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运营期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39223发布日期:2022-01-12 02:1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运营期监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运营期监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漂浮式风机一般位于远离海岸的深远海,现场风浪流等自然条件恶劣,风机运行极易发生不可预测的破坏,因此监测对深远海漂浮式风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监测可以发现平台和锚泊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早发现问题和隐患,补强加固,防患于未然,保证风机的安全运营。
3.漂浮式风电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无标准规范可循、也无相关的设计计算经验,一方面需要通过运营期监测获得第一手数据可以验证并修正漂浮式平台的设计方法,为提高设计和科学研究水平提供资料;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长期的安全监测保证漂浮式风机全寿命周期安全运营,从而推动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发展。
4.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设计一套运营期监测方法,对保证深远海漂浮式风机的安全运营及提高相应的设计和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运营期监测方法,能全面监测半潜式平台在运营期各组件的位移、应力、腐蚀等状态。
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运营期监测方法,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包括:平台本体以及通过卸扣连接平台本体的锚链,平台本体包括:多个浮筒、连接各浮筒的上层支撑以及连接各浮筒的下层支撑,监测方法包括:
8.步骤一,锚链拉力监测:将应变测量装置内置在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位置的卸扣中,测量锚链的拉力;
9.步骤二,锚链倾角及方位角监测:在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的卸扣上布置光纤陀螺仪测量锚链的方位角;在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的卸扣上布置倾角仪,监测锚链顶部的倾角;
10.步骤三,平台构件应力监测:在上层支撑和下层支撑上布置应变传感器进行监测;
11.步骤四,平台位置、朝向及运动姿态监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测量平台本体的位置,采用电子罗盘测量平台本体的朝向;采用mru运动参考单元监测平台本体六个自由度的加速度及位移参数;
12.步骤五,平台运行环境风浪流的监测:采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测量风速和风向,采用浮标式波浪仪测量波浪,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量海流。
13.步骤六,平台腐蚀监测:监测平台本体腐蚀监测点的牺牲阳极发射的电流大小以及保护电位电压大小,监测锚链腐蚀监测点的牺牲阳极发射的电流大小以及保护电位电压大小。
14.优选的,还包括:
15.步骤七,水下系泊系统海生物生长及腐蚀情况监测: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携带游标卡尺及称重装置对锚链的外观尺寸进行测量,对锚链重量进行称重;
16.步骤八,数据传输:所有数据汇总到平台本体的塔筒内的微控制单元,并通过光纤传送到岸上监测中心。
17.优选的,步骤三中,在上层支撑和下层支撑各自长度的1/4、1/2及3/4位置的杆件顶部和底部布置应变传感器。
18.优选的,步骤四中,全球定位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电子罗盘均布置在平台本体的过渡段顶部。
19.优选的,步骤五中,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布置在平台本体的过渡段顶部,浮标式波浪仪采用锚链和浮球连接在平台本体的浮筒上;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布置在平台本体的浮筒,并位于浮标式波浪仪下方。
20.优选的,步骤六中,平台本体腐蚀监测点位于平台本体的浮筒顶部向下5m深度;
21.锚链腐蚀监测点位于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位置的卸扣处。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有效的设计,有效实现对半潜式平台运营期的全方位监测,确保漂浮式风机全寿命周期安全运营,并且对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中半潜式平台应变传感器位置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中半潜式平台位置、朝向及运动监测位置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中半潜式平台运行环境风浪流监测位置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中半潜式平台腐蚀监测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8.请参阅图1-4,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包括:平台本体以及通过卸扣连接平台本体的锚链,平台本体包括:多个浮筒、连接各浮筒的上层支撑以及连接各浮筒的下层支撑。
29.本发明的漂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运营期监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30.步骤一,锚链拉力监测:将应变测量装置内置在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位置的卸扣中,测量锚链的拉力。应变测量装置采用应变传感器,精度1με,采样频率取为5hz。
31.步骤二,锚链倾角及方位角监测:在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的卸扣上布置光纤陀螺仪测量锚链的方位角,测量精度应达到0.5
°
,测量范围
±
90
°
,采样频率为5hz。在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的卸扣上布置倾角仪,监测锚链顶部的倾角,测量精度应达到1
°
,测量范围
±
45
°
,采样频率可为5hz。
32.步骤三,平台构件应力监测:在上层支撑和下层支撑各自长度的1/4、1/2及3/4位置的杆件顶部和底部(杆件受弯时受压侧和受拉侧)布置应变传感器,进行监测。如图1所示。同时,图中只给出了三根支撑中一根的布置,其余两根同样布置,共布置36枚应变传感器。此外在塔筒和过渡段交接界面,测量环向0
°
,90
°
、180
°
及270
°
的纵向和环向应变,共计4个测点,8枚应变传感器。所有应变传感器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测量精度1με,采样频率取为5hz。
33.步骤四,平台位置、朝向及运动姿态监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测量平台本体的位置,测量精度位置为
±
1m,采样频率0.1hz。采用电子罗盘测量平台本体的朝向,测量精度位置为
±1°
,采样频率0.1hz。采用mru(motion reference unit)运动参考单元监测平台本体横荡、纵荡、垂荡、横摇、纵摇和艏摇的六个自由度的加速度及位移参数。如图2所示,全球定位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电子罗盘均布置在平台本体的过渡段顶部。
34.步骤五,平台运行环境风浪流的监测:如图3所示,采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测量风速和风向,采样频率采用0.1hz。采用浮标式波浪仪测量波浪,数据采样频率为0.1hz。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布置在平台本体的过渡段顶部,浮标式波浪仪采用锚链和浮球连接在平台本体的浮筒上。采样数据直接通过短距离信号发射到平台上的接收机上。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量海流。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布置在平台本体的浮筒,位于上述两个浮筒最下层波浪仪截面向下1m和2m的位置,两个浮筒上每个浮筒各布置两个,共四个,如图3所示,采样频率为0.1hz。
35.步骤六,平台腐蚀监测:监测平台本体腐蚀监测点的牺牲阳极发射的电流大小以及保护电位电压大小,监测频率为0.1hz。监测锚链腐蚀监测点的牺牲阳极发射的电流大小以及保护电位电压大小,监测频率为0.1hz。如图4所示,平台本体腐蚀监测点位于平台本体的浮筒顶部向下5m深度;锚链腐蚀监测点位于锚链与平台本体连接位置的卸扣处。平台钢管结构上共6个测点,锚链上共4个测点,每个测点监测保护电位及牺牲阳极的发射电流。
36.步骤七,水下系泊系统海生物生长及腐蚀情况监测: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携带游标卡尺及称重装置对锚链的外观尺寸进行测量,对锚链重量进行称重;初次监测定于运营开始1个月后,随后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水下监测。
37.步骤八,数据传输:所有数据汇总到平台本体的塔筒内的微控制单元,并通过光纤传送到岸上监测中心。
38.图1-4中,标号分别表示:1、应变监测测点;2、平台位置、朝向及运动姿态测点;3、超声波风速传感器测点;4、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点;5、浮标式波浪仪测点;6、平台结构腐蚀测点;7、锚链与平台连接腐蚀测点。
39.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