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9330发布日期:2018-07-07 16:06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营运的苏伊士船队中,48米苏伊士船为主流形式,船长往往在290米,其首部球鼻艏较大,且排水量较小,方形系数不高,推进效率较低,日油耗高,综合营运效益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排水量较小,方形系数不高,推进效率较低等缺陷,提供一种油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油轮,其特点在于,所述油轮包括有船艏,所述船艏的纵剖面线型包括有第一垂直段、第二垂直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垂直段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垂直段的顶部,所述第一垂直段和所述第二垂直段均与所述船艏的艏垂线平行,所述第二垂直段位于所述第一垂直段的前方,且所述第一垂直段与所述第二垂直段的距离为所述油轮的长度的0.5%~1.2%。

较佳地,所述船艏的纵剖面线型包括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垂直段的顶部,且所述延伸段与所述第一垂直段的角度呈20~45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垂直段与所述第二垂直段的距离为所述油轮的长度的1%。

较佳地,所述船艏的横剖线呈抛物线。

较佳地,所述第一垂直段的横剖线与所述第二垂直段的横剖线均呈抛物线,且所述第一垂直段的横剖线和所述第二垂直段的横剖线相交处与所述船艏的最前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油轮的长度的2%。

较佳地,所述第二垂直段的半进流角为50~60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垂直段的半进流角为55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垂直段的高度为所述船艏的高度的一半。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油轮,通过第一垂直段与第二垂直段之间距离的调整来选择适用于不同航速的油轮,降低兴波阻力。同时,船艏的方形系数大,推进效率高,排水量大,易于制造,选择灵活,适应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轮的船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船艏1,第二垂直段11,连接段12,第一垂直段13,延伸段14

半进流角α

进流段2

平行中体段3

去流段4

尾部5,螺旋桨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轮,其包括有船艏1,船艏1的纵剖面线型包括有第一垂直段13、连接段12和第二垂直段11,连接段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垂直段13的底部和第二垂直段11的顶部,第一垂直段13和第二垂直段11均与船艏1的艏垂线平行,第二垂直段11位于第一垂直段13的前方,且第一垂直段13与第二垂直段11的距离为油轮的长度的0.5%~1.2%。本实用新型的油轮的船艏1从侧面看不同于常规的水滴型球鼻艏,船艏1为直立型球艏。

船艏1采用上述线型形式,当第一垂直段13与第二垂直段11的距离较大时,可以适应于设计航速较高的情况,第二垂直段11处的兴波可以和船身产生的兴波互相抵消,降低兴波阻力。当第一垂直段13与第二垂直段11的距离较小时,可应用于设计航速较低的情况,此时油轮兴波阻力较低,减少船艏1的使用,可以降低油轮建造的复杂程度。第二垂直段11作为船艏1的一部分,可以灵活的根据油轮的目标航速,选择第一垂直段13与第二垂直段11之间的距离设置,降低兴波阻力。同时,第二垂直段11位于水下部分,使得船艏1的方形系数大,推进效率高,排水量大,易于制造,选择灵活,适应性高。优选地,第一垂直段13与第二垂直段11的距离为油轮的长度的1%。

船艏1的横剖线可以呈抛物线,使得第一垂直段13的横剖线与第二垂直段11的横剖线均呈抛物线。第一垂直段13的横剖线与第二垂直段11的横剖线之间具有相交处,使得第一垂直段13与第二垂直段11围成的形状呈现类鲨鱼鳍形状。其中,第一垂直段13的横剖线和第二垂直段11的横剖线相交处与船艏1的最前端之间的距离为油轮的长度的2%。

第二垂直段11的半进流角α可以为50~60度,对于在冰区航行的船舶而言,第二垂直段11的半进流角α较小,底部有所收缩,船艏1面对前来的碎冰会在第二垂直段11的作用之下,高效的排开到油轮两侧,不会在船艏1堆积,通过第二垂直段11的半进流角α可以以较高效率推开冰区航道的碎冰,第二垂直段11的半进流角α经过实际船模试验验证,可以很好的满足油轮在冰区碎冰情况下航行的要求。同时,第一垂直段13位于第二垂直段11的后方,且第一垂直段13的角度较为缓和,当第一垂直段13部分产生碎冰堆积时,可以依靠第一垂直段13与第二垂直段11之间的过渡部分避免碎冰大范围堆积,避免油轮阻力增大。优选地,第二垂直段11的半进流角α为55度。第二垂直段11的高度为船艏1的高度的一半。

船艏1的纵剖面线型还可以包括有延伸段14,延伸段14连接于第一垂直段13的顶部,且延伸段14与第一垂直段13的角度可以呈20~45度。使得船艏1的顶部向前倾斜,油轮的首部甲板区域可以获得更大面积,方便甲板设备的布置。油轮的甲板最前端和船艏1的最前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船艏1侧视图形状呈现S型。优选地,延伸段14与第一垂直段13的角度呈35度。

本实用新型的油轮还包括有进流段2、平行中体段3、去流段4和尾部5,船艏1、进流段2、平行中体段3、去流段4和尾部5之间自船首至船尾依次相互连接。其中,平行中体段3由船艏1的抛物线线型过渡而来,平行中体段3可以为油轮的长度的45%,且平行中体段3的舭部半径可以为2.2米。较长的平行中体段3提高了油轮的方形系数,也提高了油轮的装载量。

尾部5位于水下部分的线型以螺旋桨51的轴线为中心,螺旋桨51的轴线周围线型从平行中体段3过渡而来,在螺旋桨51的轴线附近汇聚成梨形,在螺旋桨51的上部线型呈现U型。有效增大了尾部5的尾轴轴线高度,使得油轮可以安装更大直径的螺旋桨51。同时,尾部5和去流段4的设计则改善了油轮流场,使尾部5流场更加均匀,提高了螺旋桨51的推进效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