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1907发布日期:2018-09-04 23:2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当受困于在海水或类似水体环境中时能够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以维持生命的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通过轮船、飞机等运载工具进行跨海旅行时,可能会不幸遭遇灾难而落水。即使通过救生筏、救生板、救生衣、救生圈等浮力救生载具生存下来,但如果未能及时获得救援,缺乏淡水将是致命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装置,以解决人们受困于在海水或类似水体环境中时获取淡水以维持生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救生装置。其包括:海水储存结构,具有海水储存腔以及与所述海水储存腔连接并且可选择性开启和关闭的海水注入口;海水蒸发结构,通过位于海水储存腔外侧的透明遮盖部件使海水储存腔能够受到阳光辐射并将海水储存腔内受热蒸发的水蒸汽导向蒸汽冷凝结构;蒸汽冷凝结构,对通过海水蒸发结构产生的水蒸汽进行冷凝并将冷凝得到的冷凝水水导向冷凝水储存结构;以及冷凝水储存结构,接收并储存蒸汽冷凝结构产生的冷凝水,并具有将所述冷凝水输出的冷凝水输出结构。

进一步的,救生装置包括浮力救生载具;所述海水储存结构、海水蒸发结构、蒸汽冷凝结构和冷凝水储存结构配置于该浮力救生载具上。优选的,所述浮力救生载具为救生筏、救生板、救生衣或救生圈。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蒸发结构包括聚光部件,所述聚光部件具有使阳光朝海水储存腔聚集的聚光结构。优选的,所述聚光结构为线聚光结构;所述线聚光结构沿海水储存腔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冷凝结构与救生装置上能够与海水接触的表面传热连接。

优选的,所述蒸汽冷凝结构包括位于海水储存腔上方并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换热壁;所述换热壁由救生装置上能够与海水接触的表面的透明部分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壁与海水储存腔之间设有聚光部件,所述聚光部件具有使阳光朝海水储存腔聚集的聚光结构;所述聚光部件上设有供水蒸汽通过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蒸汽冷凝结构包括位于海水储存腔上方并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换热壁;所述换热壁位于救生装置上能够与海水接触的表面的透明部分的内侧并与该表面之间间隔形成一个用于储存气体的夹层。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储存结构包括位于海水储存腔旁侧并与海水储存腔通过位于换热壁下方的连接颈导通的冷凝水储存腔;所述换热壁沿海水储存腔向冷凝水储存腔方向由上往下倾斜设置。

通过本发明上述救生装置,可将海水注入海水储存腔中,然后利用海水储存腔外侧的透明遮盖部件使海水储存腔中的海水受到阳光辐射从而受热蒸发产生水蒸汽,水蒸汽进而通过蒸汽冷凝结构进行冷凝得到冷凝水,冷凝水聚集于冷凝水储存结构中并通过冷凝水输出结构输出使用。可见,上述救生装置能够就地取材将海水转变为可饮用的淡水,整个过程主要利用太阳能实现,不必依赖驱动设备,较好解决了人们在受困于在海水或类似水体环境中时获取淡水以维持生命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发明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救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救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发明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分部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发明中术语和单位。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发明中的其他相关术语和单位,均可基于本发明相关内容得到合理的解释。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救生装置,包括海水储存结构110、海水蒸发结构120、蒸汽冷凝结构130和冷凝水储存结构140。

其中,海水储存结构100具有海水储存腔111以及与所述海水储存腔111连接并且可选择性开启和关闭的海水注入口112。

海水蒸发结构120利用位于海水储存腔111外侧的透明遮盖部件使海水储存腔111能够受到阳光辐射并将海水储存腔111内受热蒸发的水蒸汽导向蒸汽冷凝结构130。

蒸汽冷凝结构130对通过海水蒸发结构120产生的水蒸汽进行冷凝并将冷凝得到的冷凝水水导向冷凝水储存结构140。

冷凝水储存结构140接收并储存蒸汽冷凝结构130产生的冷凝水,并具有将所述冷凝水输出的冷凝水输出结构141。

通过上述救生装置,可将海水注入海水储存腔111中,然后利用海水储存腔111外侧的透明遮盖部件使海水储存腔111中的海水受到阳光辐射从而受热蒸发产生水蒸汽,水蒸汽进而通过蒸汽冷凝结构130进行冷凝得到冷凝水,冷凝水聚集于冷凝水储存结构140中并通过冷凝水输出结构141输出使用。可见,上述救生装置能够就地取材将海水转变为可饮用的淡水,整个过程主要利用太阳能实现,不必依赖驱动设备,较好解决了人们在受困于在海水或类似水体环境中时获取淡水以维持生命的技术问题。

上述救生装置,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装备,也可以配置在其他现有装备特别是旅行装备或救生装备上,以便能够在突发状况来临时及时被获取。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上述救生装置包括了浮力救生载具200,所述海水储存结构110、海水蒸发结构120、蒸汽冷凝结构130和冷凝水储存140均配置于该浮力救生载具200上。所述浮力救生载具200可以是救生筏、救生板、救生衣或救生圈等。

由于浮力救生载具200在轮船、飞机等常用运载工具上通常有所配备,且人们在不幸遭遇灾难而落水前也容易获得,故将所述海水储存结构110等结构配置于浮力救生载具200上,既方便获取,同时也使得本发明的救生装置兼具两种功能,较好的解决了人们在受困于在海水或类似水体环境中时主要面临的生存问题。

另外,所述海水蒸发结构120还可以包括聚光部件121,所述聚光部件121具有使阳光朝海水储存腔111聚集的聚光结构。通过上述聚光部件121能够使海水储存腔111中的海水更快速的被加热和蒸发,从而获得更多的冷凝水。所述聚光结构优选为线聚光结构,且所述线聚光结构沿海水储存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聚光结构更优选为菲涅尔线聚光结构。

上述蒸汽冷凝结构130还可与救生装置上能够与海水接触的表面传热连接,以便使水蒸气能够更快速的冷凝。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救生装置的浮力救生载具200为救生圈210。救生圈210的一整圈或一整圈上其中一节的外壁211(即救生圈210上与海水接触的表面)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在透明的外壁211中设有一个同样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中空内圈,该内圈中分为两个腔体。所述外壁211与内圈之间构成用于储存气体的夹层。在内圈的两个腔体中,外侧的腔体为海水储存腔111,海水储存腔111的外侧设置延伸至救生圈210的外壁211的海水注入口112,在救生圈210的外壁211上设有可选择的将海水注入口112封闭和开启的堵塞部件113;内侧的腔体为冷凝水储存结构140的冷凝水储存腔142。海水储存腔111与该冷凝水储存腔142之间通过连接在它们顶部的连接颈132导通。所述内圈的顶面,还具有一个位于海水储存腔111上方并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换热壁131,所述连接颈132形成于该换热壁131的下方。所述换热壁131沿海水储存腔111向冷凝水储存腔142方向由上往下倾斜设置。所述换热壁131上与冷凝水储存腔142相连的一侧靠近救生圈210的外壁211或直接与该外壁211接触。冷凝水输出结构141包括伸入冷凝水储存腔142的吸管,所述吸管采用了隐藏设计,即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在外壁211上的专用封口中。

该救生装置充满气后,其内圈以及内圈与外壁211之间的夹层中均充满气体,此时,救生装置实际就充当救生圈。当使用该救生装置漂浮在海面上时,可将堵塞部件113打开,使海水充入海水储存腔111内,然后适时关闭堵塞部件113以防止海水溢入冷凝水储存腔142。由于所述内圈对应的外壁211以及内圈顶面的换热壁131均透明,故可以使海水储存腔111中的海水受到阳光辐射从而受热蒸发产生水蒸汽,水蒸汽向上运动并受到换热壁131的阻挡,由于换热壁131与救生装置上与海水接触的表面传热连接,故水蒸汽在换热壁131上运动时逐渐冷凝析出冷凝水,冷凝水顺着倾斜的换热壁131流向冷凝水储存腔142。需要饮用冷凝水时,开启外壁211上的专用封口(海水无法通过该封口进入夹层)并抽出吸管吸取即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浮力救生载具同样为救生圈。救生圈的一整圈或一整圈上其中一节的外壁211(即救生圈上与海水接触的表面)同样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在透明的外壁211中设有一个同样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中空内圈,该内圈中仅有一个腔体。所述外壁211与内圈之间构成用于储存气体的夹层。该腔体为海水储存腔111,海水储存腔111的外侧设置延伸至救生圈的外壁211的海水注入口112,在救生圈的外壁211上设有可选择的将海水注入口112封闭和开启的堵塞部件。内圈的顶面设有聚光部件121,聚光部件121具有使阳光朝海水储存腔111聚集的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为线聚光结构,且所述线聚光结构沿海水储存腔111的长度方向(即救生圈的周向)延伸。在聚光部件121上(包括聚光部件121旁侧)设有供水蒸汽通过的通道122。

该救生装置充满气后,其内圈以及内圈与外壁211之间的夹层中均充满气体,此时,救生装置实际就充当救生圈。当使用该救生装置漂浮在海面上时,可将堵塞部件打开,使海水充入海水储存腔111内,然后适时关闭堵塞部件113以防止海水溢入所述夹层。由于所述内圈对应的外壁211以及内圈顶面的聚光部件121均透明,故可以使海水储存腔111中的海水受到阳光辐射从而受热蒸发产生水蒸汽,而聚光部件121能够使海水储存腔111中的海水更快速的被加热和蒸发。水蒸汽向上运动并穿过通道122进入夹层并撞击外壁211,此时,外壁211充当换热壁使得水蒸汽逐渐冷凝析出冷凝水,冷凝水在夹层(此时夹层充当冷凝水储存腔)中逐渐聚集,并可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冷凝水输出结构141输出。

以上对本发明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