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及救生圈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2953发布日期:2018-11-30 23:2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及救生圈。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不断回温,旅游业开始呈喷涌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涉水地域进行游玩,但往往缺乏安全保障设施,随着溺亡的事故的不断发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水域活动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而在涉水地域进行游玩突发事故时,常使用救生圈营救落水者或者自救求生。当多人落水时,落水者分散各处,在无边的水中独自漂流等待救援,而且视线范围内看不到其他人,容易令落水者丧失求生意志,或者即便开始多人聚集在一起,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分散开来,而在灾难面前,人的心理是存活的极大因素。如何在突发落水时减少落水者慌乱感,提升落水者的生存几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及救生圈,实现多人落水分散后,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其他人汇合,以及将用户的救生圈与其他人的救生圈连接,避免再次分散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第一救生圈的第一位置,以及距离第一救生圈预设范围内的第二救生圈的第二位置,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第一救生圈图标和第二救生圈图标,所述第一救生圈为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所述第二救生圈为非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所述第一救生圈与每个所述第二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值,并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通过所述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通信连接请求,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距离值和对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情况确定目标救生圈,标记所述目标救生圈图标;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救生圈的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获取第一救生圈的第一位置,以及距离第一救生圈预设范围内的第二救生圈的第二位置,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第一救生圈图标和第二救生圈图标之前还包括步骤:定时检测救生圈是否有人;若是,开启自动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功能;否则,关闭所述自动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功能;所述救生圈包括所述第一救生圈和每个所述第二救生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发送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距离值和对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情况确定目标救生圈,标记所述目标救生圈图标具体包括步骤:将所述距离值按数值大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通过所述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根据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依次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至对应的每个所述第二救生圈,确定首次自动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为所述目标救生圈;当确定所述目标救生圈后,停止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标记所述目标救生圈图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移动,通过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具体包括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交流信息,并发送所述交流信息至所述目标救生圈;当所述第一救生圈未接收到通过所述目标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对所述交流信息的响应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移动,通过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还包括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交流信息,并发送所述交流信息至所述目标救生圈;当所述第一救生圈和所述目标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绳索长度时,弹出所述绳索至所述目标救生圈,通过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所述绳索与所述目标救生圈连接成功后,收缩所述绳索以牵引所述目标救生圈移动至所述第一救生圈所在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第一救生圈自身所在的第一位置,以及距离所述第一位置预设范围内的第二救生圈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救生圈为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所述第二救生圈为非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位置,生成所述第一救生圈与每个所述第二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值;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位置显示第一救生圈图标和第二救生圈图标,并显示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距离值;处理模块,获取并发送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距离值和对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情况确定目标救生圈,标记所述目标救生圈图标;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救生圈的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圈还包括:检测模块,定时检测救生圈是否有人,所述救生圈包括所述第一救生圈和每个所述第二救生圈;控制模块,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有人,开启自动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功能;所述控制模块,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没有人,关闭所述自动响应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排序单元,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距离值按数值大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第一获取单元,获取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第一发送单元,根据所述排序单元排列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发送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通信连接请求至对应的每个所述第二救生圈;分析单元,确定首次自动响应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为所述目标救生圈;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当所述分析单元确定所述目标救生圈后,停止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标记单元,标记所述分析单元确定的所述目标救生圈图标。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具体包括:第二获取单元,获取交流信息;第二发送单元,发送所述交流信息至所述目标救生圈;执行单元,当所述第一救生圈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通过所述目标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对所述交流信息的响应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单元,当所述第一救生圈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通过所述目标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对所述交流信息的响应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当所述第一救生圈和所述目标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绳索长度时,弹出所述绳索至所述目标救生圈,通过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所述绳索与所述目标救生圈连接成功后,收缩所述绳索以牵引所述目标救生圈移动至所述第一救生圈所在的位置。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及救生圈,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能够了解自己当前的位置,以及其它救生圈的位置,从心理层面安慰用户,不让用户产生孤独感,丧失救生意志;

2、本发明中,在确定距离最近的救生圈上有人之后,用户再控制自己的救生圈向该救生圈移动,避免在不确定是否有人的情况下用户就花费时间和精力寻找其他的救生圈,结果该救生圈上没有人的情况发生;

3、本发明中,将表示用户救生圈的图标和表示其他救生圈的图标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便于用户区分;另外在确定目标救生圈之后将目标救生圈的图标突出标记,便于用户在控制自己的救生圈向目标救生圈移动的过程中快速准确地确定目标;

4、本发明中,当多个救生圈汇合之后,通过绳索相互连接起来,避免再次分散,而且多人聚集在一起不容易丧失求生意志,从而提升生存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及救生圈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救生圈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救生圈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救生圈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救生圈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救生圈聚集分散的落水者的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救生圈的第一位置,以及距离第一救生圈预设范围内的第二救生圈的第二位置,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第一救生圈图标和第二救生圈图标,第一救生圈为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第二救生圈为非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

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生成第一救生圈与每个第二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值,并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

通过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通信连接请求,发送通信连接请求,根据距离值和对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情况确定目标救生圈,标记目标救生圈图标;

控制第一救生圈向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设于第一救生圈的绳索连接目标救生圈。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落水无法自救,并且视线范围内看不到其他人时,用户可以通过救生圈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知道自己当前的位置以及其他与用户相距一定距离的救生圈的位置。而且救生圈上的人机交互界面会将所有获取到的救生圈的位置通过图标显示出来,并且将用户当前使用的救生圈和其它的救生圈区分开来,例如表示用户使用的救生圈的图标和表示其它救生圈的图标颜色或者形状不同,将两者区分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在此一一赘述。

根据获取的用户当前的位置以及其它救生圈的位置,可以得到用户与其它每个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并将所有的距离值显示在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上。其中,用户可以选择将所有的距离值标注在人机交互界面中用户救生圈图标和对应的救生圈图标之间,从而用户能够直观的看到与其它救生圈之间的距离,进而判断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体力到达其它救生圈的位置。或者将所有的距离值按照数值大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生成相应的列表在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距离值的顺序号在对应的救生圈图标上进行标记,以便于用户一一对应,由此用户能够直观地看出其它救生圈距离自己的远近顺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上述一种或两种方式显示距离值。

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语音或者手动输入并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后,根据距离值和其它救生圈对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综合判断从而确定目标救生圈,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突出标记对应的目标救生圈的图标,以便于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同样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救生圈的图标。然后用户控制自己的救生圈向目标救生圈移动,可以是用户自己游动带着救生圈移动,也可以是用户启动救生圈的动力装置移动救生圈,用户与目标救生圈汇合之后,通过当前用户使用的第一救生圈上面的绳索将目标救生圈和当前用户使用的第一救生圈连接起来。

本申请在用户落水无法自救,并且视线范围内看不到其他人时,能够让用户知道自己和其它距离自己一定距离的救生圈的位置,从心理层面给与用户安慰,让用户知道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减少用户的慌乱感。另外了解自己和其它救生圈的位置有助于用户和其他人汇合,并且在汇合之后通过绳索将其他人的救生圈和用户的救生圈连接起来,避免再次分散。相比独自一人漂流丧失求生意志,本申请有助于将落水分散开的多人再次聚集在一起,那么无论是等待救援还是自救,每一个人的心态都会更加积极,从而大大提升落水者的生存几率。另外本申请中的救生圈的用户不仅仅指同样的落水者,还可以指前来救援的救援人员,而且救生圈在检测出救生圈上面有人时,触发自动定时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息,求救信息包括位置信息以及需要救援。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步骤获取第一救生圈的第一位置,以及距离第一救生圈预设范围内的第二救生圈的第二位置,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第一救生圈图标和第二救生圈图标之前还包括步骤:

定时检测救生圈是否有人;若是,开启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功能;否则,关闭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功能;救生圈包括第一救生圈和每个第二救生圈。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救生圈检测到处于水面上,则自动通过gprs从卫星获取当前位置,并发送当前位置至其它救生圈以及救援人员,由于救生圈在水面上可能会漂流移动,因此实时获取当前位置然后定时发送。如果救生圈上的重力感应模块判断救生圈上面有重物存在,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有生命体征,如果具有生命体征则认为救生圈上有人,则开启自动响应其他人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便于其他人快速确认该救生圈上面有人。因为如果通信连接请求需要用户操作响应,那么当其他人向该救生圈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但是用户由于失去意识或者被冻僵等情况无法进行回应,导致对方误认为该救生圈上面没有人,从而错失与其他人汇合的机会。

本申请中无论救生圈上是否有人,只要检测到救生圈处于水面,救生圈就自动获取当前位置并发送出去,但是只有当检测到救生圈上有人时才开启自动相应通信连接请求功能。上述两者相结合一方面便于有人需要空闲的救生圈时能及时发现,例如用户发现一个没有带救生圈的人,而两个人使用一个救生圈比较勉强,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救生圈寻找一个无人使用的救生圈。另一方面避免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达另一救生圈的位置,发现该救生圈上面没有人,给用户造成心理的打击,而且浪费用户体力。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是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步骤发送通信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距离值和对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情况确定目标救生圈,标记所述目标救生圈图标具体包括步骤:

将距离值按数值大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通过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通信连接请求;

根据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依次发送通信连接请求至对应的每个第二救生圈,确定首次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为目标救生圈;

当确定目标救生圈后,停止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标记所述目标救生圈图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用户救生圈和其它救生圈的位置,并且根据上述位置信息生成用户救生圈和其它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值后,将所有的距离值按数值大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用户通过救生圈上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通信连接请求,然后根据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依次发送通信连接请求至对应的救生圈,直到有救生圈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则将该救生圈确定为目标救生圈。也就是说首先发送通信连接请求至排列第一距离最近的救生圈,如果该救生圈响应,则该救生圈为目标救生圈,如果该救生圈不响应,则在该救生圈图标上标注表示无人的符号,继续向排列第二的救生圈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以此类推,直至确定目标救生圈。另外,目标救生圈的确定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通过用户当前使用的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通信连接请求,发送通信连接请求至每个第二救生圈,将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标注有人,未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标注为无人,根据距离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标注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确定距离值最小的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未目标救生圈。

确定目标救生圈后,用户救生圈自动停止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并标记目标救生圈图标。但是在确定目标救生圈后,对于其它的用户救生圈没有发送过通信连接请求的救生圈,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从而确定该救生圈上是否有人,并在图标上做相应的标记。

本申请中需要用户输入通信连接请求,救生圈才会发送该通信连接请求,而并不是救生圈自动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因为用户能够自主输入通信连接请求,说明用户还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能够去寻找其他人。而当用户无法自主输入通信连接请求时,说明用户失去意识或者行动能力不足,无法主动寻找其他人,只能被动等待其他人。而如果救生圈自动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可能导致失去意识或者行动能力不足的用户的救生圈连接了另一个失去意识或者行动能力不足的用户的救生圈,实际上两者都无法向对方移动,因此无法达到聚集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步骤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移动,通过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具体包括步骤:

通过第一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交流信息,并发送交流信息至目标救生圈;

当第一救生圈未接收到通过目标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对交流信息的响应信息时,控制第一救生圈向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绳索连接目标救生圈;

此外,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救生圈和所述目标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绳索长度时,弹出所述绳索至所述目标救生圈,通过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所述绳索与所述目标救生圈连接成功后,收缩所述绳索以牵引所述目标救生圈移动至所述第一救生圈所在的位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用户救生圈确定目标救生圈之后,由于用户救生圈和目标救生圈已经建立了通信连接,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救生圈上的人机交互界面与目标救生圈上的人相互交流。用户通过救生圈上的人机交互界面发送所述交流信息至目标救生圈,当目标救生圈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回复消息时,则认定目标救生圈上的人失去意识或者行动能力不足无法回复消息,那么用户控制救生圈向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和目标救生圈汇合之后,通过绳索卡接目标救生圈。

当目标救生圈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回复消息时,用户可以和目标救生圈上的人沟通是否汇合,如果选择不汇合,该目标救生圈的突出标记取消,对该救生圈标记有人但不汇合,重新确定目标救生圈。如果选择汇合,两个救生圈双方均同时向对方救生圈移动,两个救生圈监测两者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绳索长度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确定其中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弹出救生圈自带的绳索,另一个人将绳索卡接在自己的救生圈上,确定连接固定好后,发送确认信息至弹出绳索的人,弹出绳索的人收到该确认信息之后操作救生圈自动收缩绳索或者自己手动拉动绳索,拉近两个救生圈的距离。此外,如果选择汇合,两个救生圈双方均同时向对方救生圈移动,两个救生圈监测两者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绳索长度时,第一救生圈(或者目标救生圈)调整自身的方向,使得第一救生圈(或者目标救生圈)的绳索弹出方向朝向目标救生圈(或者第一救生圈)的卡接部位,方向调整完成后,第一救生圈(或者目标救生圈)朝向目标救生圈(或者第一救生圈)的卡接部位弹出自带的绳索,目标救生圈(或者第一救生圈)的卡接部位吸附住弹出的绳索,将第一救生圈(或者目标救生圈)弹出的绳索卡接固定住,就像车内判断安全带是否卡接成功一样,当卡接固定后,固接绳索的救生圈发送确认信息至弹出绳索的救生圈,弹出绳索的救生圈的收到该确认信息之后自动收缩绳索或者自己手动拉动绳索,拉近两个救生圈的距离。

本申请中两个救生圈建立通信连接后,救生圈的用户可以通过救生圈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信息交流,那么即便两人还没有汇合,同样能够给予用户相互陪伴的安定感。不过在救生圈的电量低于一定阈值后,自动关闭通信连接,只保持定时向其他救生圈发送位置信息和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息。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如图5所示,一种救生圈1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0,获取第一救生圈的第一位置,以及距离第一救生圈预设范围内的第二救生圈的第二位置,第一救生圈为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第二救生圈为非当前用户使用的救生圈;

生成模块110,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获取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位置,生成所述第一救生圈与每个所述第二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值;

显示模块120,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获取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位置显示第一救生圈图标和第二救生圈图标,并显示所述生成模块110生成的所述距离值;

处理模块130,获取并发送通信连接请求,根据生成模块110生成的距离值和对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情况确定目标救生圈,标记目标救生圈图标;

执行模块140,控制第一救生圈向处理模块130确定的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设于第一救生圈的绳索连接目标救生圈。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方式在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是上述第五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救生圈10还包括:

检测模块150,定时检测救生圈是否有人,救生圈包括第一救生圈和每个第二救生圈;

控制模块160,当检测模块150检测有人,开启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功能;

控制模块160,当检测模块150检测没有人,关闭自动响应通信连接请求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方式在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是上述第五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相比,主要改进在于,处理模块130具体包括:

排序单元131,将生成模块110生成的距离值按数值大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第一获取单元132,获取通信连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133,根据排序单元131排列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发送第一获取单元132获取的通信连接请求至对应的每个第二救生圈;

分析单元134,确定首次自动响应第一发送单元133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的第二救生圈为目标救生圈;

第一发送单元133,当分析单元134确定目标救生圈后,停止发送通信连接请求;

标记单元135,标记分析单元134确定的目标救生圈图标。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方式在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是上述第五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执行模块140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141,获取交流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142,发送交流信息至目标救生圈;

执行单元143,当第一救生圈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通过目标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对交流信息的响应信息时,控制第一救生圈向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通过绳索连接目标救生圈;

此外,还包括:

所述执行单元143,当所述第一救生圈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通过所述目标救生圈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对所述交流信息的响应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救生圈向所述目标救生圈所在位置移动,当所述第一救生圈和所述目标救生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绳索长度时,弹出所述绳索至所述目标救生圈,通过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目标救生圈,所述绳索与所述目标救生圈连接成功后,收缩所述绳索以牵引所述目标救生圈移动至所述第一救生圈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方式在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