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推进的长江车客渡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6679发布日期:2020-01-07 12:06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推进的长江车客渡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力推进的长江车客渡船。



背景技术:

渡船,又称渡轮,是航行于江河、湖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舶,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渡船有多种类型,有旅客渡船、汽车渡船、列车渡船和新型的铁路联络船。一般渡船的船体结构简单,船上设备简单,尤其是江河里过渡用的渡船,船体轻巧,生活设备很少;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已使用的渡船设备,存在有诸多的技术缺陷,为了提高整体船只的使用实用性、功能性,提供一种一种电力推进的长江车客渡船,并对诸多技术缺陷进行设计、优化:

(1)甲板部位是船体的重要承载结构,现有的汽渡船的甲板上都会设置增加车轮与甲板摩擦力的防滑凸块来防止车辆因速度过快而导致在甲板上制停,但当汽渡船在江上行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的误操作等原因会导致车辆失控冲上跳板,甚至会冲入江中导致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此目前的汽渡船上的甲板需要一种阻拦装置对车辆轮胎进行限位,以防止其在汽渡船行驶过程中移动至跳板一端。

(2)渡船的上层舱结构一般设置于船体甲板的中部,乘客都拥挤在空间相对狭小的舱室中容易导致舱室内的空气流通不畅,并且轮渡船在水流湍急的长江中行驶时会产生颠簸,从而会导致乘客人员产生晕船现象,从而会影响到乘客的出行体验;而且现有的船舱中的座椅减震效果一般,当轮渡船在江面上左右颠簸的时候,座椅无法做到良好的减震,会使乘客随之进行左右摆动,从而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

(3)跳板结构设置于甲板的两端,跳板方便车和乘客进行上下渡船的过程,通过固有的传动装置对跳板进行调节,使跳板可实现升降过程,跳板的一端与船身连接,跳板的另一端架设于码头岸边。乘客或车可通过在跳板上行走,顺利从岸边进入渡船夹板上。多样的渡船形式中存在有多样的跳板形式,现有跳板在架设过程中通常搁置与岸边上,跳板进行上下客的过程中,跳板一因外力重力导致过程中跳板弹跳,跳板的稳定性较差,行人易发生跌倒现象,安全性能较低;渡船在行驶过程中跳板处于收起状态,跳板通过绳索进行拉起收折,当行驶中遇上强风或其他外力时,收折的跳板仍存在弹跳现象,易导致跳板结构损坏甚至产生跳板掉落的现象。

(4)在船舶中还存在有诸多的设备机械,吊架在船舶领域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如在渡船夹板的上下口处,利用吊架对跳板进行升降,实现渡船跳板的开合;在夹板上通常还设有救生艇的支撑吊架,将救生艇从夹板上进行升降实现救援;另外还存在有各类吊架用于起吊运载的货物,对货物进行堆放放置等。吊架的结构形式多样,其中针对于升降救生设备的吊架结构,其起吊机构通常为固定设置结构,吊架一端伸出夹板外,吊架结构一般也无法进行伸缩调节,在吊架的使用过程中使用便利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推进的长江车客渡船,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力推进的长江车客渡船包括甲板结构、上层舱体、跳板结构和吊架结构;

所述甲板结构包括甲板、升降块、液压缸、卡块、驱动电机、齿轮箱,所述甲板位于船的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升降口,所述升降口均沿船的两侧方向设置,升降口一端的甲板上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侧壁水平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甲板的下端侧壁,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且卡块的尺寸与所述放置槽尺寸相适配,卡块底端设有凸齿;所述齿轮箱固定设置在甲板底部的每个所述槽口处,所述齿轮箱中水平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齿轮箱的两侧内壁上,传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上端穿过所述槽口并与卡块底端的凸齿啮合连接;所述甲板底部位于齿轮箱的一侧均设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中均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的一侧侧壁并于齿轮箱中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使得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以及驱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卡块在放置槽中进行水平移动;所述升降块的数量与升降口的数量一致,升降块分别设置在每个升降口处,且位于船两端的升降口中升降块呈对称设置,升降块底部设有铰接座,升降块靠近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表面为弧形结构,且该弧形面的上下两端边缘处均设有限位块,该弧形面上靠近下端的限位块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尺寸与所述卡块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升降块另一侧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升降口的两侧侧壁进行铰接,实现升降块与甲板的转动连接;所述甲板底端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油缸固定座进行铰接,且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升降块底部的铰接座进行铰接,通过液压缸推动升降块沿所述转轴进行旋转,且升降块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抵靠在定位槽上和甲板的底部并进行限位,实现了升降块的展开和收合;

所述上层舱体设置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中部,所述上层舱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四面合围形成长方体舱室空间的四面墙体,两侧墙体上的均设有舱门和舱窗,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风排气装置,所述通风排气装置包括通风管、进风扇、加热器、引风扇、排风管、排风扇、水箱、水泵、雾化器,所述通风管固定设置在顶板上,通风管的一端贯穿顶板一端的墙体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进风扇固定设置在通风管的进风口处,所述通风管底部依次排列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一个所述引风扇,所述通风管靠近进风口一端的底部设有电器箱,所述电器中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设有金属加热管,且所述金属加热管贯穿通风管的底部并排列设置在通风管中,所述水箱固定设置在顶板上,且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通风管的另一端,水泵上连接设有水管,所述水管贯穿并水平进入到通风管中,所述水管上连接设有多个雾化器,每个所述雾化器的位置与每个出风口的位置相应,所述排风管贯穿设置在顶板另一端的墙体上,且排风管中设置所述排风扇;

所述底板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减震座椅,所述减震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部,减震底座包括底座盒、减震盒、连接座、支撑杆、滑动轴、转动轴,所述底座盒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座盒呈长方体结构,且底座盒上端为开口设置,底座盒中横向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所述减震盒,所述减震盒两侧侧壁上均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均与底座盒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盒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减震盒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减震器,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器呈错位设置,且两个第二减震器的另一端均通过所述滑动轴分别铰接一个支撑杆,且滑动轴的两端均连接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分别嵌入到减震盒两侧内壁上的滑槽中,实现滑动轴与减震盒的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呈交叉设置,且位于两个减震盒中的支撑杆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且支撑杆的顶端均分别与一个连接座进行铰接,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于座椅本体底部的两侧;

所述跳板结构设置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两端,所述跳板机构包括吊架、定滑轮支架、定滑轮、电机壳体、卷绕电机、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铰支座、跳板、连接环、钢丝绳、斜拉杆、锁紧块、锁紧筒;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甲板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吊架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一端,所述定滑轮支架与所述吊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顶端呈凹口状结构,所述定滑轮嵌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凹口内,所述定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与所述定滑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并设置于所述定滑轮支架的一侧,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一侧面呈开口状结构,形成电机壳体开口;所述卷绕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卷绕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吊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支架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转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所述转向轮支架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设置于两个所述转向轮支架之间,所述转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与所述转向轮支架的顶端实现转动;

所述跳板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一端底侧;所述铰支座设置于所述甲板一侧,呈横向设置,所述铰支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甲板实现固定,每个所述铰支座的一端嵌入所述跳板的一侧,所述铰支座与所述跳板通过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跳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与所述跳板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跳板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跳板泄水孔,所述跳板泄水孔内设有泄水孔隔板,所述泄水孔隔板的两侧与所述跳板泄水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跳板的上表面两侧,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跳板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环的顶端呈圆环状结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进行绑扎,所述钢丝绳滑过定滑轮、转向轮,并与卷绕电机实现绕卷固定;所述跳板的上表面两侧设有跳板凹槽,所述跳板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所述跳板凹槽的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跳板连接孔;

所述斜拉杆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一侧,所述斜拉杆的顶端与所述定滑轮支架的一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转动;所述锁紧块设置于所述斜拉杆的底端,所述锁紧块的顶面一侧呈槽状结构,所述斜拉杆的底端伸入所述锁紧块的凹槽内,并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所述斜拉杆的底端与所述锁紧块转动连接;所述锁紧筒设置于所述锁紧块的顶面一侧,所述锁紧筒与所述锁紧块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锁紧筒内呈螺纹状结构;

所述吊架结构设置于所述甲板结构上表面,所述吊架结构包括支撑台、踏步、旋转电机、旋转台、支撑架、卷绕电机、一级拉杆、一级支撑杆、一级转轴、二级拉杆、二级转轴、端部横杆、一级铰支座、一级伸缩杆、二级铰支座、二级伸缩杆、顶端滑轮支架、顶端滑轮、末端滑轮支架、末端滑轮、钢丝绳;所述支撑台呈方形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台的底端通过紧固件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呈圆孔状结构,形成支撑台圆孔,所述支撑台圆孔的侧壁呈周向凹槽状结构,形成支撑台卡槽;所述踏步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一侧,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旋转电机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嵌入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圆孔内,所述旋转台的底面中心与所述旋转电机的顶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的侧壁周向内嵌设有滚轮,每个所述滚轮的两侧通过轴与所述旋转台实现转动,每个所述滚轮嵌入支撑台卡槽内,实现所述旋转台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设置;

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旋转台的顶端,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旋转台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卷绕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旋转台实现固定;所述一级拉杆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一级拉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每个所述一级拉杆的底端与一侧所述支撑架的底端通过轴实现转动;所述一级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一级拉杆的中段,所述一级支撑杆的两端与两侧所述一级拉杆固定连接;所述一级转轴设置于所述一级拉杆的一端,所述一级转轴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一级拉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拉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二级拉杆设置于所述一级拉杆的内侧,每个所述二级拉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一级转轴实现转动;所述二级转轴设置于所述二级拉杆的中段,所述二级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二级拉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端部横杆设置于所述二级拉杆一端,所述端部横杆的两端与两侧所述二级拉杆固定连接;

所述一级铰支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两侧,所述一级铰支座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一级铰支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架实现固定;所述一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一级铰支座铰接呈转动设置,所述一级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一级伸缩杆套,所述一级伸缩杆套套于所述一级转轴的外侧,实现所述一级伸缩杆与所述一级转轴转动;所述二级铰支座设置于所述一级支撑杆的表面两侧,所述二级铰支座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二级铰支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一级支撑杆实现固定;所述二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二级铰支座铰接呈转动设置,所述二级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二级伸缩杆套,所述一级伸缩杆套套于所述二级转轴的外侧,实现所述二级伸缩杆与所述二级转轴转动;

所述顶端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顶端滑轮支架与所述支撑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顶端滑轮设置于所述顶端滑轮支架的底端,所述顶端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与所述顶端滑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末端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端部横杆的顶面,所述末端滑轮支架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末端滑轮支架与所述端部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末端滑轮的两端通过轴配合轴线实现与所述末端滑轮支架转动设置;所述钢丝绳穿过末端滑轮、顶端滑轮,并与所述卷绕电机进行绕卷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块的宽度尺寸与所述升降口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尺寸与所述定位槽的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当所述升降块收合时,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设置在顶板的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中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对所述水管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t型导轨,且减震盒底部开设有t型导轨槽,所述t型导轨槽与所述导轨充盈配合,实现导轨对减震盒竖直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吊架一侧伸出所述甲板外侧,所述吊架的底侧呈凹口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机壳体的顶面一端呈坡面状结构;所述电机壳体开口与所述定滑轮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定滑轮的直径,所述转向轮与所述定滑轮设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转向轮的顶端设置高度与所述定滑轮的顶端设置高度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转向轮的底端设置高度与所述电机壳体开口的设置高度处于同一水平线。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轮的侧壁周向设有转向轮通孔,所述转向轮通孔数量为八个;所述转向轮支架底侧设有转向轮螺栓,所述转向轮螺栓贯穿所述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通孔,并通过螺母配合,实现转向轮与所述转向轮支架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铰支座呈“t”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纹呈水平阵列设置,每个所述防滑凸纹呈半圆柱状结构;所述防滑凸纹呈对称设置,两侧所述防滑凸纹呈锐角设置,呈“八”字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泄水孔呈长方形形状,所述跳板泄水孔设置于所述防滑凸纹之间,每两个所述防滑凸纹之间设置的跳板泄水孔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凹槽呈腰型孔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连接孔呈腰型孔状结构,所述跳板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跳板凹槽的直径,所述跳板连接孔与所述跳板凹槽的截面呈层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筒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锁紧筒的外径与所述跳板连接孔的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贯通设置,所述排水口呈斜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呈“门”字形结构;所述支撑架的底侧两端设有加强柱脚,所述加强柱脚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每侧所述加强柱脚呈三角形,所述加强柱脚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柱脚的一侧与所述旋转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底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架斜向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转轴的两端设有一级转轴凸块,所述一级转轴凸块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一级转轴的两端,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一级转轴凸块呈圆环状结构,且与所述一级转轴周向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一级转轴凸块与所述一级拉杆将所述二级拉杆实现限位,两个所述一级转轴凸块将一级伸缩杆套实现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转轴的两端设有二级转轴凸块,所述二级转轴凸块的数量为两个,分贝设置于所述二级转轴的两端,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二级转轴凸块呈圆环状结构,且与所述二级转轴周向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二级转轴凸块将二级伸缩杆套实现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铆钉、膨胀螺丝、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工作原理为:

甲板结构工作时,通过液压缸推动升降块沿转轴进行旋转,且升降块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抵靠在定位槽上和甲板的底部并进行限位,实现了升降块的展开和收合;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以及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实现卡块在放置槽中向升降块一端进行移动并进入到升降块上的卡槽中,从而对升降块进行限位。

上层舱体工作时,通风换气装置通过进风扇将空气输送至通风管中,再通过引风机将风输送至舱室中,排风扇将舱室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舱外;加热器通过金属加热管对通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水泵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输送至水管中,再通过雾化器喷出水雾并从出风口排出中,对舱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减震座椅中的减震盒两侧通过第一减震器减缓因轮渡船左右颠簸而导致减震座椅左右摆动的作用力。

跳板结构工作原理。本发明放下跳板时,通过转动卷绕电机,放长钢丝绳,带动跳板与夹板发生相对转动,当跳板到达合适角度时停止转动卷绕电机,跳板搁置与码头岸边上;车和行人通过跳板进行夹板上;上下跳板时,通过防滑凸纹提供良好的防滑性能;跳板上的积水通过沿着防滑凸纹流动,经相邻的跳板泄水孔排除。本发明收起跳板时,通过转动卷绕电机,收缩钢丝绳,钢丝绳拽动连接环,跳板与夹板发生相对转动,跳板向上升起,当跳板收折到合适高度时,将转向轮螺栓穿过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通孔,并通过螺母实现固定,将转向轮与转向轮之间实现限位固定,钢丝绳与转向轮的摩擦力进一步限制钢丝绳移动;再旋转斜拉杆,将锁紧块贴合于收折后的跳板的底面,此时锁紧筒嵌入与跳板连接孔内,再将套筒螺栓从跳板顶面向下伸入锁紧筒,将套筒螺栓与锁紧筒通过螺纹实现固定,套筒螺栓嵌入跳板凹槽内,实现锁紧块与跳板固定连接,此时跳板通过斜拉杆的进一步的限位固定,跳板与吊架完全刚性固定。

本发明吊架机构工作时,启动一级伸缩杆,一级伸缩杆伸长,一级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撑架发生转动,一级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一级伸缩杆套与一级转轴实现转动,一级拉杆与支撑架发生转动,一级拉杆向支撑架的一侧转动倾斜,当一级伸缩杆伸长到最大伸长量时,一级拉杆处于最大倾斜角度,同时一级拉杆的底端受支撑块辅助支撑;二级伸缩杆同时启动并伸长,二级伸缩杆的一端与一级支撑杆转动,二级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二级伸缩杆套与二级转轴实现转动,二级拉杆与一级拉杆发生转动,二级拉杆始终垂于水平状态,此时端部横杆伸出与夹板外。接着将救生艇或其他被吊物与钢丝绳进行连接固定,启动卷绕电机,钢丝绳通过顶端滑轮、末端滑轮的转向作用,对钢丝绳进行收卷。当被吊物吊起时,同时收缩一级伸缩杆和二级伸缩杆,一级拉杆和二级拉杆同时转动,二级拉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将被吊物收回夹板区域内;最后通过启动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台转动,支撑架发生转动,将被吊物进行旋转至夹板内,可对被吊物进行卸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甲板结构中通过液压缸推动升降块沿转轴进行旋转,且升降块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抵靠在放置槽上和甲板的底部并进行限位,实现了升降块的展开,从而对汽车的车轮进行限位,能够阻止车辆在汽渡船的行驶过程中向离开甲板的方向移动,有效提高了汽渡船的安全性能。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以及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实现卡块在放置槽中向升降块一端进行移动并进入到升降块上的卡槽中,从而对升降块进行限位,防止升降块的上端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下降而导致液压缸的损坏,有效增加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中上层舱体设置了通风排气装置,实现了对舱室舱室内进行通风排气,从而保证了舱室内的空气流通顺畅;通风管中设有加热器和金属加热管,能对通风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防止因此外界的冷空气进入而导致舱室内的温度骤降;通风管的每个出风口的上方均设置有雾化器,能够通过雾化器对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进行加湿,并且能缓解因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而导致的舱室环境干燥。同时上层舱体结构通过第二减震器与减震盒配合来减缓减震座椅受到的竖直方向作用力,并且减震盒通过两侧的第一减震器与底座盒连接,从而当轮渡船在江中左右颠簸摇摆的时候,能够减缓乘客乘坐时的左右摇摆感,有效减少了因轮渡船颠簸而导致乘客晕船的现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3)本发明的跳板结构在跳板放置或收折状态时,均可通过斜拉杆对跳板进行限位固定,使跳板与吊架支架处于刚性连接的状态,提升了跳板连接的牢固性,在跳板使用过程或收折状态下,因外力对跳板影响效果较小,跳板不存在弹跳现象。保护了跳板的连接结构,提升了跳板使用的安全性能,延长了跳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对跳板的固定过程操作简便,连接方式简单。跳板采用防滑凸纹与跳板泄水孔配合的形式,提升了跳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4)本发明的吊架结构安装于夹板一侧,适用于对船舶外侧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物品起吊,如起吊救生艇等,本吊架装置将吊架的支撑架部分设计为可伸缩结构,通过一级伸缩杆与二级伸缩杆的联动作用,使吊架处于最大起吊角度时端部横杆伸出夹板外,可对吊架进行调节实现收折、展开功能,使用灵活度高,且降低了吊架装置的占地面积。同时对吊架装置设计为可转动的形式,将整体的吊架机构进行整体转动设置,并配合吊架的伸缩功能,可使物品在吊架结构周围一定范围内进行灵活起吊与放下,增大了吊架装置的起吊范围,进步一提升吊架结构的使用灵活性,使用于船舶上复杂的起吊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甲板结构处的升降块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甲板结构处的升降块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层舱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层舱体中减震座椅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上层舱体中减震底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上层舱体中减震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跳板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跳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吊架结构处于最大伸长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吊架结构中支撑台的剖视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吊架结构中一级拉杆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图10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吊架结构处于收折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甲板结构1、甲板1-1、升降口1-1-1、定位槽1-1-2、放置槽1-1-3、槽口1-1-4、升降块1-2、铰接座1-2-1、限位块1-2-2、卡槽1-2-3、液压缸1-3、油缸固定座1-3-1、卡块1-4、凸齿1-4-1、齿轮箱1-5、传动轴1-5-1、第一传动齿轮1-5-2、驱动齿轮1-5-3、驱动电机1-6、电机固定座1-6-1、第二传动齿轮1-6-2、上层舱体2、顶板2-1、底板2-2、墙体2-3、舱门2-3-1、舱窗2-3-2、通风换气装置2-4、通风管2-4-1、进风口2-4-11、出风口2-4-12、过滤网2-4-13、电器箱2-4-14、进风扇2-4-2、加热器2-4-3、金属加热管2-4-31、引风扇2-4-4、排风管2-4-5、排风扇2-4-6、水箱2-4-7、水泵2-4-8、水管2-4-81、雾化器2-4-82、固定支架2-4-9、减震座椅2-5、座椅本体2-5-1、减震底座2-5-2、底座盒2-5-21、导轨2-5-211、减震盒2-5-22、t型导轨槽2-5-221、第一减震器2-5-222、滑槽2-5-223、第二减震器2-5-224、连接座2-5-23、支撑杆2-5-24、滑动轴2-5-25、转动轴2-5-26、跳板结构3、吊架3-1、定滑轮支架3-2、定滑轮3-3、电机壳体3-4、电机壳体开口3-4-1、卷绕电机3-5、转向轮支架3-6、转向轮螺栓3-6-1、转向轮3-7、转向轮通孔3-7-1、铰支座3-8、跳板3-9、防滑凸纹3-9-1、跳板泄水孔3-9-2、泄水孔隔板3-9-3、跳板凹槽3-9-4、跳板连接孔3-9-5、连接环3-10、钢丝绳3-11、斜拉杆3-12、锁紧块3-13、锁紧筒3-14、吊架结构4、支撑台4-1、支撑台圆孔4-1-1、支撑台卡槽4-1-2、排水口4-1-3、踏步4-2、旋转电机4-3、旋转台4-4、滚轮4-4-1、支撑架4-5、加强柱脚4-5-1、支撑块4-5-2、卷绕电机4-6、一级拉杆4-7、一级支撑杆4-8、一级转轴4-9、一级转轴凸块4-9-1、二级拉杆4-10、二级转轴4-11、二级转轴凸块4-11-1、端部横杆4-12、一级铰支座4-13、一级伸缩杆4-14、一级伸缩杆套4-14-1、二级铰支座4-15、二级伸缩杆4-16、二级伸缩杆套4-16-1、顶端滑轮支架4-17、顶端滑轮4-18、末端滑轮支架4-19、末端滑轮4-20、钢丝绳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胶粘、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电力推进的长江车客渡船包括甲板结构、上层舱体、跳板结构和吊架结构;

所述甲板结构包括甲板、升降块、液压缸、卡块、驱动电机、齿轮箱,所述甲板位于船的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升降口,所述升降口均沿船的两侧方向设置,升降口一端的甲板上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侧壁水平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甲板的下端侧壁,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且卡块的尺寸与所述放置槽尺寸相适配,卡块底端设有凸齿;所述齿轮箱固定设置在甲板底部的每个所述槽口处,所述齿轮箱中水平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齿轮箱的两侧内壁上,传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上端穿过所述槽口并与卡块底端的凸齿啮合连接;所述甲板底部位于齿轮箱的一侧均设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中均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的一侧侧壁并于齿轮箱中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使得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以及驱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卡块在放置槽中进行水平移动;所述升降块的数量与升降口的数量一致,升降块分别设置在每个升降口处,且位于船两端的升降口中升降块呈对称设置,升降块底部设有铰接座,升降块靠近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表面为弧形结构,且该弧形面的上下两端边缘处均设有限位块,该弧形面上靠近下端的限位块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尺寸与所述卡块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升降块另一侧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升降口的两侧侧壁进行铰接,实现升降块与甲板的转动连接;所述甲板底端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油缸固定座进行铰接,且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升降块底部的铰接座进行铰接,通过液压缸推动升降块沿所述转轴进行旋转,且升降块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抵靠在定位槽上和甲板的底部并进行限位,实现了升降块的展开和收合;

所述上层舱体设置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中部,所述上层舱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四面合围形成长方体舱室空间的四面墙体,两侧墙体上的均设有舱门和舱窗,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风排气装置,所述通风排气装置包括通风管、进风扇、加热器、引风扇、排风管、排风扇、水箱、水泵、雾化器,所述通风管固定设置在顶板上,通风管的一端贯穿顶板一端的墙体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进风扇固定设置在通风管的进风口处,所述通风管底部依次排列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一个所述引风扇,所述通风管靠近进风口一端的底部设有电器箱,所述电器中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设有金属加热管,且所述金属加热管贯穿通风管的底部并排列设置在通风管中,所述水箱固定设置在顶板上,且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通风管的另一端,水泵上连接设有水管,所述水管贯穿并水平进入到通风管中,所述水管上连接设有多个雾化器,每个所述雾化器的位置与每个出风口的位置相应,所述排风管贯穿设置在顶板另一端的墙体上,且排风管中设置所述排风扇;

所述底板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减震座椅,所述减震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部,减震底座包括底座盒、减震盒、连接座、支撑杆、滑动轴、转动轴,所述底座盒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座盒呈长方体结构,且底座盒上端为开口设置,底座盒中横向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所述减震盒,所述减震盒两侧侧壁上均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均与底座盒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盒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减震盒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减震器,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器呈错位设置,且两个第二减震器的另一端均通过所述滑动轴分别铰接一个支撑杆,且滑动轴的两端均连接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分别嵌入到减震盒两侧内壁上的滑槽中,实现滑动轴与减震盒的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呈交叉设置,且位于两个减震盒中的支撑杆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且支撑杆的顶端均分别与一个连接座进行铰接,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于座椅本体底部的两侧;

所述跳板结构设置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两端,所述跳板机构包括吊架、定滑轮支架、定滑轮、电机壳体、卷绕电机、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铰支座、跳板、连接环、钢丝绳、斜拉杆、锁紧块、锁紧筒;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甲板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吊架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一端,所述定滑轮支架与所述吊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顶端呈凹口状结构,所述定滑轮嵌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凹口内,所述定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与所述定滑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并设置于所述定滑轮支架的一侧,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一侧面呈开口状结构,形成电机壳体开口;所述卷绕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卷绕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吊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支架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转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所述转向轮支架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设置于两个所述转向轮支架之间,所述转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与所述转向轮支架的顶端实现转动;

所述跳板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一端底侧;所述铰支座设置于所述甲板一侧,呈横向设置,所述铰支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甲板实现固定,每个所述铰支座的一端嵌入所述跳板的一侧,所述铰支座与所述跳板通过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跳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与所述跳板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跳板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跳板泄水孔,所述跳板泄水孔内设有泄水孔隔板,所述泄水孔隔板的两侧与所述跳板泄水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跳板的上表面两侧,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跳板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环的顶端呈圆环状结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进行绑扎,所述钢丝绳滑过定滑轮、转向轮,并与卷绕电机实现绕卷固定;所述跳板的上表面两侧设有跳板凹槽,所述跳板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所述跳板凹槽的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跳板连接孔;

所述斜拉杆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一侧,所述斜拉杆的顶端与所述定滑轮支架的一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转动;所述锁紧块设置于所述斜拉杆的底端,所述锁紧块的顶面一侧呈槽状结构,所述斜拉杆的底端伸入所述锁紧块的凹槽内,并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所述斜拉杆的底端与所述锁紧块转动连接;所述锁紧筒设置于所述锁紧块的顶面一侧,所述锁紧筒与所述锁紧块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锁紧筒内呈螺纹状结构;

所述吊架结构设置于所述甲板结构上表面,所述吊架结构包括支撑台、踏步、旋转电机、旋转台、支撑架、卷绕电机、一级拉杆、一级支撑杆、一级转轴、二级拉杆、二级转轴、端部横杆、一级铰支座、一级伸缩杆、二级铰支座、二级伸缩杆、顶端滑轮支架、顶端滑轮、末端滑轮支架、末端滑轮、钢丝绳;所述支撑台呈方形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台的底端通过紧固件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呈圆孔状结构,形成支撑台圆孔,所述支撑台圆孔的侧壁呈周向凹槽状结构,形成支撑台卡槽;所述踏步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一侧,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旋转电机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嵌入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圆孔内,所述旋转台的底面中心与所述旋转电机的顶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的侧壁周向内嵌设有滚轮,每个所述滚轮的两侧通过轴与所述旋转台实现转动,每个所述滚轮嵌入支撑台卡槽内,实现所述旋转台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设置;

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旋转台的顶端,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旋转台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卷绕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旋转台实现固定;所述一级拉杆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一级拉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每个所述一级拉杆的底端与一侧所述支撑架的底端通过轴实现转动;所述一级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一级拉杆的中段,所述一级支撑杆的两端与两侧所述一级拉杆固定连接;所述一级转轴设置于所述一级拉杆的一端,所述一级转轴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一级拉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拉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二级拉杆设置于所述一级拉杆的内侧,每个所述二级拉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一级转轴实现转动;所述二级转轴设置于所述二级拉杆的中段,所述二级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二级拉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端部横杆设置于所述二级拉杆一端,所述端部横杆的两端与两侧所述二级拉杆固定连接;

所述一级铰支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两侧,所述一级铰支座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一级铰支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架实现固定;所述一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一级铰支座铰接呈转动设置,所述一级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一级伸缩杆套,所述一级伸缩杆套套于所述一级转轴的外侧,实现所述一级伸缩杆与所述一级转轴转动;所述二级铰支座设置于所述一级支撑杆的表面两侧,所述二级铰支座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二级铰支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一级支撑杆实现固定;所述二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二级铰支座铰接呈转动设置,所述二级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二级伸缩杆套,所述一级伸缩杆套套于所述二级转轴的外侧,实现所述二级伸缩杆与所述二级转轴转动;

所述顶端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顶端滑轮支架与所述支撑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顶端滑轮设置于所述顶端滑轮支架的底端,所述顶端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与所述顶端滑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末端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端部横杆的顶面,所述末端滑轮支架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末端滑轮支架与所述端部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末端滑轮的两端通过轴配合轴线实现与所述末端滑轮支架转动设置;所述钢丝绳穿过末端滑轮、顶端滑轮,并与所述卷绕电机进行绕卷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块的宽度尺寸与所述升降口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尺寸与所述定位槽的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当所述升降块收合时,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设置在顶板的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中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对所述水管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t型导轨,且减震盒底部开设有t型导轨槽,所述t型导轨槽与所述导轨充盈配合,实现导轨对减震盒竖直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吊架一侧伸出所述甲板外侧,所述吊架的底侧呈凹口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机壳体的顶面一端呈坡面状结构;所述电机壳体开口与所述定滑轮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定滑轮的直径,所述转向轮与所述定滑轮设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转向轮的顶端设置高度与所述定滑轮的顶端设置高度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转向轮的底端设置高度与所述电机壳体开口的设置高度处于同一水平线。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轮的侧壁周向设有转向轮通孔,所述转向轮通孔数量为八个;所述转向轮支架底侧设有转向轮螺栓,所述转向轮螺栓贯穿所述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通孔,并通过螺母配合,实现转向轮与所述转向轮支架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铰支座呈“t”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纹呈水平阵列设置,每个所述防滑凸纹呈半圆柱状结构;所述防滑凸纹呈对称设置,两侧所述防滑凸纹呈锐角设置,呈“八”字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泄水孔呈长方形形状,所述跳板泄水孔设置于所述防滑凸纹之间,每两个所述防滑凸纹之间设置的跳板泄水孔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凹槽呈腰型孔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跳板连接孔呈腰型孔状结构,所述跳板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跳板凹槽的直径,所述跳板连接孔与所述跳板凹槽的截面呈层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筒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锁紧筒的外径与所述跳板连接孔的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贯通设置,所述排水口呈斜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呈“门”字形结构;所述支撑架的底侧两端设有加强柱脚,所述加强柱脚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每侧所述加强柱脚呈三角形,所述加强柱脚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柱脚的一侧与所述旋转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底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架斜向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转轴的两端设有一级转轴凸块,所述一级转轴凸块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一级转轴的两端,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一级转轴凸块呈圆环状结构,且与所述一级转轴周向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一级转轴凸块与所述一级拉杆将所述二级拉杆实现限位,两个所述一级转轴凸块将一级伸缩杆套实现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转轴的两端设有二级转轴凸块,所述二级转轴凸块的数量为两个,分贝设置于所述二级转轴的两端,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二级转轴凸块呈圆环状结构,且与所述二级转轴周向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二级转轴凸块将二级伸缩杆套实现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铆钉、膨胀螺丝、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工作原理为:

甲板结构工作时,通过液压缸推动升降块沿转轴进行旋转,且升降块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抵靠在定位槽上和甲板的底部并进行限位,实现了升降块的展开和收合;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以及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实现卡块在放置槽中向升降块一端进行移动并进入到升降块上的卡槽中,从而对升降块进行限位。

上层舱体工作时,通风换气装置通过进风扇将空气输送至通风管中,再通过引风机将风输送至舱室中,排风扇将舱室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舱外;加热器通过金属加热管对通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水泵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输送至水管中,再通过雾化器喷出水雾并从出风口排出中,对舱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减震座椅中的减震盒两侧通过第一减震器减缓因轮渡船左右颠簸而导致减震座椅左右摆动的作用力。

跳板结构工作原理。本发明放下跳板时,通过转动卷绕电机,放长钢丝绳,带动跳板与夹板发生相对转动,当跳板到达合适角度时停止转动卷绕电机,跳板搁置与码头岸边上;车和行人通过跳板进行夹板上;上下跳板时,通过防滑凸纹提供良好的防滑性能;跳板上的积水通过沿着防滑凸纹流动,经相邻的跳板泄水孔排除。本发明收起跳板时,通过转动卷绕电机,收缩钢丝绳,钢丝绳拽动连接环,跳板与夹板发生相对转动,跳板向上升起,当跳板收折到合适高度时,将转向轮螺栓穿过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通孔,并通过螺母实现固定,将转向轮与转向轮之间实现限位固定,钢丝绳与转向轮的摩擦力进一步限制钢丝绳移动;再旋转斜拉杆,将锁紧块贴合于收折后的跳板的底面,此时锁紧筒嵌入与跳板连接孔内,再将套筒螺栓从跳板顶面向下伸入锁紧筒,将套筒螺栓与锁紧筒通过螺纹实现固定,套筒螺栓嵌入跳板凹槽内,实现锁紧块与跳板固定连接,此时跳板通过斜拉杆的进一步的限位固定,跳板与吊架完全刚性固定。

本发明吊架机构工作时,启动一级伸缩杆,一级伸缩杆伸长,一级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撑架发生转动,一级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一级伸缩杆套与一级转轴实现转动,一级拉杆与支撑架发生转动,一级拉杆向支撑架的一侧转动倾斜,当一级伸缩杆伸长到最大伸长量时,一级拉杆处于最大倾斜角度,同时一级拉杆的底端受支撑块辅助支撑;二级伸缩杆同时启动并伸长,二级伸缩杆的一端与一级支撑杆转动,二级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二级伸缩杆套与二级转轴实现转动,二级拉杆与一级拉杆发生转动,二级拉杆始终垂于水平状态,此时端部横杆伸出与夹板外。接着将救生艇或其他被吊物与钢丝绳进行连接固定,启动卷绕电机,钢丝绳通过顶端滑轮、末端滑轮的转向作用,对钢丝绳进行收卷。当被吊物吊起时,同时收缩一级伸缩杆和二级伸缩杆,一级拉杆和二级拉杆同时转动,二级拉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将被吊物收回夹板区域内;最后通过启动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台转动,支撑架发生转动,将被吊物进行旋转至夹板内,可对被吊物进行卸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甲板结构中通过液压缸推动升降块沿转轴进行旋转,且升降块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抵靠在放置槽上和甲板的底部并进行限位,实现了升降块的展开,从而对汽车的车轮进行限位,能够阻止车辆在汽渡船的行驶过程中向离开甲板的方向移动,有效提高了汽渡船的安全性能。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以及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实现卡块在放置槽中向升降块一端进行移动并进入到升降块上的卡槽中,从而对升降块进行限位,防止升降块的上端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下降而导致液压缸的损坏,有效增加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中上层舱体设置了通风排气装置,实现了对舱室舱室内进行通风排气,从而保证了舱室内的空气流通顺畅;通风管中设有加热器和金属加热管,能对通风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防止因此外界的冷空气进入而导致舱室内的温度骤降;通风管的每个出风口的上方均设置有雾化器,能够通过雾化器对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进行加湿,并且能缓解因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而导致的舱室环境干燥。同时上层舱体结构通过第二减震器与减震盒配合来减缓减震座椅受到的竖直方向作用力,并且减震盒通过两侧的第一减震器与底座盒连接,从而当轮渡船在江中左右颠簸摇摆的时候,能够减缓乘客乘坐时的左右摇摆感,有效减少了因轮渡船颠簸而导致乘客晕船的现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3)本发明的跳板结构在跳板放置或收折状态时,均可通过斜拉杆对跳板进行限位固定,使跳板与吊架支架处于刚性连接的状态,提升了跳板连接的牢固性,在跳板使用过程或收折状态下,因外力对跳板影响效果较小,跳板不存在弹跳现象。保护了跳板的连接结构,提升了跳板使用的安全性能,延长了跳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对跳板的固定过程操作简便,连接方式简单。跳板采用防滑凸纹与跳板泄水孔配合的形式,提升了跳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4)本发明的吊架结构安装于夹板一侧,适用于对船舶外侧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物品起吊,如起吊救生艇等,本吊架装置将吊架的支撑架部分设计为可伸缩结构,通过一级伸缩杆与二级伸缩杆的联动作用,使吊架处于最大起吊角度时端部横杆伸出夹板外,可对吊架进行调节实现收折、展开功能,使用灵活度高,且降低了吊架装置的占地面积。同时对吊架装置设计为可转动的形式,将整体的吊架机构进行整体转动设置,并配合吊架的伸缩功能,可使物品在吊架结构周围一定范围内进行灵活起吊与放下,增大了吊架装置的起吊范围,进步一提升吊架结构的使用灵活性,使用于船舶上复杂的起吊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