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地季节性冰区准实时通信潜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4618发布日期:2019-02-22 20:3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地季节性冰区准实时通信潜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极地季节性冰区准实时通信潜标。



背景技术:

海洋潜标系统是海洋环境观测的重要设备之一,潜标观测的数据可以通过回收后获取,或者通过漂浮在海面的信标发送至卫星。北极海区受到海冰的影响潜标的布防和回收比较困难,以往的数据传输手段难以顺利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地季节性冰区准实时通信潜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观测极地海洋环境、判断海面海冰情况并将观测数据通过卫星发送至用户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重块,重块使潜标沉入海底,并提供一定的稳定性,重块连接锚链,锚链连接声学释放器,声学释放器用于回收潜标时释放的锚链,声学释放器连接承重缆绳,承重缆绳上布设有第一水下传感器、第二水下传感器、第三水下传感器、第四水下传感器、第五水下传感器,承重缆绳连接玻璃浮球和控制器,控制器上安装有卫星通信模块。

进一步,第一水下传感器、第二水下传感器、第三水下传感器、第四水下传感器、第五水下传感器根据观测需求在不同深度安装;玻璃浮球为潜标系统提供合适的浮力使潜标系统保持竖直;控制器完成各传感器观测数据采集存储、海面海冰探测、卫星通信模块释放工作;卫星通信模块被控制器释放后可上浮至海面,完成数据卫星发送任务。

附图说明

图1是通信潜标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重块,2.锚链,3.声学释放器,4.承重缆绳,5.第一水下传感器,6.第二水下传感器,7.第三水下传感器,8.第四水下传感器,9.第五水下传感器,10.玻璃浮球,11.控制器,12.卫星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极地季节性冰区准实时通信潜标如图1所示,重块1可以使潜标沉入海底,并提供一定的稳定性;重块1连接锚链2,锚链2连接声学释放器3,声学释放器3用于回收潜标时释放的锚链2;声学释放器3连接承重缆绳4,承重缆绳4上布设有第一水下传感器5、第二水下传感器6、第三水下传感器7、第四水下传感器8、第五水下传感器9,承重缆绳4连接玻璃浮球10和控制器11,控制器11上安装有卫星通信模块12。

第一水下传感器5、第二水下传感器6、第三水下传感器7、第四水下传感器8、第五水下传感器9可根据观测需求在不同深度安装,如:温盐深传感器、叶绿素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玻璃浮球10为潜标系统提供合适的浮力使潜标系统保持竖直;控制器11完成各传感器观测数据采集存储、海面海冰探测、卫星通信模块释放等工作;卫星通信模块12被控制器释放后可上浮至海面,完成数据卫星发送任务。

本发明通信潜标布放后可自动工作3~5年,可根据观测需求设定海洋环境观测周期、卫星通信模数量、数据通信间隔等。减少了潜标系统布放和回收次数,增加了潜标系统的无人观测时间,降低了极地区域潜标系统的观测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季节性冰区准实时通信潜标,重块使潜标沉入海底,并提供一定的稳定性,重块连接锚链,锚链连接声学释放器,声学释放器用于回收潜标时释放的锚链,声学释放器连接承重缆绳,承重缆绳上布设有第一水下传感器、第二水下传感器、第三水下传感器、第四水下传感器、第五水下传感器,承重缆绳连接玻璃浮球和控制器,控制器上安装有卫星通信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观测极地海洋环境、判断海面海冰情况并将观测数据通过卫星发送至用户端。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陈红霞;王欢齐;孔彬;王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1.26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