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8133发布日期:2022-08-31 16:4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货油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船。


背景技术:

2.对货油舱进行防火保护时通常采用双气体保护,双气体主要是惰气和碳氢气。通常情况下,对双气体通入货油舱的顺序和进舱阀的状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如果错误地开启或者关闭进舱阀,可能会引发货油舱操作压力失常,严重时会造成货油舱损坏甚至失火爆炸等风险。传统场景中,主要通过标注如“锁开”“锁闭”等字样来提醒实际操作人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发生错误操作的情况,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错误地开启或关闭进舱阀的缺陷,提供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
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6.第一进舱阀,一端用于接收第一气体,另一端用于连接货油舱;
7.第二进舱阀,一端用于接收第二气体;
8.第三进舱阀,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进舱阀,另一端用于连接货油舱;
9.第一双阀锁,第一双阀锁安装于第一进舱阀处,第一双阀锁设置有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其中,当第一锁芯中插入第一钥匙,且第二锁芯中插入第二钥匙时,第一进舱阀处于解锁状态,否则,第一进舱阀处于锁定状态;
10.第二双阀锁,第二双阀锁安装于第二进舱阀处,第二双阀锁设置有第三锁芯和第四锁芯:其中,当第三锁芯中插入第二钥匙,且第四锁芯中插入第三钥匙时,第二进舱阀处于解锁状态,否则,第二进舱阀处于锁定状态;
11.第三双阀锁,第三双阀锁安装于第三进舱阀处,第三双阀锁设置有第五锁芯和第六锁芯:其中,当第五锁芯中插入第三钥匙,且第六锁芯中插入第四钥匙时,第三进舱阀处于解锁状态,否则,第三进舱阀处于锁定状态。
12.可选地,所述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
13.钥匙箱,所述钥匙箱用于存放所述第一钥匙或所述第四钥匙。
14.可选地,所述安全保护装置中:
15.钥匙箱用于在所述第二进舱阀和第三进舱阀均处于开启状态时存放第一钥匙。
16.可选地,所述安全保护装置中:
17.钥匙箱用于在第一进舱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存放第四钥匙。
18.可选地,所述安全保护装置中:第一气体为惰气。
19.可选地,所述安全保护装置中:第一气体为碳氢气。
20.一种浮式生产储油船,所述浮式生产储油船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
21.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双阀锁限制进舱阀的解锁和锁定状态,使得不同的进舱阀之间形成互相锁定的状态,只有进舱阀处双阀锁的两个锁芯插入两个钥匙时,进舱阀处于解锁状态,否则,进舱阀处于锁定状态。形成限定次序的锁定结构,避免了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实现对货油舱的防火保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5.实施例1
26.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进舱阀b,一端用于接收第一气体惰气,另一端用于连接货油舱。第二进舱阀a1,一端用于接收第二气体。第三进舱阀a2,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进舱阀a1,另一端用于连接货油舱;第一双阀锁,第一双阀锁安装于第一进舱阀b处,第一双阀锁设置有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其中,当第一锁芯中插入第一钥匙#1,且第二锁芯中插入第二钥匙#2时,第一进舱阀b处于解锁状态,否则,第一进舱阀b处于锁定状态。第二双阀锁,第二双阀锁安装于第二进舱阀a1处,第二双阀锁设置有第三锁芯和第四锁芯:其中,当第三锁芯中插入所述第二钥匙#2,且第四锁芯中插入第三钥匙#3时,第二进舱阀a1处于解锁状态,否则,第二进舱阀a1处于锁定状态。第三双阀锁,第三双阀锁安装于第三进舱阀a2处,第三双阀锁设置有第五锁芯和第六锁芯:其中,当第五锁芯中插入第三钥匙#3,且第六锁芯中插入第四钥匙#4时,第三进舱阀a2处于解锁状态,否则,第三进舱阀a2处于锁定状态。其中,当进气阀处于解锁状态时,可以调整进气阀开启或停止状态。当进气阀处于锁定状态时,进气阀维持上一时刻的状态不能改变。
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8.(1)进舱阀a1与进舱阀a2处于开启状态协同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并且进舱阀b处于停止状态未向货油舱通入惰气时,其中第三钥匙#3插入于第四锁芯,第四钥匙#4插入于第六锁芯,并且第二钥匙#2插入于第二锁芯。钥匙箱中存放第一钥匙#1。当需要进舱阀b处于开启状态向货油舱通入惰气并且进舱阀a1与进舱阀a2处于停止状态未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时,操作步骤为:
29.从钥匙箱里取出第一钥匙#1,将第一钥匙#1匙插入进舱阀b处双阀锁第一锁芯。此时,进舱阀b处双阀锁第一锁芯插入第一钥匙#1,第二锁芯插入第二钥匙#2。进舱阀b处于解锁状态,调整进气阀b开启向货油舱通入惰气,调整完成后可以释放第二锁芯中第二钥匙#2。释放第二钥匙#2后,进舱阀b处于锁定状态。
30.将进舱阀b处双阀锁第二锁芯释放的第二钥匙#2插入进舱阀a1处双阀锁第三锁芯。此时,进舱阀a1处双阀锁第三锁芯插入第二钥匙#2,第四锁芯插入第三钥匙#3。进舱阀a1处于解锁状态,调整进气阀a1停止向第三进舱阀a2通入碳氢气,调整完成后可以释放第四锁芯中第三钥匙#3。释放第三钥匙#3后,进舱阀a1处于锁定状态。
31.将进舱阀a1处双阀锁第四锁芯释放的第三钥匙#3插入进舱阀a2处双阀锁第五锁芯。此时,进舱阀a2处双阀锁第五锁芯插入第三钥匙#3,第六锁芯插入第四钥匙#4。进舱阀a2处于解锁状态,调整进气阀a2停止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调整完成后可以释放第六锁芯中第四钥匙#4。释放第四钥匙#4后,进舱阀a2处于锁定状态。
32.将进舱阀a2处双阀锁第六锁芯释放的第四钥匙#4放置到钥匙箱保存。
33.其中,第一钥匙#1或第四钥匙#4的保存方式,不仅局限于保存至钥匙箱中,也可以保存至其他安全位置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保存。
34.其中,当进舱阀处双阀锁插入一把钥匙时,进舱阀处于锁定状态。当进舱阀处双阀锁插入两把钥匙时,进舱阀处于解锁状态。
35.其中,碳氢气通过碳氢气总管传输,惰气通过惰气总管传输。
36.本实施例中,当操作人员停止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并且向货油舱通入惰气时,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形成限定次序的锁定结构,避免了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实现对货油舱的防火保护。
37.(2)进舱阀a1与进舱阀a2处于停止状态未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并且进舱阀b处于开启状态向货油舱通入惰气时,其中第三钥匙#3插入于第五锁芯,第二钥匙#2插入于第三锁芯,并且第一钥匙#1插入于第一锁芯。钥匙箱中存放第一钥匙#4。当需要进舱阀a1与进舱阀a2处于开启状态协同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并且进舱阀b处于停止状态未向货油舱通入惰气时,操作步骤为:
38.从钥匙箱里取出第四钥匙#4,将第四钥匙#4匙插入进舱阀a2处双阀锁第六锁芯。此时,进舱阀a2处双阀锁第五锁芯插入第三钥匙#3,第六锁芯插入第四钥匙#4。进舱阀a2处于解锁状态,调整进气阀a2开启,调整完成后可以释放第五锁芯中第三钥匙#3。释放第三钥匙#3后,进舱阀a2处于锁定状态。
39.将进舱阀a2处双阀锁第五锁芯释放的第三钥匙#3插入进舱阀a1处双阀锁第四锁芯。此时,进舱阀a1处双阀锁第三锁芯插入第二钥匙#2,第四锁芯插入第三钥匙#3。进舱阀a1处于解锁状态,调整进气阀a1开启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调整完成后可以释放第三锁芯中第二钥匙#2。释放第二钥匙#2后,进舱阀a1处于锁定状态。
40.将进舱阀a1处双阀锁第三锁芯释放的第二钥匙#2插入进舱阀b处双阀锁第二锁芯。此时,进舱阀b处双阀锁第二锁芯插入第二钥匙#2,第一锁芯插入第一钥匙#1。进舱阀b处于解锁状态,调整进气阀b停止向货油舱通入惰气,调整完成后可以释放第一锁芯中第一钥匙#1。释放第一钥匙#1后,进舱阀b处于锁定状态。
41.将进舱阀b处双阀锁第一锁芯释放的第一钥匙#1放置到钥匙箱保存。
42.其中,第一钥匙#1或第四钥匙#4的保存方式,不仅局限于保存至钥匙箱中,也可以保存至其他安全位置或者人为保存。
43.其中,当进舱阀处双阀锁插入一把钥匙时,进舱阀处于锁定状态。当进舱阀处双阀锁插入两把钥匙时,进舱阀处于解锁状态。
44.其中,碳氢气通过碳氢气总管传输,惰气通过惰气总管传输。
45.本实施例中,当操作人员停止向货油舱通入惰气并且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时,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形成限定次序的锁定结构,避免了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实现对货油舱的防火保护。
46.实施例2
4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包括如实施例1中的一种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
48.其中,浮式生产储油船因为其运营生产特点,通常采用双气体保护对货油舱进行防火保护,双气体主要是惰气和碳氢气,惰气主要来源于浮式生产储油船上安装的惰性气体发生器,碳氢气主要来源于浮式生产储油船在进行原油处理时所产生的碳氢气体。当操作人员停止向货油舱通入惰气并且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或操作人员停止向货油舱通入碳氢气并且向货油舱通入惰气时,货油舱的安全保护装置形成限定次序的锁定结构,避免了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实现对货油舱的防火保护。
4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