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式锚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587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式锚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锚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式锚穴,锚穴底板与船体外板采用弧形加强板连接,所述弧形加强板的弧形半径为7-8D,D为锚链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德国“BLOHM+VOSS”标准设计做出了改进,扩大了弧形加强板的弧形半径,从而能保证锚能顺畅地通过锚链筒进入锚穴;锚爪、锚冠各三点紧贴锚穴,配合良好。
【专利说明】一种暗式描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锚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式锚穴。

【背景技术】
[0002]通常锚链筒的结构型式与船舶线型、船舶用途以及配置的锚机型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锚链筒相对于水面的倾斜程度可以分为陡削式和平斜式两种。对于陡削式锚链筒而言,在收锚时能否顺利地将锚杆拉进锚链筒,锚平稳地收藏于锚穴是关键。
[0003]目前,国内暗式锚穴的设计均参照德国“BL0HM+V0SS”标准设计,其步骤包括:确定锚链筒中心线与甲板的交点M和锚链筒中心线与外板的交点N,并根据船舶吃水深度和船首侧面形状,保证锚链筒轴线MN与N点所在的水线垂直;过锚链筒轴线MN,垂直于基线做锚链筒中心线所在竖向剖面,即A-A剖面,根据“BL0HM+V0SS”标准和船锚、锚链等参数,确定A-A剖面锚穴各参数,定出锚穴的大小形状并定出锚穴各顶点的位置;最后将A-A剖面和平面图中锚穴各顶点的位置投影到侧视图中,即可得到侧视图上锚穴的投影。该标准适用于锚链筒轴线同垂线间的夹角β为30°?35°,且锚爪与锚杆间的夹角小于38°的斯贝克锚。当锚重> 1740kg时,暗式锚穴的端板长度X取200mm ;锚穴底板与船体外板采用弧形加强板连接,弧形加强板圆弧半径取值范围在4?5D,D为锚链的直径,暗式锚穴的端板至船体外板的距离通常取1750mm。由于技术的发展,我国标准制造的斯贝克锚的锚爪与锚杆间的夹角为40° ±1°,锚重也远远大于1740kg。在按“BL0HM+V0SS”标准设计后,进行木模试验结果显示锚杆不能顺畅地进入锚链筒,锚也不能平稳地收藏在锚穴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按照我国标准制造的斯贝克的暗式锚穴,能使锚杆顺畅地进入锚链筒,锚能平稳地收藏在锚穴中。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暗式锚穴,锚穴底板与船体外板采用弧形加强板连接,所述弧形加强板的弧形半径为7-8D,D为锚链直径。
[0007]优选的,所述暗式锚穴的端板长度为230?250mm。
[0008]或优选的,所述暗式锚穴中端板至船体外板的距离即锚穴深度为1760?1780mm。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德国“BL0HM+V0SS”标准设计做出了改进,扩大了弧形加强板的弧形半径,从而能保证锚能顺畅地通过锚链筒进入锚穴;锚爪、锚冠各三点紧贴锚穴,配合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暗式锚穴布置俯视图;
[0011]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3]一艘海巡船配有3300kg重的斯贝克锚两只,分别存放于舰艏左右舷暗式锚穴内,斯贝克锚的锚爪与锚杆间的夹角为40°,锚重3300Kg。本船选用锚链直径D为Φ46πιπι的ΑΜ3级有档焊接锚链,考虑到深水抛锚的使用需求,左边锚和右边锚锚链长均为550m(20节),总长度为1100m。本船配设两台单侧液压卧式锚机,对称布置于直升机甲板艏部。考虑到整个锚装置布置的紧凑性,本船将常用的掣链器和导链滚轮集成到一起,采用两只滚轮闸刀掣链器48 (GB/T3844-2000),对称布置于直升机甲板艏部锚机和边锚锚链筒之间。锚链筒内径取1D = 460mm,锚链管内径取8D = 368mm。锚链筒轴线同垂线的夹角β为20°。本船艏部型线较瘦,锚链筒布置长度比较紧张,锚和锚链之间采用转环卸扣M3-SWS ( I ) 48 (GB/T549-2008),以减少锚链筒所必需的长度。
[0014]该船选用了暗式锚穴2,如图1、图2所示,暗式锚穴2位于锚链筒I下方,锚穴底板4与船体外板5采用弧形加强板6连接,弧形加强板6的弧形半径为7.5D = 345mm,D为锚链直径,暗式锚穴的端板3长度为230mm,暗式锚穴的端板3至船体外板5的距离取1750mm。
[0015]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实施方式,还是如图1、图2所示,暗式锚穴2位于锚链筒I下方,锚穴底板4与船体外板5采用弧形加强板6连接,弧形加强板6的弧形半径为7.5D =345mm, D为锚链直径,暗式锚穴的端板3长度为200mm,暗式锚穴的端板3至船体外板5的距离取1780mm。
[0016]上述两种实施例的设计方案均对德国“BL0HM+V0SS”标准设计做出了改进,扩大了弧形加强板的弧形半径,并增大了暗式锚穴的体积,从而能保证锚能顺畅地通过锚链筒进入锚穴;锚爪、锚冠各三点紧贴锚穴,配合良好。
[0017]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暗式锚穴,锚穴底板与船体外板采用弧形加强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加强板的弧形半径为7-8D,D为锚链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式锚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式锚穴的端板长度为230?250mm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式锚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式锚穴中端板至船体外板的距离为1760?1780mm。
【文档编号】B63B21/20GK203958545SQ20142022419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姜惠 申请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