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动车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5580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动车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船体,尤其是一种水上动车船。



背景技术:

现陆上行驶的火车有很多节相对独立的车厢组成,但不能在水上行驶,现在的船能在水上航行,但没有像陆上行驶的火车一样拥有多节可以拆分的相对独立的船箱,为了能使火车能在水上航行,将现有火车底部结构经过重新设计,使火车在水上也能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动车船。

一种水上动车船,包括船箱,船箱底部设有船轨,船轨包括船轨外壳和内部填充物,多个船轨通过链接轴连接在一起使得多个船箱串接在一起,船箱内部底端设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船箱的底板并穿透船轨,与推进器螺旋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船箱底端和船轨外壳两端均设有穿孔,螺杆通过船箱底端的穿孔和船轨外壳左端或者右端的穿孔将船轨外壳连接在船箱上,并通过螺帽进行固定,所述船轨竖直方向设有通孔,传动轴通过通孔穿过船轨。

进一步的,所述船轨前端为圆弧形凸起状,后端为圆弧形凹槽状,且后端两侧和底端还固定接有挡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船箱的船轨数量为1个,也可以为3个,且3个船轨两两之间等距离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船轨上的内部填充物为聚氯乙烯泡沫,所述船轨外壳所用材质为玻璃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船箱组合在一起,船箱底部设计使得船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了水上火车,推进器螺旋桨从电动马达获得动力,为整个动车船的前进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大水上的运输率,对交通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单个船轨横切面示意图;

图3为3个船轨横切面示意图;

图4为船轨之间接缝处示意图;

图5为船轨俯视图。

其中,1、船箱,2、船轨外壳,3、推进器螺旋桨,4、电动马达,5、传动轴,6、内部填充物,7、螺杆,8、螺帽,9、链接轴,10、挡水板,1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水上动车船,包括船箱1,船箱1底部设有船轨,船轨包括船轨外壳2和内部填充物6,多个船轨通过链接轴9连接在一起使得多个船箱1串接在一起,船箱1内部底端设有电动马达4,所述电动马达4接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穿过船箱1的底板并穿透船轨,与推进器螺旋桨3连接,所述船箱1底端和船轨外壳2两端均设有穿孔,螺杆7通过船箱1底端的穿孔和船轨外壳2左端或者右端的穿孔将船轨外壳2连接在船箱1上,并通过螺帽8进行固定,所述船轨竖直方向设有通孔,传动轴5通过通孔穿过船轨,所述船轨前端为圆弧形凸起状,后端为圆弧形凹槽状,且后端两侧和底端还固定接有挡水板10,所述船箱1的船轨数量为1个,也可以为3个,且3个船轨两两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船轨上的内部填充物6为聚氯乙烯泡沫,所述船轨外壳2所用材质为玻璃钢。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结构为两种,一种为单船轨动车船,一种为三船轨动车船,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连接的船箱1的数量,所有船箱串联在一起运行,船轨的船轨外壳2周圈及底端封闭、上端开口与船箱1底部紧密贴合,由于船轨内部填充聚氯乙烯泡沫,使得船体漂浮在水面上,推进器螺旋桨3从电动马达4获得动力,为整个动车船的前进提供动力,船箱1两两连接处设有接缝,船轨前端以及后端的设计,整动车船行驶时使得位于前端的船箱1有效的为后端的船箱1减小阻力,转弯行驶时,一边的船轨接缝伸大,另一边的接缝就缩小,由于接缝设计有盈余,外有挡水板10遮盖,行驶时可以将水的阻力降到最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