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6747发布日期:2022-02-08 13: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体(1),所述外圈体(1)的外侧通过胶合连接有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且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的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自锁挡架(5);单元式气囊(3),所述单元式气囊(3)通过胶合连接在外圈体(1)内部,且单元式气囊(3)通过第一充气口(3011)连接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的出口;阶梯盘绕式气囊(4),所述阶梯盘绕式气囊(4)通过胶合连接在外圈体(1)的内表面,且阶梯盘绕式气囊(4)通过第二充气口(401)连接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的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包括有:锁紧架(201),锁紧架(201)固定连接在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的表面上;触发扭(202),触发扭(202)设有两处,且两处触发扭(202)设在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的外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架(201)包括有:锁紧导杆(2011),锁紧导杆(2011)垂直连接在锁紧架(201)的右表面中间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扭(202)、安全锁槽(2021)包括有:安全锁槽(2021),安全锁槽(2021)共设有两处,两处安全锁槽(2021)分别开设在两触发扭(202)的侧壁上;且两处安全锁槽(2021)分别位于两触发扭(202)的相对侧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气囊(3)包括有:气囊单元(303),气囊单元(303)共设有六处,且每处气囊单元(303)上分别设有四处气囊接通管(3031);外连通环(301),外连通环(301)为环形软管,外连通环(301)设在气囊单元(303)的外侧,且气囊单元(303)的内侧还设有内连通环(302),六处气囊单元(303)呈环形环绕分布在外连通环(301)与内连通环(302)之间,并通过气囊接通管(3031)连接外连通环(301)与内连通环(302)。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通环(301)包括有:第一充气口(3011),第一充气口(3011)设在外连通环(301)管体上,且第一充气口(301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处第一单向阀(3012),第一单向阀(3012)的进气口朝向第一充气口(3011)。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盘绕式气囊(4)包括有:第二充气口(401)连接阶梯盘绕式气囊(4),第二充气口(401)的中间设有一处第二单向阀(4011),第二单向阀(4011)的进气端连接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2)的出口。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挡架(5)为拱形结构的架体,且自锁挡架(5)的左端通过不干胶连接锁紧架(201),自锁挡架(5)的右侧梁体中间开设有一处方形导孔(5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充气的浮圈,包括外圈体,所述外圈体的外侧通过胶合连接有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且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的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自锁挡架;所述单元式气囊通过胶合连接在外圈体内部,且单元式气囊通过第一充气口连接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的出口;所述阶梯盘绕式气囊通过胶合连接在外圈体的内表面,且阶梯盘绕式气囊通过第二充气口连接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的出口;所述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包括有锁紧架,锁紧架固定连接在压缩气瓶式充气瓶盒的表面上;触发扭设有两处;可以看出,比现有的具有自动充气作用的泳圈减小了由于气瓶失效导致的泳圈失效的情况,同时在触发区域设有保险锁紧设备,减小了误触导致压缩气瓶浪费的几率。的几率。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师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欧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