在释放器支座的底部端面,也可以与紧定套的顶部端面固定连 接。所述配重螺纹孔6与配重块5之间也可以通过销轴组件、卡销等部件实现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
一种海底自动释放器,包括释放器支座(3)、配重块(5)和配重连接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支座(3)底部端面的中心固定设有支座凸起(7),释放器支座(3)的顶部端面设有预紧螺钉(2),预紧螺钉(2)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声学释放器连接,预紧螺钉(2)的下部穿过释放器支座(3)上的孔,与紧定套(4)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预紧螺钉(2)与释放器支座(3)内的孔呈间隙配合,紧定套(4)设置在释放器支座(3)的下部,且套在支座凸起(7)的外部,释放器支座(3)和紧定套(4)之间设有弹簧(10),支座凸起(7)内设有孔,配重连接轴(6)的上部设置在该孔内,并且与孔壁之间呈间隙配合,配重连接轴(6)的下部与配重块(5)固定连接,支座凸起(7)的侧壁内设有钢球孔,钢球孔内设有紧定钢球(8),对应的配重连接轴(6)上部外圆周面设置钢球放置沟槽(9),钢球放置沟槽(9)的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螺钉(2)与声学释 放器之间的连接件为绳索(1),预紧螺钉(2)的上部与绳索(1)连接,绳索(1)的另一端与 声学释放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支座凸起(7)与释放器支座 (3)呈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支座(3)的顶部 至少设有两个预紧螺钉(2),预紧螺钉(2)呈均勻间隔设置,对应的紧定套(4)内设有螺纹 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缠绕在预紧螺 钉(2)的外部,弹簧(10)与释放器支座(3)上设置预紧螺钉(2)处的相应孔底部端面固定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与紧定套(4) 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放置沟槽(9)的横 截面呈半圆形或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连接轴(6)的下部 设有螺纹,配重块(5)内设有螺纹孔,配重连接轴(6)与配重块(6)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 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配重连接轴(6)的下部通过 销轴与配重块(5)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海底自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钢球孔沿支座凸起(7) 侧壁的圆周面均勻间隔设置,对应的配重连接轴(6)上部设有钢球放置沟槽(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尤其是一种海底释放器。该释放器包括释放器支座、配重块和配重连接轴,其中,所述释放器支座底部端面的中心固定设有支座凸起,释放器支座的顶部端面设有预紧螺钉,预紧螺钉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声学释放器连接,预紧螺钉的下部穿过释放器支座上的孔,与紧定套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预紧螺钉与释放器支座内的孔呈间隙配合,紧定套设置在释放器支座的下部,且套在支座凸起的外部,释放器支座和紧定套之间设有弹簧,支座凸起内设有孔,配重连接轴的上部设置在该孔内,并且与孔壁之间呈间隙配合,配重连接轴的下部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支座凸起的侧壁内设有钢球孔,钢球孔内设有紧定钢球,对应的配重连接轴上部外圆周面设置钢球放置沟槽,钢球放置沟槽的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文档编号B63C11/52GK101973378SQ20101051356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于新生, 孙剑, 张庆力, 张开升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