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7901发布日期:2022-03-19 23:4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水葫芦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根系发达,浮于水面。大片的水葫芦会阻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由于水葫芦生长非常迅速,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下鱼类等活动空间受限,甚至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破坏了当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水葫芦会大量吸附水中重金属,但是当水葫芦死亡后又沉入水底,其吸附的重金属重新进入水体,构成了当地水域水质的二次污染。据悉,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多达数亿元,由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多,尤其对自然生态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3.对水葫芦的治理包括机械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化学法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在配置的除草剂对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性大,影响人畜、鱼类的安全,而且不能清除水葫芦种子,效果不能持久。生物防治多采用水葫芦的天敌—象甲虫,利用食物链原理对水葫芦实施防治,虽然没有污染、成本较低,但是见效缓慢。机械法最为直接,见效快,但是人工打捞劳动强度大,治理成本高。在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水域,蚊虫横行,水域也会变得恶臭,因此人工打捞水葫芦具有极大的健康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施工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的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甲板上设有收集空间、运输空间、处理空间、存储空间、运维空间,所述收集空间靠近船艏部位,所述处理空间、存储空间和运维空间均靠近船艉部位,所述运输空间位于收集空间和处理空间之间;
6.所述收集空间设有用于收集水葫芦的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支架、采集装置、平动刀具和转动刀具;所述支架的后侧与安装在船体上的支柱一铰接,所述支架通过升降液压缸控制其升降,所述支架的前侧与升降液压缸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安装在船体上的支柱二铰接;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输送带一、和位于输送带一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一,每个所述侧壁一分别与所述输送带一连接;
7.所述支架的前端顶部设置所述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的后侧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一铰接,所述采集装置通过转动液压缸控制其转动,所述转动液压缸一端与采集装置铰接,所述转动液压缸另一端与对应侧侧壁一铰接;所述采集装置包括通过轴连接的刀盘,所述刀盘的数量为多副,每个所述刀盘上圆周均匀布设有多副条形刀具;
8.所述支架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侧壁一上,所述平板上安装所述平动刀具,所述平动刀具包括定向杆和切割刀,所述定向杆的数量为多副,在相邻两个定向杆之间安装所述切割刀;
9.所述支架的前端中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转动刀具,两个所述转动刀具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侧侧壁一上,所述转动刀具用于将水域中成片的水葫芦分隔开;
10.所述运输空间设有用于将收集的水葫芦运输至处理空间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位于底部的输送带二和位于输送带二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二,每个所述侧壁二分别与所述输送带二连接;所述运输装置的前端通过支柱三支撑在船体上,后端通过支柱四支撑在船体上;
11.所述处理空间设有用于将运输来的水葫芦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集料仓、压缩仓、推进仓、反力仓,所述集料仓位于压缩仓的上部,所述压缩仓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压缩仓分别与所述集料仓、推进仓、反力仓联通,所述推进仓和反力仓分别位于压缩仓的前后两侧;所述推进仓用于对压缩仓内的水葫芦进行压缩,所述反力仓用于对压缩仓内的水葫芦的位移进行限制;
12.所述压缩仓处设有用于将水葫芦进行打包捆绑的穿绳机,穿绳机具有导绳杆,所述导绳杆的数量为多副,所述穿绳机还具有锁扣、锁钳;所述侧推板在靠近压缩仓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供导绳杆穿过的左右联通的导槽;
13.所述存储空间设有用于将处理完的水葫芦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台,所述存储台与所述反力仓连接,所述存储台包括台架、滚轴和电机,所述滚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台架之间,所述滚轴数量为多副,多副所述滚轴相互平行,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滚轴转动。
14.优选的,每个所述侧壁一的前端均斜向外侧延伸设置。
15.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上均布置有齿钩,所述齿钩数量为多副。
16.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一、两个所述侧壁一、所述输送带二、两个所述侧壁二上均设置有孔,所述孔的数量为多副。
17.优选的,两个所述侧壁一内表面平行布置,两个所述侧壁二内表面平行布置,两个所述侧壁一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侧壁二之间的距离。
18.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二的前端与所述输送带一的后端保持一定间距。
19.优选的,所述推进仓设有推进液压缸、顶封板、侧推板,所述顶封板位于推进液压缸顶部、且与所述推进液压缸连接,所述侧推板位于所述推进液压缸的后侧、且与所述推进液压缸的伸缩杆端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反力仓包括反力液压缸和位于反力仓左右两侧的夹板,所述反力液压缸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反力液压缸的伸缩杆端与其中一个夹板连接,用于调节反力仓反力大小。
21.优选的,所述压缩仓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水葫芦汁液的容器。
22.优选的,所述存储台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存储台之间呈垂直设置,除最后一个存储台外,其余每个存储台的末端均设置有用于将具有固定形状的水葫芦的运动方向进行转向运动到下一个存储台的转向推力杆。
2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处理装置实现了水葫芦收集处理全过程的机械化,减少了施工现场人员数量,甚至施工现场可以达到无人施工,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25.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处理装置在水葫芦收集过程中,收集了包括根系、种子
等在内的全部成分,彻底解决了水葫芦对环境的危害。
26.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处理装置将水葫芦经过处理后体积大幅度减小,而且处理后形状便于运输和存放,减少了运输处理成本。
27.4、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处理装置在水葫芦处理过程中,将水葫芦汁液进行处理,减少了对水域水质的二次污染。
28.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施工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适合水域水葫芦的治理。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进仓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力仓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船体;101、舱室一;102、舱室二;103、舱室三;104、凹形空间;105、转轮;106、弧形轨道;107、直线轨道;
34.2、收集空间;20、收集装置;201、支架;2011、输送带一;2012、侧壁一;2013、支柱一;2014、升降液压缸;2015、支柱二;2016、平板;202、采集装置;2021、转动液压缸;2022、刀盘;2023、条形刀具;203、平动刀具;2031、定向杆;2032、切割刀;204、转动刀具;
35.3、运输空间;30、运输装置;301、支柱三;302、支柱四;303、输送带二;304、侧壁二;
36.4、处理空间;40、处理装置;401、集料仓;402、压缩仓;403、推进仓;4031、推进液压缸;4032、顶封板;4033、侧推板;40331、导槽;404、反力仓;4041、反力液压缸;4042、夹板;405、穿绳机;
37.5、存储空间;50、存储装置;501、存储台;5011、台架;5012、滚轴;5013、电机;5014、转向推力杆;
38.6、运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前”的方位描述以船艏方向为“前”,“后”的方位描述以船艉方向为“后”,“左”的方位描述以左舷方向为“左”,“右”的方位描述以右舷方向为“右”等。术语“一”、“二”、“三”、“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实施例
43.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包括舱室一101、舱室二102、舱室三103,所述舱室二102位于舱室一101的左侧、且与舱室一101连接,所述舱室三103位于舱室一101的右侧、且与舱室一101连接,所述舱室二102和舱室三103的前后位置均分别设有用于放置转轮105的凹形空间104,每个所述转轮105分别通过转轴与各自对应的舱室转动连接;所述舱室一101、舱室二102、舱室三103提供所述船体1的浮力以及装载所述船体1的动力设施、控制设施等。如图2所示,所述舱室一101在船体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舱室二102在船体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舱室一101在船体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也大于所述舱室三103在船体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在同样高度的情况下,所述舱室一101提供了更多的内部空间和上部空间,上部空间为所述船体1甲板以上的空间。
44.每个所述转轮105均为多边形棱状体,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刮水板,所述外侧板、内侧板为中空的多边形板状结构,所述刮水板位于所述外侧板、内侧板之间,所述刮水板的数量为多个,各刮水板同心设置,所述刮水板为板状结构。
45.当转轴在驱动设备的作用下带动四个转轮105进行顺时针转动时,各转轮105的刮水板绕着转轮105的轴线顺时针转动,刮水板在与水体作用的情况下提供所述船体1向前的动力。同理,当转轴在驱动设备的作用下带动四个转轮105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船体1向后移动。在各转轮105的转动速度相同时,船体1可以沿着船体1长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移动。
46.在各转轮105的转动速度不同时,例如前方左侧的转轮105的转动速度高于其它转轮105的转动速度时,由于前方左侧的转轮105提供的动力增大,则所述船体1获得向左或者向右的转动力矩,能够实现所述船体1向左或者向右改变方向。所述船体1在所述转轮105的作用下实现水域自由移动,机动性能显著,在施工时能够提高规划更加合理的路径,提高了水葫芦收集和处理的效率。
47.每个所述凹形空间104的顶部具有高出所述船体1甲板的顶板,所述顶板与对应所述转轮105保持固定的间距,起到保护转轮105的作用,在所述船体1航行施工需要改变方向时,所述凹形空间104给予各转轮105充分的空间保证所述船体1的转向。
48.所述收集空间2位于船艏附近,这样在收集水葫芦时能够充分发挥各转轮105的驱动作用力,可以尽可能多的打捞或收集水葫芦。
49.所述船体1的甲板上设有收集空间2、运输空间3、处理空间4、存储空间5、运维空间6,所述收集空间2靠近船艏部位,所述处理空间4、存储空间5和运维空间6均靠近船艉部位,所述运输空间3位于收集空间2和处理空间4之间,水域中的水葫芦依次经过收集空间2、运输空间3、处理空间4、存储空间5,将水葫芦从大片的原生状态处理成统一规格的规则块体,水葫芦块体一般为长方体,方便存储和运输。
50.所述收集空间2设有用于收集水葫芦的收集装置20,所述收集装置20包括支架
201、采集装置202、转动刀具204、平动刀具203;所述支架201的后侧与安装在船体1上的支柱一2013铰接,所述支架201通过升降液压缸2014控制其升降,所述支架201的前侧与升降液压缸2014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液压缸2014的另一端与安装在船体1上的支柱二2015铰接,当升降液压缸2014呈伸长状态时,支架201在竖直方向上被抬起,当升降液压缸2014呈压缩状态时,支架201在竖直方向上被下放,通过这种调节方式实现了所述船体1在不同水深的施工作业。所述支架201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则在水葫芦的收集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水葫芦本体,包括水葫芦杆件、根系等,实现全部要素的水葫芦打捞或收集。
51.所述支架201包括位于底部的输送带一2011、和位于输送带一2011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一2012,每个所述侧壁一2012分别与所述输送带一2011连接,收集的水葫芦进入输送带一2011和两个侧壁一2012形成的空间中,继而达到所述运输空间3进行运输,然后到达处理空间4进行处理。优选的,每个所述侧壁一2012的前端均斜向外侧延伸设置,便于对水葫芦更好的进行收集。
52.所述支架201的前端顶部设置所述采集装置202,所述采集装置202的后侧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一2012铰接,所述采集装置202通过转动液压缸2021控制其转动,所述转动液压缸2021一端与采集装置202铰接,所述转动液压缸2021另一端与对应侧侧壁一2012铰接;所述采集装置202在转动液压缸2021的作用下可以调节位置和姿态,根据水葫芦生长区域调整合理的姿态,调整到切削水葫芦的最佳位置和姿态。所述采集装置202包括通过轴连接的刀盘2022,所述刀盘2022的数量为多副,每个所述刀盘2022上圆周均匀布设有多副条形刀具2023,在所述刀盘2022进行快速转动时,所述条形刀具2023绕着所述刀盘2022的轴线也快速转动。水域中的水葫芦具有坚韧的组织结构,因此水葫芦之间互相交织,在条形刀具2023的不断拨动下,水葫芦进入输送带一2011。
53.所述支架20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平板2016,所述平板2016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侧壁一2012上,所述平板2016上安装所述平动刀具203,所述平动刀具203包括定向杆2031和切割刀2032,所述定向杆2031的数量为多副,在相邻两个定向杆2031之间安装所述切割刀2032,所述定向杆2031插入水域的水葫芦之间,分离水葫芦,在通过相邻定向杆2031之间可以水平快速移动的切割刀2032,将水葫芦快速的切割,之后进入输送带一2011和两个侧壁一2012形成的空间内。尤其当水葫芦和其它水生植物共同存在时,其它水生植物可能存在生根在水底的情况,采用平动刀具203可以将水葫芦快速的收集。
54.所述支架201的前端中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转动刀具204,两个所述转动刀具204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侧侧壁一2012上,所述转动刀具204用于将水域中成片的水葫芦分隔开。
55.所述输送带一2011上布置有齿钩,所述齿钩数量为多副,在沿着所述输送带一2011长度方向上布置的齿钩为一副或者多副。如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例方案中,从俯视图来看,齿钩按照“z”形排列,使得输送带一2011上的任意水葫芦体都能在齿钩的辅助作用下向所述输送带一2011后侧运动。在驱动下,输送带一2011从前向后运动。由于输送带一2011的前端低于后端,位于输送带一2011上收集的水葫芦将从输送带一2011的前端运动到后端,到达运输空间3。
56.所述输送带一2011、两个所述侧壁一2012上均设置有孔,所述孔的数量为多副;所述孔为圆形,既可以减轻所述收集装置20的重量,又可以将收集的水域水葫芦中的水分析
出,方便后续水葫芦的处理工序。
57.水葫芦从收集空间2中析出水分之后进入运输空间3,所述运输空间3设有用于将收集的水葫芦运输至处理空间4的运输装置30,所述运输装置30的前端通过支柱三301支撑在船体1上,后端通过支柱四302支撑在船体1上;所述支柱三301、支柱四302主要对运输装置30进行支撑,同时也起到稳定作用。所述运输装置30包括位于底部的输送带二303和位于输送带二303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二304,每个所述侧壁二304分别与所述输送带二303连接,水葫芦从输送带一2011进入输送带二303之后,经过所述输送带二303的输送作用到达处理空间4。
58.所述输送带二303、两个所述侧壁二304上均设有孔,所述孔的数量为多副;水葫芦在运输空间3中进一步析出水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水分来自于水葫芦生长的水域水体,没有对水域水体二次污染。所述输送带二303上也布置有齿钩,所述齿钩数量为多副,在沿着所述输送带二303长度方向上布置的齿钩为一副或者多副。齿钩按照“z”形排列,则输送带二303上的任意水葫芦体都能在齿钩的辅助作用下向所述输送带二303后侧运动。
59.两个所述侧壁一2012内表面平行布置,两个所述侧壁二304内表面平行布置,两个所述侧壁一2012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侧壁二304之间的距离,使水葫芦从输送带一2011进入所述输送带二303时更加容易。所述输送带二303的前端与所述输送带一2011的后端保持固定间距。水葫芦从输送带一2011的后端经过固定间距的落差后进入所述输送带二303的前端,再经过运输装置30运送到处理装置40。
60.本实施例中,所述船体1的甲板上具有一条弧形轨道106和两条直线轨道107,运输装置30前侧的支柱三301与弧形轨道106滑动连接,使运输装置30可以支柱四302为圆心沿着弧形轨道106进行滑动;收集装置20的支柱一2013与其中一条直线轨道107滑动连接,支柱二2015与另一条直线轨道107滑动连接,使整个收集装置20可以沿着船宽方向移动。这样收集装置20可以从左舷移动到右舷,也可以从右舷移动到左舷,运输装置30的前端则跟着收集装置20同向运动。每次收集处理前可根据要收集水葫芦的区域,事先将收集装置20和运输装置30通过在相应轨道上移动,固定在左舷、右舷或中间,使水葫芦收集范围增大,收集效率不断提高。
61.所述处理空间4设有用于将运输来的水葫芦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40,所述处理装置40包括集料仓401、压缩仓402、推进仓403、反力仓404,所述集料仓401位于压缩仓402的上部,所述压缩仓402安装在船体1上,所述推进仓403和反力仓404分别位于压缩仓402的前后两侧,所述压缩仓402分别与所述集料仓401、推进仓403、反力仓404联通;具体的,所述推进仓403位于压缩仓402的前侧,用于对压缩仓402内的水葫芦进行压缩,所述反力仓404位于所述压缩仓402的后侧,用于对压缩仓402内的水葫芦的位移进行限制。
62.所述推进仓403设有推进液压缸4031、顶封板4032、侧推板4033,所述顶封板4032位于推进液压缸4031顶部、且与所述推进液压缸4031连接,所述侧推板4033位于所述推进液压缸4031的后侧、且与所述推进液压缸4031的伸缩杆端连接,从运输装置30运送来的水葫芦先进入所述集料仓401,经过重力作用进入所述压缩仓402,位于压缩仓402后侧的反力仓404对水葫芦的位移进行限制,位于压缩仓402前侧的推进仓403对压缩仓402中的水葫芦进行压缩,使水葫芦体积减小。
63.所述反力仓404包括反力液压缸4041和位于反力仓404左右两侧的夹板4042,所述
反力液压缸4041安装在船体1上,所述反力液压缸4041的伸缩杆端与其中一个夹板4042连接,随着反力液压缸4041的伸缩这个夹板可绕自身一旋转点微转动,来调节反力仓404的反力大小。水葫芦包从前向后,后侧的水葫芦包在左右两夹板4042的约束下提供向前的反力,反力大小通过反力液压缸4041调节。反力仓404一直保留几个水葫芦包,进一个,出一个。
64.所述压缩仓402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水葫芦汁液的容器,由于推进仓403对压缩仓402中的水葫芦进行压缩产生一部分水葫芦汁液,这些汁液由重力作用汇入所述容器,杜绝了水葫芦汁液对水域水体的二次污染。
65.所述压缩仓402处设有用于将水葫芦进行打包捆绑的穿绳机405,穿绳机405具有导绳杆,所述侧推板4033在靠近压缩仓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供导绳杆穿过的左右联通的导槽,所述导绳杆的数量为多副,所述穿绳机405还具有锁扣、锁钳;在优选的实例中,导绳杆的数量为5副,所述导槽的数量为5副,导槽优选的方案为三面平直的形状,相邻导槽的间距与相邻导绳杆的间距相同,即水葫芦进行5层绳索绑扎。在处理水葫芦时,所述穿绳机405将绳索穿过所述压缩仓402,推进液压缸4031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伸出向后运动,所述侧推板4033和所述顶封板4032随着推进液压缸4031向后运动并保持同步,当推进液压缸4031压力达到固定数值时,所述推进液压缸4031停止运动,然后推进液压缸4031再回缩向前运动并达到固定位置,此时所述侧推板4033和所述顶封板4032随着推进液压缸4031向前运动并保持同步,被压缩的水葫芦处于所述压缩仓402的后侧,随着水葫芦不断被压缩处理,绳索长度也随着变长,从直线形变为u形;当水葫芦在横向尺寸达到固定数值时,绳索在对侧导绳杆牵引下沿着导槽从一侧到另一侧,然后经过锁扣以“8”字形打结,最后经过锁钳进行切断,完成一个水葫芦的打包捆绑,同时绳索的新初始端也被固定;之后导绳杆再沿着导槽退回原位,绳索能够自由伸长,此时捆绑下一个水葫芦的绳索随着导绳杆的退回穿过压缩仓402,侧推板向前运动,绳索留在原位为下一个水葫芦的打包提供初始绳索布置。
66.水葫芦经过数次的压缩作用被绳索绑扎成规则形状,进入所述存储空间5。所述存储空间5设有用于将处理完的水葫芦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50,所述存储装置50包括存储台501,所述存储台501与所述反力仓404连接,所述存储台501包括台架5011、滚轴5012和电机5013,所述滚轴5012可转动的设置于台架5011之间,所述滚轴5012数量为多副,多副所述滚轴5012相互平行,所述电机5013用于驱动滚轴5012转动,在所述电机5013驱动作用下,具有固定形状的水葫芦能够在存储台501上运动。
67.所述存储台501设置有多个,绕着处理装置40四周布设,相邻两个存储台501之间呈垂直设置,除最后一个存储台501外,其余每个存储台501的末端均设置有用于将具有固定形状的水葫芦的运动方向进行转向运动到下一个存储台501的转向推力杆5014,具有固定形状的水葫芦能够在转向推力杆5014的作用下快速变向,推动到下一个存储台501上,使具有固定形状的水葫芦在各个存储台501上依次运动,同样也能加速水葫芦的转存。
68.水域中的水葫芦依次经过收集空间2、运输空间3、处理空间4、存储空间5,使水葫芦从大片的浮生状态变成可以顺次放置的规则块状,块状的水葫芦具有更小的空隙,在相同空间内可以摆放更多的水葫芦处理件。水葫芦的规则块状在高度方向上更加容易放置,减少了存储成本。同样地,当用卡车等运输设备搬运时,同样的空间可以搬运更多的水葫芦,减少了运输次数,也就节约了运输成本。
6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