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1204发布日期:2022-04-16 19:2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浮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浮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气浮圈。


背景技术:

2.充气浮圈,又叫救生浮,一般由泡沫塑料制成,在海上温度或气候变化时,能保持其浮性和耐久性。
3.使用者坐在充气浮圈的圈内时,使用者全程需靠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搭在充气浮圈上,才能保证充气浮圈对使用者的浮动支撑,然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有限,从而使其对使用者体力的消耗较大,降低了使用率,当针对初学者或不会游泳的使用者使用时,由于自身对水的恐惧影响,使用者在使用充气浮圈时,会受自身重力影响产生下沉力,当充气浮圈内圈较大时,使用者容易受充气浮圈内部弧形结构的影响向下滑动,从而降低了其对使用者浮动支撑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浮圈,以解决使用者坐在充气浮圈的圈内时,使用者全程需靠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搭在充气浮圈上,才能保证充气浮圈对使用者的浮动支撑,然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有限,从而使其对使用者体力的消耗较大,降低了使用率,当针对初学者或不会游泳的使用者使用时,由于自身对水的恐惧影响,使用者在使用充气浮圈时,会受自身重力影响产生下沉力,当充气浮圈内圈较大时,使用者容易受充气浮圈内部弧形结构的影响向下滑动,从而降低了其对使用者浮动支撑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浮圈,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贯穿至其另一端的孔洞,所述孔洞内部的一端皆设置有限位圈,所述气囊一端的四角处皆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气囊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孔洞的内直径是限位圈内直径的三倍,当使用者使用充气浮圈时,可直接坐在限位圈的位置,从而使限位圈对使用者产生向上的托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支撑,使其对使用者体力的消耗较小,提高了使用率。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组件的一端皆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远离气囊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柱,每两组所述支柱远离固定条的一端皆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和支柱皆通过固定条与气囊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利用扶手更好的搭在充气浮圈上,保证了充气浮圈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者使用的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孔洞的内直径是限位圈内直径的三倍,所述限位圈的内部填充有气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圈缩短了孔洞向下延伸的内直径,使用者受充气浮圈内部的弧形结构影响向下滑动,并滑至限位圈的表面,并抵在限位圈表面,从而提高
了其对使用者浮动支撑的安全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凹槽和限位槽,对气囊的变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使其的变形程度更大,更好的适应水流流动,避免了充气浮圈翻倒。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呈“8”字型结构,且气囊的内部填充有压缩空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呈“8”字型结构的气囊,使该充气浮圈可针对两个人同时使用。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孔洞和限位圈,由于孔洞的内直径是限位圈内直径的三倍,当使用者使用充气浮圈时,可直接坐在限位圈的位置,从而使限位圈对使用者产生向上的托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支撑,使其对使用者体力的消耗较小,提高了使用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限位圈,利用限位圈缩短了孔洞向下延伸的内直径,使用者受充气浮圈内部的弧形结构影响向下滑动,并滑至限位圈的表面,并抵在限位圈表面,从而提高了其对使用者浮动支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结构主体;2、气囊;3、孔洞;4、限位圈;5、辅助组件;501、固定条;502、支柱;503、扶手;6、凹槽;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3.一种充气浮圈,如图1和2所示,包括结构主体1,结构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气囊2,气囊2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贯穿至其另一端的孔洞3,孔洞3内部的一端皆设置有限位圈4,由于孔洞3的内直径是限位圈4内直径的三倍,当使用者使用充气浮圈时,可直接坐在限位圈4的位置,从而使限位圈4对使用者产生向上的托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支撑,使其对使用者体力的消耗较小,提高了使用率,气囊2一端的四角处皆设置有辅助组件5,气囊2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6。
24.请参阅图1和2,辅助组件5的一端皆设置有固定条501,固定条501远离气囊2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柱502,每两组支柱502远离固定条501的一端皆设置有扶手503,扶手503和支柱502皆通过固定条501与气囊2固定连接,使用者利用扶手503更好的搭在充气浮圈上,保证了充气浮圈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者使用的稳定性。
25.请参阅图1和2,孔洞3的内直径是限位圈4内直径的三倍,限位圈4的内部填充有气
体,利用限位圈4缩短了孔洞3向下延伸的内直径,使用者受充气浮圈内部的弧形结构影响向下滑动,并滑至限位圈4的表面,并抵在限位圈4表面,从而提高了其对使用者浮动支撑的安全性。
26.请参阅图1和2,凹槽6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槽7,利用凹槽6和限位槽7,对气囊2的变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使其的变形程度更大,更好的适应水流流动,避免了充气浮圈翻倒。
27.请参阅图1和2,气囊2呈“8”字型结构,且气囊2的内部填充有压缩空气,利用呈“8”字型结构的气囊2,使该充气浮圈可针对两个人同时使用。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由于孔洞3的内直径是限位圈4内直径的三倍,当使用者使用充气浮圈时,可直接坐在限位圈4的位置,从而使限位圈4对使用者产生向上的托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支撑,使其对使用者体力的消耗较小,提高了使用率,且利用限位圈4缩短了孔洞3向下延伸的内直径,使用者受充气浮圈内部的弧形结构影响向下滑动,并滑至限位圈4的表面,并抵在限位圈4表面,从而提高了其对使用者浮动支撑的安全性,利用凹槽6和限位槽7,对气囊2的变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使其的变形程度更大,更好的适应水流流动,避免了充气浮圈翻倒。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