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1257发布日期:2020-07-17 16:12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



背景技术:

救生艇用于船舶发生灾难事件时进行紧急疏散的船。法律规定大型的商船须进行救生艇演练,或者救生筏也可以,这些小船可以安全航行。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和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都规定国际航程的船必须备有救生艇。封闭式救生艇是遇到复杂环境时船上最主要的救生工具,它是舰船乘员用于自救或援救海上遇险人员的专用救生小艇。但是全封闭式救生艇一旦发生翻覆后,艇内人员逃出不如开敞式救生艇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包括船体、折叠门、尾浆、配重块、操控台和隔板,所述船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折叠门,所述船体的底部与尾浆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配重块的底部与船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隔板的外壁与船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操控台的底部与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门的顶部和中心处设置有铰链,所述折叠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折叠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空气平衡装置,所述空气平衡装置贯穿折叠门并连接到船体内部,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窗,所述顶窗的外壁与船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船体的右端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的外壁与船体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座椅、空气压缩瓶和操控台,所述空气压缩瓶的底部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座椅的底部与空气压缩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控台的底部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空气管道、定位块、动力齿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和输出棘轮,所述空气管道的一端与空气压缩瓶固定连接,所述空气管道远离空气压缩瓶的另一端与操控台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内壁与尾浆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动力齿轮的轴心处与尾浆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轴心处与输出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轴心处与输出棘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的外壁与动力齿轮的外壁啮合,所述输出棘轮的外壁与动力齿轮的外壁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的右端设有钢丝绳、变速箱、卷线盘和第三电机,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配重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远离配重块的另一端与卷线盘固定连接,所述卷线盘的外壁与变速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的外壁与第三电机的轴心处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板的外部设有第四电机、齿条、转向齿轮、定位板和连杆,所述第四电机的轴心处与齿条的外壁啮合,所述转向齿轮的轴心处与第四电机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内壁与转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板远离定位板的另一端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远离转向板的另一端与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船体为玻璃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该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通过设置在船底部的配重块,有效降低船体的重心,在遇到一般风浪时不会倾覆;在海面遇到极端环境使船倾覆时,第三电机通过变速箱的调速,使得输出端扭矩变大,带动卷线盘将通过钢丝绳相连的配重块缓缓放下,进一步降低船的重心,以达到倾覆后可以转正的效果。

2、该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与输出棘轮固定连接,输出棘轮的外壁与动力齿轮的外壁啮合,第一电机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输出齿轮与动力齿轮啮合,在工作时第一电机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输出齿轮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动力齿轮带动尾浆转动提供船的动力,第二电机起到备用供能的作用,以达到面对突发情况,第一电机损毁或故障后可以有另一个电机继续提供稳定的动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板底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座椅;3、折叠门;4、尾浆;5、配重块;6、操控台;7、空气管道;8、顶窗;9、铰链;10、空气平衡装置;11、空气压缩瓶;12、隔板;13、定位块;14、动力齿轮;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17、输出齿轮;18、输出棘轮;19、把手;20、视窗;21、钢丝绳;22、变速箱;23、卷线盘;24、第三电机;25、第四电机;26、齿条;27、转向齿轮;28、定位板;29、转向板;3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全封闭式玻璃钢救生艇,如图1-图5所示,包括船体1、折叠门3、尾浆4、配重块5、操控台6和隔板12,船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折叠门3,船体1的底部与尾浆4的外壁转动连接,配重块5的底部与船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隔板12的外壁与船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操控台6的底部与隔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船体1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板29,转向板29的外部包括第四电机25、齿条26、转向齿轮27、定位板28和连杆30,第四电机25的轴心处与齿条26的外壁啮合,转向齿轮27的轴心处与第四电机25的轴心处固定连接,定位板28的内壁与转向板29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向板29远离定位板28的另一端与连杆30转动连接,连杆30远离转向板29的另一端与齿条26的底部固定连接,齿条26向左移动时带动转向板29的一端向左移动,船体向右转向,同理,第四电机25反转时,船体向左转向,从而实现转向的效果,船体1为玻璃钢制成,玻璃钢轻质高强相对密度在1.5-2.0之间,只有碳钢的1/4-1/5,可是拉伸强度却接近,甚至超过碳素钢,而比强度可以与高级合金钢相比。因此,在航空、火箭、宇宙飞行器、高压容器以及在其他需要减轻自重的制品应用中,都具有卓越成效。某些环氧frp的拉伸、弯曲和压缩强度均能达到400mpa以上。耐腐蚀frp是良好的耐腐材料,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本实施例中,折叠门3的顶部和中心处设置有铰链9,铰链9可以使折叠门开启时折叠起来,不占用空间,折叠门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把手19,把手方便折叠门3的开启和关闭,折叠门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空气平衡装置10,空气平衡装置10贯穿折叠门3并连接到船体1内部,船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窗8,顶窗8的外壁与船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顶窗20保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进来,保证船内正常地工作,船体1的右端设置有视窗20,视窗20的外壁与船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隔板12的底部设有空气管道7、定位块13、动力齿轮14、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输出齿轮17和输出棘轮18,空气管道7的一端与空气压缩瓶11固定连接,空气管道7远离空气压缩瓶11的另一端与操控台6固定连接,空气压缩瓶11可以在船体11遇到恶劣环境完全密闭的情况下可以供船内人员吸氧十分钟以上,定位块13的内壁与尾浆4的外壁转动连接,动力齿轮14的轴心处与尾浆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5的轴心处与输出齿轮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在工作时第一电机15带动输出齿轮17转动,输出齿轮17带动动力齿轮14转动,动力齿轮14带动尾浆4转动提供船的动力,第二电机16的轴心处与输出棘轮18的轴心处固定连接,输出齿轮17的外壁与动力齿轮14的外壁啮合,输出棘轮18的外壁与动力齿轮14的外壁啮合,第二电机16起到备用供能的作用,以达到面对突发情况,第一电机15损毁或故障后可以有另一个电机继续提供稳定的动力。

其中,配重块5的右端设有钢丝绳21、变速箱22、卷线盘23和第三电机24,钢丝绳21的一端与配重块5的外壁固定连接,钢丝绳21远离配重块5的另一端与卷线盘23固定连接,卷线盘23的外壁与变速箱22的外壁固定连接,变速箱22的外壁与第三电机2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船底部设置配重块5,有效降低船体的重心,在遇到一般风浪时不会倾覆,在海面遇到极端环境使船倾覆时,第三电机24通过变速箱22的调速,使得输出端扭矩变大,带动卷线盘23将通过钢丝绳21相连的配重块缓缓放下,进一步降低船的重心,以达到倾覆后可以转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工作时,打开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15与输出齿轮17固定连接,输出齿轮17与动力齿轮14啮合,在工作时第一电机15带动输出齿轮17转动,输出齿轮17带动动力齿轮14转动,动力齿轮14带动尾浆4转动提供船的动力,第二电机16与输出棘轮18固定连接,输出棘轮的18外壁与动力齿轮14的外壁啮合,第二电机16起到备用供能的作用,以达到面对突发情况,第一电机15损毁或故障后可以有另一个电机继续提供稳定的动力,第四电机25与转向齿轮27固定连接,转向齿轮27与齿条26啮合,在电机正转时,带动齿条26向左移动,齿条26底部与连杆30转动连接,连杆30的另一端与转向板29转动连接,转向板29的另一端与定位板28固定连接,齿条26向左移动时带动转向板29的一端向左移动,船体向右转向,同理第四电机25反转时,船体向左转向,从而实现转向的效果;船底部设置配重块5,有效降低船体的重心,在遇到一般风浪时不会倾覆,在海面遇到极端环境使船倾覆时,第三电机24通过变速箱22的调速,使得输出端扭矩变大,带动卷线盘23将通过钢丝绳21相连的配重块缓缓放下,进一步降低船的重心,以达到倾覆后可以转正的效果,空气压缩瓶11通过空气管道7连接到控制台6,控制台6控制压缩空气瓶11内空气的释放。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