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621发布日期:2019-09-03 19:5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打捞装置,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旅游市场及其火爆,人们在旅游时为了增加体验感,满足参与度的需要,很多海边沙滩浴场、江河湖泊度假区等地都开办了游泳项目,由于游泳时一些人不注意或在不知不觉中游至深水区域而脱离安全人员视线,一旦发生腿部抽筋痉挛遇险,救援人员是无法接近遇险者的;也有一些野游爱好者出现险情时,主要的施救方法是由救生人员驾驶小艇或冲锋舟,靠近遇险人员并将其带回岸上施救。或者由船上人员向遇险人员抛送带缆绳的救生圈,在遇险人员抓住或套上救生圈后通过缆绳将其拉回船上;然后对于一些浪急地带等无法施救部位,只能眼看着遇险者遇难。

在一些江河湖泊中,由于水生植物的泛滥,使得水质变差;还有很多生活垃圾、洪水冲击带来的树枝树叶、动物尸体等杂物,这些杂物存在于河道、湖泊中一方面影响行洪,另一方面严重污染水体,这些杂物的打捞均需要清污船,有些地方船只很难到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通过可折叠的一侧架体、另一侧架体获取运输和仓储时的少占用空间,在直升飞机或无人机的悬吊进行打捞作业,可以对人员船只无法到达或救援危险系数较高区域的救援提供便利。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包括悬吊块、一侧架体、另一侧架体、打捞网和导风机构,一侧架体的斜杆B上端和另一侧架体斜杆A通过穿销固定在悬吊块上,一侧架体的斜杆B下端与水平杆B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另一侧架体斜杆A下端与水平杆A的外端固定连接,水平杆B与水平杆A的内端对接形成架体,打捞网的网口固定在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体形成的水滴状架体的一侧面上,在打捞网上设有引风用的防水布。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在悬吊块的上部设有悬吊孔。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斜杆A的下端与立杆B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B的下端与水平杆A的外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斜杆B的下端与立杆A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A的下端与水平杆B的外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在斜杆B的上端内侧设有水平块A,所述水平块A的外侧上端面设有凸起条;所述斜杆A的上端内侧设有水平块B;悬吊块的下部为下宽块体,在下宽块体的下部面一侧设有向上的凹陷;所述水平块A的上部面贴在下宽块体的下部面上,水平块A的凸起条卡在下宽块体的凹陷中,斜杆A的上部面贴在水平块A的下部面上,穿销依次穿过水平块B中部的光孔C、水平块A中部的光孔A后穿入下宽块体下部面的盲孔后,由开口销穿过下宽块体前部面细孔和盲孔中穿销靠近上端的穿销孔后,在下宽块体后部面分开。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在水平杆B的内端端面设有插槽,水平杆A的内端端面设有插板,水平杆A的所述插板插在水平杆B的所述插槽中,定位螺丝穿在水平杆B靠近内端的光孔B和插板的光孔D后由螺母锁死。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在斜杆B的上部设有孔B,斜杆A的上部设有对应斜杆B孔B的孔A;水平杆B上设有孔D,水平杆A上设有孔C。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在打捞网的后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设有引风用的防水布。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所述打捞网为尼龙网。

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所述悬吊块为铝合金材质,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体为铝合金材质,在一侧架体的水平杆A和另一侧架体的水平杆B内嵌入有钢芯。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利用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下部的插接结构,以及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上部的组合安装结构,使得使用时状态稳定而又利于拆卸;本申请设置的防水布可使用防水帆布、塑料布等,以免雨天侵水后而影响展开,在不用时还可利用打捞网缠绕拆卸后的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捆绑一起节省绳索方便储存;在打捞作业时,由直升飞机或无人机的机带绳索捆绑悬吊块的悬吊孔,通过防水布形成的风阻使架体口部以及打捞网的网口对应打捞物体,可以对人员船只无法到达或救援危险系数较高区域的救援提供便利;本实用新型易于折叠可以节省空间,防水布起到的引风作用,借用风力能使打捞网顺势而下,可有效减少水面救援打捞的油耗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落水人员打捞、江河湖海中垃圾的打捞以及用于养殖的水生植物的收获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架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捞网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侧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悬吊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悬吊孔;2、悬吊块;3、开口销;4、下宽块体;5、盲孔;6、凸起条;7、水平块A;8、孔A;9、孔B;10、斜杆A;11、斜杆B;12、防水布;13、立杆A;14、立杆B;15、定位螺丝;16、插板;17、水平杆A;18、孔C;19、孔D;20、打捞网;21、水平杆B;22、水平块B;23、穿销;24、网口;25、光孔A;26、光孔B;27、插槽;28、细孔;29、凹陷;30、光孔C;31、光孔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1~6中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包括悬吊块2、一侧架体、另一侧架体、打捞网20和导风机构,在悬吊块2的上部设有悬吊孔1,一侧架体的斜杆B11上端和另一侧架体斜杆A10通过穿销23固定在悬吊块2上,一侧架体的斜杆B11的下端与立杆A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A13的下端与水平杆B21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另一侧架体斜杆A10的下端与立杆B1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B14的下端与水平杆A17的外端固定连接,水平杆B21与水平杆A17的内端对接形成架体,打捞网20的网口24固定在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体形成的水滴状架体的一侧面上,在打捞网20的后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设有引风用的防水布12,所述打捞网20为尼龙网。

结合附图1、2、4、5和6,在斜杆B11的上端内侧设有水平块A7,所述水平块A7的外侧上端面设有凸起条6;所述斜杆A10的上端内侧设有水平块B22;悬吊块2的下部为下宽块体4,在下宽块体4的下部面一侧设有向上的凹陷29;所述水平块A7的上部面贴在下宽块体4的下部面上,水平块A7的凸起条6卡在下宽块体4的凹陷29中,斜杆A10的上部面贴在水平块A7的下部面上,穿销23依次穿过水平块B22中部的光孔C30、水平块A7中部的光孔A25后穿入下宽块体4下部面的盲孔5后,由开口销3穿过下宽块体4前部面细孔28和盲孔5中穿销23靠近上端的穿销孔后,在下宽块体4后部面分开;在水平杆B21的内端端面设有插槽27,水平杆A17的内端端面设有插板16,水平杆A17的所述插板16插在水平杆B21的所述插槽27中,定位螺丝15穿在水平杆B21靠近内端的光孔B26和插板16的光孔D31后由螺母锁死。

结合附图1、2、4和6,在斜杆B11的上部设有孔B9,斜杆A10的上部设有对应斜杆B11孔B9的孔A8;水平杆B21上设有孔D19,水平杆A17上设有孔C18;在库存时,利用穿销23串接斜杆B11的孔B9和斜杆A10的孔A8后使用开口销3穿过穿销23的细孔;而定位螺丝15可以串接水平杆B21的孔D19和水平杆A17的孔C18以便节省空间。

进一步,所述悬吊块2为铝合金材质,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体为铝合金材质,为了使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能够具有一定重量在施救时快速进入水中,本实用新型在铝合金管中的水平杆A17和水平杆B21内嵌入有钢芯。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器的水面救援打捞架,安装过程如下:

结合附图1至6,在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的后部面打孔,然后使用直攻螺丝将打捞网20的网口24固定在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形成的水滴状架体上,平时将一侧架体和另一侧架拆分后,使用穿销23和定位螺丝15固定形成半个水滴状架体,使用时按照附图1的结构组合即可。

使用时,将架体悬吊块2的悬吊孔1与直升飞机或无人机的绳索连接,由直升飞机或无人机将本实用新型带至水面,这时受到风力作用,打捞网20上的两防水布12可保持打捞网20的网口24朝前,根据打捞物的不同将架体沉入水中二十公分至四十公分左右,便可利用将打捞物引入打捞网20,然后飞回将打捞物取出。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