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96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无线电操作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驾驶室通讯导航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电操作台。



背景技术:

无线电通讯设备在保障船舶正常航行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甚高频无线电话、中高频无线电台、卫星C站等,其中甚高频和中高频无线电话在船舶进出港以及航行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目前,在多数旧有船舶的驾驶室内,这些设备布置得比较散乱,有的悬挂于舱壁上,有的固定于桌面或台面上,以致有些设备的连线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外面。这种布置方式一方面不利于船员的高效操作,另一方面占用了较多的舱室空间,而且驾驶室通讯区域显得比较凌乱。此外,虽然有些船舶上也配备有组合电台,但其上布置的设备较杂且台面上安装的设备参差不齐,有些电台台体占用的空间较大。因此,对于以后新造及改造船舶,设计一种无线电操作台以实现对多个无线电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制作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且设备布局合理的无线电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无线电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支撑框架和底座,支撑框架位于箱体内部,箱体及支撑框架均安装在底座上;箱体由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三个前面板及一个后面板紧固连接形成,前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无线电显示与操作设备,顶板上设置有打印机,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电源及其它设备,左侧板、右侧板及后面板都制出多个百叶窗散热孔,后面板和底板分别制出一个或多个走线孔,底座上制出多个安装孔。

而且,所述的三个前面板包括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

而且,所述的支撑框架位于箱体内部,通过螺栓紧固于底座上,且箱体的底板位于支撑框架和底座之间,通过它们之间的紧固从而卡紧固定;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面板通过螺钉分别紧固于支撑框架相应位置上,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通过螺钉分别紧固于支撑框架相应位置上。

而且,所述的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高度一致,且都位于同一个倾斜平面内,中间面板较左右面板宽。

而且,所述的左面板上设置有卫星C站的显示终端;右面板上设置有窄带显示终端;中面板左上角设置有航行警告接收机,右上角设置有自带麦克的甚高频无线电话,且在其下方设置有扬声器,中面板下方居中处设置有中高频无线电台,且在其左侧设置有手持麦克。

而且,所述的底板、顶板、左右侧板及后面板采用薄钢板制成,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采用硬铝板制成,支撑框架和底座采用角钢焊接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操作台中箱体是由前后面板、左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通过标准紧固件紧固于支撑框架而构成的,支撑框架采用机械性能较好的角钢焊接制成,可以增强箱体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了无线电设备抗震、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针对舱室相对紧张的空间,箱体的拼装组成方式更有利于无线电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2、本操作台中三个前面板采用质轻的硬铝板,左右面板分别嵌装大小相当的显示终端,中面板除了嵌装甚高频和中高频无线电话外,还设置有麦克和扬声器等无线电设备。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操作台整体简洁美观,而且能提高船员的操作效率。

3、本操作台顶板上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打印机,分别对应于左右面板上嵌装的与其关联的显示终端,这不但为船员使用打印机提供了便利,而且还合理地利用了空间。

4、本操作台底板和后面板分别制出一个或多个走线孔,从而增加了操作台的走线方式;左右侧板及后面板制出的多个百叶窗散热孔,有利于加快箱体内部热量的导出;而且底座上制出的多个安装孔,既可将操作台固定于舱壁上,还可将其安装于桌面或台面上,提高了操作台的适装性。

5、本实用新型将船舶驾驶室分散设置的无线电设备集中合理布置,不仅可以提高操作员的工作效率,还能简化驾驶室通讯区域空间布局。本无线电操作台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作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更好地保障了船舶航行过程中无线电通讯质量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框架部件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无线电操作台,包括箱体、支撑框架19和底座10,箱体由底板11、顶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三个前面板及一个后面板18紧固连接形成,三个前面板包括左面板15、中面板16和右面板17,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高度一致,且都位于同一个倾斜平面内,但中间面板较左右面板宽。其中底板、顶板、左右侧板及后面板采用薄钢板制成,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采用硬铝板制成,支撑框架和底座采用角钢焊接制成。支撑框架位于箱体内部,通过螺栓32紧固于底座上,且底板位于支撑框架和底座之间,通过它们之间的紧固从而卡紧固定;顶板、左右侧板和后面板通过螺钉30分别紧固于支撑框架相应位置上,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通过螺钉31分别紧固于支撑框架相应位置上。该支撑框架不仅增强了操作台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而且最大限度地为箱体内部设备的安装提供了空间。

前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无线电显示与操作设备,其中左面板上设置有卫星C站的显示终端20;右面板上设置有窄带显示终端26;中面板左上角设置有航行警告接收机21,右上角设置有自带麦克的甚高频无线电话23,且在其下方设置有扬声器24,中面板下方居中处设置有中高频无线电台25,且在其左侧设置有手持麦克22。顶板上设置有打印机27,该打印机为两个,分别位于顶板的左右两侧,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电源及其它设备。左面板、中面板和右面板上无线电设备的合理布局,不仅方便船员的使用与操作,而且凸显操作台外型简洁美观,并且这三个前面板均设置在同一倾斜面上,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左侧板、右侧板及后面板都制出多个百叶窗散热孔,其中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制百叶窗散热孔41的数量相同,后面板上制出的百叶窗散热孔43比左右侧板多,制作这些散热孔的主要目的是使箱体内部电源等设备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后面板和底板分别制出走线孔42和46,走线孔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为操作台本体设备与外部设备的连线提供通道,这两个走线孔应视操作台的安装方式选择使用,如:后面板上制出的走线孔44供打印机连线使用。底座上制出多个安装孔40和45,利用这些安装孔即可将操作台安装固定于台面或舱壁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