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艉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9886发布日期:2020-07-10 15:4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船艉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船艉跳结构。



背景技术:

艉跳结构是指船体尾部的一种油缸驱动活动的板架结构,用于连接码头岸边以及船体甲板的一种装置。当船舶停靠码头时,可将艉跳结构倒下,便于车辆以及人员登船。当要驶离码头时,可将艉跳结构收起,限位固定住。现有技术中的艉跳结构一般是使艉跳与船体铰接,同时使用拉绳连接艉跳中部和船体,这种结构的艉跳承重效果较差,对于需要集装箱通过的集装箱船无法满足受力要求,另外,上述的艉跳结构在闲置装填是通过将艉跳折叠像船体方向折叠一定角度,使艉跳与船体之间的夹角成锐角,从而通过艉跳自身的重力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适用于集装箱船使用,使用稳定性较高的一种集装箱船艉跳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船艉跳结构,包括船体、门架、艉跳和用于连接艉跳两侧的两组艉跳油缸,所述门架垂直安装于船体上,所述艉跳一端与船体铰接,所述艉跳油缸的两端分别与门架和艉跳铰接,所述门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安装有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包括插销和用于驱动插销轴向移动的插销油缸,所述艉跳上设有销孔,当艉跳竖直时,所述插销插入所述销孔用于固定艉跳。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检测艉跳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的限位开关组件,所述限位开关组件包括拉杆、导向板、限位检测单元,所述导向板固定于船体上,所述拉杆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板且一端与艉跳铰接,所述拉杆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限位检测单元检测的限位孔。

可选的,所述艉跳包括跳板和第一翻板,所述第一翻板与跳板本体铰接。

可选的,所述门架上安装有用于顶开艉跳的顶板油缸,所述艉跳表面设有与顶板油缸输出端对应的顶板垫块。

可选的,所述门架上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面向艉跳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艉跳接触的缓冲弹性件。

可选的,所述艉跳与门架之间的夹角为0~100°。

可选的,所述艉跳铰接有用于盖设于艉跳与船体之间间隙上的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远离艉跳的一端架设于船体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方面,相对艉跳一端设置驱动转轴带动艉跳转动,通过门架设置艉跳油缸与艉跳连接,艉跳油缸带动艉跳转动且承受艉跳施加的拉力,有助于提高艉跳转动过程的受力以及承重能力,第二方面,设置有插销组件,使艉跳竖直时,插销插入艉跳设置的销孔中,从而固定艉跳,限制艉跳转动以及轴向移动,保证艉跳闲置状态下放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船体与艉跳连接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插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限位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限位开关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顶板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顶板气缸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翻板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船体,2、门架,3、艉跳,31、跳板,32、第一翻板,4、第一油缸,5、插销组件,51、插销,52、插销油缸,6、限位开关组件,61、拉杆,62、导向板,63、限位检测单元,7、顶板油缸,71、顶板垫块,8、缓冲板,81、缓冲弹性件,9、第二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船艉跳结构,并且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船艉跳结构的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艉跳3以及门架2;

步骤二,将门架2安装到船体1上;

步骤三,对艉跳3进行定位并与船体1铰接,在船体1上画出船体1中心线cl,对艉跳3进行x、y、z轴方向的定位,并使艉跳3的中心线与船体1中心线对齐重合;

步骤四,油缸座的定位焊接,基于步骤三中画出的船体1中心线,勘划出门架2上用于安装艉跳油缸4的两组油缸座轴线的中垂线,设置用于替代艉跳油缸4的测试油缸工装,其中,测试油缸两端的圆心距离与预设值的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将测试油缸工装一端与艉跳3上的艉跳油缸4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油缸座连接,调节测试油缸工装的位置,使艉跳3两侧的测试油缸工装连接的第二油缸座轴线的中垂线与勘划出的中垂线重合,并将第二油缸座安装到门架2上;

步骤五,对艉跳3进行承重试验,根据艉跳3试验要求,在艉跳3表面勘划出受力位置,将艉跳3打开至测试位置,并在艉跳3下方设置支撑工装,在艉跳3的受力位置放置重物进行测试,其中,受力位置上安装有防滑挡板,避免重物滑落,通过检测艉跳3的打开角度变化判断艉跳3是否可靠安装。

本实施例的艉跳结构的安装方法实现在集装箱船上进行安装艉跳3结构,通过对艉跳3的安装定位、艉跳油缸4的油缸座的安装定位、油缸座的防焊接变形措施以及艉跳3承重试验入手,形成便于操作,有助于提高艉跳3安装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艉跳3安装后投入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步骤三中,将与艉跳3连接的若干眼板与安装在船体1上的眼板用轴销穿好后,再进行艉跳3的定位操作,避免后续无法使艉跳3眼板和船体1眼板对接穿轴,降低艉跳3安装的难度。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艉跳3x、y、z轴方向的定位过程要求如下:

x方向控制眼板的圆心距船体1横壁结构的距离,同时要注意x方向插销组件5的位置,保证插销组件5的插销51与艉跳3上的销孔对应,避免插销51无法与艉跳3的销孔对应进行穿插;

y方向通过艉跳3中心线与船体1中心线对齐重合,控制艉跳3中心线与船体1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小于3mm;

z方向控制眼板的圆心距船体1平台结构的距离,保证若干眼板同轴布置且轴线水平,眼板的轴线水平度偏差小于3mm。

本实施例的步骤四中,确定门板上两组油缸座的焊接位置后,在门架2上划出油缸座的余量修割线,对门架2上的油缸座余量进行修改,修割完成后,通过测试油缸工装重复步骤四对油缸座进行多次定位,油缸座安装时,在两组油缸座中穿入测试轴,在两组油缸座的焊接过程中,间隔预设时间转动测试轴用于检测油缸座在焊接过程中是否变形。

其中,门架2垂直安装于船体1上,艉跳3一端与船体1铰接,艉跳油缸4的两端分别与门架2和艉跳3铰接,门架2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安装有插销组件5,插销组件5包括插销51和用于驱动插销51轴向移动的插销油缸52,艉跳3上设有销孔,当艉跳3竖直时,插销51插入销孔用于固定艉跳3,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方面,相对艉跳3一端设置驱动转轴带动艉跳3转动,通过门架2设置艉跳油缸4与艉跳3连接,艉跳油缸4带动艉跳3转动且承受艉跳3施加的拉力,有助于提高艉跳3转动过程的受力以及承重能力,第二方面,设置有插销组件5,使艉跳3竖直时,插销51插入艉跳3设置的销孔中,从而固定艉跳3,保证艉跳3闲置状态下放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检测艉跳3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的限位开关组件6,限位开关组件6包括拉杆61、导向板62、限位检测单元63,导向板62固定于船体1上,拉杆61活动设置于导向板62且一端与艉跳3铰接,拉杆61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限位检测单元63检测的限位孔,通过限位开关组件6反馈艉跳3与门架2的相对位置,控制艉跳油缸4的行程,从而实现在不同场景下的灵活使用。

进一步的,门架2上安装有用于顶开艉跳3的顶板油缸7,艉跳3表面设有与顶板油缸7输出端对应的顶板垫块71,由于艉跳3在竖直状态时,艉跳油缸4作用在艉跳3的力的方向趋近于指向艉跳3的转向轴心,导致需要驱动艉跳3转动的力较大,因此,通过设置顶板油缸7,先将艉跳3推动旋转一定角度后,由艉跳3自身的重力带动艉跳3旋转放下,降低能耗。

其中,艉跳包括跳板31和第一翻板32,第一翻板32与跳板31本体铰接,通过第一翻板32转动与码头的地面贴合,使艉跳3与码头地面尽可能的平滑过渡,使用更方便。

本实施例的门架2上安装有缓冲板8,缓冲板8面向艉跳3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艉跳3接触的缓冲弹性件81,避免艉跳3收回时与门架2刚性接触,降低艉跳3和门架2的损耗。

其中,艉跳3与门架2之间的夹角为0~100°,使艉跳3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较小,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艉跳3铰接有用于盖设于艉跳3与船体1之间间隙上的第二翻板9,第二翻板9远离艉跳3的一端架设于船体1上,可通过第二翻板9调节与码头表面贴合,使艉跳3与码头底面尽可能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实现在集装箱船上进行安装艉跳3结构,通过对艉跳3的安装定位、艉跳油缸4的油缸座的安装定位、油缸座的防焊接变形措施以及艉跳3承重试验入手,形成便于操作,有助于提高艉跳3安装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艉跳3安装后投入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