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清洁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583发布日期:2019-09-03 19:58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水面清洁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面清洁船。



背景技术: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是浮水草本植物,通常高30-60厘米。水葫芦的须根发达,并呈棕黑色,达30厘米。水葫芦繁殖能力极强,在适宜条件下,1公顷水面的水葫芦约有13万株。如此高的密度和生长量,在泛滥时会严重堵塞航道,影响水运,还阻碍水流,影响洪涝期间的泄洪;且会污染水体,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及质量;进而破坏水生态的平衡。同时,水葫芦本身具有利用价值;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胡萝卜素、总黄酮等营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物种。因此,通常就会利用水面清洁船,打捞水面上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或其它垃圾。但现有对水生植物的收集方式存在如下缺陷:作业船依靠安装在船体上的垃圾打捞装置,仅能打捞位于该垃圾打捞装置正前方的水生植物,其打捞作业面积较小,导致作业船的清洁面积较小,并导致作业船的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清洁作业面积较大的水面清洁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清洁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能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船体的前端安装有第一垃圾打捞装置,所述船体的前端还安装有导流装置,且所述导流装置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的前方,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翼板,所述导流翼板的一端与船体相连接,导流翼板的另一端能绕导流翼板与船体的连接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装置有两个,两个导流装置分别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上设有储存舱。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均能带动物料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均位于储存舱和第一垃圾打捞装置之间,且第二输送机位于第一输送机和储存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还安装有第三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机能带动物料沿左右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机位于第一输送机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机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的上端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机能相对于船体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后端与船体铰接,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前端能绕第二输送机与船体的铰接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机为皮带秤。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上安装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停泊有辅助清洁艇,所述升降平台能带动辅助清洁艇沿上下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清洁艇上安装有第二垃圾打捞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分体部,两个分体部之间具有水流间隙,所述辅助清洁艇位于水流间隙中。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面清洁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水面清洁船的工作原理为:在清洁水面过程中,船体在水面上向前行驶,同时利用第一垃圾打捞装置将水面上的垃圾打捞至船体上;且由于本船体的前端还安装有导流装置及其导流翼板,且导流翼板的一端与船体相连接,导流翼板的另一端能绕导流翼板与船体的连接点转动,在未作业等情况下,导流翼板处于收起状态,此时导流翼板在左右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小,以避免对整个水面清洁船的行驶造成影响;而在需要时,导流翼板的另一端绕导流翼板与船体的连接点转动,直至导流翼板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导流翼板在左右方向上占用较大空间,以利用导流翼板在左右方向上拦截更多的垃圾,并引导该部分垃圾移动至第一垃圾打捞装置的正前方,从而利用第一垃圾打捞装置将该部分垃圾打捞至船体上,进而扩大了本水面清洁船的清洁作业面积,使得第一垃圾打捞装置及本水面清洁船能打捞更多的垃圾,并使得本水面清洁船的清洁能力更强,清洁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船体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船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水面清洁船在其导流翼板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水面清洁船在其导流翼板处于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水面清洁船在其导流翼板处于第三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船体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水面清洁船在其第二输送机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水面清洁船在其第二输送机处于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船体

11 储存舱

12 分体部

13 水流间隙

14 限位面

15 圆弧面

2 第一垃圾打捞装置

3 导流装置

31 导流翼板

4 第一输送机

5 第二输送机

6 第三输送机

7 升降平台

8 辅助清洁艇

81 第二垃圾打捞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面清洁船,包括船体1,船体1能沿前后方向移动,船体1的前端安装有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船体1的前端还安装有导流装置3,且导流装置3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的前方,导流装置3包括导流翼板31,导流翼板31的一端与船体1相连接,导流翼板31的另一端能绕导流翼板31与船体1的连接点转动。本实用新型中水面清洁船的工作原理为:在清洁水面过程中,船体1在水面上向前行驶,同时利用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将水面上的垃圾打捞至船体1上;且由于本船体1的前端还安装有导流装置3及其导流翼板31,且导流翼板31的一端与船体1相连接,导流翼板31的另一端能绕导流翼板31与船体1的连接点转动,在未作业等情况下,如图5所示,导流翼板31处于收起状态,此时导流翼板31在左右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小,以避免对整个水面清洁船的行驶造成影响;而在需要时,导流翼板31的另一端绕导流翼板31与船体1的连接点转动,直至导流翼板31处于展开状态,见图4所示,此时导流翼板31在左右方向上占用较大空间,以利用导流翼板31在左右方向上拦截更多的垃圾,并引导该部分垃圾移动至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的正前方,从而利用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将该部分垃圾打捞至船体1上,进而扩大了本水面清洁船的清洁作业面积,使得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及本水面清洁船能打捞更多的垃圾,并使得本水面清洁船的清洁能力更强,清洁效率更高。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3有两个,两个导流装置3分别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的左右两侧。每个导流装置3均具有上述一个导流翼板31,两个导流翼板31分别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的左右两侧。在清洁水面过程中,两个导流翼板31分别绕其与船体1的连接点转动,直至两个导流翼板31均处于展开状态,且两个导流翼板31呈八字形,见图4所示,以利用两个导流翼板31拦截水面上更多的垃圾,并引导该部分垃圾向两个导流翼板31的中间靠拢,即向位于两个导流翼板31之间的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靠拢,然后利用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将该部分垃圾打捞上来。本实施例中导流翼板31的一端具体与船体1铰接。且导流装置3还包括液压驱动机构,液压驱动机构能带动导流翼板31绕导流翼板31与船体1的铰接点转动。该液压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油缸,油缸的两端分别与船体1和导流翼板31的中部铰接,这样油缸伸长或缩短时,将带动导流翼板31绕导流翼板31与船体1的铰接点转动;当油缸缩短至设定状态时,将带动导流翼板31转动至收起状态,此时导流翼板31与船体1上的限位面14相接触,并保持收起状态,见图5所示;当油缸伸长至设定状态,将带动导流翼板31转动至展开状态,且使导流翼板31保持在该位置处,此时两个导流翼板31呈八字形,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流翼板31呈展开状态时,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左方的导流翼板31呈沿斜向左方向延伸,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右方的导流翼板31呈沿斜向右方向延伸。

如图4至图6、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船体1上设有储存舱11。在利用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将水面上的垃圾打捞上来后,将垃圾储存在该储存舱11中。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船体1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机4和第二输送机5,第一输送机4和第二输送机5均能带动物料沿前后方向移动,即第一输送机4和第二输送机5均能带动垃圾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一输送机4和第二输送机5均位于储存舱11和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之间,且第二输送机5位于第一输送机4和储存舱11之间。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将水面上的垃圾打捞至第一输送机4上,第一输送机4带动垃圾向后移动,直至将垃圾输送至第二输送机5上,第二输送机5再带动垃圾向后移动,直至将垃圾输送至储存舱11中。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4为皮带输送机。

如图4至图6、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船体1还安装有第三输送机6,第三输送机6能带动物料沿左右方向移动,即第三输送机6能带动垃圾沿左右方向移动。在需要时,利用该第三输送机6带动垃圾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将打捞上来的垃圾输送至设定位置。本实施例利用第三输送机6带动船体1上垃圾沿左右方向、即沿横向移动,以将垃圾从本水面清洁船中输送出,并输送至设定位置。同时,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机6位于第一输送机4的下方,第一输送机4位于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的上端的下方,第一输送机4能相对于船体1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二输送机5的后端与船体1铰接,第二输送机5的前端能绕第二输送机5与船体1的铰接点转动。在打捞垃圾过程中,如图8所示,第一输送机4向前移动至设定位置,且第二输送机5的前端绕第二输送机5与船体1的铰接点转动,直至第二输送机5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机4的下方,这样,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将水面上的垃圾打捞上来,并将其输送至第一输送机4上,第一输送机4带动垃圾向后移动,直至将垃圾输送至第二输送机5上,第二输送机5再将垃圾向后输送,直至将垃圾输送至储存舱11处,使得垃圾被存储在储存舱11中。而在需卸载储存舱11中的垃圾时,第二输送机5的前端向上绕第二输送机5与船体1的铰接点转动,直至第二输送机5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机4的上方,第一输送机4再向后移动至设定位置,此时第二输送机5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机4的后端的正上方,见图9所示,这样利用第二输送机5带动储存舱11中的垃圾向前且向上移动,直至将垃圾输送至第一输送机4上,第一输送机4再将垃圾向前输送,直至垃圾掉落在位于第一输送机4下方的第三输送机6,再利用第三输送机6带动垃圾沿左右方向移动,直至将垃圾输送至设定位置,并将垃圾输送出本水面清洁船。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机6为皮带秤。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机6不仅能带动垃圾沿横向移动,且能称量所输送出垃圾的重量,以便于及时掌握所输送出垃圾的量,并为后续的处理工艺作准备。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船体1上安装有升降平台7,升降平台7上停泊有辅助清洁艇8,升降平台7能带动辅助清洁艇8沿上下方向移动。正常情况下,辅助清洁艇8停泊在升降平台7,且升降平台7带动辅助清洁艇8向上移动至设定位置,此时辅助清洁艇8脱离水面;而在需要时,比如遇到需清洁狭窄水域时,升降平台7带动辅助清洁艇8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直至辅助清洁艇8漂浮在水面,从而利用辅助清洁艇8来清洁该狭窄水域。同时,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辅助清洁艇8上安装有第二垃圾打捞装置81,当辅助清洁艇8行驶至狭窄水域,利用第二垃圾打捞装置81将该水域的垃圾打捞至辅助清洁艇8上。本实施例中辅助清洁艇8的体积小于本水面清洁船的船体1。另外,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船体1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分体部12,两个分体部12之间具有水流间隙13,辅助清洁艇8位于水流间隙13中。上述两个分体部12均浸没在水中。本船体1采用双分体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其能更平稳地在水面上行驶。本实施例中升降平台7位于船体1的后端,即位于船体1的尾部。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船体1的前端设有圆弧面15,该圆弧面15在船体1向前行程,能有效降低气流阻力,保证船体1行驶平稳,且使得船体1外形美观。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采用排链式,其输送链条都是由高强度尼龙扣、不锈钢链轴和连接片组成,尼龙扣上带有的突齿能有效勾挂漂浮水生植物,其间的间隙能在整个清扫打捞过程中,保证水生植物充分滤水。本实施例中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的上端与船体1铰接,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中部与顶升油缸铰接,顶升油缸与船体1铰接,顶升油缸伸缩时能带动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绕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与船体1的铰接点转动,以调整第一垃圾打捞装置2的安装角度。上述第二输送机5采用排链式,其输送链条都是由不锈钢链轴和连接片组成,其间的间隙能在整个清扫打捞过程中,保证水生植物充分滤水。上述第三输送机6也为一种伸缩式电动皮带输送机,该第三输送机6能将打捞上来的水草等垃圾输送到伴行的船舶中。上述第一输送机4也具有称重功能,该第一输送机4也称作皮带秤。

本实施例中水面清洁船,其总长度为41.8米,宽度为8.2米,型深2.6米,适航于内河A级航区。本水面清洁船适用于在景观水域及相关水域收集、打捞水生植物、漂浮废弃物等垃圾,并且满足在水生植物高发时期定点打捞、连接转运的作业需要;并作为作业工作母船,其配套有一搜上述辅助清洁艇8。本水面清洁船最大打捞量可达每小时400吨,其内部一次可储存60立方米水生植物。同时,本水面清洁船设置上述升降平台7,搭载上述辅助清洁艇8,以在需要时实现辅助清洁艇8的施放和接收,从而配合水面清洁船作业;且辅助清洁艇8主要是用于收集、打捞水域岸滩边缘、凹档、旮旯等复杂区域的垃圾及核心水域的驳岸溜边的垃圾。本水面清洁船配备了可扩大收集面积的导流翼板31,每小时可保洁江面12万平方米。本水面清洁船集成水生植物打捞、存储、转运一体化功能。本水面清洁船上还安装有两台高压水炮,最远射程45米,用于清理近岸漂浮的垃圾,应急状态可作消防抢险用途,承担社会公共安全责任。本实施例中辅助清洁艇8整体长度为7米,宽度为2.3米,重量约5吨,动力采用节能环保的电动推进系统。且辅助清洁艇8具有手动遥控、远程电脑遥控和全自主巡航等三种作业方式,在安全性方面配备了短程激光雷达、用以控制溜边作业间距及实现船舶安全智能避障。辅助清洁艇8对水面漂浮物的清扫是通过连续转动的固液分离器、即上述第二垃圾打捞装置81以及装于其首部的滚耙装置而实现的。同时,辅助清洁艇8的首部还加装了用以扩大清扫面积和提高作业效率的伸展展翼,并将伸展展翼设计为柔性连接并加装橡胶防撞滚轮,以提高其防撞性能;并对其动力进行了升级,加装的UPS模块可在全船失去动力后其提供近一小时的备用电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