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3570发布日期:2021-02-03 13:0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们对海洋综合开发利用的项目越来越多,在水面上特别是海上施工作业和生产生活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但是,随之而来的,海面上发生游客、施工人员、船员、垂钓者、养殖人员不慎落水或沉船引发的溺亡事故也越来越多。鲜活宝贵生命转瞬折损,家中妻儿为之痛不欲生,教训代价十分惨痛,因此,防溺水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防溺水装备大多为救生圈、救生衣等,体积大,携带使用不便,人们有时并不会随身携带。没有救生装备的帮助,即使有些会游泳的人员落水,遇到水下抽筋、浪大流急等特殊情况,也难保能够自救脱险。因此,若有可日常随身携带便携式救生装置,且不影响其生产生活的,就能大大降低海上生产作业之危险性,有效保障群众之生命安全。
[0003]
现有技术中有提出带气瓶和气囊的水下救生装置,佩带在手腕、手臂或穿戴在身上、围在腰间,通过按压式刺破装置刺破气瓶,使气瓶内的压缩气体充满气囊,这种水下救生装置结构简单,但其防碍劳动,影响身体舒适度,携带性差,刺破装置为杠杆结构,操作较费力,且气囊腔还有一面无防护,水下活动时容易弄坏气囊。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体积小,易携带,设有防误触结构,可提高水面活动人员的安全性。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设置在一个可打开盒子内,设有封口,内装有压缩气体;气囊,通过一可拆卸的启瓶装置与所述气瓶相连;所述启瓶装置上设有连通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的管道;刺破装置,设置在所述启瓶装置内,气瓶封口上方;通过一螺杆固定装置与所述启瓶装置相连;所述刺破装置上部分为螺杆,中间部分为带密封圈的密封柱,下部分为刺破针;所述密封柱位于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的连通管道上方;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刺破装置相连;包括锥齿轮组和滑轮,所述锥齿轮组包括卧齿轮和立齿轮,所述卧齿轮中心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立齿轮与所述滑轮同轴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滑轮由一拉绳控制,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滑轮轮槽内,另一端为控制端,延伸置于盒子外部。
[0008]
优选的,所述盒子外部设有一钥匙扣,所述钥匙扣与盒子相连处为易脱离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拉绳控制端与钥匙扣相连。
[0010]
优选的,所述螺杆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以及插入所述螺杆顶面内的螺杆阻旋柱,所述启瓶装置内设有隔板,所述密封柱设置在所述隔板下方,所述卧齿轮安装在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上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启瓶装置的内
顶面。
[0011]
优选的,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启瓶装置外侧。
[0012]
优选的,所述刺破针设有中空导气孔。
[0013]
本实用新型将气瓶和救生气囊集成设置在一个小盒子内,盒子连接一钥匙扣,易携带;通过拉绳带动滑轮转动,再通过与滑轮相连的锥齿轮组转动,带动安装在锥齿轮组上的刺破装置刺破气瓶,易操作;同时还利用钥匙扣,在盒子上开设一快速脱离结构,可避免误拉拉绳。整个装置体积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具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6]
图3是启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盒体上设置的夹扣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盒子、2气瓶、3气囊、4启瓶装置、5刺破装置、6螺杆固定装置、7齿轮传动装置、8拉绳、9钥匙扣、11锁扣、21封口、41管道、42隔板、51螺杆、52密封柱、53刺破针、54导气孔、61固定螺母、62螺杆阻旋柱、71锥齿轮组、72滑轮、711卧齿轮、712立齿轮、91环链、92挂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包括一放置在可打开的盒子1内的气瓶2和气囊3,盒子1可以是翻盖开合形式,一个侧面设有上下盖连接的铰链或合页;气瓶2和气囊3通过一可拆卸的启瓶装置4相连;气瓶2设有封口21,内装有压缩气体。启瓶装置4上设有连通气瓶2和气囊3的管道41,中间有隔板42。启瓶装置4内设有用于刺穿气瓶封口的刺破装置5。
[0021]
刺破装置5从隔板42中心穿过,设置在封口21上方;通过一螺杆固定装置6与启瓶装置4相连;刺破装置5上部分为螺杆51,中间部分为带密封圈的密封柱52,下部分为刺破针53;密封柱52位于气瓶和所述气囊的连通管道41上方;隔板42下方,刺破针53上设有中空导气孔54,即刺破针53中心有孔,侧面也开有孔与中心的孔相连,这样可在刺破封口21后,更快速地释放压缩空气。
[0022]
为固定刺破装置5,可在启瓶装置4内顶面设置一螺钉,在刺破装置5的螺杆51顶面设置内螺纹,与螺钉连接固定,或本实施例中,螺杆固定装置6包括与螺杆51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61,以及插入螺杆51顶部的螺杆阻旋柱62,固定螺母61固定在启瓶装置4的内顶面上,螺杆阻旋柱62为设置在启瓶装置4内顶面的一个凸起柱,螺杆51顶部开有凹槽与螺杆阻旋柱62相契合。
[0023]
刺破装置5通过一齿轮传动装置7带动上下移动,齿轮传动装置7包括锥齿轮组71和滑轮72,锥齿轮组包括卧齿轮711和立齿轮712,卧齿轮711安装在固定螺母61和隔板42之间,中心与螺杆51螺纹连接(即卧齿轮711相当于螺母),立齿轮712与滑轮72同轴连接。立齿
轮712设置在启瓶装置4内,滑轮72则设置在启瓶装置4外,滑轮72设有拉绳8,拉绳8一端系在滑轮72的轮槽内,另一端为控制端,伸出于盒子1外。
[0024]
为方便安装,可将启瓶装置4的顶面设置成盖合结构(图中未),在安装完刺破装置5和齿轮传动装置7后,再盖上启瓶装置4的顶面上盖,通过螺杆固定装置6固定刺破装置5。
[0025]
为方便携带,盒子1外可设置一钥匙扣9,钥匙扣9包括环链91和挂扣92,环链91通过连接盒子1和挂扣92,挂扣92可吊挂在裤腰带、衣物或其他物品上,拉绳8连接环链91。
[0026]
为能快速充气弹出气囊救生,钥匙扣9与盒子1相连处为易脱离结构。盒子1上与环链91相连接处可设置一锁扣11,锁扣11铰接在盒子1上,环链91的环套套在锁扣11的开合杆上,向下拉动盒子1,锁扣11会被拉起,环链91即可脱离锁扣11悬离。本实施例中,锁扣11为掰动打开结构,锁扣11一端铰接在盒子1上,另一端可转动打开,铰接部可设置扭力弹簧,以保证在不使用状态时钥匙扣9不会脱落。锁扣11也可以设计为夹扣方式,如图4所示。
[0027]
环链91还起到误触作用,不使用时,拉绳8连接环链91,是松弛状态;紧急情况使用时,拉动盒子1,使钥匙扣9脱离盒子1,拉绳8被拉紧,拉动盒子1,拉绳8即被拉长,带动滑轮72转动,进而通过与滑轮72相连的锥齿轮组71带动刺破装置5向下移动至刺破针53刺破封口21。
[0028]
盒子1内还可放置有救生哨救生衣灯集成杆,通过防丢绳系吊于气囊3上。落水者吹响救生哨可向外界呼救,打开救生衣灯可发出引人注意的灯光信号,方便夜晚向救援人员指示位置。盒子1上还可设置指南针,方便落水者辨别方向实现自救。盒子1内还可设置ais个人落水示位器或卫星定位器,落水者一旦落水,可自动发出位置信号,方便搜救人员寻找落水者。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