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载小艇回收方法及收放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3210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载小艇回收方法及收放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船载小艇回收方法及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依照海事行船安全条例规定,行船上必须托载小艇,船载小艇是必备的救生和出行配置。现有的船载小艇收放装置主要有起吊式和艉滑道式,许多吨位较小的尤其是一些内河航行的船舶,比如观光旅游船、渔政海监执行公务船、以及小型施工作业船,这些船舶的甲板较窄小,船舷较低矮,在采用起吊式和艉滑道式来托载小艇时一直都不尽人意,比如:采用起吊式进行收放作业操作麻烦,速度慢,而且安全性不够,采用艉滑道式收放作业势必会影响和遮挡了观察视线并占用了有限的甲板空间面积,也不适用,所以上述这类船舶出行还常沿用牵绳拖带小艇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是不安全的,也是不符合规定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不占用甲板,不影响甲板活动,并且安全性高的船载小艇回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船载小艇回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母船船体上设置支撑装置和牵引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托架和至少两个导轨,牵引装置包括支架和绞盘;2)小艇由水面航行到该至少两个导轨前,绞盘引出绳索,并将绳索与小艇的前端部位连接;3)用一根长杆控制小艇尾部使其顺着托架方向定位,通过转动绞盘收紧绳索将小艇经至少两个导轨至托架之上;4)锁定绞盘,并在托架后端插上挡杆,并用另一绳索将小艇紧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船载小艇回收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在船体外设置支撑装置收纳小艇,减少甲板占用,不影响甲板活动,安全性高;通过设置牵引装置驱动小艇进出于支撑装置,人工操作即可,无需电力支持,操作方便。经实际使用后发现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甲板窄小、船舷低矮、小吨位的船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船载小艇收放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牵引装置;支撑装置用于收纳小艇,其包括托架和至少两个导轨,托架与船体固定连接,其其中一侧设置有进出口,至少两个导轨均安装在托架的进出口处,并且均与水面倾斜;牵引装置固定安装在船体上,用于驱动小艇升降。

优选地,上述至少两个导轨分别包括导杆,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导杆上的若干个第一滑轮。

优选地,上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档杆,该档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托架的进出口处,用于阻挡小艇脱落。

优选地,上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托架内的若干个滑道,每个滑道都包括支撑骨和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骨上的若干个第二滑轮。

优选地,上述支撑骨呈v形。

优选地,牵引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绞盘、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三滑轮,绞盘引出绳索,绳索经过第三滑轮后与小艇连接。

本发明的船载小艇收放装置的优势在于:设置支撑装置收纳小艇,设置牵引装置驱动小艇升降,结构简单,并且不占用原有甲板的空间,也避免了牵绳拖带小艇的不安全因素出现,提高了安全运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船载小艇收放装置包括用于收纳小艇的支撑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小艇进出该支撑装置的牵引装置。

见图1和图2,支撑装置又包括托架1、至少两个导轨2、档杆3、以及若干个滑道4。托架1以框桁(骨)架形式制作,横截面形状大致呈方形,长度和宽度都与小艇的尺寸相适应;连接是横向固定设置在船尾部,具体是,较长的两侧为内侧和外侧,较短的两侧为左侧和右侧,内侧与船体固定相连,外侧悬挑水面上,该外侧和左侧设置有挡板,右侧设置有进出口。导轨2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取两个,分别设置在托架1的进出口处,相互平行,并且均与水面倾斜。该两个导轨2都包括导杆2a和若干个第一滑轮2b,导杆2a起到支撑作用,若干个第一滑轮2b可旋转地安装在导杆2a上,起到降低小艇进出的摩擦力,提高小艇进出的效率的作用。档杆3设置在托架1的进出口处,起到阻挡小艇滑落的作用。若干个滑道4均匀地设置在托架1内,每个滑道4都包括支撑骨4a和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骨4a上的若干个第二滑轮4b,支撑骨4a大致呈v形,主要是用于与小艇底相适应,若干个第二滑轮4b也是起到降低小艇进出的摩擦力,提高小艇进出的效率的作用。

见图1,牵引装置包括支架5、绞盘6和第三滑轮7。支架5呈三角形,固定安装在船位,并且位于支撑装置的上方,尤其是右侧上方。绞盘6安装在支架5上,本实施例采用手动绞盘,其可以引出绳索。第三滑轮7也安装在支架5上,绞盘6引出的绳索经过该第三滑轮7后与小艇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艇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造并使用上述的小艇收放装置,收放装置的结构、形状、原理等不作赘述。

2)取出托架1后端的挡杆3,滑道4与两根导轨2对接,形成供小艇移动的滑行通道。

3)小艇由水面滑行至托架1前端的两根导轨2前,放松绞盘6上的绳索,并将绳索与小艇的前端部位连接。

4)用竹杠(3~4米)轻轻摆动小艇尾部使其顺着托架1方向定位,转动绞盘6收紧绳索,将小艇经两根导轨2的滚轮组拉动至托架1的滑道4之上。

5)锁定绞盘6,再插上托架1后端的挡杆3,并用另一绳索将小艇绑固在船舷上,即完成小艇回收及保存。

与回收方法同理,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艇的放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卡销取出托架后端挡杆,滑道4与两根导轨2对接,形成供小艇移动的滑行通道。

2)解绑小艇与船舷的绑绳,并放松绞盘6的绳索,向托架1的进出口轻推小艇,使其均匀移动滑入水里,在滑入过程中可用竹竿调整入水状态,使其与托架保持顺直。

3)将绞盘6上的绳索与小艇解除连接,最后收拢该绳索,完成小艇放行。

综上所述,船载小艇收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且合理,首先通过设置支撑装置收纳小艇,具有不占用原有甲板空间,不影响甲板活动,同时也避免了牵绳拖带小艇的不安全因素出现,提高了安全运行性;然后通过设置牵引装置驱动小艇升降,无需电力,节省成本。小艇回收和放行的方法运用到了该收放装置,使得操作更方便,特别适用于甲板窄小、船舷低矮、小吨位的船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船载小艇回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母船船体上设置支撑装置和牵引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托架和至少两个导轨,牵引装置包括支架和绞盘;2)小艇由水面航行到该至少两个导轨前,绞盘引出绳索,并将绳索与小艇的前端部位连接;3)用一根长杆控制小艇尾部使其顺着托架方向定位,通过转动绞盘收紧绳索将小艇经至少两个导轨至托架之上;4)锁定绞盘,并在托架后端插上挡杆,并用另一绳索将小艇紧固。船载小艇收放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牵引装置。本发明的收放装置结构简单且合理,不占用原有甲板空间,回收方法具有不影响甲板活动,安全运行性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甲板窄小、船舷低矮、小吨位的船舶。

技术研发人员:高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
技术研发日:2017.05.11
技术公布日:2017.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